美一學校掛孔子畫像辦漢服成人禮 學中國禮儀(圖)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中新網12月1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由美中實驗學校主辦的「漢服成人禮」於當地時間12月3日晚在大華府馬州蓋城舉行。高懸的中國結、大紅色的兩串燈籠,背景牆上高掛的軒轅黃帝和孔子掛像,十名十五六歲、身穿色彩鮮豔漢代古裝的男女學生,在家長和來賓的祝福下,完成冠禮和笄禮。

學生參加「漢服成人禮」,學習中國古代傳統禮儀。(美中實驗學校提供)

「華夏之稱源於衣冠之禮。」成人禮是中國古代傳統禮儀之一,始於周朝,距今已有幾千年歷史。漢服成人禮有助華人後代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健康成長,並增進家庭和小區和諧,以及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承。

儀式開始前,啟明星校區中文教研室主任分別用中英文介紹「漢服成人禮」的來歷、意義、禮儀程序及漢服象徵的含義。

學生參加「漢服成人禮」,學習中國古代傳統禮儀。(美中實驗學校提供)

成人禮在民樂中開始。儀式包括「三加」—加冠或加笄、賜字、賜酒,「三拜」—拜黃帝、拜父母、拜師長。在主賓主持下,身穿漢服的同學們接受主賓老師加冠或加笄(即髮簪),再賜字、賜酒,誠恭禮拜華夏文明的先祖軒轅黃帝,祝福華夏兒女生生不息。誠恭禮拜先師孔子,永遠銘記師長教誨。誠恭跪拜父母感謝養育之恩,最後並向來賓行禮,感謝厚愛光臨。

