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有孩子的家庭,家長家家都有本《母子保健檔案》,這本手冊在孩子2歲之前經常打疫苗階段,父母還經常翻看,2歲之後孩子疫苗打得少了,父母也就把它放到抽屜裡很少打開,甚至漸漸忘了這本手冊。其實,這本手冊裡有幾頁很「燒腦」的內容,就是生長發育曲線。請多拿出來翻一翻,在這謎一樣的線條中,藏著很多孩子生長發育的秘密。
逢年過節,親朋聚會,大家都會關心小朋友長高沒有。其實,孩子的身高、體重可不能只有想起來時才關注一下,由於營養、睡眠、環境等問題造成的身體超重、身高不達標,若不能及時發現,將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終身影響。時常關注孩子身高、體重發展走向,及時糾正養育問題,孩子才能長得高、長得好。身高、體重等體格發育指標測量起來並不複雜,父母在家可以固定測量周期。根據孩子生長發育的特點,建議對於1歲內的嬰兒,每1~2個月測量1次身高、體重。對於1歲以上幼兒,每3~6個月測量1次身高、體重。
測量的時間
測量的時間最好在孩子生日那天。比如,孩子是6月18日生日,父母可以在當月的18日為孩子測量身高、體重。為增加測量的可對比性,避免早晚測量誤差,可以固定同一時間,比如睡前或早上起床時測量。
測量姿勢
不足3歲的幼兒應測量臥位身長,3歲及以上兒童測量立位身高。臥位測量時,嬰幼兒的頭部、軀幹和下肢應在同一直線上;立站測量時,最好選擇貼有身高刻度的牆面或門框作為測量身高的工具,每次測量時要脫鞋,腳後跟、後背、頭都處於同一條直線上,家長站在一側讀取數值。
注意事項
測量前要調電子稱和身高儀的零點。測量體重時,應儘量空腹、穿單衣,脫去繁重的外衣和紙尿褲,若穿著較厚,應減去厚衣的重量。每次測量時,應儘量使用同一個電子秤,同一個刻度表,減少誤差產生。
目前在醫院,常用的判斷兒童身高、體重的評價標準不一樣,有的用世界衛生組織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有的用國內9市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還有自己的兒童身高、體重評估表。不過,最常用的還是前2個。無論是哪個標準,所反映的兒童生長軌跡、趨勢都基本一致。不過兩個標準也有一些細微的差異,從小年齡段兒童身高這一項來看,國內標準比世界衛生組織標準中位數要高了1釐米左右,7歲時2個標準身高的中位數相差2釐米左右。相對而言,國內標準更適合中國兒童的營養特點和體格發育情況,家長可以從網上下載相應的生長曲線圖。
這2個標準分別有均值標準差法和百分位曲線圖,對於判斷個體發育情況的監測,選擇百分位曲線圖法更為直觀有意義。生長曲線圖分為男童和女童,評價時首先要算好孩子的年齡(歲或者月齡),在對應的性別百分位圖上標出對應的月齡測量的身高、體重值。百分位法通常分為7個檔次,分別為3、10、25、50、75、90、95、97百分位數。身高(體重)百分位數的意義,就是同性別同年齡的100個兒童中,從矮(瘦)到高(胖)排隊。如果身高(體重)值低於第三百分位數,就屬於生長遲緩(低體重),第三百分位至第25百分位屬於中等偏下水平,第25百分位至第75百分位屬於中等水平,第75百分位至第97百分位屬於中等偏上水平,大於第97百分位屬於上等水平。
在測量好孩子當前身高的時候,父母還可以根據生長曲線,大體預測一下孩子未來的成年身高。比如一個女孩,當前的身高位於第25百分位數水平,那麼,對應的成年身高即為157釐米,再比如一個男孩當前的身高位於第10百分位數水平,雖然處於正常身高水平,但所對應的成年身高為164.9釐米。
父母可以結合孩子的遺傳靶身高,判斷孩子目前的身高是否滿意,如果以上的男孩遺傳靶身高是170釐米,而當前的身高僅在第10百分位水平,那麼說明孩子當前的身高不夠滿意,父母應增加對孩子身高的關注度和警醒。
如果兒童身高水平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兒童的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應檢測排除生長激素缺乏或甲狀腺素缺乏。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的身高也並非越高越好,如孩子太高或生長速度太快,也應考慮內分泌疾病,如性早熟或腦垂體的異常。
TIPS:遺傳靶身高的計算方法男 孩 =(父身高+母身高+13)÷2釐米
女 孩 =(父身高+母身高–13)÷2釐米
兒童的生長速度是有一定規律的:出生後第一年,孩子一般會長高25~26釐米;第二年長10~12釐米;第三年,長8~9釐米,以後隨著生長速度會減慢。3~4歲的兒童年身高增長7~8釐米;4歲至青春期,每年長5~7釐米,每年體重增長1~2千克。
如果孩子在近斯內生長發育變緩,父母要考慮環境因素是否阻礙了孩子的正常生長。而生長速度的急速下降,應考慮孩子是否患了影響生長發育的內分泌疾病。
判斷孩子的身材是否勻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比較其身高與體重水平,如果身高的百分位水平與體重相當,說明孩子的身材很勻稱,應繼續保持,注意避免超重;如果身高的百分位水平大於體重百分位水平,說明孩子的身材比較苗條;如果身高的百位位水平小於體重百分位水平,說明孩子的身材較粗壯,應注意控制體重的過速增長,預防兒童肥胖。值得一提的是,肥胖容易導致孩子骨齡提前,會影響孩子成年後的身高。
撰文:李明明
指導專家:康如彤(湖南省兒童醫院兒童保健所主任醫師)
本文來源:健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