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嬰兒身體肌膚如何護理

2020-12-07 丁桂育兒

嬰兒的皮膚最是嬌嫩,如果沒有護理好寶寶的皮膚就可能會變得乾燥開裂,因此護理寶寶皮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但是很多家長其實並不太了解該如何正確的給寶寶進行皮膚護理,盲目的做又怕對孩子造成影響。那麼嬰兒身體肌膚如何護理呢?

由於嬰兒的皮膚都比較嫩,因此建議家長不要給寶寶用肥皂或者是其他東西來洗臉,可以每天用清水給寶寶洗臉最好,洗澡的時候也要用嬰兒專用的沐浴露來給寶寶清洗,以免刺激到寶寶的皮膚。給寶寶洗臉洗頭,洗澡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下水溫,最好保持在40到45度左右,以免燙傷寶寶。

在洗澡的時候還要避免水進入寶寶耳朵,給寶寶洗澡以後最好是用幹毛巾及時給寶寶把身上的水分擦乾,但是不要太用力,以免傷到寶寶皮膚。另外,為了避免寶寶皮膚過敏,平時應該把寶寶的所有衣服、寢具、毯子和其他可洗物品都應該反覆漂洗後才使用。

在出生頭幾個月,應該把寶寶的物品和家裡其他人的衣服分開洗滌。如果寶寶皮膚一直比較幹,可以給寶寶擦一些嬰兒潤膚露,同時給寶寶按摩一下,讓潤膚露更好的被吸收。如果寶寶皮膚還是很乾,可能是因為洗澡太頻繁導致的。可以改為每周給寶寶洗一次澡,看看能否緩解。