參加成人禮的家長們,既為孩子成人而高興,也為孩子即將承擔起家族和社會責任而牽掛。他們在寄語中表達了母父之愛和殷切希望。

相關焦點

  • 穿漢服拜孔子,國學課堂學什麼
    穿漢服拜孔子,國學課堂學什麼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8.16 星期二     一群6歲到10歲的孩子,在老師的帶領下,換上漢服,「穿越」成為漢代小書生。孩子們正衣冠、拜孔子、誦國韻、習茶道、學琴棋書畫……這是時下國學班常見的一幕幕。國學班、國學課為何悄然興起?傳統文化到底該怎麼教?
  • 很多人都想穿漢服,那你知道穿上漢服需要注意哪些禮儀嗎
    現在市場上售賣的漢服多是現代工業化的成品,純手工製作的古典漢服所佔的比例不大,現代人一般情況下不穿漢服,到了某些正式場合和表演場合才穿,或者是有人想體驗一下穿漢服是什麼樣的感覺才穿。那你知道嗎,漢服的穿著方面和中國古典禮儀有著很大的關係。
  • 穿漢服、奏古樂、行古禮……中國傳統「成人禮」重現成都
    棄爾幼志,順爾成德……」7月16日午時,一場特別的成人禮儀式在成都文殊坊香園舉行。一百餘位主賓皆身著漢服,參照古代傳統儀程舉行儀式。中國傳統成人禮在成都文殊坊香園舉行。中國自古就有成人禮,男子的叫做「冠禮」,女子的叫做「笄禮」。男子加冠,女子戴笄(即髮簪),並換上不同的禮服,以示其可參與到成人的社會生活當中去。
  • 用現代禮儀祭祀孔子:祭品是直徑1.5米蛋糕(圖)
    用現代禮儀祭祀孔子:祭品是直徑1.5米蛋糕(圖) 2008年09月29日 09:31 來源:東北網   28日是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始祖孔子誕辰2559周年紀念日,上午8時,長春各界千餘人齊聚長春文廟,用現代禮儀向孔子鞠躬致禮、敬獻鮮花。據悉,此次祭孔大典由長春市人大、長春市政協主辦,長春市孔子研究會、長春文廟承辦。   「今年的祭孔活動很多地方與歷年有所不同。」
  • 李成泉:辦一所體現孔子教育思想的學校
    「辦一所體現孔子教育思想的學校」山東省濟寧學院第二附屬小學校長 李成泉【學校發展構想的緣起】說起「辦一所體現孔子教育思想的學校」這一想法的由來,主要源於我們對以下三個方面問題的思考。我校創建於1908年,原名曲阜師範學校附屬小學。
  • 《論語》中的飲食觀,孔子注重飲食禮儀
    ▲圖為孔子畫像基本的飲食禮儀「食不語,寢不言」 ,孔子認為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睡覺的時候也不要說話。▲圖為孔子與弟子的畫像喪事中的飲食禮儀在飲食與喪事的關係中,「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國君賜給飲食,孔子一定要擺正座席先嘗一嘗。國君賜給生肉,孔子一定會把它煮熟了,先給祖宗上供。國君賜給活物,孔子一定要把它飼養起來。同國君一起吃飯,在國君舉行飯前祭禮的時候,一定要先嘗一嘗。古時候君主吃飯前,要有人先嘗一嘗,君主才吃。孔子對國君十分尊重。他在與國君吃飯時,都主動嘗一下,表明他對禮的遵從。
  • 全球漢服出行日 濰坊40人穿漢服街頭授禮儀
    11月22日是全球漢服出行日,當天城區雖然下著雨,天氣較冷,但40名漢服同袍依然身穿漢服走向街頭,向市民展示漢服、講解漢服文化。眾多市民駐足觀看、學習,還有市民受此啟發,準備給將要結婚的兒子辦傳統婚禮。
  • 從穿漢服被指責,到舉辦漢服文化節:中國人的衣服是最美的儀式
    最開始鍾毅為了推廣漢服,每天穿著漢服上街,穿漢服到學校上課,穿漢服跟女朋友逛街吃飯拍拖。不過他並沒有得到預期中的反饋。第一次去女朋友家,他穿著自己做的交領漢服。女朋友父母開門一看就愣住了,悄悄把女兒拉到一邊問:「你帶回來這個男生有點奇怪啊,穿成那樣,他是做什麼的?」
  • 鄧州市夏集鎮城隍廟學校隆重舉行開筆禮儀式
    鄧州市夏集鎮城隍村委、城隍廟學校主辦、鄧州華夏禮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夏集鎮王集珍愛一生婚紗會館承辦的開筆禮儀式學校廣場隆重舉行。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一的孔子畫像衣冠整齊,昂首挺胸,雙手合十,道貌岸然,令人肅然起敬。畫像兩旁,「感恩勵志、築夢起航」八個大字赫然在目,昭示了活動主題。藍天、白雲、綠樹、紅毯,配以悠揚悅耳的古典音樂,繪就了一幅有聲有色的風景圖,令人賞心悅目,為開筆禮活動營造了高雅、莊重、肅穆的氣氛。
  • 臺灣大學生西安開啟文化之旅 著漢服感悟傳統之美
    臺灣大學生西安開啟文化之旅 著漢服感悟傳統之美 2019年09月06日 08:30:00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西安8月25日電 (記者 張一辰)「穿上這件漢服,真感覺是集中華文化於一身。」
  • 又是一年花朝節 成都姑娘愁漢服穿哪件
