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三巖村:湘南古民居的「活化石」

2020-12-13 騰訊網

河三巖因一河之水出自三個巖洞而得名。該村被群山環繞,加之本地讀音平翹舌「三」「山」不分,演變成現在一地兩名,即河三巖和河山巖通用。

河三巖村全村現有居民276戶,1328人,均為駱姓。據駱氏宗譜記載,河三巖建村始於清朝道光年間,即1833年。開村始祖駱氏五兄弟,為避戰亂四處遷徙十七年,尋覓新寨村址,偶路過此地,見這裡山清水秀,三面環山,環境十分優美,鄉鄰和睦,遂駐足停留。隨後,他們用不多的盤纏開始打拼,當時他們以養鴨為業,在山澗的三個巖洞處,清澈見底的泉水成河而流,匯集成數十畝水域,是放養鴨群的好地方,他們便在此開村定居,在這塊宛如世外桃源的風水寶地上,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

河三巖村的古建築群

走進河三巖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58棟古建築群,這些清朝年間修建的古建築群院落,全都是青磚灰瓦的磚木結構,棟棟鱗次櫛比、錯落有致。至今仍較完好的保存著,向世人展示著她的雅致和文明……

河三巖村的一磚一瓦、一路一巷,無不閃爍著先人們智慧的光芒。

勤勞智慧的駱氏開村始祖,確定在這裡建村立寨之後,便開始了院落的精心規劃和建設:他們用雙手開山鑿石、燒磚制瓦,雕石畫梁、修路建房……僅用幾十年時間,就完成了一個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建設好的一個諾大村莊,擁有了良田、茂林,成為了當時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歷來就有「小臺灣」之美稱。

河三巖村讓後人驚嘆之處首先在於整個村莊的建築格局早已把山、水、村落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一幅自然而美麗的典型田園圖畫。村莊背倚環山,如同穩坐在一張寬大的太師椅正中。而村莊正前方良田阡陌縱橫,視野開闊。就是簡單的此情此景,卻讓河三巖四時不同、四季皆景,風情萬種。春播時,村前田陌如鏡,牛忙人歡,村後山花紅豔、古樹新芽,一派生機盎然;夏種時,山林蔥蘢,田園綠浪,處處生氣勃發;秋收時,林間一葉知秋,田野泛起金黃,大地盡顯豐收的良圖;冬至時,四處銀裝素裹,遠山近水自成一景,讓人心曠神怡--美哉!

河三巖村古建築群整體布局獨特, 相當講究,具有很高的科考價值。這裡所有堂院都是坐西南朝東北,七縱四橫,全是單家獨院但又整體呼應的雙層樓房,用數噸重的青石方墩壘腳,青磚白灰砌牆,房與房之間由條石鋪就的橫直交叉的巷道相連,一塊塊數噸重的青石緊緊相連,幾乎看不出彼此之間的縫隙,河三巖就用這種方式自豪地彰顯著富裕與建築的恢弘。房屋的建築風格極為一致,每個院落都有天井、照牆、堂屋、廂房。舉目抬頭,都可見簷牙高啄,門關雕花。大門均選用上好條石作門墩和門檻,門頭上多有彩塑的神仙人物、吉祥花鳥等圖案,正面飾以精美鏤空的門楣和門簪。

轉角石雕是河三巖村古民居建造的一大特色。每棟房屋的轉角處,都用一整塊大石頭鑲嵌著。如此建造,也許是為了利用巖石的整體性和堅硬度以防被撞擊,也許是為了提升房屋建造的美感那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值得稱道的是,每家房門兩旁的石柱上大都有經過人工精心雕刻的 「包公斷案」、「韓信點兵」等歷史典故,每塊屋角巨石上面有雕著各色各樣的花卉圖案的,也有飛禽走獸等等。內容各異,精彩紛呈,卻又絕無雷同。

