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廉政文化歷史故事 | 斥賄懲貪劉統勳(七十五)

2021-01-10 澎湃新聞
中國廉政文化歷史故事 | 斥賄懲貪劉統勳(七十五)

2021-01-09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075

斥賄懲貪劉統勳

劉統勳(1698—1773),字延清,號爾鈍,清內閣學士,刑部尚書,高密縣逄戈莊(原屬諸城)人。他是劉墉之父,參與《四庫全書》編輯,並擔任《四庫全書四》正總裁。

劉統勳為官極為清廉,秉公無私,在貪黷好貨、漁色無厭的官場之中可謂清風獨標。

一年年末,湖北巡撫派僕人給劉統勳送去大包小包的珠寶和現金。劉統勳嚴肅地訓斥送禮之人,說:「告訴你的主人,我們本是世代友好,互通問候,互為惦念,本是名正言順。這樣的往來反而疏遠了我們的關係。再說,我在官府任職,這些財物反而成為我的累贅。你回去告訴你的主人,留著這些錢財去接濟那些親朋故舊中的窮人和地區百姓吧。」

在劉統勳做禮部尚書時,一次,有個想以錢買官的人,趁著天黑來到劉家,以登門拜訪為名,實則行賄賂之實。劉統勳當即拒絕接見,囑有事明日政事堂再議。第二天一早,劉統勳即在政事堂召見此人,首先告訴他,說:「深夜叩門,私下論公事,不是光明磊落之人的行為。你有什麼說的,就在這眾人面說出來。哪怕你要說的是我的不是,我的過失,也不用畏懼,大膽指正批評。」那人滿臉通紅,甚是窘迫,欲言又止,最後羞愧難當地退下堂去。

還有一次,劉統勳以宰相身份監督河南黃河工程時,一天晚上,他穿上便服,私訪河岸,想更加深入地了解黃河工程的具體治理情況。剛剛行至黃河旁,他就看見有用大車送秫杆的百姓,露宿在河岸,車輛殘破不堪,車夫相視而泣,苦不堪言。劉統勳見狀,很是疑惑,便詢問出了什麼事情,為何居住於此,還痛哭流涕。那些人說:「我們想回家,可是我們是回不去了,也許只能死在這裡了!」劉統勳於是蹲下身子,為身旁的孩子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說:「別急,慢慢說,也許我能幫上你們呢。」開始這些人不敢說,後來看他不像個壞人,就壯著膽子說:「我們的家離這裡有三天的路程,我們是奉縣老爺的命令運送秫杆的百姓。可是這裡負責收料的官員卻要求我們必須每車給他8貫錢他才會收。我們都是窮人,哪有錢給他呀,一家老小還等著這趟活兒回去,掙的這點錢買米下鍋呢。我們真是沒有辦法呀,天天去求他們,但是無論怎麼說他們就是不收。我們總不能把這料再拉回去吧?現在,我們所帶的已經吃完了,回去也沒有盤纏了,真是走投無路了。」

劉統勳一聽,便和氣地說:「你們如果信任我,就將這料交給我,我代你們去交。我那裡有熟人,一定可以幫你們辦成。」說完便趕起一輛車直奔收料場。收料場官員見劉統勳這氣度和穿著,心中暗喜,想,這必定是個鄉間富人,於是,他眼珠一轉,暗生一計,喝道:「你的車料質量太差,要想讓我們收下,你就要交18貫錢啊!」劉統勳馬上爭辯,這官員大發雷霆,命令手下揮動皮鞭將其驅逐出去,並將車輛無故扣留。

作為宰相,發現地方官員竟然如此不堪,反應得比百姓有過之而無不及,真是椎心泣血。劉統勳立刻趕回駐地,迅速布置下官拿下這些官員,之後召集所有治理河務工作的官員到場,公開審問不法料場官員,並當眾推出斬首。治理河務工作總署想以錢財賄賂,不成後,便長跪不起,劉統勳毫不手軟,命令左右給他一百大板,然後重刑具伺候,沿河示眾。各料場官員聞訊驚恐萬分。自此,官員再也不敢勒索百姓了。

正因此,劉統勳去世後,乾隆皇帝痛曰:「如失股肱」,「贈其太傅,祀賢良祠,諡文正」。「文正」一詞,可是非同凡響,大清296年中,僅有8人獲此殊榮。據此,劉統勳在近300年清王朝歷史上的地位可見一斑。

下期 |徐商天下事

總策劃:侯公濤、張衛東

統籌:胡淼、劉法啟

校對:李坤、許銘君

編輯部主任:王千一

供稿:虞城縣紀委

商丘市委網信辦發布

關注網信商丘 了解權威發布

點分享

點收藏

點點讚

原標題:《中國廉政文化歷史故事 | 斥賄懲貪劉統勳(七十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