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高校有個劇本社團,3年投拍7部微電影

2020-12-15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1月10日訊(記者張屏 通訊員劉明楊)一年內斬獲兩個國家級大獎、兩個省級獎、一個市級獎,而這部微電影劇本的創作工作是由一群大學生參與完成的。記者昨日獲悉,由武昌理工學院光影創作社進行劇本創作的微電影《大山坳的籃球夢》,在中宣部等主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大賽中斬獲優秀作品三等獎。該電影在網絡上映不到半年,已拿下五個大獎,獲得11萬餘元獎金。

不過,在光影創作社的同學們看來,這也蠻正常——畢竟自該校2014年設立影視傳媒基地、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成立校級學生社團光影創作社以來,已經誕生了6部電影,其中還包括一部院線電影《我們的青春不怕疼》,一部網絡大電影《措手不及》,去年11月25日,最新作品微電影《永遠的行者》也已開拍。

「2010年9月,我校率先在全省開設了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文學創作方向),當時還主要是文學創作,比如,發表作品,出版書籍,文學劇本創作等。後來影視行業興起,我們就開始向影視轉型。」該校漢語言文學系範文瓊老師說,學生們都是90後,了解年輕人的想法,寫出來的作品也能夠得到同齡人的共鳴。

「影視才不是那麼高大上的事情,可辛苦啦。」已經從「光影創作社」「畢業」的王婷說,她是該社第一批社員,這幾年都在為電影奮鬥:2016年的元旦,創作社成員自費在賓館內通宵寫稿,大半夜還在進行激烈的討論;在院線電影《我們的青春不怕疼》的跟組過程中,創作社成員12點拍攝完當天的任務後,還得和導演一起進行劇本臺詞的打磨,有時會討論到凌晨四五點,隨便眯會兒就得進行第二天的拍攝,總是隨便靠著什麼就睡著;拍攝《大山坳的籃球夢》時,為了拍攝雲海,天氣再冷都要每天4點起來碰天氣……熬夜拍攝、隨時被抓去當群演更是平常。「咱們拍的這幾部片子裡,編劇不是當背影,就是當路人,或者當群眾,哈哈。」

