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情緒勒索的能量吸血鬼!母親,照顧好孩子之前,請照顧好自己

2020-12-25 鴿子醫生育兒

很多媽媽照顧孩子已經夠忙了,還要應付周遭的負能量。許多母親的身邊,都有不少能量吸血鬼在吸取他們的正能量。媽媽們請幫自己畫定界線,有些事情能簡則簡、能推就推,不要擔下太多重擔。身體壞了,孩子失去依靠,周圍的能量吸血鬼也不會幫你,更可能落井下石。

十年來第一次好好睡覺,是在生子後的第一次小旅行

我身邊有不少疲於奔命的女性,職業婦女是家庭上班兩頭忙,全職媽媽也不輕鬆,除了要照顧自己的家,還有婆家娘家、上班的本職工作、加班,忙不完!

可是家人未必會對疲累的母親給予同情。事實上,根據統計,目前家庭的家務,大部分還是由母親一肩挑起,孩子的照顧、學習也是母親在操心。

工作繁忙,我出遊永遠要帶著孩子,結婚十一年後,終於有一次可以與母親一趟國內小旅行。孩子們都上學,孩子有爺爺奶奶臨時照顧,難得到處走走。出去的第一晚,我睡得好香甜!長期為了照顧三個孩子而睡眠不足的我,十多年第一次睡得那麼輕鬆!

我開心地告訴母親,她心疼地望著我說:『以後,要常常跟媽媽來旅行,好好休息一下!』

充滿愛心的媽媽,身邊常有能量吸血鬼

我有一位好友在大學教書,卻要照顧失明的婆婆,還有忙不完的家務、學校的教育工作、帶不完的實習課,更誇張的是:孩子高中學習她也要輔導,家人的觀點是她學歷高,省輔導課的費用!到最後,她真的快崩潰了,身體不斷出狀況,她只能在血淚訴說她的辛苦。

這讓我想到一個研究。克莉絲汀諾瑟普博士(Christiane Northrup M.D.)在數十年的臨床中,從不同女性病患身上,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這些女性們吃得很健康、也有保持適當良好的運動、事業有成,表面看上去一切都好,但是健康卻反覆出問題!好不容易治療好,不久後又回來報到,讓這位博士很納悶。

在深入了解每位病患的背景後,發現她們多半充滿愛心與同情、超級會關懷旁人的人,她稱這種人叫做『共感人』(empaths)。而她們的背後卻都藏著另一個人,一種從她們身上吸取生命能量的人,稱之為『能量吸血鬼』。

共感人的溫暖特質與願意付出,通常會吸引『能量吸血鬼』前來依附,這些『能量吸血鬼』開始靠著共感人的能量壯大,卻將共感人的人生撕毀,讓他們在健康、心理、財務上,蒙受極大損失。

幫自己畫界線,不要擔下太多重擔

事實上,心理學所說的情緒勒索、情感操控,都跟『能量吸血鬼』有關。

許多人的生命,包圍著不同的能量吸血鬼,人們不自知這是一種恐怖的黑暗勢力,直到自己的健康出現問題,失去工作、收入、創造力,嚴重的甚至會丟掉尊嚴與自信。

我發現,自己身邊真的有許多母親是如此:不少能量吸血鬼正在吸取著她們的正能量!

