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必須從娃娃抓起

2020-12-24 語慧口才總部


現代父母的焦慮之一,就是到底要從小培養孩子學什麼才能不讓他們在起跑線就被別人落下。


其實,多瀏覽瀏覽教育部的官方發布,家長們就能得到答案。


在教育部發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有這樣幾句話:「單純地追求學習知識,而忽視學習品質的培養,可能短期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成績,長遠來看卻不利於幼兒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一個長遠的孩子教育目標並不是填鴨式的學科知識教育,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學齡前的兒童所需要的優秀學習品質?


教育部的官方文件中也給出了答案:語言表達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專注力等品質,能為幼兒今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終生學習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應當成為幼兒教育最重要的使命。


如果這期間能讓孩子掌握這些學習品質,無疑會受益終身。



語言表達能力


第一個語言表達能力,是基礎也是孩子未來的延伸。


卡耐基在《語言的突破》前言中,寫道:「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是由他的專業知識和智力水平所決定,另外的85%則要靠語言表達能力,其包括溝通能力、講話技巧以及說服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說,想在未來社會中獲得良好發展的基礎,就必須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會說敢說能說,已經成為了現代社會的共識。


從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小升初需要面試、上中學需要積極參加課外活動,打開眼界與思維,上大學後需要社交、參加社團,工作後需要求職面試、考公考研,處處是溝通 、處處是交流。這個時候做一個沉默寡言的乖學生已經不再是明智之舉。


再說說個人的職業規劃,00後所面對的社會環境不再閉塞單一,多元多彩的文化信息也促成了他們不再拘泥於自己的小圈子中,只要夠大膽只要搏出位就能成功,正面向上的意見領袖式人物在近些年異軍突起,會說話、敢說話、有思想就能收穫無數粉絲。



今年爆火的李雪琴、靠實力徵服眾人的鐘美美,火遍全網的「凡賽爾本賽」撒貝寧,他們都證明了一件事就是會說話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從最初的「北大還行」,再到「晉江男主人設」,撒貝寧憑著高情商、會說話,圈粉無數。主持《開講啦》9年以來,他更是將「會說話」這一品質,發揮得淋漓盡致。


當張信哲被現場觀眾「嫌棄」過氣而尷尬時,撒貝寧這般解圍:「你不可能讓年事已高的喬丹和現在戰場上年輕的小夥子再去拼,但這並不影響喬丹成為NBA的神。」


一句話不僅巧妙化解了嘉賓的尷尬和緊張,更贏得了全場的掌聲。


由此可見,學會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對於個人的事業來說非常重要。對於孩子的成長更是不可或缺。不渴望讓孩子成為關鍵意見領袖,但是一定要讓他學會勇敢自信的表達自我。


獨立解決問題


第二就是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之後,父母就需要教給孩子獨立生活的技能。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三四歲,就可以有意識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自己吃飯穿衣穿鞋、整理小書包、扔垃圾等。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當你的孩子離開你獨立生活時,他能夠做到自己照顧自己,而不是讓你時時刻刻擔心。


孩子的專注能力


第三個就是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


心理學研究所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超7成以上的兒童存在專注力問題。其中,4成以上的孩子上課時很難集中注意力;6成的孩子無法專注聽課30分鐘以上。


專注力差的孩子,通常表現為:一看書就走神;一做作業就拖拖拉拉,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一上課就愛搞小動作,東張西望。孩子專注力的培養,關乎深度思考的發展,而深度思考能力是學習的關鍵。


所以,及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不僅能助力孩子認知能力和社會情感等方面的發展,也影響孩子今後學業和事業的發展。


教育家葉聖陶曾說:「教育的本質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孩子是否能把握好人生之舵,關鍵還在於早期對孩子習慣的培養。把握好孩子人生的最初階段,孩子當然會受益一生。

