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組社團制微電影 稱願以此表達人生理解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大學生組社團制微電影 稱願以此表達人生理解

微電影《小心那女孩》的拍攝現場

拍攝前與演員核對劇本


  概念連結:

  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是指專門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閒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數千元到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隨著網絡上微電影的興起,在黑龍江大學校園內,一支由55名大學生組成的「U創影視」微電影社團也漸漸被人們所了解。近日他們的新作《小雨》已經殺青,準備參加首屆全國華語大學生微電影大賽。

  14日,在黑大校園內,記者見到了正忙於拍攝的「U創影視」社團的幾位主力人員。他們剛剛開始拍攝一部反映當代大學校園情感生活的微電影《小心那女孩》。社團的團長嚴宇明身材不是很高,帶著黑邊眼睛,看上去很斯文。負責編劇的王博正在為演員們講解劇情。

  嚴宇明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對電影感興趣,微電影的出現,令嚴宇明興奮不已。微電影的低成本、低門檻給了草根一個「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平臺。嚴宇明2011年9月考進黑大的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後,在學校和老師的支持下,他發起並組建了「U創影視」微電影社團,把校園內對電影感興趣的同學聚在一起。最初社團僅有十幾人,隨著他們的第一部微電影《夢之瀾》在校園內播出,社團的名氣越來越大,成員也增加到了五十多人。

  剛剛殺青的微電影《小雨》,是他們社團的第四部作品,現在已進入了後期配音製作階段,準備參加首屆全國華語大學生微電影大賽。《小雨》的導演兼編劇王博是個文靜穩重的女孩,她想通過《小雨》這部5分鐘的微電影講訴一個關於信念的故事。「從生下來到默默死去,每個人一生都應該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永不放棄。」

  拍攝現場,每一個忙碌的社團成員表情都是無比認真,就像一個真正的職業電影人,不論他們的作品水平、深度、影響力如何,年輕的他們的這份認真令人肅然起敬。

  王博說她們社團的成員們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要讓微電影成為一種媒介,以此表達「90後」一代的想法,來詮釋他們對人生、對社會、對情感的認識和理解。現在,社團正在全力準備「最幸福的微電影系列及微電影的展映」活動。(□文/攝 記者 李巍)