相關焦點

  • 《情緒勒索》丨認清楚心理界限,學習如何擺脫「情緒勒索」困境
    情緒勒索指的是存在於許多人際關係中的「勒索」手段,使當事人產生各種負面情緒的行為和現象。比如我們的親人或者我們身邊的人對於我們的一些選擇和做法不滿,從而進行情緒上的攻擊和控制,希望能夠得到滿足。比如說父母抱怨孩子:「我生你這個孩子有什麼用?」「我把希望都放在你身上。你怎麼忍心讓我失望?」公婆希望你辭職回家帶孩子,你說請了保姆,他們抱怨:「你真自私,你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 照顧貓咪身體的同時,也要照顧貓咪的情緒,如何管理好貓咪情緒?
    在有些小主人把這些都做足的時候,卻發現貓咪有時候情緒並不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家照顧貓咪身體的同時,也要想著照顧它的情緒。貓咪有時候會給主人送一些小禮物,它給主人送些小禮物的時候,也是希望主人能夠收下,有些朋友不是太在乎,但是這對貓咪的,情緒影響特別大。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下貓咪送禮物的緣由。
  • 先照顧好自己,再照顧好孩子
    分享: 我們放棄曾經安逸的生活到處打拼,是為了孩子將來得到更好的教育;我放棄所有的休息時間,去學兒童教育,是為了能更好地培養他。可是,我卻不曾想過,要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首先要給予他一個充滿愛的家。要照顧好孩子,先要照顧好自己;要有好的親子關係,先要處理好夫妻關係。
  • 比暴力更可怕的「情緒勒索」,你可能正無形中在傷害著自己的孩子
    幾年之前,父母離婚,他跟著母親離開農村老家,來到城市生活。而且,這位母親本人更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一切都為了孩子。李楚豪說:希望媽媽對自己好一點。作為父母,給予孩子壓力可以,但是不應該以「情緒勒索」的方式,用自己的犧牲來給予孩子壓力。沒有任何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自己而承受著各種「不好」。他們也希望父母能夠過的更好。
  • 照顧住院的家人,也要照顧好自己
    一生中,我們都會遇到自己的親人、家人住院,或長或短。當你所愛的人在重症監護病房(ICU)時,生活可能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你選擇和他們一起住在醫院,世界將會急速縮小到可能只有一張病床和陪護床的大小,這時就很容易忘記時間,其他的責任,甚至是你的自我意識。
  • 孩子,別恨我!媽媽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又怎能照顧好你
    所以,問題根本不在於孩子,而僅僅是因為我們自己太過焦慮,我們有太多不切實際的期待,生活的煩惱和工作的壓力,讓我們喘不過氣來,我們的情緒根本無處安置,事實上,我們也很委屈。可是轉念一想,為何我們不能先照顧一下自己。
  • 一個女人,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家人
    照顧丈夫,照顧孩子,侍奉公婆,孝敬父母,工作從來也不落後。日復一日操勞,照料好一切,照顧好所有人,忙得風生水起。可再強大的人終究也只是人,會累也會病倒。到最後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之前的勞累是在透支生命,一旦身體出了問題,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也就隨之崩塌了。她說著說著就哽咽住難過得說不下去了。我聽著也難過得不知該說些什麼。
  • 全職媽媽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照顧好所有人,卻忘了照顧好自己
    一個女人,只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家庭。一個媽媽,只有身體健康,才能讓孩子幸福。這樣簡單的道理,相信每個人都聽說過,但是聽過不代表能做到,就像我看過的很多雞湯文裡說的:為什麼聽過很多道理,我們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 2021,請照顧好自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蘇心,ID:suxin9849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愛你的人不需要你堅強,不愛你的人看不慣你堅強,所以,2021,你要照顧好自己委屈了自己,沒人心疼,問問自己,圖什麼?別去試人心,你必定會傷心,遇事見人心,別把自己想得太高。
  • 坐月子是家人照顧好,還是請月嫂照顧?兩個年輕媽媽給你帶來借鑑
    自己是遠嫁的媳婦,不知自己坐月子,是讓家人照顧,還是請月嫂照顧好?帶著她的這個問題,我和幾個剛坐完月子的朋友聊天,詢問她們坐月子情況。這些媽媽有的說讓家人照顧更放心,有的說請月嫂照顧好。我選擇了兩位媽媽,一個讓家人照顧,一個讓月嫂照顧,希望能給予這位讀者帶來幫助和借鑑。