相關焦點

  • 培養動手能力要從娃娃抓起
    培養動手能力要從娃娃抓起本報評論員 馬景華大事小事全都代勞,餵飯穿衣百般關愛……這些做法,看起來似乎讓孩子過得更舒服了,但事實上,這些家長的「愛」,一定程度上反而阻礙了孩子的成長。近日,肅寧縣第五實驗小學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比賽。
  • 語言是一種藝術,想要學生談吐不凡,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一直致力於培養孩子的各類特長,比如「舞蹈、畫畫、奧數」等,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卻很少。但是在社會上生存,語言藝術尤為重要,不凡的談吐會讓整個人加分不少。說道語言,須首先就要斷文識字,那麼學好我們學校教育中的語文學科很關鍵。當然學好語文主要就是靠記住基礎知識,想要讓自己有更深層次的修養,還要多讀書籍,但是語文這個基礎一定要打好。出口成章不是一天就能煉成的,很多事情一定要從娃娃抓起。但是對於天性好玩兒又在小學階段的小朋友,我們必須對他們進行合理的督促和規劃。
  • 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Self-study)從娃娃抓起
    所以這就要求你有超強的自學能力(Self-study)。國家的日益強大,新知識、新技能、新思維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還沒等我們從學校走出來,我們當初選擇的職業可能就已經被機器代替。於是我們畢業就失業已經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這個尖銳的問題讓很多年輕人無法面對而自暴自棄。
  • 中國欠缺的「語言表達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不得不說,這是中國孩子的現狀,如果可以選擇,大多數的孩子會選擇用''寫''去表達,而不願意用''口''表達。如果遇到不得不當眾表達的情況,則會緊張得連話都說不清晰,甚至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受重視,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工作上也越來越重要,因而為了孩子未來的發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要從娃娃抓起。
  • 教育真的必須從娃娃抓起
    面對這兩個闖進電腦世界的娃娃,鄧小平同志笑了,滿意地點著頭。他親切地問一位小同學:「你叫什麼名字?」「李勁。」「多大了?」「13歲。」鄧小平同志和藹地撫摸著李勁的頭,對身邊的領導幹部們說:「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頓時,這個小男孩成為全場攝像機的焦點,他感到了身邊小朋友們投來的羨慕目光。
  • 語言文字規範化使用從娃娃抓起
    語言文字規範化使用是我們人與人溝通的重要前提,推廣普通話使用又是這一前提的基礎。幼兒期是學好語言的最佳時期,因而語言文字規範化使用從娃娃抓起。幼兒園的孩子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大大提高了幼兒說普通話的興趣和語言能力。
  • 衛生應急素養要從娃娃抓起
    全面提升我國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需要從最基礎、最長遠、最根本的基礎教育抓起,要從娃娃抓起。從娃娃抓起,需要以應知教育為前提,注重知識普及。同時,提升公民衛生應急素養,還要從學前教育階段就開始適當納入相關衛生應急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形式、豐富多彩的活動進行教育傳授,堅持從娃娃抓起。另外,從途徑和形式上看,要充分依託現代信息技術平臺,創新宣傳教育途徑,實現教育途徑和形式的多樣化,將衛生應急知識與新媒體結合起來。
  • 語言表達能力從娃娃抓起,不要盲目打斷孩子,讓孩子把話說完
    孩子沒有生活在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起步和發展自然比別的孩子慢了,孩子小的時候每天待在家裡,沒有接觸過新的世界和新的語言,說話的時候自然會越簡單越好。很多父母都會愁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的說我家孩子就是個慢慢,說話慢的人都能聽睡著了。
  • 宋俊玉:培養科學精神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吉林南仁東小學:培養科學精神從娃娃抓起 一年來,這所為紀念「天眼之父」成立的小學已成為吉林省培養青少年科學精神、科技素質的示範基地。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思考如何通過程序設計,讓小球按照預想的線路行動。」在學校的「編程達人」科技社團活動中,同學們坐在電腦前編碼設計程序。「我很喜歡這門課,從一年級起就報名加入了社團。」三年級學生張裕澤說。
  • 華碩小布把好故事講給孩子聽 人格培養從娃娃抓起
    華碩小布把好故事講給孩子聽 人格培養從娃娃抓起2018-09-21 17:22:0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時,許多家長都會選擇寓言故事,不僅是因為故事內容生動有趣,孩子愛聽愛讀,更在於寓言故事蘊含了許多人生哲理,孩子在學故事的同時,也明白了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助於從小培養健全的人格。
