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對火鍋的愛毋庸置疑。雖然大街小巷開滿「正宗重慶火鍋」,和外面 辣的火鍋相比,雲南特色火鍋,才是火鍋界的「清流」。
雲南火鍋最能體現食材的優越性。特別是雨季一到,雲南人徹底迎來了屬於雲南人自己的狂歡季。雨水豐沛的雲南,菌子破土而出。漫山遍野都是清香的菌子味。當我們還在感慨吃一頓雲南野生菌子是多麼奢侈的事情之時,雲南人卻奢侈的把這些菌子用來做火鍋。
野生菌火鍋
點擊播放 GIF 1.8M
菌子匯集在一起,沒有肉的擾亂,吃的就是這最接近自然的鮮香味道。湯底能夠將菌子深處的鮮味激活出來,只需輕輕來上一口,起初只覺得鮮味隱約而來,隨後幾秒,便是噴薄而出的濃鬱鮮香味道,瞬間將味蕾淹沒。若是趕上雨季到了雲南,千萬不要感慨連綿的陰雨天誤了你觀賞美景,山上那漫山遍野的菌子,才是這小小失落後的最大驚喜!
野生菌火鍋採用老菌湯作為湯底,將7種以上野生菌乾片,加上高鈣骨料混合經7小時熬製而成。加上其獨家研製的菌碟(將幹菌發開後,進過焙制、炒幹後加入小米辣製成),配合野生菌火鍋來吃,既不會奪走野生菌的香味,也能彌補食客喜香好辣的飲食習慣。
雲南分布著全中國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野生菌資源。全世界的食用菌約2000種,而雲南就分布了882種。野生菌喜溼、喜熱,不耐強光,地貌立體、季風交錯吹過、晴雨交替頻繁的雲南全省都是野生菌生長的溫房。
天麻火腿雞火鍋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如喝碗天麻湯」
宣威老農家火腿、昭通小草壩天麻、文山三七,再加上一隻土雞,還有各種藥材比如大棗、枸杞、當歸、明參,可以說整個雲南精華都濃縮在這一鍋昭通天麻火腿雞火鍋裡。
點擊播放 GIF 0.2M
雞和火腿本身鮮甜味,還不能破壞湯內各種藥材平衡,一般蘸料只會用簡單醬油加小米椒,看似平平無奇,卻能夠最大限度將雞肉鮮美勾勒出來。而且,天麻火腿雞火鍋不但味道鮮美,還有很強的藥膳滋補功效。
酸湯豬腳火鍋
對於肉食主義者來說,沒有肉的火鍋是不完美的,想吃肉,富源的酸湯豬腳火鍋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富源酸菜豬腳是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的特色美食。富源酸湯豬腳絕對是雲南冬天火鍋不可或缺的一項,豬腳是燉得軟爛連湯一起上桌,酸湯豬腳精髓自然是酸,這些酸菜是用本地蘿蔔和青菜經發酵而成,味道格外酸爽,帶著最原始酸味。
點擊播放 GIF 1.3M
除了酸菜,豬腳也有講究。酸湯豬腳火鍋裡的豬腳原先並不是「脆皮」的,做法要比現在簡陋不少。如今要做一鍋富源酸湯脆皮豬腳火鍋,得先把豬腳過水後油炸一道,待豬皮被炸得金黃髮脆,再迅速撈起、濾油,入冰水急凍。這樣做出來的成品豬蹄,表皮乾爽紅韌,緊緊包裹著皮下透明油潤的脂肪和瑩白的瘦肉,透露出一種極緊緻的質感。
臘排骨火鍋
點擊播放 GIF 0.8M
「如果去了麗江,不吃臘排骨火鍋,就等於白去了。」
臘排骨火鍋是納西族人招待尊貴客人三疊水中最後一疊,前面是甜點和涼菜,而主角就是臘排骨火鍋。
火鍋主料排骨要選放養在雪山高原中納西族農家走地豬,洗淨後醃製,一般要在20℃以下乾燥通風處晾一到三個月,時間越久風味越足,因此出了雲南就很難吃到。
點擊播放 GIF 1.2M
這樣的臘排骨,表面沒有黴斑,甚至會透光,聞起來只有醇厚的肉香,不亞於金華火腿。
黑山羊火鍋
說完豬肉,那就不得不提一下相對平易近人的牛羊了。說到牛羊,大多數人都會想到北方的草原荒灘,但其實在西南的山地間,也出產肉質很好的牛羊。
點擊播放 GIF 0.9M
黑山羊火鍋是極品,沒有一般羊肉火鍋羊羶味,老北京手切羊肉會在它面前羞愧不已。黑山羊火鍋發源於雲南省麗江,是麗江的特色選用的黑山羊經過特殊的加工。黑山羊的生長環境在海拔2500千米左右,特點是肉質鮮美,肥瘦相間,原生態的肉質鮮嫩爽口,鮮味撲鼻。
點擊播放 GIF 1.1M
蘸水由蔥香菜、腐乳、幹辣椒麵、花生渣做底,湯開後澆一點羊湯,羊肉肥瘦相間,蘸過蘸水吃一口,滿嘴鮮味。
點擊播放 GIF 2.0M
雲南火瓢牛肉火鍋
火瓢牛肉,又名銅瓢牛肉,火鍋採用老式的風爐,不用煤氣或是電磁爐,而是原生態燒環保炭烹煮,可算作牛肉火鍋的一種另類。在製作是也採用高黎貢山生態黃牛肉,加上絕密的煮燉、調味,再將牛肉切作片狀,肥瘦適合,嫩滑爽口。除了牛肉,鍋底還配置白菜、洋芋等時蔬, 皆可口宜人。
火瓢牛肉的「瓢」,指的是煮牛肉用的銅鍋,這種銅瓢代替鐵鍋烹飪,看著不僅有特色,而且加熱起來比鐵鍋傳熱更快,煮出來的牛肉會更加美味鮮嫩。
點擊播放 GIF 1.9M
若是非要一一列舉雲南的特色火鍋,那實在還有很多,每種火鍋在配方和製作上都獨有自己的風味。不論你是怎樣挑剔的人,我相信在雲南火鍋當中總會找到你鍾意的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