編輯:丁桂醫生

相關焦點

  • TheBodyShop身體護理禮盒,呵護秋冬肌膚
    隨著人們對護膚理念的轉變和升級,除了日常的臉部護理以外,身體護理也逐漸成為了消費者關注的焦點。身體肌膚作為人體應對外界環境的第一道屏障,如何抵禦秋冬乾燥的空氣侵蝕,可謂是人們面臨的一大難題。 為此,「TheBodyShop」特別推出了杏仁奶蜂蜜身體護理禮盒和英倫玫瑰身體護理禮盒,為消費者帶來從身體到感官的全「芳」位芳香護理體驗,以天然成分護理身體肌膚,重注肌膚活力。
  • 1歲寶寶睡眠尿便管理與肌膚護理大全!建議收藏……
    尤其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清醒的時間短,1天中可能要睡20小時。在甜甜的睡夢中,寶寶的神經系統可以得到很好的休息,為生長發育儲備能量。同時,寶寶睡眠時分泌的生長激素是清醒時的3倍,睡得好才能長得好。但事實上,媽媽們知道嗎?優質的睡眠有利於寶寶身心健康,對肌膚也有很大的好處哦~然而有時候,1歲內寶寶的尿便還不能自主控制,對睡眠和肌膚護理均有一定影響。
  • 21DAYS小課堂:0-1歲的寶寶要如何護理?
    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新生兒到1歲之間的護理的要點和注意事項,記得收藏哦!寶寶臍帶的護理寶寶出生以後,臍帶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媽媽們最容易護理的一件事。媽媽們要注意寶寶的臍帶避免尿不溼的摩擦,同時要保持乾燥和透氣,每天還要進行清理。臍帶大部分會在1到2周左右脫落,脫落以後家長也要注意後續的消毒,千萬不要以為臍帶脫落了就沒什麼事了。
  • 寶寶肌膚要分齡護理 哈羅閃給寶寶更專業的愛
    寶寶肌膚要分齡護理 哈羅閃給寶寶更專業的愛皮膚是寶寶接觸外界的第一道防線,在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受到其身體發育的影響,皮膚也會接受不同的挑戰。因此,對於寶寶的皮膚護理,分齡護理是媽媽們不可忽略的重點。3歲 護膚重點:保護皮脂膜,基礎清潔保溼嬰兒皮脂膜未發育完成,皮膚角質層薄,脂質少,水分流失快,因此在護理肌膚上以基礎清潔保溼為主,同時保護好這層皮脂膜。
  • 現在還有家長強制嬰兒「睡平頭」?
    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當嬰兒可以雙向滾動(從俯臥翻成仰臥,從仰臥翻成俯臥)的時候,就不用非得翻成仰臥了,但是要注意清理睡眠區域的雜物,避免帶來危險。通常來說,這要到寶寶1歲以後。也就是說,只要寶寶還不會自由翻身,留TA一個人自己睡覺,就得是仰臥;你要是希望他側臥,那你得隨時盯著;只要你一離開,就得給他翻成仰臥。
  • 告別單一的身體乳護理,「Espace De Pureté」認為身體護理也需要...
    無論是歸因於營銷還是消費升級,不得不承認的是,人們的護膚需求在一步步細分,不同膚質、不同區域的護理都有對應的產品。而在護膚這件事上,產品和認知還停留在身體乳這個單一環節。Espace De Pureté(以下簡稱Espace)是一家專注於女性身體肌膚護理的新品牌,去年成立於日本。希望通過創新化、細分化的浴室護膚產品,讓現代女性在家庭浴室空間得到專業的肌膚護理。
  • 「母嬰護理」嬰兒紙尿褲的選擇及更換
    ,可保持肌膚乾爽,紙尿褲中間是吸水層,最外層是防水材料。如何為嬰兒換尿布這種尿布疹一般不會特別嚴重,仔細護理3~4日便會消失。 尿布疹最常見的原因是: 1、溼尿片太久沒換。溼氣很容易令皮膚發炎。時間一久,尿布上的尿液自然分解,產生的化學物質進一步刺激皮膚。
  • 懷孕和哺乳期間,如何做好肌膚護理
    懷孕期間,為了保證胎兒正常發育,身體激素分泌量發生劇烈變化,加上情緒緊張不安和明顯的生理反應,面部肌膚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很多小夥伴不知道懷孕和哺乳期間如何護理肌膚,有的小夥伴出於各種原因,完全放棄護膚;有的小夥伴想好好護理,但又擔心對腹中的胎兒和新生兒產生不良影響,左右為難?那麼,懷孕和哺乳期間,到底如何做好皮膚護理呢?
  • 「0-1歲」嬰兒枕頭應該如何選擇
    媽媽們可能都知道,嬰兒睡眠質量的好與壞,就會影響到嬰兒身體健康的發育,嬰兒要是睡不好,就會一直哭鬧不止,同時抵抗力也會隨之下降,所以很容易就會生病。那麼,嬰兒枕頭應該如何選擇?新生兒期不建議用枕頭,但是如果溢奶或者是吐奶比較嚴重,可以用毛巾摺疊大約1cm高當作枕頭。
  • 「0-1歲」嬰兒兩個月溼疹多久消失
