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曲線裡的秘密

2021-01-16 中華醫學期刊網

大部分有孩子的家庭,家長家家都有本《母子保健檔案》,這本手冊在孩子2歲之前經常打疫苗階段,父母還經常翻看,2歲之後孩子疫苗打得少了,父母也就把它放到抽屜裡很少打開,甚至漸漸忘了這本手冊。其實,這本手冊裡有幾頁很「燒腦」的內容,就是生長發育曲線。請多拿出來翻一翻,在這謎一樣的線條中,藏著很多孩子生長發育的秘密。

逢年過節,親朋聚會,大家都會關心小朋友長高沒有。其實,孩子的身高、體重可不能只有想起來時才關注一下,由於營養、睡眠、環境等問題造成的身體超重、身高不達標,若不能及時發現,將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終身影響。時常關注孩子身高、體重發展走向,及時糾正養育問題,孩子才能長得高、長得好。身高、體重等體格發育指標測量起來並不複雜,父母在家可以固定測量周期。根據孩子生長發育的特點,建議對於1歲內的嬰兒,每1~2個月測量1次身高、體重。對於1歲以上幼兒,每3~6個月測量1次身高、體重。

測量的時間 

測量的時間最好在孩子生日那天。比如,孩子是6月18日生日,父母可以在當月的18日為孩子測量身高、體重。為增加測量的可對比性,避免早晚測量誤差,可以固定同一時間,比如睡前或早上起床時測量。


測量姿勢 

不足3歲的幼兒應測量臥位身長,3歲及以上兒童測量立位身高。臥位測量時,嬰幼兒的頭部、軀幹和下肢應在同一直線上;立站測量時,最好選擇貼有身高刻度的牆面或門框作為測量身高的工具,每次測量時要脫鞋,腳後跟、後背、頭都處於同一條直線上,家長站在一側讀取數值。


注意事項 

測量前要調電子稱和身高儀的零點。測量體重時,應儘量空腹、穿單衣,脫去繁重的外衣和紙尿褲,若穿著較厚,應減去厚衣的重量。每次測量時,應儘量使用同一個電子秤,同一個刻度表,減少誤差產生。


目前在醫院,常用的判斷兒童身高、體重的評價標準不一樣,有的用世界衛生組織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有的用國內9市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還有自己的兒童身高、體重評估表。不過,最常用的還是前2個。無論是哪個標準,所反映的兒童生長軌跡、趨勢都基本一致。不過兩個標準也有一些細微的差異,從小年齡段兒童身高這一項來看,國內標準比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中位數要高了1釐米左右,7歲時2個標準身高的中位數相差2釐米左右。相對而言,國內標準更適合中國兒童的營養特點和體格發育情況,家長可以從網上下載相應的生長曲線圖。


這2個標準分別有均值標準差法和百分位曲線圖,對於判斷個體發育情況的監測,選擇百分位曲線圖法更為直觀有意義。生長曲線圖分為男童和女童,評價時首先要算好孩子的年齡(歲或者月齡),在對應的性別百分位圖上標出對應的月齡測量的身高、體重值。百分位法通常分為7個檔次,分別為3、10、25、50、75、90、95、97百分位數。身高(體重)百分位數的意義,就是同性別同年齡的100個兒童中,從矮(瘦)到高(胖)排隊。如果身高(體重)值低於第三百分位數,就屬於生長遲緩(低體重),第三百分位至第25百分位屬於中等偏下水平,第25百分位至第75百分位屬於中等水平,第75百分位至第97百分位屬於中等偏上水平,大於第97百分位屬於上等水平。

在測量好孩子當前身高的時候,父母還可以根據生長曲線,大體預測一下孩子未來的成年身高。比如一個女孩,當前的身高位於第25百分位數水平,那麼,對應的成年身高即為157釐米,再比如一個男孩當前的身高位於第10百分位數水平,雖然處於正常身高水平,但所對應的成年身高為164.9釐米。


父母可以結合孩子的遺傳靶身高,判斷孩子目前的身高是否滿意,如果以上的男孩遺傳靶身高是170釐米,而當前的身高僅在第10百分位水平,那麼說明孩子當前的身高不夠滿意,父母應增加對孩子身高的關注度和警醒。


如果兒童身高水平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兒童的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應檢測排除生長激素缺乏或甲狀腺素缺乏。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的身高也並非越高越好,如孩子太高或生長速度太快,也應考慮內分泌疾病,如性早熟或腦垂體的異常。


