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親自操刀,解答孩子的為什麼!

2021-02-06 兒童睡前故事

今天尾爸給大家推薦的這套《小朋友的大問題》,就是專為3-7歲的低齡兒童打造的通識教育繪本,內容生動、有趣、好看,精準把控了文字量和知識難度,是送給孩子的第一套科普啟蒙書

這套《小朋友的大問題》以圖為主,以文為輔—— 專業、權威、字少、圖多,非常適合給較小的孩子進行百科知識啟蒙

這套書參考IB國際教育體系,收集了孩子近300多個真實、高頻的問題3000多個文理通識知識點,銜接小學諸多學科,全方位搭建孩子的百科知識體系!


全書分為上下兩輯,每輯8冊,分別圍繞著太空、恐龍、昆蟲、交通工具、自然、人體等16個主題展開,涵蓋範圍非常廣,簡直堪比幼兒版「十萬個為什麼」。


上輯:

✔ 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博士擔綱主編


這套繪本的主編是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博士,孟慶金館長深感孩子們需要這樣一套能夠解答他們所有疑問的繪本,親自帶領團隊歷時兩年編寫出這套繪本的第一輯。

孟慶金,博士,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自然歷史博物館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副理事長;《大自然》期刊主編。



✔  五大領域專家通力編撰 

《小朋友的大問題》不止主編厲害,編委會成員也都個頂個地強,他們不是博士、博士後,就是碩士,精通各領域的同時,也都有自己的主攻研究方向。

✔  歷時2 年用心打磨,只為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為確保內容準確性,把專業的知識講明白,創作團隊查閱各種文獻資料,諮詢昆蟲學、天文學、生態學等各領域專家,對文字進行反覆修改,留下個無數個伏案編撰的日日夜夜。


同時發出無數封英文郵件、俄文郵件等,與來自全球各國的插畫師溝通插圖的繪製和修改。整整兩年時間,打磨出16 本一套的百科繪本。

嚴謹的審校,讓孩子一開始就接觸到的就是最準確的表述方式。

最初月球上的小兔子是拿著針管的,這是因為國外插畫師不了解中國文化造成的。創作團隊反覆溝通,拿著搗藥錘的可愛小兔子問世了。

這套書是精心為3-7歲孩子打造的百科繪本,不論是主題的選擇,還是百科知識的表現方式,都非常貼合這一年齡段孩子的閱讀特點。


✔ 主題廣博,內容超豐富,為孩子搭建全方位的百科知識體系 


做父母的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的問題五花八門,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可是家長不可能對任何方面的知識都那麼精通,大多數家長對孩子提出的問題真的好難應付,甚至不厭其煩。


但是,父母們千萬不能厭煩,這可是對孩子進行科學啟蒙的好時候。


為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小朋友的大問題》力求收羅3-7歲孩子感興趣的所有話題,主題超廣泛,僅第一輯就包含16 大主題,每個主題獨立成冊,共涉及近300 個問題,1600 餘個知識點  。



 有關於自然的 


這是孩子們永遠都最感興趣的話題,問的問題也是最多的,針對這一主題繪本分了好幾個單冊來講,一次滿足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心,這是電視、手機、電子遊戲永遠都替代不了的。


比如《超級恐龍》,對恐龍這種地球上出現過現在又看不到的超級明星,孩子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疑問:「真的有恐龍嗎?」「恐龍都很兇嗎?」翻開《超級恐龍》尋找答案吧。

不只是大型動物,像昆蟲這種小動物也讓很多孩子著迷,他們在路上看到各種小蟲子就走不動路了,甚至想挖開螞蟻洞看看裡面什麼樣、抓一隻毛毛蟲看看它是怎麼變身的。這可是培養孩子觀察能力和科學精神的好機會。這套繪本專門用了《小小昆蟲記》一個單冊來講昆蟲,準保滿足孩子探索欲。

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從哪兒來的?類似這樣的生命起源問題恐怕每個孩子都會問到,那是個遙遠的故事,要從138 億多年前講起,《生命小簡史》展示了生命從無到有的過程。

 有跟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 


比如《幼兒園的一天》會告訴小朋友為什麼要去幼兒園,幼兒園都是什麼樣的,在幼兒園尿褲子了怎麼辦……

甜甜的甜食孩子們都愛吃,也會很好奇糖果是怎麼做出來的?巧克力是用什麼做成的?為什麼媽媽不讓多吃甜食呢?《甜甜的》來解答。

便便、尿尿、屁屁雖然臭臭的,但孩子們對從自己身體裡排出來的東西都很好奇,他們想知道為什麼會放屁,還想知道動物的便便是什麼樣的,翻一翻《羞羞,屎尿屁》就明白啦!