門庭木雕是河三巖村古民居建築的另一大特色。每棟房子堂屋大門的正上方均安裝著兩顆圓型木墩,很像是龍頭的一雙眼睛,上面有風水八卦圖案,也有福祿壽喜等文字及花卉雕刻,大多鏤空精心雕刻的門楣和門簪間,巧妙地用「八仙過海」「 麒麟獻瑞」等來裝飾一番。門楣上方有刻著龍鳳呈祥圖案的,也有雕刻花鳥魚蟲的。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記得收藏專家馬未都曾說過,別小看了每棟古屋的雕刻,在中國的很多地方,先人們都是抱著呀呀學語的孩子,指著老屋上的雕刻:這是老鼠嫁女,那是桃園結義……正是這種最為樸素的方式,成為孩子們最早的人生和知識啟蒙。而河三巖的石雕、木雕之多,手法之精緻,幾乎讓人心生妒忌。

走進河三巖村的任一棟古建築內,無論是天井,還是隨處可見的一扇普通窗戶,均以上鏤空雕、高浮雕、淺浮雕等述說著歷史故事、志士烈女,都飽含著文化的特質,攜著強烈的傳統文化符號。雖歷經近二百年,但依舊如新。如今有了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但村裡的老少歡聚一堂,仍舊對視雕刻高談,仍舊耳濡目染間把中國傳統文化以最樸實的方式傳承,接收,再傳承,形成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智慧的流傳和永恆,成為一道歷久彌新的美麗風景。

河三巖古村落的建築布局是巧用自然,人與自然完美結合、和諧統一的典範。

河三巖村的水

河三巖——意即一河之水出自三巖。河三巖這三個巖洞地下河的水,不論是多雨的富水季節還是少雨的旱季、常年不斷流出。站在村落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讓人們記得住鄉愁。

水,是河三巖村的紐帶。村落四周,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過,像一條玉帶,流經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採摘水草和捕撈魚蝦,享受盥洗之樂。村中,路隨溪走,屋隨路建,路是經過精打細磨的青石板,雨淋過後,石板內裡如雲如絮多樣花紋隱現,精美自然。整個古村落的建築就像是鑲嵌在流動棋盤上的顆顆明珠,「溪沿牆邊走,門朝水上開」,行走在村莊的任何一個角落,水流歡唱,仿佛使人進入了時光隧道,感受到農耕文明時期獨特而迥異、幽靜而甜美的自然氣息,如同來自天外的田園交響樂一路同行!

不能不令當代建築大師稱道的是:整個河三巖村的建築在規劃建設之初就設計了與房屋道路同步的給排水網絡,58棟民居的水溝縱橫交錯,所有水溝前後左右相連,上下首尾相通,水流暢通無阻,自建村以來,無論下多大的雨,均未見雨水漫入屋內之例。更令人驚嘆的還有,整個古村落,除了明渠之外,每戶的天井還連接有暗渠,明渠用於引水和洗滌,暗渠用於排汙,互不牽連。該村古民居排水系統設計之完善,在眾多古村落中首屈一指,比照當代建築大師的設計也毫不遜色,堪稱我國古民居建築排水系統設計之典範,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河三巖村的古民居群,歷經近200年的時代變遷和洗禮,但她依然保持著往日的風採和品格。所有房屋自始至終沒有任何的位移和變形,她的美感和大氣、獨到的構想和精美絕倫的建築設計風格,實在令人讚嘆不已!

