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課桌》以輔導孩子做作業的形式來探討教育問題。教育孩子不容易,需要鬥智鬥勇。傅首爾是一位辯手,在節目中充分展現這方面的才華。傅首爾說出的有些觀點與眾不同,但是很有道理,不容反駁。
在輔導孩子做作業這件事上,傅首爾說出這樣一個觀點:「你自己會做一道題不代表你能讓孩子明白如何做這道題」。
父母知道答案,可能是父母學習過很多知識,但是孩子所學的知識有限,如何從孩子的角度去讓他明白,對父母來說確實是一種考驗。
葉一茜隨後說:「怎麼樣讓孩子用他的方法去接受,我認為這個是家長要學習的」。
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這是一種換位思考的能力。
父母有了換位思考的能力,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顧及到孩子的感受。這不僅有利於教育孩子,還有利於促進親子關係。
父母做了很多愛孩子的事情,但是孩子認為父母不愛他。從這樣一件事情就能看出,有些父母沒有換位思考的能力。葉一茜希望父母可以去學習這種換位思考的能力。
父母給了愛,孩子卻感受不到愛,這並不衝突。父母給的愛是父母認為孩子需要的愛,而不是孩子真實需要的愛,孩子可以拒絕接受這樣的愛。所以,父母要多去了解孩子,給予孩子真實需要的愛。
《親愛的小課桌》為小朋友準備豐盛的晚餐,但是小朋友不喜歡吃魚。實在沒有辦法,葉一茜對孩子說:「吃魚可以讓人聰明」。
葉一茜沒有想到有小朋友直接反駁她,王恩澤說:「魚的記憶力只有七秒」。
面對這樣的一種反駁,葉一茜真是無言以對。
小朋友聽到這樣的答案後,肯定更不願意吃魚了。這不是葉一茜希望看到的局面,但她又不知道怎麼辦。
在一旁的傅首爾看不下去了,她靈機一動,直接反駁王恩澤:「魚的記憶力為什麼只有七秒?因為把記憶力都給你了」。
傅首爾的這種反駁毫無邏輯,但是很有道理,不容反駁。小朋友們都相信,開始嘗試吃魚。
傅首爾是一個善於觀察細節的人。她會從一些細節的地方去找到「漏洞」,從而給出與之相對立的觀點。這可能她能言善辯的一個重要原因。
反駁孩子並不一定是為了贏他,而是讓他知道事物有好有壞。當孩子一直站在不好的立場去看待問題,孩子會拒絕嘗試;當父母從好的立場去提醒孩子,讓孩子看到事物的好,可能孩子就願意去嘗試了。父母要懂得為孩子解開某些心結。
輔導老師問小朋友:「你們願意爸爸陪你做作業,還是媽媽陪你做作業」?
大部分小朋友都選擇媽媽陪自己做作業。
有些媽媽看到這樣的畫面可能很欣慰,因為孩子喜歡媽媽。但是傅首爾認為這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她說:「孩子們,減輕一下女性的負擔好不好」。
孩子喜歡媽媽,就會讓媽媽陪他的時間更多。媽媽把很多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肯定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去做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媽媽會不斷喪失自我的生活,被孩子所「控制」。
有些媽媽甘願為孩子做出「犧牲」,即使沒有自我的生活,她們也願意這樣做。這可能就是母愛的偉大之處吧。
傅首爾與眾不同的觀點,確實非常有道理,不容反駁。
輕雲認為:「父母需要有一些個人的時間、空間以及生活」。大部分孩子長大後都會離開父母,去過屬於他們的生活。父母不是為孩子而活,而是為自己而活。
小朋友問輔導老師:「在爸爸媽媽眼裡,我是最重要的嗎」?
其他幾位輔導老師都選擇「是」,傅首爾選擇「不是」。她總能給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可能很多人都沒有去思考過。
傅首爾給出的答案:「我希望我不是他們最重要的」。
從這個答案中可以看出,她是父母最重要的,但是她不想成為父母最重要的。這印證了前面說的一個觀點:「給女性減輕一點負擔」。傅首爾希望父母可以有更多自己的生活。
傅首爾想把自己的觀點給到孩子,讓孩子也這樣想,但是這仿佛有點不太好。
小朋友自己不能給自己很多愛,需要從父母身上獲取很多愛。如果孩子在得到足夠愛的情況下,像傅首爾那樣去想,確實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如果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愛,這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傅首爾想要讓孩子明白的事情:「多讓父母去過一些他們的生活」。這樣的觀點是不容反駁的。
父母需要愛孩子,孩子也需要愛父母。如果孩子只是一味的索取,而沒有相應的付出,父母會過得很痛苦。這是很多父母生活過得不幸福的原因之一。
愛是一種能力,父母需要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一個人。只有孩子懂得愛父母了,這個家才會過得更加美好。
傅首爾總是會看到事情對立的一面,這可能是她作為辯手的本能反應。這能看出她的換位思考能力非常強。
傅首爾能言善辯,說的一些觀點亦正亦反,她能很好的從正反兩方面看待問題,從而讓她找到一個點去「說服」別人。所以,傅首爾總能說出一些與眾不同的觀點,讓人無法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