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廬生物正接受上市輔導 公司回應:目標非科創板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IPO早知道

據IPO早知道消息,證監會江西證監局7月16日披露,美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美廬生物科技」)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境內交易所上市,已接受萬聯證券輔導,並於2019年7月10日在江西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開市進入倒計時,新股發行的各項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當記者致電美廬生物科技諮詢上市板塊事宜,對方表示,本次擬上市目標並非科創板。

資料顯示,美廬生物科技成立於2001年11月,是一家以乳製品營養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營業務的科技型高新民營企業,後於2017年8月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其主要產品有嬰幼兒配方奶粉、孕產婦配方奶粉、成人奶粉、營養品等幾大系列。

2018年以來,美廬集團先後通過了國家CNAS實驗室認證,在歷次「主流品牌月月抽檢」及國家監督抽查中全部獲得合格好成績,蟬聯2014年度、2015年度「中乳協質量優秀獎」以及2016-2018年度「質量金獎」。

記者通過天眼查數據了解到,董事長陳林所持美廬生物科技股份達70%,為實際控制人。在其前五大股東中,不乏有共青城長江領秀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7%)、贛州市西域和諧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4%)等面孔。

股改完成之時,陳林先生曾表示:「未來的美廬,將會從中國人的飲食機構出發,基於美廬獨創的積木式營養體系,為中國家庭送去越來越多高品質的營養品,滿足越來越多人的營養需求。」

