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島:浙江「大黃魚」的美麗故鄉_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_環境保護...

2020-12-15 浙江環保新聞網

  從浙江溫州平陽縣鰲江碼頭出發,交通船滿載遊客駛向南麂島。目之所及,白色、藍色的網箱在海上連綴成片。每年,冒著寒氣的浙閩沿岸流和臺灣暖流在東海這片海域交匯,「碰撞」出著名的舟山漁場,也為南麂島帶來了豐富的自然資源。

  一個半小時後,7月的南麂島用一場大雨迎接了我們。大家一路小跑,渾身透溼地來到了「老村長」吳加將家。今年65歲的「老村長」,用大黃魚和南麂島的故事「款待」了我們。

  養好大黃魚 鼓了錢袋子

  吳加將是新碼頭村的「老村長」。65年前,南麂島解放,他一家遷到了島上。

  「那時靠天吃飯,整個岙口全都養海帶,有1200多畝。」剛到島上,吳加將的家人和村民們靠養海帶維持生計。因南麂島上每年5月~11月常有颱風來襲,產量一直上不去。

  海帶養不成,就去抓魚。丁香、墨魚、大黃魚、帶魚……當時出一趟海能有一兩噸漁獲。但魚賣得很便宜,一斤只有8分錢。

  「後來魚越來越少,我們只能『洗腳上岸』,改養殖了。」上世紀90年代初,吳加將和幾戶村民嘗試著小規模養殖黑鯛魚、金鯛魚。然而,養殖用的傳統網箱,禁不住颱風帶來的狂風暴雨。趕上一個強颱風登陸,就能讓一家人一年的忙碌血本無歸。

  上世紀90年代末,在平陽縣相關部門的帶領下,吳加將到山東參觀學習。當地養殖收益很高,讓吳加將頗感震撼。

  「人家養得那麼好,我們守著水質這麼好的南麂島,怎麼不行呢?」回來後,吳加將和村民們動起了養殖大黃魚的心思。南麂島海域海水鹽度高,養出的大黃魚肉質鮮美,口感極佳。

  近六七年,在平陽縣海洋與漁業、科協等部門的組織下,吳加將每年都會和養殖戶參加養殖技術交流培訓。

  如今,吳加將和村民們已經用上了抗風浪能力更強的深水網箱養殖苗種,「每建一個網箱,政府補貼一半的錢。」沒了後顧之憂:2013年,浙江省漁業互助保險協會與保險公司合作,養殖戶只需出30%的參保金,省、市、縣各級政府撥款補貼、分攤保費,共擔颱風帶來的養殖風險。

  2017年,南麂島的大黃魚擺上了G20峰會各國元首的餐桌,養殖戶們為此都很自豪。也是那一年,南麂島大黃魚養殖協會成立,吳加將任首任會長。他帶領養殖戶們統一進行育苗、規範養殖標準、監督養殖品質,還統一製作商標、打廣告。

  「通過協會平臺,養殖戶握指成拳,以規模化生產贏取市場,抗風險能力越來越強。」吳加將說。如今,南麂島大黃魚養殖規模達到1000餘畝,深水網箱150多個,去年產值約為1.6億元。

  三場「革命」美化了全島環境

  「我家住在南麂島,碧海仙山多奇妙;我家住在南麂島,天空海闊多逍遙……」南麂島島歌,唱的是當地人的驕傲。南麂島擁有三張「金名片」: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中國十大最美麗島嶼。

  「我們把生態環境建設放在第一位。」 南麂鎮黨委書記林錕說。為了保護生態環境,鎮政府發起了3場「革命」:垃圾革命、廁所革命、汙水革命。

  「以前做好一盤菜,蒼蠅就立刻圍了過來。」吳加將說,近年來,島上建立了垃圾清運體系,每家每戶門前都放置了垃圾分類收集裝置,每個村子都建了垃圾堆房,配備了垃圾清運車。

  2016年,南麂島著手汙水處理。如今,覆蓋全島的容汙工程已經完成,達到了一級排放標準。「島上缺乏淡水,我們將處理過的汙水再次利用,澆花、種樹、清洗路面。」

  南麂島在軟環境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以前的住宿條件實在不敢恭維。」平陽縣旅遊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希傑說。曾經遊客來到南麂島,多留下感慨:南麂島住宿價格高,環境髒亂。

  經過幾年治理,南麂島的接待設施和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建有四星級酒店等配套設施。查閱網上留言和評價,入住體驗多是點讚。

  一盆「冷水」澆醒了生態意識

  天南海北的遊客紛至沓來,增加了當地人養殖大黃魚的收益。反過來,養殖大黃魚、生態環境好,也構成了南麂島獨特的魅力,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發展。

  就在養殖和旅遊業正「紅火」時,南麂列島國家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平陽縣海洋管理部門、南麂鎮政府卻「潑了一盆冷水」:嚴控大黃魚養殖面積,限制上島遊客人數。