TIPS:遺傳靶身高的計算方法

男 孩 =(父身高+母身高+13)÷2釐米

女 孩 =(父身高+母身高–13)÷2釐米


兒童的生長速度是有一定規律的:出生後第一年,孩子一般會長高25~26釐米;第二年長10~12釐米;第三年,長8~9釐米,以後隨著生長速度會減慢。3~4歲的兒童年身高增長7~8釐米;4歲至青春期,每年長5~7釐米,每年體重增長1~2千克。


如果孩子在近斯內生長發育變緩,父母要考慮環境因素是否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生長。而生長速度的急速下降,應考慮孩子是否患了影響生長發育的內分泌疾病。


判斷孩子的身材是否勻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比較其身高與體重水平,如果身高的百分位水平與體重相當,說明孩子的身材很勻稱,應繼續保持,注意避免超重;如果身高的百分位水平大於體重百分位水平,說明孩子的身材比較苗條;如果身高的百位位水平小於體重百分位水平,說明孩子的身材較粗壯,應注意控制體重的過速增長,預防兒童肥胖。值得一提的是,肥胖容易導致孩子骨齡提前,會影響孩子成年後的身高。


撰文:李明明 

指導專家:康如彤(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主任醫師)


本文來源:健康世界



相關焦點

  • 童爸匯總的關於生長曲線的科普文章
    關鍵詞:生長曲線。綜述:生長曲線是通過統計大多數健康兒童的身高和體重,統計後制定出的身高、體重的標準曲線。正常寶寶的生長曲線都會是差不多的趨勢,但是每個寶寶都有一條自己的曲線。只要寶寶的生長狀況在參考曲線的正常範圍內,且穩定地符合生長規律的增長(沒有大起大落),就是正常的發育。
  • 兒科醫生媽媽:帶你了解生長曲線的秘密
    每個寶寶有各自的生長軌跡——解讀生長曲線生長過程雖然是連續的,但並不是平穩均勻增長的,每個寶寶的生長過程都是一段時間快一段時間慢的。出生後的第1 年是第一個生長高峰,身長(身高)、體重和頭圍在出生後的第1年增加很快。一年四季中不同季節的生長速率也有差異,有的寶寶冬季生長較緩慢,春季生長較迅速。
  • 生長曲線不是這麼看的!崔玉濤教你看生長曲線
    這就要利用生長發育曲線了。生長發育曲線是通過檢測眾多正常嬰幼兒發育過程後描繪出來的,整個曲線由若干條連續曲線組成,最下面的一條曲線為3%,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低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發育遲緩;最上面的一條曲線為97%,意思是將有3%的嬰幼兒高於這一水平,可能存在生長過速。這兩種情況都應該引起關注。
  • 生長發育對照「生長曲線圖」
    近日,衛生部制定並公布了《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該標準制定的數據來源於「2005年第四次九市兒童體格發育調查」中城區數據。參照標準主要有體重、身高以及頭圍等,且配有方便、實用的生長曲線圖。   「生長曲線圖是家長監測孩子生長發育情況更簡單、直觀的工具。」
  • 【育兒常識】生長曲線
    1、什麼是生長曲線?生長發育曲線是通過檢測眾多正常嬰幼兒發育過程後描繪出來的,整個曲線由若干條連續曲線組成。可分為:體重、身高/身長、頭圍、BMI幾大類。一般生長曲線的橫軸為兒童年齡,縱軸為兒童各項發育指標。
  • 關於生長曲線圖表的問答
    原創 SCMC VIP 編譯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特診部關於生長曲線圖表的問答在學校或幼兒園裡,同一個班的孩子一般都是同一個年齡段的,高矮胖瘦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差別很大,看看他們的集體照就一目了然了。每個孩子都在按照自己步調成長,或胖或瘦,或高或矮。
  • 生長曲線全解析,家長必備!
    寶寶吃飽的三個黃金標準:看大小便、看精神狀態、看生長曲線。大小便和精神狀態好理解,關注寶寶生長曲線的變化情況?每個字都認識,可是到底是看啥呢?簡單的說,生長曲線由一系列的百分比曲線圖構成。用來記錄、檢測、評估0-5歲寶寶生長發育情況的輔助工具。
  • 孩子長高第一步:繪製生長曲線
    例如:由媽媽在家裡用身高圖的方式,在早上量身高。 ---第三步 把數據發給醫生 其他信息包括:孩子性別、出生日期、身高、體重、父母身高等。 沒有生長曲線醫生就無法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和治療效果。
  • 合理的體重增長:學會解讀生長曲線
    生長曲線可以用來大體上判斷孩子的發育狀況,可是你會看生長曲線嗎?如何判斷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您往下讀,這篇文章裡,小舒來教你。