水是萬物之源,生命之源,這裡的水源來自河三巖村三個巖洞裡五十多米深的底下河流。水溫隨大自然氣候而變化,冬暖夏涼,這些河水從村西北方流入村中心的兩口水井,並由導水渠連接古建築群排水網絡,沿村中每棟房屋的水溝而流,流水清澈見底,水質優良,水溝裡有很多魚蝦遊動,村民不出遠門便可在屋前洗衣做飯,非常方便。

2016年7月經「湖南省食品藥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權威檢驗結果:河三巖的水富含微量元素—鍶,鋅、硒、溴酸鹽、碘化物、偏矽酸、游離二氧化碳等30多種礦物質,並且各種鹽份和離子比例與人體所需基本一致,能很好補充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滿足人體健康的需要。俗稱:黃金水。

河三巖村的文化

文字彩繪是河三巖村古民居建造的一大特色。河三巖的村民,從先祖那裡傳承下來,都有愛好學習的傳統,村裡的民間書法家為數不少。每座堂屋正前方的牆壁上,都寫有一個大大的」福」字,意寓「福滿門庭,闔家康寧」的願景!因為每座堂屋正廳,是各家各戶舉行婚喪嫁娶等重大活動及擺席設宴的重要場所,所以顯得格外莊重。在堂屋大門兩側及窗臺上方,都有先人自己留下的墨寶,或是對聯,或是意境的表達,書法遒勁有力、各種字體運筆講究,美不勝收。舉目間,隨處可見螭吻、狎魚形狀的飛簷昂首向天,隨處可見蓮荷浮水、臘梅翹頭圖案的鏤空木雕,還有窗頭和簷角描繪的人物、花鳥和四季風景等栩栩如生的彩繪,把民間故事和傳說,以彩繪的形式用畫筆精心描繪出來,盡顯河三巖先人們的雅致生活。這不僅僅是一種美的展示,同時也是這個村寨具備的一種文化傳承和積澱!

對聯、詩詞和石刻也是最能體現河三巖村文化底蘊的名片。整個村落的古建築都是用條石鋪底,每棟房屋的門檻和轉角多用很寬的條石建成,房屋四角都有一米見方打磨精緻的轉角石,特別是大門口的轉角石,底部打磨平滑,頭部飾有花鳥蟲魚各種圖案的雕刻。其中有棟房屋的內屋轉角石雕刻的福祿壽喜和十二生肖圖案,栩栩如生,寓意深刻,令人拍案叫絕!河三巖村還是一個有名的對聯文化村。家家戶戶的門頭上都寫有對聯或詩詞,現初步整理出來的有46副對聯,還有白居易的《直中書省》,張良的《無題》,劉禹錫的《陋室銘》,程顥的《秋日偶成》,朱熹的《觀書有感》等詩文五篇。這些對聯和詩詞內容豐富,風格各異,或以家風家訓明志,或憧憬美好生活,或詠嘆自然風光,體現著恬淡悠遠、自然愜意的生活意境。其中有一副回頭聯是這樣寫的:「樓環水月風盈座,座盈風月水環樓」。這正是中國傳統村落-河三巖村美好風景的真實寫照。這些精美的雕刻和對聯,體現了我國古民居文化的豐富蘊涵,是中華民族民俗風情及建築歷史的珍貴資料和佐證,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三寸金蓮」的故事。河三巖村西北方的一條小溪上架有一塊約1平米的石板橋,那是以前進出村子的唯一通道,石板橋上鐫刻著一對「三寸金蓮」的腳印模,前尖後圓,前後不過三寸。據說解放前,但凡有新娘嫁到本村來或本村姑娘嫁到外面去,都要在這裡進行對比檢驗,看是否符合「三寸金蓮」的標準,如有超過這個標尺的,可能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有的可能會因此一生得不到應有的幸福。這個帶有封建禮教色彩的圖文典故,估計在全國古民居村中都是絕無僅有的,它濃縮了湘南一代古民居的厚重歷史文化符號。從一棟古民居會客室大門石柱上雕刻的「天平秤」可以看出,河三巖村的先輩非常注重教導後人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清清白白、公平公正。這些都可稱得上是湘南古民居中的「活化石」。