  • 《以家人之名》熱播:情緒勒索,是毀掉孩子最好的武器
    自小被母親拋棄的凌霄和賀子秋,總是惹得觀眾一陣心疼....好在兩個孩子都很幸運,遇見了李爸和李尖尖,才得以陽關快樂地成長。不過,就在兩個孩子臨近高考時,凌霄的母親和賀子秋的父親突然回國,兩個孩子對他們曾經的遺棄心生怨懟,因此不願相認。
  • 全職媽媽,你如何照顧好自己?
    這個案例敘述的也是一位罹患「抑鬱症」的「全職媽媽」,她跟教授傾訴了很多她老公不關心孩子、不關心家庭和她的實例,內心充滿了憤怒;但因無法排解,這些憤怒慢慢成為她跟老公交流的障礙,她老公也開始拒絕為她提供幫助。後果可想而知,得不到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她每天忙於照顧孩子,無暇關注自己內心的感受,最終被憤怒的情緒所耗竭。
  • 情緒測試|你是容易被情緒勒索的人嗎
    華人往往不細究事情的本質,只希望能夠獲得表面的和平,所以常會被勒索。尤其在傳統華人的家庭中,如果爸爸跟小孩之間有衝突,媽媽通常會扮演維持表面平靜的人,希望小孩能夠屈服,維持父親的尊嚴,但這樣的行為往往無法獲得好結果,只會讓父親成為家庭的勒索者。等到小孩長大,可能會承襲這樣的習慣,成為另外一個勒索者,不可不慎!
  • 最好的家庭教育: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
    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驚喜,是母親先發現的;孩子的每一次睡前故事,是母親開口讀的;孩子的每一次生病,是母親照顧陪伴的。有位作家說過:「父母和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期的。」有些人直到過期了才幡然醒悟,有些人哪怕忙得飛起,還是在有效期內盡到了責任。
  • 示弱教育有利也有傷,有種情緒勒索帶來的傷害,總讓孩子無法逃脫
    所以,示弱教育有利也有傷,這種訴苦、把自己說的很慘的情緒勒索,帶來的傷害總讓孩子無法逃脫!比如,「我每天起早貪黑地辛苦,都是為了讓你過的好、能夠學的更好」,這樣一切都是為了你的壓力,讓孩子不敢懈怠努力地變得更優秀,生怕家長總是嘮叨自己的付出得不到什麼,然而家長卻忽略了情緒勒索實則對孩子不公,所謂的起早貪黑是為了工作、生活,即便是沒有孩子難道就不用起早貪黑嗎?
  •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
    02母親好情緒,孩子好性格很多女性說,當媽後,整個人的情緒狀態都紊亂了。既要承擔家務,還要顧慮工作;既要照顧孩子穿衣吃飯,還要教他寫作業。生活、工作、孩子,各方面壓力重重,情緒一上頭,遷怒就變成了家常便飯。有時忍不住大吼出聲,有時心累得面無表情,有時恨不得把孩子打一頓解氣。也許對母親來說,情緒發洩出來了,過會就可以恢復正常。但在孩子心裡,情緒不穩定的母親就像一個大魔鬼,令人不由自主地害怕。
  • 小孩子同樣能照顧好自己
    很多孩子的父母不放心孩子,不相信孩子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簡直想把孩子的一事情都放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但他們忘了孩子是一個在不斷成長的獨立個體,讓孩子在擁有了自理能力的年齡,父母仍然對他們的事情大包大攬,全盤託管,結果很容易加重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導致他們產生等靠要的情緒。
  • 想要安安心心坐月子,到底是婆婆照顧好還是親媽照顧好?
    為什麼自己會如此認同,因為一胎生孩子以後的經歷讓自己堅定了在月子中心由親媽陪著的信念。老大出生後因為婆婆忙於工作,所以第一個月請了月嫂,第二個月開始請育兒嫂。第三個月開始自己帶,頭一次體會到那種一個人帶孩子的心酸,想讓婆婆來幫忙,人家卻不來,所以產假後自己辭職了,變成了全職帶娃的寶媽。
  • 坐月子請老人照顧還是請月嫂照顧,你選擇對了嗎?
    坐月子是女人生產後恢復到孕前狀態的最佳時間,一般在孕晚期就要安排好誰來幫忙坐月子了,要不然等生了才來安排,會影響到產婦正常的生活起居的。那麼,坐月子是請家裡老人照顧,還是請專業月嫂照顧,為什麼?當然有的老人家特別開明和前衛,我認識一個婆婆就很聰明,她媳婦查出懷孕後,自己就提前去相關機構把月嫂的課程學了,然後回家幫媳婦坐月子的,這種情況就沒有這方面的擔心了。2、照顧新生寶寶需要非常好的身體和精力,這樣才能讓產後媽媽放心,不然媽媽得不到足夠休息,想要坐好月子是很難的。
  • 父親能陪伴,母親好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很多女性說當媽以後整個人的情緒狀態都紊亂了。既要承擔家務,還要努力工作,既要照顧孩子穿衣吃飯,還有教他寫作業。生活、工作、孩子各方面壓力重重,情緒一上頭遷怒就變成了家常便飯。有時忍不住大吼出聲,有時心累的面無表情,有時恨不得把孩子打一頓解氣。也許對母親來說,情緒發洩出來了,過會兒就會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