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部分的民營企業裡都存在一個大「家長」來經營管理企業,這個強有力的人物屬於企業當仁不讓的老闆,在企業的初創時期,這樣的管理是很有好處的,可以把企業有限的資源集中起來有效利用。但因人成事,也會因人廢事,在企業的發展壯大階段,老闆說一不二的家長作風就成了企業難以突破的桎梏。
.
一般來說,家長式管理至少有3點明顯的危害:
員工缺乏責任感。
碰到困難的時候,員工很難跟你同舟共濟。
一言堂,企業無法做到集思廣益。
.
老闆的家長式作風和其性格有莫大的關係,這樣的老闆常常是吝嗇於和管理層分享權利,在他們的意識裡,和員工只是「主僕關係」,集權式管理可以給他們帶來無以倫比的快感。
這一點症狀,越小的企業越明顯。
既然老闆把保持自己的強勢地位放在第一位,企業自然會形成一切責任歸屬老闆的風氣,員工最大的責任就是聽從老闆的指令就好了。
.
長此以往,能力和自主性比較強的員工就會棄之而去,留下的是溫順聽從但沒能力的員工,企業的組織將會逐漸僵化。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內地每年新生15萬家家族企業,同時每年死亡10萬多家,有60%的家族企業在5年內破產,其平均壽命只有2.9年。
其原因與老闆只顧個人權威,長期依賴粗放式經營,團隊自主性弱化分不開的。
.
沒有凝聚力,缺乏活力,管理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的團隊只是一群烏合之眾。
史玉柱在反思巨人失敗的原因時,曾表示,巨人突出的問題,一是責、權、利不配套。以前,史玉柱在大會小會上也經常講這個,但實際上並沒有做到,最終還是停留在口號上。比如巨人集團的分公司經理開始權力很大,後來被縮得很小。要請客都得發個傳真到總部批准,但同時責任卻很大,要做市場,要完成多少銷售額。責、權、利不協調,不配套,最終導致了管理失控。二是貸款管理混亂。由於一些企業的信用不好和管理混亂,爛帳率比較高。當巨人危機的時候,一度只差2000萬元資金周轉就能渡過一關,可當時未到的貸款竟高達3個億。三是抓管理面面俱到,沒有重點。巨人過去的規章制度很全,從營銷、策劃、質量管理到統計報表怎麼做,無一遺漏,加起來能有一尺厚。面面俱到的管理,理論上可以,實際上根本做不到,不過這一點,我當時沒有意識到,最終導致巨人的管理流於形式。
一個老闆在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後,依然採取鬍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肯定會是力不從心的。
.
員工沒有自主能動性,沒有歸屬感,工作的心態和方法一定是不一樣的。
對員工的激勵最直接的無非是金錢回報和授權,如果激勵不到位,等於沒有激勵。該給1萬的給8000,等於白花了;該全部授權的只給90%,等於白搭了。
老闆骨子裡的不自信是企業最致命的毒藥。一個小心眼的老闆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就是成功了也只是小成功。
.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外部員工會逐漸增多,但很多809095後們在加入後又紛紛離開,除了對企業成長性的懷疑以外,在企業內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和價值也是重要的一個原因。
家長式老闆的另一個名字就是獨裁。在檢討巨人集團失敗的教訓時,史玉柱曾表示,原來公司董事會是個空殼,決策就是由自己一人說了算。在認識到「決策權過度集中危險很大」後。他說:「獨裁專斷是不會了,現在不管有什麼不同想法,我都會充分尊重手下人的意見。」
就像歌曲裡唱的「團結就是力量」,在人類社會,再強大的英雄也戰勝不了團隊和集體的力量。
.
團隊為王的例子太多了,就拿最有名的民營企業華為來說,任正非作為創始人和老闆只拿華為1點多的股份,其他股份全部有華為團隊持有,今年是華為註冊成立30周年,但在它30周年時,卻沒有什麼輝煌的慶典,它還是很安靜地持續地去做業務、去進步,原因就在於它認為所有的成功皆為序曲,那只是一個序曲而已,並非結果。所以華為只有成長沒有成功,它讓個體成長與企業目標完全組合在一起,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成長。
還有海爾。在海爾,企業所有的考核其實都是來源於員工的工作本身,上下工序的考核,不會再有其他的。這種簡單的考核與工序之間的價值貢獻掛鈎。所有人都有價值貢獻,這跟績效、跟組織目標、跟方向一致,因而上下能扭成一股繩。所以,海爾的成就源於海爾有這樣的能力,它能夠去建一個全世界都沒有的組織形態,讓它的員工6萬人變成2萬多個叫做小微模型。海爾創始人張瑞敏的理想是最終取消工資體系,人人都是CEO。
為什麼?
這最重要的取決於老闆本人,如果他願意授權給每一個人,讓每一個人都跟經營直接掛鈎,都跟顧客直接關聯,你就會發現人人皆可成功,人人都可以創造價值。其實卓越的領導者跟普通的領導者很大的區別,在於他們一直專注於人的成長。當把人的成長做到的時候,組織的力量就會變得非常的強大。
.
當然,老闆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個弱小無能、沒有個人威信的老闆是做不好企業的。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提出,阿里巴巴的馬雲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要歸因於他的個人魅力,他有能力把一幫人聚在一起,給他們不高的工資,給他們承諾未來,這個未來到最後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但大家會有一個期盼。所以,用人能力是有巨大力量的,是領導能力的一個典型體現。
老闆的威信和魅力,不是來自管理的權力和對資源的分配,而正是帶領團隊目標的達成和讓團隊成員的不斷成長。
.
我們不得不接受的一個事實是,現在是一個一切都在重構和被定義的時代。
所以,隨著觀念像手機版本一樣不斷的被刷新,我們之前的積累經驗和成功路徑正在日益喪失價值。原來我們把人們劃分為50後、60後和70後,其後,分為80、85後,而如今只是90後就有90、95、98後三代叫法,科技時代,日子也變得飛快,人人都在急不可待的成長,00後都已經出現CEO了。
作為老闆和員工,你準備好如何應對這個不確定性的新世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