    剛出生的嬰兒身體比較嬌弱兩個月大的嬰兒就長有溼疹,那麼說明嬰兒可能屬於過敏體質,一般在六個月大的時候,溼疹就會逐漸好轉。有的嬰兒是對奶粉中的奶蛋白不耐受,有的嬰兒是對奶粉和母乳中的奶蛋白都不耐受,但由於嬰兒年紀比較小的時候攝入營養多以喝奶為主,所以有可能會出現溼疹遲遲不能好的情況。
  • 兒科醫生總結:0-1歲嬰兒常見護理問題,趕緊收藏備用!
    0-1歲嬰兒常見護理問題有哪些呢?兒科醫生總結了這15個容易搞錯的嬰兒護理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寶寶是否應該剃胎毛?
  • 法國輕奢兒童護膚品牌OUATE,專注4-11歲肌膚!
    (原標題:法國輕奢兒童護膚品牌OUATE,專注4-11歲肌膚!) 專注於4~11歲孩子的天然護膚品在小小的日常護理中,體驗成長的幸福感。
  • 如何讓嬰兒更快長高?爸媽做好4點護理細節,寶寶身體好長得快
    導讀:如何讓嬰兒更快長高?爸媽做好4點護理細節,寶寶身體好長得快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如何讓嬰兒更快長高?爸媽做好4點護理細節,寶寶身體好長得快!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半畝花田的身體護理手冊,可不只是搓一搓
    提前劇透一下,今天我們是個「懶人專場」哦。說到懶,同學們一定都很有心得——周末在家,可以一整天都不洗臉。出門見人,不愛洗頭就戴個帽子遮一遮。買來的洗臉儀、按摩儀全都落了灰,卸個妝也要自我鬥爭好久……身體護理方面更是偷懶「重災區」了。很多同學抱怨,身體護理很麻煩啊,夏天沒冬天那麼乾燥,偷個懶也沒關係吧。
  • 如何讓嬰兒更快長高?爸媽做好四點護理細節,寶寶身體好長得快
    我們首先來看看0~3歲嬰幼兒身高的標準指標,參照下表:嬰幼兒身高增長的規律:出生第一年長得最快;出生時平均身高長約為50釐米;1~6個月平均增長2.5釐米;7~12個月平均每月增長1.5釐米;1周歲時比出生時增長25釐米;從出生後第二年開始增長速度減慢,全年僅增長10~12釐米。2~7歲身長=年齡X5+75(釐米)。
  • 0到1歲嬰兒護理要點和注意事項,整理了很久,需要的收藏!
    從胎兒變成了新生兒的過程中,媽媽們總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著寶寶,寶寶在肚子裡面的時候,為了胎兒什麼都可以忍受,新生兒出生以後,特別是新手媽媽們總是擔心自己可能照顧不好寶寶,或者很多時候根本不知道從哪裡方面入手,那麼下面的關於新生兒到1歲之間的護理的要點和注意事項,都是過來人的一些經驗,
  • 什麼是火棉膠嬰兒 火棉膠嬰兒如何護理
    至於什麼是火棉膠嬰兒,剛開始的時候只知道是一種極為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但是看了圖片之後,心情為之一顫,火棉膠嬰兒的症狀有哪些,火棉膠嬰兒該如何檢查呢,下面就一起來文章中了解有關如何護理火棉膠嬰兒的吧。因為他的全身都有一層透明的東西包裹著,讓他的身體姿勢只能是固定的一種,還會出現眼瞼外翻,因為是新生兒,他的皮膚一樣是比較嫩的,容易受傷,嚴重脫皮者發生感染,甚或發生敗血症。患兒還可出現層狀魚鱗癬、異常魚鱗癬或魚鱗癬樣紅皮病等。併發症:小兒火棉膠嬰兒可伴有眼瞼外翻,體位受限,皮膚感染或發生敗血症,常致嬰兒死亡。
  • 發展0-1歲嬰兒音樂能力的方法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潛能開發>興趣藝術>正文發展0-1歲嬰兒音樂能力的方法 2013-01-31 11:49 來源:網際網路
  • 「0-1歲」嬰兒胎毛什麼時候剃最好
    ,身體上會有一層胎毛,這些胎毛一般會在一段時間之後脫落,這種現象其實是正常的。但是許多新手爸媽還是會比較擔心這對嬰兒來說是不好的現象,那麼,嬰兒胎毛什麼時候剃最好呢?首先,嬰兒剃胎毛最好是在三個月以後,但是如果處在炎熱的夏天,那麼出生之後一個月左右就可以了。
  • 培養寶寶的健康肌膚,貝親Filbaby24小時水潤守護
    不過在開心的同時,新手爸媽也不能忽略對寶寶的肌膚護理。新生寶寶的肌膚大約是成人皮膚厚度的一半,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稍微護理不當各種皮膚問題就會找上門,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在護理寶寶皮膚時,爸爸媽媽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