  溫州市生態環境局平陽分局宣教中心主任林珺提供的資料顯示,過渡牧漁曾讓海洋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平陽縣目前已在南麂海域投放各類人工魚礁單體3882個,共計184840.5空方,覆蓋海域面積1040公頃,且均為養護型人工魚礁。「人工魚礁就是魚類在海底的家,為海洋資源環境修復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麂島國家海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研究所所長萬東說,旅遊難免會影響島上生態環境,26年來,研究所始終監測保護區內的貝藻類、鳥類、水仙花等生物,觀測生物變化趨勢,必要時及時幹預,維持保護區內生態環境的原貌與平衡。

  林錕說,南麂島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村民們的收入也越來越高,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齊步走,實現「美麗經濟」良性循環。

  「是潔淨的水質養育了南麂島大黃魚,大黃魚賣出了好價錢,興旺了旅遊業,可不能忘記了保護這片海。」林珺說。

  這一點,南麂人是認同的。「海域就是我們的田啊。」吳加將說。

相關焦點

  • 「浙江環保小衛士 保護環境我先行」主題環境教育實踐系列活動分享...
    「由浙江省環境保護廳、浙江省水利廳、中國少年先鋒隊浙江省工作委員會和浙江在線新聞網站聯合主辦的「浙江環保小衛士 保護環境我先行」主題環境教育實踐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 浙江溫州:六旬老人回國養殖仿野生大黃魚,年銷售額達3億元
    大黃魚又叫黃花魚,它和小黃魚、烏賊、帶魚並稱中國四大海產。近海網箱養殖的大黃魚比較常見,一斤的價格在十幾元錢。而野生大黃魚一般論個頭賣,一條1斤左右的野生大黃魚,可以賣到1千多元,2斤左右的野生大黃魚則要賣4000多元。
  • 垃圾分類「小天使」帶動「全家總動員」_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_環境...
    馬浩喆的媽媽小趙是湘城社區的一名社區幹部,自從嘉興開始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以來,湘城社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青少年垃圾分類教育工作,他耳濡目染,樂在其中,很快掌握了家裡垃圾回收的「主導權」,全家人也特別支持孩子這份環保「事業」,家裡的垃圾分類積分卡上餘額已經衝破了百元大關。
  • 泮正來:治水先治人心 打造最美河道_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_環境保護...
    幾年前,這裡河底水草蔓延,生產、生活垃圾堆積,嚴重影響河道環境。接手這兩條河道後,泮正來多次在主持召開村兩委及村民代表會議,提高幹部群眾思想認識。「治水要先治人心。」這是泮正來常掛在嘴巴的一句話。「老百姓覺得治水可能是一陣風,不會長效地抓下去,意思一下也就算了,往河裡丟垃圾也自會有人來打撈」泮正來說。
  • 寧波各地立行立改 辦理首批環保督察信訪件_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
    接到群眾反映的小港朱田村江甬建材經營部沙石碼頭環境問題的信訪件之後,北侖區委高度重視,昨日上午,相關負責人第一時間帶領區有關部門和街道負責人趕赴現場進行調查處理,要求相關部門和街道針對揚塵、運輸車輛噪聲擾民、汙水排入甬江等環境問題迅速作出處理,消除環境影響,並對企業違法排汙行為嚴懲嚴辦。
  • 浙江最美海島,短途旅遊的好去處——南麂島
    南麂島位於浙江省平陽縣鰲江口外30海裡的東海,是一個尚未完全開發的海島景區。島上風景秀美,自然天成,剛剛升起的太陽搭配上隨意停留的船隻,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和諧美。正值炎熱夏季,有計劃在浙江周邊旅遊的遊客,來南麂島旅遊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丹青難寫相思樹 颱風無摧南麂島
    ——給南麂的兩封情書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要去南麂島?」20多年後,當我三上南麂島去追憶先行者的諄諄教誨時,作為一個晚輩只能抱撼地去尋覓如何釋放另一種情懷。我終於尋覓到了,尋覓到了南麂島與生俱來的兩情書:丹青難寫相思樹,颱風無摧南麂島。丹青難寫相思樹南麂島有個相思園,相思園裡栽滿了相思樹。
  • 請漁民朋友手下留情,不要抄了野生大黃魚的老窩!浙江海洋大學研究...
    寧波漁民捕獲1500多斤野生大黃魚,每條重2到4斤,價值近百萬》《碼頭上金燦燦一片,零售價1000多元一斤!寧波800多斤野生大黃魚提前回港,不愁賣》浙江海洋大學特此呼籲,請漁民朋友手下留情,不要抄了野生大黃魚的老窩!
  • 浙江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呼籲:請漁民朋友手下留情,別抄了野生大黃魚...
    浙江海洋大學老師趕到桐照村 1000元買了4條大黃魚回去做研究 11月29日,這批「黃金」被運回奉化桐照村的碼頭。 第二天一早,浙江海洋大學大黃魚資源重建團隊成員之一的陶震博士得到消息後,就趕到桐照村,他的任務是買幾條大黃魚回校做科學研究。
  • 浙江海洋大學團隊呼籲:請手下留情 不要抄了野生大黃魚的老窩
    浙江海洋大學特此呼籲,請漁民朋友手下留情,不要抄了野生大黃魚的老窩!關於加強野生大黃魚資源保護的呼籲各位漁民、市民朋友:看到近期寧波的漁民朋友捕到1500斤野生大黃魚的消息,我們與大家一樣,感到非常振奮。
  • 實驗互動+原理總結 浙江環保小衛士再次探訪杭州師範大學
