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神奇機器人的實驗室

2020-12-22 科技與生活視野

令人驚奇的大學實驗室:製造神奇機器人的實驗室

你見過能列印食品的3D印表機嗎?你見過像鳥兒一樣拍著翅膀飛翔的小飛機嗎?你見過像普通動植物一樣也是由一個個小「細胞」組成的細胞機器人嗎?如果你來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創意機器實驗室,你就能看見這些神奇的機器人。

現在的機器人製造水平日漸提高,本文介紹了兩款該實驗室正在研究的神奇的機器人。

軟機器人

熒幕上有那麼一類機器人豐富了我們的童年生活:它們體型高大,高達十幾米。由巨大鋼鐵塊組成的它們戰鬥力強悍,打鬥的場景給人以十足的視覺衝擊力。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們可以變成汽車、卡車,甚至可以變成飛機和坦克!沒錯,它們就是變形金剛。然而,雖然變形金剛能夠呈現多種變化,但是我們仍然覺得它們十分笨重。

如今機器人的關節已經做得很精密了,其行動更加輕盈,甚至有些人形機器人還被裝上了人工皮膚,某些角度看起來簡直就和真人一模一樣!但是不管怎麼樣,機器人在我們眼中依舊是金屬塊材的略感生硬的組合體。然而,有這麼一類機器人,絕對會顛覆你的想像——這就是軟機器人!

軟機器人,突出一個「軟」字。對於一般的哺乳動物來說,如果它長著很多肉,摸起來就相對柔軟。我們都知道,骨頭和肌肉能夠維持著我們的體型並且幫助我們活動——當你想要做什麼動作的時候,你的神經細胞會釋放神經遞質,肌肉細胞接受到這些神經遞質後變得興奮並進行拉伸或者收縮,同時拉動骨頭運動。但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機器人卻都是由「骨頭」構成的,並不存在人造肌肉。這是因為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我們很難做出動作準確、能提供強大的力量且壽命長的人造肌肉。

令人欣喜的是,最近哥倫比亞大學創意機器實驗室的專家在人造肌肉領域有了一個大突破。哥倫比亞大學利用聚二甲基矽氧烷(PDMS)製造的有機矽彈性體做成人造肌肉,這種人造肌肉表現出了極優異的性能。在行動的準確度上,它可以實現推、拉、彎曲、扭曲等各種動作,能夠較為準確的完成指令;在強度上它毫不遜色於天然肌肉,其強度是後者的3倍;它不易損壞,壽命也較長。

有些人可能會問,我們怎麼控制這個人造肌肉呢?確實,機器人畢竟不是真人,它是沒有神經系統的,而且人造肌肉也沒有細胞結構。所以,人造肌肉的控制和動物體內的肌肉的控制是完全不一樣的,事實上,它依賴於外部電流。哥倫比亞大學的專家們使用乙醇作為人造肌肉的「驅動」劑——微小的乙醇分子能滲透在人造肌肉中,當處於肌肉內部的乙醇汽化時體積會增大,導致肌肉膨脹,達到和天然肌肉一樣的舒張的效果。而當乙醇液化時,體積變小,肌肉回縮,則達到和天然肌肉一樣的收縮的效果。乙醇的沸點是78℃,只要通過電流加熱來控制乙醇的溫度,便可以控制人造肌肉的收縮或者是舒張。

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

一直以來,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往往是科幻小說或者是電影裡的主角,這類電影看得多了以後,有時我們對於機器人能夠思考這件事情會信以為真。但令人遺憾的是,機器人的研發進展遠沒有人們所想像的那樣迅速,我們現在所能購買到的一些智慧機器人——即能和人進行普通對話的機器人,它們應答的話語都是提前設置好了的,並非是機器人自己想出來的。現在的機器人基本沒有自我意識——它們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腳是腳,手是手,也不會感覺到自己的體型像蛇、像青蛙還是像其它的。

現在距離製造出能進行複雜思考的機器人的那一天還差得遠呢!不過令人欣喜的是,經過多年的實踐,人類終於在機器人的自我意識塑造方面邁出了第一步!2019年初,哥倫比亞大學創意機器實驗室的專家成功地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一個鉸接式機械手臂。

這個機器人是簡單的,因為它只是一隻手臂,同時它又是複雜的,因為它「有腦子」。為什麼說它有「腦子」呢?因為它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個機器人在經過無數次失敗的抓取後,等到它抓到物體時,它會對物體的位置有清晰的認識並且記錄下來。如果物體是呈現一定規律放置的——例如間隔一定的距離,當它抓取一定的次數後,它就會慢慢的掌握這個規律,然後按照一定的間距跳動的來抓取物體,這便是它學習的過程。當然,不僅僅是抓取物體,這個手臂機器人還可以做其他工作。而不管是什麼工作,它都可以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優化自己的行為。