  • 細菌生長曲線的測定——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了解細菌生長曲線的特點及測定的原理。(2)學習用比濁法測定大腸桿菌的生長曲線。【實驗原理】將少量的細菌接種到一定體積的、合適的新鮮液體培養基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進行培養,定時測定培養液中的細菌數量,以細菌數量的對數作縱坐標,生長時間作橫坐標,繪製的曲線為生長曲線。生長曲線是微生物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於液體培養時所表現出的群體生長規律。
  • 這條小小的曲線,竟然隱藏著孩子的身高秘密!家長必須知道
    二、什麼是生長曲線兒童生長曲線是動態的、連續的記錄孩子身高的曲線。它可以用於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以及對比孩子生長情況是否正常。CDC(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和WHO(世界衛生組織)都提供了兒童身高標準曲線。
  • 從生長曲線判斷發育速度
    >從生長曲線判斷發育速度2008-02-19 09:23:4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從生長曲線判斷發育速度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帶孩子一起玩時,在一起聊天時,帶孩子體檢時,都會互相交流孩子的生長狀況,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現在多高了、多重了,再和自己的孩子比一比。
  • 生長曲線圖-兒童身高管理必備工具
    不少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把兒童「身高管理」納入家庭日常醫療健康體系中,融入每天的生活裡。在我國,據統計只有20%的家長會經常過問孩子的身高,並進行監測和記錄,大多數家長並不知道身高是可預測、可幹預的,更談不上科學地對孩子進行身高管理,以致很多身高不理想的孩子錯過了最佳幹預期,遺憾終身。所以,作為家長,需要了解在不同的年齡段孩子的標準身高,正確判斷自家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 孩子的生長曲線你真的會看嗎?
    如果寶寶身高水平處於3rd以下,說明生長發育非常落後,我們可以診斷為矮小症,建議及時去醫院的兒童內分泌科就診進一步尋找引起矮小的原因。我們看到標準的生長曲線會隨著寶寶年齡增長逐步上升的。比如寶寶的生長曲線一直都是伴行50th的這條綠色的線穩步上升,說明寶寶生長良好。而生長速度異常會有兩種可能:過慢或過快。
  • 留意生長曲線,寶寶健康成長
    兒童生長曲線的身高、體重、頭圍圖,可當做觀察寶寶成長的參考資料,其實要看懂這些數值並不困難,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處於平緩狀態,且連續幾次的數值不要落差兩個區間以上,基本上都沒有大礙!醫生解釋,生長曲線可當做是一種排名,舉例來說,如果寶寶的體重落在第85個百分位,可解釋成在100名同年齡的寶寶中,其體重大約排在第85名,而第50個百分位是個平均值,大多數的寶寶都落在這個數值內。只要寶寶各方面的數值,落在第3到第97個百分位內,都屬於正常的範圍,若是出現在第3百分位以下或是第97百分位以上,才能算是「過輕」或是「過重」。
  • 看懂生長曲線再判斷!
    通過定期測量寶寶的各項數據,繪製生長曲線,就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寶寶的生長狀況。今天,我們就挑選了幾個「生長曲線」關係緊密的問題,跟大家探討一下。其實,這是對生長曲線的誤解。只要寶寶的生長曲線位於3rd和97th之間,均屬正常,中間那條50th的只是平均值而已。當然,如果寶寶的生長曲線超出了3rd到97th的範圍,那就得求助醫生找出原因了。 其實,比起生長曲線的位置,更重要的是生長曲線的趨勢。
  • 細菌生長曲線大揭秘
    細菌的生長曲線可分為四個時期:遲緩期、對數期、穩定期和衰亡期。每個時期的特點,就是考試的重點。
  • 看生長曲線就知道
    那如何判斷寶寶的生長是否達標,如何判斷某段時間添加的輔食是合理的呢?生長是兒童營養的「生物學指標」,體重能反映近期的營養狀況,身長(高)能反映長期的營養狀況,而準確評估寶寶生長的金標準就是生長曲線。什麼是生長曲線?生長曲線也叫生長監測圖,是通過定期測量寶寶的體重和身高值得出來的。生長曲線包括體重曲線和身長/身高曲線。
  • 孩子的生長曲線這麼重要,你竟然現在才知道?
    那如何科學正確的檢測自家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呢?——應該以繪製生長曲線的方式連續評價。 家長將相鄰的兩個點連接起來,便可以看到寶寶的生長曲線走勢,了解寶寶的生長速率變化情況。
  • 生長曲線圖——做好孩子身高管理的好助手
    生長曲線圖——身高管理的好助手在內分泌科診室中,給孩子評估生長發育相關情況時,經常會用到一份生長曲線圖。限於門診時間有限,且很多家長也是第一次聽,為了方便家長在家裡也能夠清楚應用曲線圖,從而更好的監測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特將曲線圖相關應用做一個詳細的解說。什麼是生長曲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