    除了這些時年節日,人們生活中的重大節點,也越來越多人選擇用傳統禮儀方式來進行。   黃國歡做設計師之餘,也策劃漢服活動。這兩年來,除了漢服婚禮,找到他們辦成人禮和祝壽禮的人也越來越多。男子加冠、女子及笄、葫蘆交杯……有外邦友人選擇中式婚禮,有純稚少年辦傳統成人禮,也有人為老人祝壽時候,行跪拜、送壽桃。
  • 一場特殊的成人禮
    圖為孩子們和志願者一起走過古橋,祈福新年。主辦方供圖新年假期,在臺商王淑貞等的支持下,由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專項基金會資助的靜土文創院主辦、福建無聲有愛文旅發展承辦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在泉州洛陽橋邊舉辦。一群來自困難家庭或患有自閉症、聽障的當地孩子,由此參加了一場特殊的成人禮。
  • 乞巧節重現傳統女子成人禮 漢服女子最震撼(圖)
    漢服女子最震撼  昨天的開幕式中最震撼人心是今年新排演的「七夕典禮」。在典雅的古禮樂聲中, 70名紅幡旗手、21名手持高香的巧姐、56位捧著瓜果、乞巧微型工藝品的巧女、1名德高望重的珠村父老、8名陪祭人和12名即將成年女子身著傳統漢服依次上場,200多名祭祀表演者佇立場內定席如儀,場面宏大壯觀。
  • 智利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中國傳統服裝秀落幕
    智利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中國傳統服裝秀落幕   中新網7月17日電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日前,由智利天主教大學孔子學院與智利中國婦女協會聯合舉辦的中國傳統服裝秀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的智利天主教大學中心校區隆重舉行,整個演出大廳座無虛席。
  • 高三學子們紛紛到南寧孔廟,祭拜孔子,祈福金榜題名
    圖文:劉國雄在古代,孔廟既是祭拜至聖先師孔子的廟宇,也是讀書人識字習禮的學堂。南寧孔廟作為綜合體現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和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承擔著傳承傳統文化、促進民族和諧統一的社會職責。每年高考前,南寧很多學校的高三學生和父母一起,穿上漢服,到南寧孔廟拜祭孔子,表達對先賢的尊崇,祈福考試順利、金榜題名。
  • 臨泉這個學校,成人禮這樣「玩」……
    茶藝《徽州女人》水袖舞蹈《採薇》歌伴舞《時間都去哪了》歌曲《苔》最具特色的環節莫過於「漢服成人禮學生們身著漢服,在老師的引領下,在父母的注視中,莊重地跨過成人門。向先賢行禮,向老師行禮,向父母行禮,感謝他們啟智求真、無私奉獻、山海恩情。
  • 西安小學重現古代入泮禮,萌娃穿漢服點硃砂行古禮,儀式感十足
    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上百名萌娃臉蛋稚嫩,穿著一身紅色的漢服,戴著頭帽,眼神清澈的站在學校的操場上,而且儀式感十足,可以讓中國學生從小就擁有一個濃厚的文化氛圍。學校也意在提供與傳統文化近距離接觸的平臺,並通過莊嚴的這種儀式感,給一年級的孩子們,播下一顆尊敬師長,潛心向學的種子
  • 讓小朋友穿上一套漢服一起去學中華的禮儀
    的中國,一直都有著自己的民族服飾。漢服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不僅具有中華民族的優雅,更有著「知禮儀、正名分」等深刻的文化內涵。讓小朋友穿上一套漢服一起去學中華的禮儀吧!一家店如其名的淘寶店鋪,清水溪漢初單單從店鋪名之上就能感受到幾分濃鬱的古風氣息。放眼店鋪的服飾風格也正如店名一樣主打改良的漢服研發,堅持自然、從容,回歸純淨、質樸的著裝,體現藝術美學的設計。
  • 廈門800多名學生舉行成人禮 親子挽手過「成人門」
    冬日暖陽下,身著傳統漢服的少年們神採奕奕,伴隨著古色古香的禮樂聲,他們四拜先師孔子。緊接著,師長為他們加冠、加笄,隨後,家長為他們頒授成人證書。昨日上午,同安一中為2021屆高三年級800多名學子舉行18歲成人禮。執手子女,以寄厚望。
  • 始於衣冠,達於博遠—我國常見傳統禮儀總述中
    「漢服」,華夏民族的傳統服裝,從黃帝時期開始就伴隨著人們在神州大地上繁衍生息,衣袂飄飄仙風道骨的漢服,除了體現我華夏民族獨特的審美外,她還同時蘊含著我國上古先賢們獨特的哲思。我華夏自古以來就被尊為禮儀之邦,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比別的民族更注重講長幼有序,男女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