相關焦點

  • 美廬股份欲IPO,能實現「羊奶粉第二」的目標嗎?
    近日,證監會公布了美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廬股份」)的招股說明書。美廬股份董事長陳林曾在今年6月公開表示,美廬上市目的不是圈錢,而是用資金撬動更大的市場,未來有意併購海外奶粉公司和營養品公司,並加強特醫食品等項目研發。
  • 寶源生物慾轉板上市 正接受IPO輔導
    近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以下簡稱「山東證監局」)發布了山東寶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寶源生物.870410.OC)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接受上市輔導的公告。這意味著在新三板已經掛牌8個月的寶源生物慾將轉板上市登陸更大的資本市場。
  • 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加速上市 已有7家登陸科創板
    截至目前,科創板已有澤璟製藥、君實生物、康希諾、前沿生物、神州細胞、艾力斯、百奧泰等7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此前,美股納斯達克市場是中國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最主要的上市通道。目前,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目前港交所規定,生物科技企業不需要盈利和業務記錄,只要有一批藥物通過一期臨床、不反對進入二期臨床、上市時的預期市值不少於15億港元等條件就可以申請上市。去年,科創板宣布允許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IPO。
  • 國泰君安完成券商輔導 青島海爾生物醫療具備科創板發行上市條件
    3月26日,青島證監局網站披露了海爾生物醫療IPO的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報告顯示,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上市輔導,輔導機構為國泰君安
  • 科創板早報|科創板今迎第五套標準上市第一股 潔特生物澄清:難以...
    《科創板日報》(上海,米婭)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32家科創板公司去年業績預喜;科創板今迎第五套標準上市第一股;潔特生物董事長不當發言澄清:難以完成200萬個口罩的供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第三方檢測機構為華大基因。
  • 羊奶站在風口上,美廬生物起飛遇難題
    美廬生物要達成「羊奶第二」的小目標,依然任重道遠。作者 | 芬迪乳企ipo再添一員。近日,江西奶粉企業美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廬生物)遞交了A股上市的招股說明書。如果說科創板的ipo時常陷入專利糾紛,那麼品牌為重的乳企更容易遭遇商標問題,但對美廬生物來說,似乎難題有點多。核心商標遇阻,改名或被迫據美廬生物的招股說明書透露,其上市面臨「愛優諾」商品名使用受限的風險。
  • 潔特生物在科創板霸氣上市!黃埔勢頭太猛了!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成為廣東省2020年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紅」運當頭,牛氣沖天!2019年7月22日,全球電磁屏蔽膜領域的龍頭方邦股份正式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廣州科創板第一股」。丸美股份於7月25日正式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為廣州企業2019年主板上市第一股。
  • 哪些生物醫藥公司能上科創板?這些上市公司投資它們
    來源:數據寶科創板上市企業標準落地,哪些生物製藥公司符合科創板條件,並且未正式提交香港或海外上市申請?科創板參照香港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標準,放寬了醫藥行業企業上市條件,只要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即使沒有盈利也可申請上市。
  • 申請科創板的特寶生物曾被中止輔導,通化東寶持股33.94%
    3月27日晚間,上交所公布了科創板第2批受理企業名單,特寶生物在列,融資金額為6.08億元,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值得注意的是,特寶生物的上市之路頗有曲折,國金證券曾於2018年1月30日中止過對特寶生物的輔導,原因為企業產品的市場銷售情況未達預期,經營業績受到一定影響。
  • ...SK海力士重慶工廠復產時間待定 雲從科技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
    《科創板日報》(上海,何律衡)訊,今日科創板晚報主要內容有:SK海力士重慶工廠2600多員工新冠檢測結果均呈陰性,復產時間待定;科大訊飛與廣汽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深化汽車智能及數位化領域合作;Moderna:初步分析顯示新冠疫苗有效性為94.1%;AI公司雲從科技完成輔導工作,擬科創板上市。
  • 第三方支付公司連連數科衝刺科創板 已進入上市輔導階段
    又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擬在科創板上市。近日,浙江證監局官方網站顯示,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連連數科)於12月9日進入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中金公司已受聘擔任科創板上市的輔導機構,輔導期大致為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具體輔導時間將根據中國證監會、浙江證監局的要求以及輔導對象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調整。
  • 知識創造財富 那個擅長講故事的羅胖子要來科創板上市了
    10月15日晚間,北京證監局官網更新了一則輔導報告,報告顯示,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維造物」)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擬在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此外,該輔導資料顯示,思維造物第一階段的輔導期為2019年9月至10月,第二階段的輔導期為11月至12月。思維造物的重要載體即是 「羅輯思維」,由知名媒體人羅振宇創辦。
  • 百濟神州要來了 科創板吸睛生物醫藥企業
    原標題:百濟神州要來了 科創板「吸睛」生物醫藥企業 來源:東方財富網科創板對創新生物製藥公司的吸引力與日俱增。繼多家港股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陸續「回A」後,已在納斯達克和港交所兩地上市的百濟神州,近日宣布即將踏上科創板徵程。
  • 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是否可以在科創板上市?科創板與A股有何制度區別?
    國泰君安證券董事長楊德紅:科創板自律委員會的使命與責任科創板聚焦信息披露,發行審核關注四方面內容,來看權威聲音科創板的創立對A股市場真的是"狼來了"嗎?聽聽學界的解答!科創板設置五大發行上市條件,哪類企業登陸科創板概率高?來看權威解答問: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是否可以在科創板上市?答:A股上市公司拆分一個子公司在境內IPO上市目前還沒有先例,這一現象將會發生改變。
  • 支付科技公司跑步上市!連連支付母公司擬掛牌科創板,"豪華"股東...
    12月22日,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連連數科」)已同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並在近日於浙江證監局備案,擬科創板掛牌上市。連連數科主營業務為支付業務(含國內、跨境)和清算及信用卡業務,截至2019年末,已支持全球數十家電商平臺、覆蓋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支付服務。
  • 【財經早報】2020/8/16星期日|科創板|百度|匯商通盈|證監會|上市
    3、羅輯思維放棄謀尋求科創板上市,上市板塊變更為創業板北京證監局網站顯示,北京思維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羅輯思維)的上市板塊將從科創板變為創業板。2020年4月,羅輯思維決定將上市板塊由科創板變為創業板。發行人及其輔導機構於2020年5月向北京證監局提交了由科創板轉創業板輔導申請,並獲得審批通過。
  • 曠視科技轉衝科創板 AI上市潮助推行業發展邁入深水區
    每經記者: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王鬱彪 每經編輯:王麗娜圖片來源:攝圖網繼依圖、雲從後,「AI四小龍」之一曠視科技也確定向科創板發起衝擊。1月12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信息披露顯示,曠視科技已於2020年9月籤署《曠視科技與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公開發行存託憑證並在科創板上市之輔導協議》。
  • 安信證券諸海濱:新三板已向科創板輸送近50家上市公司
    可以說科創板的推出吹響了我國資本市場深層次改革的號角,新三板、創業板註冊制的改革也正在進行中,帶動的將是整個市場的完善。《陸家嘴》:科創板上市公司有何特性,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質量如何?你們如何去分析科創板裡面的公司,如何去調整原有的研究框架?
  • 禾邁股份擬登科創板,已完成上市輔導
    (原標題:禾邁股份擬登科創板,已完成上市輔導)12月14日,資本邦獲悉,杭州禾邁電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邁股份)擬科創板IPO。
  • 除了科創板 科技企業還能去哪上市?
    事實上,科創板上市之初就被稱為中國版「納斯達克」,而其制度設計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同樣採用註冊制的港股市場。面對科創板、港股、納斯達克這幾個各有異同的市場,科技企業該如何選擇上市地點?據外媒報導,越來越多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小型公司的IPO募資大部分來自中國投資者,而不是美國投資者,因此近日美國的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正收緊限制,放緩審批速度,意欲限制中國小企業的IPO。納斯達克對中國小企業的IPO門檻收緊,或使中國一些規模較小的科技型企業不得不將納斯達克從上市目標市場中劃出,轉而考慮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