聽起來很厲害吧!為什麼這個手臂能做到「有腦子」呢?原來,這個機器人具有自我建模功能!建模,就是建立模型,模型就是對外界事物的一種理解機制。所以,和其他完全由設定好的程序運行的機器人不一樣,這個機器人可以根據經驗,自己設定將要運行的程序。這就和我們的人腦對未來要做的事情做規劃一樣,真是不可思議!

相關焦點

  • 佛山迎來國內一流機器人展!季華實驗室驚豔亮相
    跳舞翻跟鬥的四足機器狗、3分鐘就能畫出大頭人像的畫家機器人、還有擅長烹飪美味的機器人……在當天舉行的機器人博覽會上,多個機器人行業前沿產品驚豔亮相,吸引不少觀眾駐足觀看。(圖/珠江商報)其中,季華實驗室攜多項展品驚豔亮相,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
  • 吳江:博眾精工牽手上海交大合建機器人聯合實驗室
    在「中國製造2025」的浪潮和自動化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下,蘇州博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聯手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建設聯合實驗室,實現雙方優勢互補和技術共享,從而提升我國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水平。
  • 喜訊| 大象機器人-華南理工大學「智慧機器人聯合開發實驗室」正式...
    2019年12月11日上午,「大象機器人-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智慧機器人聯合開發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並隆重舉行掛牌儀式。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史步海教授與大象機器人聯合創始人&CTO伍祁林先生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 細數國外那些耳熟能詳的機器人公司及實驗室圖
    機器人實驗室卡內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CMUCMU專門在機器人科技領域進行實踐和研究該大學還是全世界第一個推出機器人PHD項目的大學代表作:「山羊腿」、擬人機器人等麻省理工學院MITMIT在業內可謂是人盡皆知
  • 神奇的微納米機器人走進人體
    福田敏男教授被稱為「微納機器人之父」,是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20年IEEE總主席,也是中國機器人峰會學術委員會專家,在第五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他為我們帶來了「微納米機器人」專題演講,帶來了最前沿的科技理論和研究成果,送上了一場智慧交融的科技盛宴。 利用納米醫學機器人實現對人類重大疾病的精準診斷和治療是科學家們追逐的一個偉大的夢想。
  • 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助推重慶機器人產業衝進...
    本報記者 張亦築建立機器人/人工智慧創客實驗室和人工智慧+VR/AR探究實驗室,一方面推進機器人、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另一方面讓人工智慧、VR/AR技術融合到中小學學科教育中……這是重慶魯班機器人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正在國科大重慶學院附屬科技中學推進的示範項目,其目標是打造國科大中西部基礎科技教育創新中心。
  • 填補「上海製造」手術機器人空白
    人民網上海12月21日電  醫院手術室內,手術醫療機器人靈活並穩穩地旋轉著手臂,醫生無需站立,坐著與機器人完美配合,就能完成一臺精確、穩定的手術操作。而手術室外,幾名機器人「大白」正不知疲倦地來回為各手術室配送醫用耗材。不久的將來,這些智慧醫療機器人有望加入醫院成為新「員工」。
  • 神奇的膠囊機器人
    神奇的膠囊機器人文/芒果君爺爺七月流火,酷暑難當。炎炎夏日,太太上腹隱隱不適,那種不易準確敘述的難受,人們多以不適來定義。「不適」是內科學術語,亦就是不舒服。試想,軀體時刻飽受不可名狀的痛苦纏繞,且隨不適孿生的絲絲憂慮飄忽在心,於此雙重夾擊,太太的心緒略顯落寂。
  • 模仿蟑螂翅膀,實驗室將要打造具備複雜飛行功能機器人
    當Chen Li還在加州伯克利分校的Poly-Pedal實驗室和Biomimetic Millisystems實驗室做研究員時,這兩個實驗室都在研發具備多飛行功能的機器人,為此他們參照了蟑螂的生理結構,為這些飛行機器人設計了用於穿越障礙物的外殼。
  • 首間優必選機器人實驗室掛牌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李麗)春晚讓優必選機器人成為「網紅」,教育讓優必選來到身邊。昨天上午,優必選UBTECH機器人實驗室正式在華僑城中學掛牌成立,記者了解到,這是優必選與深圳學校聯合創建的首間機器人實驗室。