    浙江在線杭州12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今天上午,第六季浙江環保小衛士高校實驗室探秘之旅第八站在杭州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圓滿結束。這是浙江環保小衛士本學期第二次探訪杭師大實驗室,環保小衛士們圍繞著「神奇的水」進行了一系列妙趣橫生的環保小實驗。
  • 「兩山」之路看浙江 | 浙江實踐「添墨」美麗中國
    中國新聞網《浙江實踐「添墨」美麗中國》用生態視角閱讀浙江,就像打開看見美麗中國的一扇窗戶。曾幾何時,偏安於浙北的餘村,粉塵飛揚、貧窮落後,正如中國千千萬萬個山村一樣,這裡的人們渴望著富裕,卻徘徊在發展與生態不可兼得的困境裡。
  • 幫扶案例 浙江篇②|環保服務高質量發展如何破題?浙江生態環境部門...
    日前,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深入實施環保服務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從深化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改革、加強生態環境要素保障、完善治汙正向激勵機制、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優化生態環境監管服務、加強環保科技創新服務和實施環保服務企業示範行動等七個方面,持續充分發揮生態環境服務保障功能,進一步深入實施環保服務高質量發展工程,全力支持服務「六穩」「六保」,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 _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_環境保護...
    除江蘇久力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另有9家公司累計被處罰5次以上,包括:安徽省四維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寧夏智誠安環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寧夏智誠安環技術諮詢有限公司)累計被處罰7次,江蘇綠源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廣州環發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累計被處罰6次,中環國評(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環環境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源通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東方環宇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環新環保技術有限公司累計被處罰
  • 尋夢山水間-浙江新聞-浙江在線
    十年來,浙江砥礪前行,在美麗中國、綠色發展的浩瀚長卷上寫下了先行先試的美麗答卷。  【同期聲】  瑞安市塘下鎮陳岙村黨支部書記陳眾芳:發生在我們村的這些事,讓我們有一種感悟,以前我們最不重視的環境,才是最大的財富,不管陳岙也好,浙江也好,全國也好,我認為保護環境,才有未來。  【解說】  「保護才能發展,可持續才有未來」。
  • 400畝睡蓮盛開 錢江邊有了「莫奈花園」_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_環境...
    浙江在線8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趙路 通訊員 陳曉雪 張聞濤)錢塘江邊有個「莫奈花園」?  沒錯!這兩天,在位於雙浦鎮袁浦小城鎮核心區的文浦花園,400餘畝的睡蓮齊刷刷盛開了。  「偶入雙浦深處,忽見一片水塘,睡蓮恣意綻放,盡顯姿態。灼灼蓮花香,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
  • 「仿真竹子」增美浙江公路
    「仿真竹子」增美浙江公路時間:2018-04-13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駐浙江首席記者 賈剛為 通訊員 林萬相 董世   本網訊 春暖花開時節,一種綠色、環保、無汙染的「生物質竹鋼」公路護欄在浙江省泰順縣、龍泉市
  • 百名環保小衛士開啟環境教育「第一課」
    浙江在線餘杭3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秋傑 攝像 葉振宇)今天上午,「浙江環保小衛士」生態環境教育活動基地(以下簡稱基地)啟用儀式在杭州市餘杭區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百餘位環保小衛士以綠水青山為課堂,播種綠色低碳理念,共赴生態環保之約,開啟新學期環境教育的「第一課」。
  • 環保服務高質量發展如何破題?浙江生態環境部門打出七套「組合拳」
    10月5日,生態環境部政務新媒體平臺「幫扶案例」欄目發布了《幫扶案例 • 浙江篇② | 環保服務高質量發展如何破題?日前,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於深入實施環保服務高質量發展工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要從深化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轉化改革、加強生態環境要素保障、完善治汙正向激勵機制、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優化生態環境監管服務、加強環保科技創新服務和實施環保服務企業示範行動等七個方面,持續充分發揮生態環境服務保障功能,進一步深入實施環保服務高質量發展工程,全力支持服務「六穩」「六保」,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