孝德文化聲名遠播。河三巖村的文化底蘊深厚,同時潛藏著唯美的歷史價值。俗話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自古以來,河三巖村的民風純樸向善,體現了和諧仁愛的人文價值觀。河三巖全村人養成了尊師重教,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弘揚尊老愛幼的高尚品德,愛老人,盡孝道,這是自駱氏先祖代代相傳的古訓。村裡有位歐陽孝玉老人今年92歲,兒子兒媳對老人十分孝順,幾十年如一日給老人端茶倒水,照顧老人生活起居,是全村有名的禮儀孝道典範,家裡四個孫子在父母的影響下都考上大學本科。這裡的村民世代傳承著中華文化中禮讓恭謙、勤勞善良的美德,以誠信為本,彰顯了該村無處不在的和諧人際關係。

河三巖村的優質水源給愛喝茶的村民帶來了長壽和健康,也給本土茶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河三巖村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建村180多年來,全村鮮有人患癌症及其他疑難雜症的。8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遠高於附近村莊,現新田縣在世的最長壽老人,今年116歲的駱有鳳就是吃河三巖的糧食,喝河三巖土地池的泉水長大的。

到了河三巖村,還有一個不得不提及的神奇現象。自駱氏先祖開村至今,河三巖村先後出生了130多對雙胞胎,全村現有90後雙胞胎姊妹12對,24人。這一奇特的生育現象,到底是先祖遺傳基因的演變,還是村裡優質水資源的神奇孕育,目前還有待考證。

河三巖這個第二批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古民居村處處都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湘南地域特色,維繫著華夏文明的根,同時寄託著很多外地遊子的鄉愁。

