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從一開始,心都是善的,只是在遭遇了不同的事後,會改變自己原先做事的堅持,於是讓自己的善,白白被改變。更甚者有人說:「人善被人欺。」
我覺得,善良其實是一個人最好的品德,因為自己問心無愧於自己,也不能對別人有愧於心。都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越是善良的人,越是一生坦蕩,而最後的他們,其實才是人生贏家。
在我看來,太多的人在人生的半路上,就改變了自己的態度,也改變了自己不同的處世方法,其中的原因,只是因為沒有度而已。因此我才說,善良的人,學會把握度,才不會被傷害。
之前聽老人說起,有個老太太叫芳嬸,老實了一輩子,好心了一輩子,卻在最後變成了人人躲著的老人。年輕時候的芳嬸,一直喜歡幫別人,只是這種幫,沒有度,害了自己。
當初芳嬸的表妹家出了事,急需要用錢,芳嬸賣了自家的房子,拿去幫表妹應急,總覺得等表妹家庭好轉,就會還給自己。但是表妹這個人,是當時出了名的沒良心,於是拿了芳嬸的錢,就消失在了她的生活裡。
因為這件事,芳嬸受了不小的打擊,不過還沒改變太多,直到另一件事出現的時候,芳嬸完全被擊垮了。當初自己兒子上學,芳嬸借了不少的錢,還不容易湊夠了學費,但是交學費那天,兒子把錢丟了,芳嬸不斷的問身邊人借錢,卻沒有一個人拿出來錢。
那天芳嬸覺得,自己所有的善良,看在別人眼裡連一碗米飯的價格都不如,從此芳嬸不願意繼續善良。
之後有人見到芳嬸,她正和別人吵架,而原因僅僅是為了地上的一塊錢。之後芳嬸每次見到生活好的人,都喜歡說幾句不好聽的話,在她看來,不能讓自己一個人的生活不好。
對於這個故事,有人說,是在勸人不要善良的,但是我覺得完全不是,這個故事是在告訴我們,善良的人,一定要學會把握度,才不會被傷害。
因為別人的生活毀了自己的生活,真的沒必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而你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生活的穩定後,去做幫助別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若是事情太過,會破壞自己生活的穩定,一定要衡量之下再做決定。
因為別人的惡意滅了自己的善意,真的不划算。
善良是會被人銘記的,今天的那些人也許不懂你的善良,但是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會有不錯的獎勵。也許這種獎勵,無關金錢,也無關權勢,不過是你用錢也買不到的內心安寧。
人活一輩子,要太多的身外之物也無用,最應該追求的,還是內心的富足。因此,不要因為別人的惡意澆滅了自己的善意,你要明白真心是真金白銀,都換不來的。
總而言之,人善良是有必要的,他能讓你的內心富足,更能讓你的餘生幸福,若你相信因果,你今天種下的善良,明天一定會以最好的樣子出現在你的世界裡,只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你要有自己的度。
善良的人,最應該在哪幾個方面保持度?在我看來,主要是這幾點。
首先,保持信任的度。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信任,也不是所有人都會真心待你,因此人可以善良,但是你也要學會分給別人的信任,是有一定度的,否則被傷害後,那個最痛苦的人是你。
其次,保持忍讓的度。
善良的人喜歡說退一步海闊天空,但是在我看來,有些步子不能退,尤其是在保護自己的時候,你的退讓,就是給別人傷害你的機會。因此,你可以善良,但是在忍讓別人的時候,希望你也能關心自己。
最後,保持付出的度。
越是善良的人,付出越不喜歡講求回報,他們想要的也只是自己內心的坦然而已,但是當你幫一個人的時候,若是過了度,不僅影響了自己的生活,還會養成讓別人特別依賴你,或者習慣性利用你的習慣。因此,你可以善良,但是在對別人付出的時候,也需要自己掌握度。
作者結語:
如今很多人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似乎越來越功利主義,開始主義自己能夠得到的利益,反而忽略那些最值得珍惜的內心。
但是我想說,一輩子不長,山珍海味一輩子,還有可能得三高,粗茶淡飯一輩子,還有可能身體健康。
有些事,你不該追求的時候,早點放手的好。而善良,是一個人最好的處世方式,但是一旦沒有度,就會對你的生活產生不小的影響。
因此,善良雖好,可是過分的善良,並不好。而你也要明白,善良的人,學會把握度,才不會被傷害。
—END—
今日話題:你覺得自己的善良,得到了回報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