相關焦點

  • 武昌理工學院學生社團創作的微電影《大山坳的籃球夢》斬獲5項大獎
    12月19日獲悉,由武昌理工學院光影創作社進行劇本創作的微電影《大山坳的籃球夢》,在中宣部等主辦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大賽中斬獲優秀作品三等獎。在此之前該影片也是屢創佳績,網絡上映不到半年時間,就有五個獎項攬入囊中,獲得的獎金累計已超過11.3萬元! 9月23日,《大山坳的籃球夢》在第五屆中國·武漢微電影大賽中獲得「戀上這座城,紅色引擎」武漢特色獎,獲得獎金3000元。
  • 漳州開發區「魅力廈門灣」微電影大賽劇本徵集公告
    「魅力漳州港 微影繹精彩」漳州開發區「魅力廈門灣」微電影大賽於2016年9月8日拉開序幕,現誠邀廣大高等影視藝術類專業院校、專業微電影創作團隊、影視傳媒公司等微電影愛好者共同參與。   本次微電影大賽共評選出30部「雙魚杯」劇本獎。評選方法、作品要求(部分景點簡介)、評選結果等詳見活動承辦單位官網(優業組合),或微信公眾號(優業組合影視傳媒/i賽鑫)。
  • 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微電影和劇本作徵集延續到3月31日
    中國教育在線訊 從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組委會獲悉,本屆大賽原定於3月15日截止作品徵集,鑑於寒假放假及很多高校學生正在陸續積極報送作品,組委會將作品徵集截止時間延續到3月31日。  該活動自2017年11月底開始徵集作品以來,來自海峽兩岸的高校大學生積極報送作品。
  • 海峽兩岸百所高校角逐 大學生微電影大賽13類大獎揭曉
    人民網漳州5月27日電(林長生)26日晚,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頒獎典禮在漳州舉行,海內外一千多名嘉賓出席頒獎晚會,見證兩岸109家高校524部微電影作品角逐各類獎項。 頒獎典禮現場頒發了最佳網絡人氣獎、最佳公益微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微電影獎13類大獎。
  • 2014年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策劃書
    2014年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策劃書  情況介紹  目    錄  前   言   一、背景   1.1  微電影 大世界   1.2  影視後備軍:傳媒專業的青年學子   1.3  神馳楚天 情系鄂臺   二、活動概況   2.1  名稱  2.2  品牌發展歷程  2.3  宗旨
  • 大學生組社團制微電影 稱願以此表達人生理解
    > 微電影《小心那女孩》的拍攝現場拍攝前與演員核對劇本  概念連結:  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微電影是指專門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閒狀態下觀看的、具有完整策劃和系統製作體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的「微(超短)時」(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製作(1-7天或數周)」和「微(超小)規模投資(數千元到萬元每部)」的視頻(「類」電影)短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 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微電影和劇本作品火熱徵集中
    據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組委會消息,目前第二階段的微電影和劇本作品正在火熱徵集中。  本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學生聯合會主辦,閩南師範大學、臺灣東森電視臺、海峽衛視、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寰羽映像(廈門)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承辦。本次大賽於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舉行,分為兩個階段。目前,第一階段微電影海報報名已經截止。
  • 河北徵集青春勵志微電影啦!將進高校徵劇本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孔思遠)日前,藝術中華——「我們的青春」微電影展映活動河北地區徵集評選拉開帷幕,面向河北所有青年徵集能夠展現當代青年人青春、勵志、奮鬥等精神風貌的優秀微電影作品。本活動由中國全民閱讀媒體聯盟與中國青年藝術國際交流中心聯合相關單位和機構主辦。
  • 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微電影和劇本作品持續火熱徵集中
    第二階段賽事(2017年11月—2018年4月):微電影作品徵集及評選、原創劇本徵集及評選、微電影巡展、網絡評選與展播、微電影產業文化論壇、頒獎典禮。目前,微電影海報報名已經截止,作品正在評審中。微電影和劇本作品還在繼續徵集中。  該活動自2017年11月底開始徵集作品以來,來自海峽兩岸的高校大學生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創作當中。
  • 武漢一高校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微電影 劇本改編自小說