作者:駱傑軒

編輯:周跳跳

二審:於光林 三審:唐小莽

相關焦點

  • 古代村寨中的活化石?黃河邊上的小北京,山峽古民居的典型代表!
    在黃河附近有一村鎮聞名全球,是國內古往今來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村寨,被國內外專家譽為「東方人類古代傳統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寶」。它就是位於陝西省韓城市東北方向的党家村,一個坐落在泌水河谷地之陽的高岸上,形似「葫蘆」的風水寶地。
  • 探村溫州泰順|百福巖村,山環水繞人家,周氏舊宅靜美
    百福巖周氏高祖諱朝佐世居處州府景寧縣,清康熙年間其次子周鳳吉兒子周啟昌遷入百福巖村,成為百福巖周氏的開基祖。周啟昌遷入時孤身一人,成長為一個既勤奮而又精明的蔑匠,帶領四個兒子經營竹器生意,逐漸積累起家產,奠定在百福巖村的經濟基礎。其後輩有入太學,有獲授布政司都事等,家業更加興盛,家產成倍於前。
  • 古田後巖村,古樸紅土地,祥寧新畫卷
    攝影:錢錦承青山翠竹掩映中的後巖村【後巖村簡介】古田縣平湖鎮後巖村是革命老區基點行政村,地處古田、屏南、建甌三 縣交界處,轄後巖、雲梯兩個自然村,解放前曾是屏古甌中心縣委所在地。夏末時節,陽光正好,筆者一行往古田縣 平湖鎮後巖村採訪。車子行進村口,路旁盛開的波斯菊如同為村道繡上花邊,迎接來客。這種最普通也是生命力異常頑強的野花,讓我走進後巖這塊閩東紅土地時,多了一份親切與敬畏。
  • 中國城市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築博物館,福州三坊七巷,是這三坊
    三坊七巷,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我國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被譽為「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保護面積達四十公頃,位於福州市老城中心,是福州老城區經歷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極為珍貴,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14隻老鼠」繪本之父日本圖畫書作家巖村和朗來華
    巖村和朗柔和細膩的畫風讓人過目難忘。作品用工筆融和寫意的傳神,生動描摹著大森林裡的春夏秋冬、日出日落。在巖村和朗精細的觀察裡,精密的筆觸裡,小到一隻瓢蟲、一株小花小草,都能透過畫面感受到它的動態和勃勃生機,讀者似乎可以聞到花香,聽到蟲鳴……  為什麼畫老鼠?面對這個問題,巖村反問「你有沒有仔細仔細的觀察過小老鼠?」
  • 林少華:我翻譯巖村和朗 絕不會有村上味兒
    [摘要]「百分之百原裝的巖村和朗在世界上哪兒都不存在。翻譯是有限的再創造,一旦有主觀能動性參與了,原著味道肯定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再現的程度方面,好的再現都在80%上下,90%都很難達到。」當巖村和朗遇上曾經的村上春樹「標配」譯者林少華,純真的童趣會不會染上一絲文藝的高冷?但是還沒等問完這個問題,林少華就迅速打斷了青閱讀記者:「我懂了,你這是不信任我啊,是想說我翻譯巖村和朗會不會有村上味兒?我可以肯定地回答:絕無此事!我也算是個學院派,本身也教授翻譯課,如果下邊學生看林老師翻譯的什麼都帶村上味兒,那麼林老師在上面滔滔不絕就沒有說服力。
  • 74歲圖畫書大師巖村和朗:我畫的小老鼠永遠長不大
    巖村和朗的作品被翻譯成英、法、韓、意等15種文字,他的代表作《14隻老鼠系列》問世30年,全球共發行超過1000萬冊,受到世界各國小朋友的喜愛,並多次榮獲各種大獎。  已經74歲的巖村先生頭髮花白、皮膚黝黑,不笑的時候有些嚴肅,笑起來自是一派天真。很多人都說他很像自己筆下的小猴子坦坦,聽見別人這樣說,巖村先生會擺出一副很認真的面孔,供人比較、端詳,最後以自己笑場收尾。
  • 探訪600年「湘南第一村」板梁:「朱顏」未改 生機煥發
    王昊昊 攝中新網郴州10月22日電 題:探訪600年「湘南第一村」板梁:「朱顏」未改 生機煥發作者 王昊昊 魯毅登高望遠,360多棟保存完好的明清歷史建築鱗次櫛比,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風格在薄霧中猶如一幅水墨畫;走進細看,棟棟古建築都雕梁畫棟、飛簷翹角,盡顯歷史的古樸與滄桑。
  • 衡永郴湘南三市食品藥品監督稽查籤訂合作協議
    衡永郴湘南三市食品藥品監督稽查籤訂合作協議。與會人員共同參觀衡陽「2.20」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成果。生產原料。紅網時刻12月23日訊(衡陽分站記者 蔣楠)為加強片區協作、整合資源、建章立制、提高稽查辦案能力,12月22日,2017年湖南省食品藥品稽查綜合工作湘南片區座談會在衡陽召開,衡陽、永州、郴州三市食品藥品監督稽查籤訂合作協議。「'2.20'案違法人員累計生產減肥膠囊5000餘萬粒、減肥茶包50餘萬袋,減肥咖啡7萬餘包,總涉案金額達2億餘元。」