 有關於不怕黑這一話題的 


很多孩子對夜晚多少都有些害怕,他們總覺得黑黑的夜裡有怪獸,不敢自己獨自睡覺,《不怕黑》不但回答了孩子的疑問,還能幫助孩子擺脫夜間的分離焦慮。

✔ 文理通識,銜接中小學諸多學科


《小朋友的大問題》所選的主題既是孩子感興趣的,又能與中小學的科學、地理、歷史、生物等學科相銜接  ,可以說是文理通識,不但能夠為孩子日後學習打下基礎。


《我想去太空》不但為孩子回答了關於宇宙星辰的種種疑惑:銀河是一條河嗎?日食和月食是怎麼回事?月球上是什麼樣的?還穿插介紹了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歷史,比如阿波羅登月。

這一本中講了地球的自轉、公轉,有日月交替的變化,與小學科學課本和初中地理課本可以說銜接的非常好。

初中的生物課本講了很多人體和生物學的知識,比如人類胎兒是怎麼孕育、誕生的,等等。這些在繪本的《人體小秘密》一冊有專門的介紹和解答,真的是太到位了。

《很久很久以前》不但講述了很多歷史大事件,還為孩子呈現出古代文明社會是什麼樣的,人們穿的衣服為什麼跟現在不一樣?那時候有火箭大炮嗎?騎士是用來做什麼的?在初中《世界歷史》課本中就有關於世界早期古文明的簡短介紹,而要詳細的學習要到高中時期了。

有了這些基礎知識的啟蒙,等孩子上了小學甚至初中以後,對這些知識就不會那麼陌生了。更重要的是,廣博的百科知識啟蒙能增強孩子理解能力和知識貫通能力,使他入學以後能夠更好地理解老師講述的每一科內容,並綜合加以運用。



✔ 採用問答形式,一個問題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涉及N 多知識點 


這套繪本就是用來回答3-7歲孩子奇奇怪怪的問題的,當然要用問答的形式了。全套16 本有近300個問題,可以說比較全面了,而且我在給孩子讀的時候發現有下面幾個有趣的特點:


1,這些問題幾乎全部是孩子經常問、老愛問的問題 。從孩子的視角出發,讓孩子成為觀察世界的主體。

實際上,這些問題都是從千千萬萬的孩子中間收羅來的。我們都知道,北京自然博物館每天都吸引著很多大人孩子來參觀,這些問題有的是工作人員無意中聽到的,有的是專門搜集的,有的是聽館內講解時小朋友的提問,都是從孩子們身上一點一滴搜集來的。  真讓人佩服啊,為這種熱情和堅持!

2,每個問題都是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可不是生編硬造出來的,而是 實際場景的再現。

比如,麵包原來是不小心睡著之後發明的。

再比如,警察通常都在哪裡工作呢?他們在做些什麼呢?

毛毛蟲破繭變成蝴蝶或飛蛾,這是多麼神奇的生命故事?

3,怎麼回答孩子的問題是一種技巧 ,不但要讓孩子聽懂,還要讓他能夠吸收這些知識,既要專業準確,又不能喪失趣味性。這一點,繪本完完全全做到了。


比如《人體小秘密》這本,採用精子+卵子=寶寶這樣一種公式的方式,展現「我從哪裡來?」這個讓大多數家長都難以回答也羞於回答的問題,一目了然。

比如,你怎麼給孩子講「星星是什麼呢?」畢竟他現在能觸摸到的星星只有地球。《我想去太空》裡,不是上來就講星星是什麼,而是先講了遠古時代人們對星星的理解和想像,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孩子的距離,也許他們小小的頭腦裡也有過類似的想像呢。然後講星星有的是固態的,有氣態的,有的還有光環。

還適當設置了有趣的對話框,比如《小小昆蟲記》裡面講昆蟲有三對足的特點時,適當加入了蜘蛛、蜈蚣、蚯蚓等非昆蟲類動物的對話,它們的腿不是太多,就是太少。這樣一來,孩子對昆蟲的概念一下子就加深了。

