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媽咪育兒微課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01什麼是蠟燭包?
蠟燭包是包裹嬰兒的一種方法。民間老百姓有個傳統的習慣,把剛生下來的寶寶兩腿拉直,再把雙臂拉直緊貼在身體兩側,然後用包被把寶寶包緊,有的甚至還用帶子在外面紮緊,只露寶寶的頭在外面,外觀上看上去像蠟燭,美其名曰蠟燭包。之所以這樣做是人們認為只有這樣寶寶將來才不會羅圈腿,而且睡得才會踏實。
02蠟燭包可以預防寶寶羅圈腿嗎?
對此,兒科醫生指出,蠟燭包雖然可以讓寶寶變得很安靜,避免了寶寶的肢體抖動和身體的顫動,但也極大地限制了寶寶運動能力的發育。蠟燭包不僅不能預防寶寶羅圈腿,而且這種做法還存在著很多危害:
1.如果嬰兒被綁住了手和腳,他的四肢將失去活動的自由,這將影響寶寶四肢的鍛鍊和嬰兒運動的協調。當他長大後,他的活動能力可能會很差,身體各部分的運動協調性也會很差。
2、影響嬰兒的血液循環,容易造成外傷,臨床上新生兒被布條捆綁導致四肢淤青,嚴重的甚至面臨截肢的危險,而嬰兒被捆綁後,四肢不能自由活動,也會影響嬰兒大腦的正常發育。
3.在嬰兒出生後的一段時間內,它將繼續處於母親的身體姿勢,如果強行捆綁嬰兒的手和腳,這可能會損害嬰兒的關節和骨骼。另外新生兒被捆綁後,手腳不能觸碰到東西,這樣影響寶寶觸覺的發育。
而事實上,造成寶寶羅圈腿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小時候沒有包「蠟燭包」,而是和這兩個原因有關。一是缺乏維生素D導致的佝僂病,二是因為過早地站立爬行導致腿部的骨頭變彎。因為寶寶小時候的骨骼非常軟,不能承受太大的壓力,1歲前不宜過多地練習站立。因此家長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來預防寶寶羅圈腿。
03如何預防寶寶羅圈腿
1.及時給寶寶補鈣。缺鈣是造成嬰兒形成羅圈腿的主要原因。母親要經常關注嬰兒的微量元素檢測,如有發現缺乏就要及時進行補充。並且要經常帶孩子到戶外曬太陽,以促進鈣的吸收。
2.不要讓你的寶寶過早學會站立和行走。也不要讓你的寶寶經常使用學步車等幫助走路的玩具。同時,避免寶寶一次站立或行走時間過長,否則會增加對寶寶骨骼的壓力,使寶寶的腿無法承受,變成羅圈腿。
3.不要給寶寶穿太硬的鞋子。太硬的鞋子會使嬰兒行走困難,腿部承受的力量會增加,從而變成羅圈腿。
04附:正確包裹寶寶的方法
研究發現,給寶寶包襁褓可以有效減少嬰兒的哭鬧。這是因為襁褓如同媽媽的子宮,讓寶寶感覺到安全感。但在給寶寶包襁褓的時候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一般上半身應該稍微收緊,給寶寶一種安全感,下半身應該是寬鬆的,以保護嬰兒的髖關節。至於是否暴露嬰兒的小手,這取決於當時的環境溫度和寶寶的個人喜好。步驟如下:
1.鋪好毯子,讓嬰兒仰面躺著,用毯子的上角向後摺疊,頭放在上面,肩膀與摺疊線對齊。
2.抬起一個角,把它貼在嬰兒的左肩上,包在身體的右側。
3.將嬰兒腳邊的毯子末端摺疊起來,並摺疊到胸部。注意寶寶的腳,留出一些空間,最好保留一隻手掌,讓髖關節和腿有自由活動的空間。
4.提起毯子的右側,用與步驟2相同的方法包裹嬰兒的身體。將尾端壓在嬰兒下面。
【育兒微課堂】
老一輩的老人會堅持把寶寶包成「蠟燭包」,說是可以預防羅圈腿,現在看來這麼做並不科學,反而危害不小,所以對待老人的一些說法,我們要選擇性地聽從,媽媽們在包裹寶寶的時候,應該給寶寶留下一定的活動空間,這樣才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成長。
我是媽咪育兒微課堂,每天分享一些孕產和育兒知識,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