相關焦點

  • 武昌理工學院學生社團創作的微電影《大山坳的籃球夢》斬獲5項大獎
    12月19日獲悉,由武昌理工學院光影創作社進行劇本創作的微電影《大山坳的籃球夢》,在中宣部等主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大賽中斬獲優秀作品三等獎。在此之前該影片也是屢創佳績,網絡上映不到半年時間,就有五個獎項攬入囊中,獲得的獎金累計已超過11.3萬元! 9月23日,《大山坳的籃球夢》在第五屆中國·武漢微電影大賽中獲得「戀上這座城,紅色引擎」武漢特色獎,獲得獎金3000元。
  • 武漢一高校有個劇本社團,3年投拍7部微電影
    楚天都市報1月10日訊(記者張屏 通訊員劉明楊)一年內斬獲兩個國家級大獎、兩個省級獎、一個市級獎,而這部微電影劇本的創作工作是由一群大學生參與完成的。記者昨日獲悉,由武昌理工學院光影創作社進行劇本創作的微電影《大山坳的籃球夢》,在中宣部等主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大賽中斬獲優秀作品三等獎。該電影在網絡上映不到半年,已拿下五個大獎,獲得11萬餘元獎金。
  • 社團運營百寶箱:8門課幫你制霸社團招新季
  • 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圓滿落幕
    為促進兩岸大學生交流與合作,打造青年文創交流平臺,5月26日晚,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頒獎典禮在漳州市華陽體育館舉行。自2014年起,學校以文化為橋梁,以光影為媒介,傾力打造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活動品牌。四年來,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不斷豐富,影響不斷擴大,成為兩岸青年學生締結情誼、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精神紐帶和交流平臺。並表示閩南師範大學將繼續擦亮活動品牌,為兩岸青年大學生搭建起更多施展才華、進行深度交流的機會和舞臺,共同為增進兩岸文化交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 右醫邀你看微電影
    每一位右醫人,就是最合適的主角;每一處右醫的方寸,就是最美的取景地,人、景、情便構成了一部部最美的微電影。一部電影,一種人生;一幀畫面,一段故事。讓我們回顧幾部經典的右醫微電影,看看它們背後的故事,及要表達的情感。
  • 學校社團=小社會,大學生到底該不該參加社團?真的有用嗎?
    大學社團活動這幾年一直存在爭議,說大學生應該或者不應該參加社團活動都太過片面。既然說社交是大學的重要一環,不妨以此為著手點,分析一下哪些社團是值得去的,哪些社團活動是值得參加的這些問題。筆者是會計專業畢業的,在我四年的大學生涯裡,一直在參與學生工作,現將經驗分享一下:首先,遠離一切官僚化的社團。
  • 2019年(第12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計算機音樂創作類與數媒微電影類決賽開幕啦!
    12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計算機音樂創作類與數媒微電影類決賽開幕式在學院大劇院隆重舉行,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組委會名譽主任周遠清,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大賽組委會副主任褚子育,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大賽組委會副主任、秘書長杜小勇,大賽組委會秘書長、顧問盧湘鴻,星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大賽評委陶陌,四川音樂學院副院長、大賽評委文鋒,我院黨委書記胡建新、副院長楊九華,以及來自全國
  • 2016年蚌埠醫學院文化藝術類學生社團介紹
    2015年12月7日,社團在食堂大圓盤舉辦「人生如戲,誰是影帝」視頻徵集活動2016年4月27日,社團出最新微電影《啟止服》,再聚經典陣容,以個人角度和回夢的形式復現大學五年的生活。以醫學生的學業與社團生活為軸心,借鑑真實經歷,講述了一個取捨和展望的故事,更將揚帆過往作品的幕後製作附入劇情,最直觀的鏡頭體現背後艱辛。
  • 第六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 國際視點中國故事
    原標題:大學生拍「微電影」 國際視點 中國故事   《綠洲》劇照   2017年11月18日,第六屆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在京隆重舉行。本次盛典由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等機構共同舉辦。
  • 海峽兩岸百所高校角逐 大學生微電影大賽13類大獎揭曉
    人民網漳州5月27日電(林長生)26日晚,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頒獎典禮在漳州舉行,海內外一千多名嘉賓出席頒獎晚會,見證兩岸109家高校524部微電影作品角逐各類獎項。 頒獎典禮現場頒發了最佳網絡人氣獎、最佳公益微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微電影獎13類大獎。
  • 社彩紛呈,「科德社團拍了拍你」
    科德學生處行政助理是隸屬於校團委直屬機構的一大組織,創立於2009年,擁有新聞組,綜合組,質管組,辦公組四個部門。曾組織過文明宿舍評比和學生處行政助理十周年等的大型晚會,並與其他組織有過親密友好的交流活動,同時也承擔每年大一新生的一老一小保險辦理、公交卡辦理、火車磁條辦理等任務。在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同時,做好學生和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也盡力減輕老師們的工作量。
  • 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微電影和劇本作品火熱徵集中
    據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組委會消息,目前第二階段的微電影和劇本作品正在火熱徵集中。  本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學生聯合會主辦,閩南師範大學、臺灣東森電視臺、海峽衛視、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寰羽映像(廈門)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承辦。本次大賽於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舉行,分為兩個階段。目前,第一階段微電影海報報名已經截止。
  • 大學生微電影大賽:聚焦時代題材豐富
    ,特別是一些大學生拍攝的微電影,從選題、立意、畫質、構圖等方面,都有可圈可點的地方。最近,在安徽財經大學藝術學院,舉辦了一場全省大學生微電影大賽,我們一起去看看。3000多名大學生報名參賽,收到上千部作品。
  • 大學生當導演 拍抗疫微電影
    近日,由五桂山龍塘股聯社發起、本村大學生劉旭昊導演、龍塘村工作人員以及村民志願者本色出演的抗疫微電影《守護行動》新鮮出爐。這部時長約5分鐘的影片以最樸實的方式記錄下了龍塘村抗疫一線最真實的一面,為曾經或仍舊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們留下了寶貴的影像資料。
  • 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微電影和劇本作品持續火熱徵集中
    記者從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組委會了解到,大賽於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舉行,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賽事(2017年11月—12月):微電影海報設計作品徵集、微電影作品徵集和巡展、閩南文化的影視化與文化創意產業學術研討會。
  • 皖南醫學院在第三屆「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高校大學生微電影中獲獎
    皖南醫學院選送臨床醫學院2018級學生創作的微電影《溯洄》順利通過安徽省高校微電影作品選拔,進入第三屆「我心中的思政課」全國高校大學生微電影展示,最終獲優秀獎。
  • 首屆全國大學生村官微電影大賽活動介紹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組部召開的大學生村官工作座談會相關指示精神,引導大學生村官在廣闊天地放飛青春夢想,激勵大學生村官在基層一線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鬥、錘鍊高尚品格,從而熱愛基層、紮根基層、增長見識、增長才幹、促農村發展、讓農民受益、讓青春無悔,譜寫實現中國夢的「村官篇章」。
  • 將微電影融入思政課教學
    微電影作為新媒體環境視域下實踐教學的新載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若運用得當,將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育人效果。 我國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7%,其中學生群體規模最大,是網民的主力軍。新媒體成為當下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作為新媒體表現形式之一的微電影,強調資源共享與信息交流,並以圖文、音視頻等元素刺激人的感官,其感染力、吸引力和影響力最具代表性。
  • 煙大學生拍攝紅色微電影《守望》
    近日,煙臺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實踐團隊針對「紅色微電影創作與拍攝」課題以重走革命線路、創作紅色革命題材劇本,自導自演微電影進行了膠東實踐調研活動,並以一部名為《守望》的微電影作為實踐成果。   據了解,該團隊由煙臺大學教師於志鵬及董進指導,由大二新聞系學生李元龍擔當團隊隊長及導演,團隊由編劇組、攝像組、剪輯組、演員組、宣傳推廣組等共24位成員組成。    7月29日,由煙臺大學人文學院拍攝的名為《守望》的微電影正式殺青。
  • 2013「魯美杯」全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圓滿結束
    人民網6月10日電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引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 「中國夢」做出貢獻,由魯迅美術學院主辦,共青團大連市委、大連金州新區管委會和大連理工大學協辦的「心繫國運,體驗民生,完善自我」——2013「魯美杯」全國大學生微電影大賽於2013年1月初在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