    由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微電影《半張紙》,4月15日在武昌理工學院校園內開拍。據了解,這部微電影從創作到拍攝,再到後期剪輯,從導演到演員都由該校學生團隊來完成。4月14日晚,武昌理工學院文法與外語學院506教室內卻是「熱火朝天」的氛圍,微電影《半張紙》經過開機前最後的討論終於定稿。據了解,這部微電影劇本由該校文法與外語學院漢語言文學系學生創作團隊歷時數月創作,而此次進行拍攝是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該校的實踐教學育人理念,後期的拍攝和視頻製作將由該校影視與傳媒學院學生等共同組成。
  • 2015年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有哪些學生社團
    問:2015年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有哪些學生社團? 答:近年來,我校學生活動異彩紛呈,目前共有學生社團百餘個。學生社團可分為文藝類、實踐類、體育運動類、公共事業類、專業學習等五大類社團。曾被《楚天都市報》、《武漢晚報》多次報導。 劇團設四個中心,13個部門。分別是:文藝中心下設話劇1部、話劇2部、話劇3部、小品相聲部;影視中心下設攝影部、製作部、演繹部。理事中心下設編劇部、秘書部、外聯部、企劃部;宣傳中心下設記者部、藝術設計部。 品牌活動:「暢想杯」話劇大賽、遙遠劇團話劇專場晚會、遙遠劇團喜劇專場晚會、遙遠劇團個人專場晚會。
  • 渭南市黨建「微電影」及劇本徵集活動入圍作品公示
    經渭南市黨建「微電影」及劇本徵集活動組委會初步評審,現評出獲獎入圍作品如下,特進行公示。  黨建微電影(入圍作品8部,排名不分先後):  1、渭南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選送的《千家萬戶一卡通》  2、陝西東府影視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選送的《我是一名黨員》  3、陝西東府影視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選送的《暖情使命》  4、中共富平縣委組織部選送的《柿子紅了》  5、中共華陰市委宣傳部選送的《
  • 第四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圓滿落幕
    本屆微電影文化藝術節頒獎典禮特邀中國新人電影節主席、第24屆法國昂熱電影節評委文武,優秀青年導演、編劇、製片人、第8屆中國新人電影節最佳導演樊迅剛,新銳編劇、導演、剪輯師、第四十一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最佳新導演孫亮3人傾情加盟指導。頒獎典禮現場,共青團福建省委副書記陳訓明在頒獎典禮致辭中表示,兩岸一家親,青年心交心。
  • 滄州一會計迷上微電影,兩年完成8部微電影劇本創作並拍攝上映
    本報記者 鄧曉燕 攝影報導濃眉大眼,短髮,消瘦,戴一副眼鏡,站在記者面前的高偉,今年41歲,看上去卻像個大學生,一臉清純,富有朝氣。她是一名會計,業餘時間寫了多部微電影。高偉第一次寫劇本,沒有經驗,她拜師學習、上網查詢、日夜研讀,幾易其稿,終於寫成了第一部微電影劇本。2017年,她拿出2000元,請鹽山縣的農民電影劇組拍攝微電影,她負責剪輯影片。
  • 劇本航拍剪輯「一條龍」 13個小學生拍了部「微電影」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記者 宋雨 實習生 杜豆 劉院)8分鐘的「微電影」放完了,燈光亮起,掌聲雷動。屏幕中,主創人員的名字依次出現,每個名字後面,都有一個特殊的備註——他們中年齡最大的11歲,最小的只有9歲。
  • 青島農大學生兩年拍20部微電影 自導自演自寫劇本
    青島農大學生兩年拍20部微電影 自導自演自寫劇本 時間:2014-04-11 來源:青島日報/青報網
  • 腦癱青年10年拍8部微電影多次獲獎
    別看出生就腦癱、初中沒畢業,可他不向困難低頭,拖著殘疾身體頑強與疾病抗爭,省吃儉用先學習動畫片製作,後因繪畫時手腳不靈便改學影視拍攝與製作和寫劇本。10年共拍攝微電影8部,多部作品獲獎。國內業界人士都對他的作品和導演水平給予較高評價。
  • 2017年「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作品徵集正式啟動
    據介紹,本次文化藝術節設有最佳微電影獎、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導演獎、最佳剪輯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創意獎、最佳廣告獎、最佳動畫類微電影、最佳紀錄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女主角獎和最佳網絡人氣獎等12項,由大賽組委會頒發榮譽證書及獎金1000元。另外還設有最佳公益微電影5部,由大賽組委會頒發榮譽證書及獎金2000元。設有優秀原創劇本獎10個, 由大賽組委會頒發榮譽證書及獎金1000元。
  • 邢臺這群小學生5年自編自導自演8部「微電影」
    2014年9月,第一部「微電影」《萌動的未來》誕生,五年來,邢臺內丘縣北嶺中心小學的師生自編自導自演了8部反映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的「微電影」。一部部利用課餘時間拍攝的影片,從不同角度講述了農村留守兒童的校園學習、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記錄著他們逐步走向自信自立、樂觀向上的成長曆程。
  • 微電影演繹青春記錄成長
    以記錄奮鬥的青春為主題的微電影《城市,有我奮鬥的青春》於12月3日在安徽合肥職教城進行了開機儀式。這標誌國內教育行業首次投拍的微電影正式開拍。影視製作公司、電視臺、唱片公司等都紛紛開拍微電影,範冰冰、莫文蔚、夏雨等明星加盟微電影,微電影將迎來「春天」。影視界涉足微電影很正常,但是教育界也涉足微電影,卻是一種嶄新的嘗試。據悉,萬通汽修教育攜手著名的影視製作公司銀鵑影視,精心打造系列微電影《城市,有我奮鬥的青春》,用光影的形式記錄青春,這在教育界純屬首例。故事題材豐富多彩,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