  • 四川有座地主莊園,規模堪比劉氏莊園,被譽為「民間建築活化石」
    古民居深院高牆,飛簷黛瓦,古木參天,景色秀麗,屬保存完整、國內罕見的川南古民居。其歷史之悠久、保存之完好,在川南乃至全國都極為罕見,被譽為"中國民間建築活化石"、"神州民間建築精粹"。
  • 山西柳氏民居:家族興衰的見證,中國古民居建築藝術絕品
    從此,顯赫一時的名門望族河東柳氏,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柳氏後人以耕讀為本,隱姓埋名,歷經宋元,不宣門庭。 柳氏家族東遷以來,先是居住在翼城縣南關,那裡至今有柳家園,保存著「河東舊家」的門匾,後又定居在沁水縣西文興村。「西文興」意為:柳氏從西而來,子孫以文興為業。
  • 浙江省資訊|探村溫州泰順|百福巖村,山環水繞人家,周氏舊宅靜美
    探村溫州泰順|百福巖村,山環水繞人家,周氏舊宅靜美浙江溫州,泰順,百福巖古村落。百福巖周氏高祖諱朝佐世居處州府景寧縣,清康熙年間其次子周鳳吉兒子周啟昌遷入百福巖村,成為百福巖周氏的開基祖。在百福巖,周氏家族貲財雄厚,整個家族也發展相對較好,歷代百福巖村長几乎都由周姓擔任。如今的古村落裡,也有著規模較為恢宏的周氏宗祠。同時,百福巖村落的古民居,也以周氏居住和所建的宅院較為出名。如周啟昌「買宅卜居於嶺下白虎巖」,此宅現位於村西一山彎中,相傳原為林氏所建,後輾轉賣於周啟昌作為居所。
  • 福清修繕保護古厝古民居
    近日,福清市出臺《古厝、古民居保護工作方案》,配套資金1100萬元,對集中摸排發現的78棟古厝以及鄉村中空置的古民居進行修繕保護。  在房屋結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中,福清組建專家庫,作為古厝、古民居保護的技術力量,在摸排整治過程中提出技術建議,保證工作有序高效推進。
  • 福清78棟古厝古民居將修繕
    日前記者從福清房屋結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堅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獲悉,為保護文化遺產,保留古厝,福清市出臺了《古厝、古民居保護工作方案》,配套資金1100萬元對存在房屋安全隱患的78棟古厝、古民居進行修繕。
  • 淺談徽州古民居的建築特色
    徽州古民居,指的是徽州(今安徽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地區特有的蘊涵著深厚的地域特徵、凝結著徽州文化的特色古民居,以天井、高牆、鏤空石雕窗等為元素,以西遞、宏村、呈坎等徽州古鎮為代表,並在新安江—錢塘江流域一帶以古時徽商的商業為紐帶形成的地域環境內得以發揚。值得注意的是,馬頭牆並非徽州民居獨有,不能以是否有馬頭牆來判斷是否為徽州民居。
  • 雲南建(個)元高速公路陡巖村隧道左幅順利貫通
    雲南建(個)元高速公路陡巖村隧道左幅順利貫通   日前,雲南建(個)元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傳來了好消息,最大埋深255米、全長2677米的陡巖村隧道左幅實現順利貫通。
  • 殺年豬 備年貨 品年俗 臺巖村盛宴慶脫貧迎新年
    臺巖村首屆鄉村民俗節現場 王棟 攝年貨大集 王棟 攝循著吆喝聲來到村主路上,黑豬肉、延邊黃牛肉、溜達雞、粘豆包、大饅頭、苞米茬子、蘇子油等臺巖村無公害健康農副產品種類繁多,慕名而來的市民齊聚於此,購鄉土貨,憶農家情。
  • 泉港人文:溪頭王氏古民居
    從清代留存至今的溪頭王氏古民居,古韻濃厚。這一清代御史王璋後人遺存下來的古建築、曾經惠北的名門望族,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隱沒在鄉村裡,不為人知。在泉港區塗嶺鎮溪頭村兩委的牽頭下,王氏古民居重新進入世人的視線,引起關注。
  • 福建和平古鎮保護明清古民居有「新意」
    原標題:八閩千姿:閩北和平古鎮保護明清古民居有「新意」   傍晚時分,光線有些暗,福建南平邵武市和平古鎮一幢古民居裡,徐月香正在製作「遊漿豆腐」。「我做『遊漿豆腐』幾十年,現在每天做10板豆腐,360塊,每塊賣5角錢。」徐月香說。每天早市都還沒結束,她的豆腐就賣完了。
  • 來日本湘南看海吧!搭乘「江之電」走訪3間湘南海岸絕美海景咖啡
    從鎌倉出發搭乘綠色的江之電,沿著閃亮的湘南海岸循線晃到江之島,欣賞波光粼粼的海岸線、在某站下車參訪神社、大佛或沐浴於綠蔭之中,一切都是以慢步調進行,這就是湘南令人著迷之處。而且湘南沿岸也有許多人氣咖啡廳,來海邊悠閒喝咖啡看海,渡過悠閒的午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