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難免會被其他孩子欺負,在這個時候,許多孩子會向他們的父母求助。而父母的第一反應非常重要,它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3位寶媽面對這樣的問題,給出的不同回答會對孩子產生哪些不同的影響?
一般比較強勢的父母覺得孩子被欺負就應該要打回去,否則就虧大了,自己養的孩子都捨不得打,憑什麼別人可以打。
父母這樣的做法雖然給自己出了一口惡氣,也給孩子出了氣。但是卻忽略了這樣粗暴的以暴制暴的方式並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還可能會讓孩子潛移默化的認為,拳頭可以解決任何事情。
小孩子間打架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孩子間的矛盾也是極易解決的,所以,第二位媽媽認為,如果對方動手打你了,說明對方沒有教養,你可以用道德和教養來感化他。
往往愛動手打人的孩子,父母就可能也是有些暴力傾向,才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了這樣的性格,所以,面對這樣的強勢孩子,以柔克剛反倒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
小明是個皮白肉嫩的小男生,因為長得好看,被男生嘲笑為「小女孩」,尤其是班上的兩個調皮鬼,經常欺負他,還給他臉上刷道。
如果孩子實屬地被「欺負」了,這個時候就要「還擊」,但是不要「暴力」,家長可以跟老師以及對方家長溝通好,讓對方父母加強管教。
而自己的孩子這把也要給予心理疏導,避免因為被欺負而產生自卑的情緒,否則,受到欺凌的孩子性格會漸漸地變得內向,甚至被惹怒後還會對產生攻擊行為。
自古以來,教育孩子一直是個難題,特別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令父母不知所措的情況,而不同的引導方式就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人生。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欺負,但是往往我們身邊都有不少孩子被欺凌的事件,這也給不少父母敲響了警鐘。
可以分為2種情況:
1、打人的孩子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後,認識到自身的錯誤,並及時跟孩子道歉,這種情況的孩子我們作為大人可以表示原諒,畢竟孩子難免會出現分歧而激化矛盾。
2、打人的孩子還是沒有吸取任何教訓,甚至變本加厲。那麼,面對這樣的孩子就應該要家長出面,用大人的威懾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你想打就打的。
這樣的做法雖然有點蠻橫,但是卻能讓打人的孩子有所收斂,這既能很好地保護好自己的孩子,還能讓打人者得到一定的教育。
你們認為孩子受欺凌該怎麼「回擊」才是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呢?可以在下方留言,下期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