  • 全沉浸式漢語教學「從娃娃抓起」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孔子學院於2008年9月19日正式運行,從運行至今一直秉承著在明尼蘇達州推廣中國語言文化的宗旨。明大孔院現下設13個孔子課堂,目前形成了漢語教學的多層次發展格局。我想談談明尼蘇達大學孔子學院下設孔子課堂的漢語教學模式——「從娃娃抓起」的全沉浸式漢語教學。
  • 培養和提升語言力,必須從幼兒抓起
    因此,學會說話是對智商和情商的培養。張嘴說話,就要開動腦筋,訓練的是思維,是腦動力的運用。良好的口才培養需要這幾步 。一 聽與說,語言的啟蒙與進步1抓住兒童語言形成的最佳期0-6歲,是人的語言形成的最佳期。
  • 《Hello Ruby》:培養程式設計師要從娃娃抓起
    都說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原來連編程這等高端大氣的技術也要從娃娃抓起了。最近在Kickstarter上頗為流行一本叫做《Hello Ruby》的書,專門教五至七歲小孩學習編程。我覺得這樣的書籍都不是說 培養孩子做程式設計師的,而是讓他們對軟體開發過程感興趣,培養他們對編程的好奇心,鍛鍊小孩的邏輯感。孩子們也許長大後並不會做程式設計師,也許以後從事的職業 與編程完全無關,但是在年幼的時候能夠多一分興趣,多一點這樣的好奇心,都會對以後的人生道路有益。不過提起編程,我就想起大學裡面譚浩強編寫的那本《C語言入門》,學的我是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呀!
  • 表達能力要從娃娃抓起,分享一些心得體會
    當媽媽之後,我也特別注重培養不乖的表達能力,就是希望不乖以後能比我厲害(這還是很容易達到的吧,畢竟我的表達水平這麼爛,哈哈)!表達能力關乎的不只是語言,更是思維和邏輯能力。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思維是語言的內核",只要想清楚了,才能表達清楚;只有邏輯關係理順了,才能清晰地表達出來。
  • 作文啟蒙從娃娃抓起,啟蒙做得好,孩子將來學習事半功倍
    ,我個人認為作文啟蒙最好從娃娃抓起。或許有人認為不可思議,小孩子懂得什麼是作文呀,如何從娃娃抓起?但凡稍微懂得一點教育的都知道,語文學習離不開聽說讀寫,知識又都是環環相扣血脈相連的,所以語文學習要字不離詞、詞不離段、段不離篇。語文綜合能力猶如一棵大樹,只有字詞句掌握得牢,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高了,語文綜合能力才會強。考察一個人的語文綜合能力如何,一是聽口頭表達,二是看書面表達,這裡的書面表達就是作文。
  • 怎樣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家庭教育是多方面的,家長們對孩子一般注重識字教育而語言能力的培養卻沒有引起應有的注意。抓住這個時期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因為口語能力是孩子發展智力,發展書面表達能力和理解知識能力的前提。有一個良好的表達能力將受益終生。那麼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呢?首先是鼓勵孩子把話說完整。
  •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如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和思考能力是一個人優秀能力的體現,而0——3歲是培養這個能力的關鍵期,具體應該怎麼去做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寶寶出生後的第二年,已經能夠熟練地與他人交流。他利用手勢和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 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核心提示:為促進孩子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家長應抓住其發展的關鍵期,採取措施,多讓孩子接受豐富的語言刺激,滿足他們表達的願望,不失時機地對孩子的口頭語言進行培養與訓練。    孫女士問:我兒子兩歲半了,語言發展較慢,才只能說兩三個字的詞,如:給我、媽媽抱,有很多複雜的還不會說,如:曬太陽、洗衣服等,不會說一句完整的句子,其它方面都正常,意思也能理解。怎樣對他進行教育和訓練呢?
  • 培養新媒體小編,要從3歲娃娃抓起才不晚
    有點靠譜想要做一個好的新媒體小編,要從娃娃抓起。別驚訝,香港孩子的競爭在射精前就開始了。我們起步已經晚了。新媒體小編要從娃娃抓起。是自己真實情感的表達,是自己心裡所想有感而發,而不是那個無力吐槽的文字。這正是我要傳授給小傢伙的價值觀。
  • 財商,從娃娃抓起
    說起財商,對於家庭有理財觀念的人肯定都非常熟悉,也比較注重這方面的培養,那為什麼要培養財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財商,從娃娃抓起!很多家人注重開發孩子的智商,培養孩子的情商,不錯,智商的高低,決定了你思考問題的能力,很多高學歷的科研人員被貼上高智商的標籤,他們有著高額的收入和體面的工作,這是很多人嚮往的;情商決定著你的人際關係,也稱情緒智力,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在與人交往中左右逢源,能夠藉助他人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尤其是現在的社會交往、職場中,更講究合作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