  • Festo作為仿生機器人領域的一個神奇的存在
    打開APP Festo作為仿生機器人領域的一個神奇的存在 李倩 發表於 2018-06-19 15:39:12 Festo作為仿生機器人領域的一個神奇的存在
  • 波士頓動力又被收購,該公司不僅造出神奇的大狗,還有這些機器人
    這家神奇的公司發展並不一帆風順,雖然一直都備受關注,但是經歷了多次易主。建立之初該公司是為美國陸軍服務,後在2013年被Google收購,僅僅4年後於2017年又轉賣給軟銀,現在現代汽車收購該公司,並將於2021年6月份之前完成所有手續。
  • 機器人工程、智能製造…… 華工國際校區4個新專業等你來
    記者從校方了解到,6個新增專業中,有4個(機器人工程、智能製造工程、生物醫學科學、分子科學與工程)都設在在廣州國際校區。其中,機器人工程、智能製造工程、分子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5個專業將於2019年首次招生。
  • 腦洞大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用冰製造「可自我修復」的機器人
    但是近日還真出了一個小編個人認為這方面比較靠譜的案例,賓夕法尼亞大學GRASP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正研究由冰製造「可自我修復」的機器人。首先要理解他們的研究出發點和動機,主要是為探索其它星球時用的。因為如果用傳統的全機械機器人,需要很多零件,而機器人有可能會壞,那麼修理就需要更換零件,而將來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可能無法攜帶足夠的零件,在這些零件又遠在地球上,這就麻煩了。
  • 中國實驗室|遊瑋:國產機器人目前沒有附加值,沒什麼利潤
    遊瑋中國企業升級換代,首當其衝是機器人技術領域。中國的機器人技術起步晚,如何在強手林立的市場立足?目前看來辦法不多,要想進入主流的汽車製造機器人市場還不現實。但辦法總是有的,跨國巨頭不可能佔據所有的空間,比如來不及做好中小企業的服務。
  • 60億買個機器人製造公司?韓國現代集團就這麼做了!
    據了解,波士頓動力最初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實驗室,1992年獨立,之後迅速成為知名的機器人製造公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製造公司雖然擁有出色的技術,但在商業化上卻難以迅速發展,在2013年被Google 30億美元收購,2017年又被賣給日本軟銀。同時,其從30億美元縮水到不足10億美元,波士頓動力的價值和前景也進一步遭到質疑。
  • 【高工機器人•每日速讀】新北洋正棋機器人走進校園,開啟校企合作新篇章/博眾精工與長春工業大學共建機器人實驗室
    據了解,根據威海工業技術學校的教學特點和使用要求,新北洋正棋專門成立項目組對該機器人焊接系統進行項目方案設計和跟蹤。經過多次實驗證明,此套系統不僅符合教學的基礎演示需求,同時,由於新北洋正棋焊接系統要求精度更高,此套系統也達到了較高的商業生產標準。  據該系統負責人介紹,新北洋正棋機器人焊接系統包含氬弧焊接機器人系統、二保焊接機器人系統以及專屬定製的機器人工裝。
  • 「中國製造」機器人的「夢工廠」
    OFWeek機器人網訊 過去五年,國內機器人銷量複合增長率達到25%,而同期世界機器人市場銷量複合增長率僅為9%。可見,我國機器人市場增速遠遠快於同期世界平均水平。隨著競爭日益激烈,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及普及自然成為了企業較為理想的選擇。
  • 桐鄉: 「機器人+」助力智能製造
    桐鄉: 「機器人+」助力智能製造 2018年01月30日 08:32:40來源:杭州日報  去年,桐鄉大力推進機器人應用和產業發展,全年共實施「機器人+」項目561項,同比上年提高25.8%。桐鄉製造業結構正朝著柔性化、定製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協同製造、網際網路車間、智能工廠等正提升著製造業的生產效率,提升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桐鄉市裝備技術創新多點開花,易鋒機械等3家企業的產品榮獲浙江省優秀工業新產品一等獎,數量居全省各縣(市)首位。
  • 美研究者用3D列印的小鼠肌肉構造生物機器人,有望用於假肢製造
    智東西5月6日消息,美國研究者使用實驗室培育小鼠細胞製成的3D列印肌肉構造了生物機器人,此機器人由大鼠的脊柱提供動力。該系統有望協助生物疾病的修復,並用於假肢的製造。生物機器人技術是用有生命的材料構成的,而不是用金屬材料構成的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