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東的情緣召喚周軼君回到出發的原點:土耳其、埃及、巴林、利比亞、伊朗、尼泊爾……一站接一站,地覆天翻。尼泊爾改制、伊拉克重建、阿拉伯之春、烏克蘭戰爭、委內瑞拉的陰影、列支敦斯登公投、英國女王存廢等全球重大變革事件在書中一一展現。身歷16個國家,訪問135位人物後,周軼君由中東落筆,蕩至全球各大新聞熱點地區,她冒著性騷擾、歧視、甚至汽車炸彈的危險,為這個時代正在經歷的逆轉、混亂與動蕩,做了普遍描繪。她以客觀、真實、思辨的筆觸,記錄下每個人在歷史轉折中的處境、變遷中的笑聲與淚影。拉開時間的距離,每一瓢變革的滋味,冷暖自知。
筆勢老練,語言簡短幽默,其中兼雜著一些對政治、對社會的看法和觀點。部分人認為這其中帶有傲慢、高高在上的意味,用不同世界的眼光自以為是的評判這些人民。然而真正看到書中那些圖片,感受到行走於其中的無奈與悲哀,我想任何一個人都不會發出這樣的評判。
作者周軼君為國內讀者打開一扇了解伊斯蘭世界的窗戶,她作為華人新聞界中第一線國際經驗最豐富的記者,帶來最真實的中東與世界。作者既有專業的記者視角,也有細膩的女性視角,細讀中東的過去與現在,以及世界上其他充滿變革的地區,作者遍訪16個國家,與135位人物交談,寫出一百多篇採訪,講述的並非變革原理,而是大時代中小人物的故事。由獨裁者與小市民、軍人與信徒、男人與女人述說的真實故事,展現了變革之中個人的喜怒哀樂。雖寫的是中東與西歐國家,但對於作者而言,也在尋找自身問題的解答。體察不同生活、制度,均是為了重新認識自己心繫的那片故園。後記中提到「我總是在別人的街頭,聯想自己的廟堂。千萬裡找尋大千世界的,心裡其實都裝著一個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