4,不但如此,每個問題不只有答案,更穿插N 多相關知識點,  全套繪本大約涉及1600 多個知識點。

《羞羞,屎尿屁》這一頁講了便便也可以變成寶貝,小朋友們可以看到龍涎香和貓屎咖啡的來歷。

孩子們常常會在夢中驚醒,為什麼會做噩夢呢?《不怕黑》中講了噩夢產生的原因、睡眠的幾個階段,還提醒小朋友不要看恐怖的影片。

✔ 插圖精美考究,由全球優秀插畫師聯合繪製,畫風各有特點 

16 冊插圖由來自俄羅斯、義大利、西班牙、越南等國的插畫師共同繪製

精美考究,細節豐富,多種表現方式好玩有趣,牢牢抓住孩子注意力步驟圖,展現可可豆是怎麼變成成巧克力的。

畫風萌萌的,細節也十分豐富細膩,比如孩子犯困疲乏的樣子。

擬人化的表現手法,把便便都畫的那麼可愛,那小表情簡直太好玩了。

每一本的畫風都各不相同,避免審美疲勞,讓孩子有持續不斷的吸引力,每  翻開一本都有濃厚的新鮮感。

不論哪一種畫風,都非常適合3-7歲孩子的審美特點,色彩鮮亮,看著就好玩。孩子就這樣一邊看圖一邊聽故事,一邊吸收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就牢牢掌握書中的知識點了。


✔  圖文比例適合低齡兒童,生動、有趣、好看 


咱們前面講了這麼多,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了,這套繪本是以圖為主的,文字量很少。的確,這正適合3-7歲孩子的閱讀特點,這麼小的年齡,讓他讀《十萬個為什麼》他肯定讀不下去,但是這套書就不一樣,邊看圖就把知識學到了。

針對這一年齡段孩子的閱讀特點,創作團隊非常用心地把知識點進行了分散處理,孩子讀上去一點都不會覺得累,更不會覺得枯燥。

有些知識點包含在了圖註裡,有些知識點包含在對話框裡面,所以文字量雖少,知識含量可一點都不含糊。

✔ 圖每一本精選文內主題詞彙,設置雙語詞彙表,增長知識的同時進行英語啟蒙


《小朋友的大問題》16 本單冊中,每一冊都講到了很多相關詞彙,文末統一設置了雙語詞彙表,給孩子們加深印象的同時,還能進行  英語啟蒙  。

這套書採用的是128g無光銅紙,厚實又有質感,24開,每本34頁,方便孩子隨身攜帶。

全彩綠色印刷,顏色鮮豔,安全又美觀,給孩子看媽媽們可以放心了。

整套書共16冊,分上下兩輯,原價是150.4元/輯,兩輯加起來就是300.8元,團購兩輯只要89元  就能帶回家。當然了,分開購買也是可以得哦!



團品:《小朋友的大問題》

出版社:北方文藝出版社

頁數:每本約34頁

開本:24開

適合年齡:3歲+

定價:300.8元(上下兩輯)

團購價:49元起(單輯),89元(上下兩輯)

發貨方式:北京發貨。韻達 / 順豐快遞隨機,不指定快遞,新疆 西藏 青海補運費30元,港臺澳不發貨,一般會在兩個工作日發貨,周末及節假日出版社放假不發貨。書籍屬於特殊商品,沒有質量問題,不接受退換貨,請親們慎重下單哈!

售後客服:請大家儘量不要在微店裡聯繫客服哈,系統很不好用,可以添加客服微信號:18614220503,工作時間回復,其他時間可以留言。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如果親們打算用微信支付,就一定要選擇識別文章下面的二維碼進入商品連結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商品頁面購

相關焦點

  • 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親自解答小朋友的大問題,開拓娃的眼界
    而且,和市面上一般的科普繪本相比,這套書的優勢也非常明顯:※ 創作團隊陣容強大,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和多領域科研人員把多年的經驗積累匯集,但質量一點也不含糊,相反還非常權威,書籍主編是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博士,孟館長親自帶領團隊,編委會成員不是博士、博士後,就是碩士,精通各領域的同時,也都有自己的主攻研究方向。
  • 北京自然博物館原館長周國興教授:軍山變樣了
    北京自然博物館原館長周國興教授:軍山變樣了 2019-09-13 06:53:16 來源: 南通網 雖然常年居住在北京,但他無時無刻都在牽掛著家鄉的發展,對於軍山東南麓這片自然生態保護區,他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懷。    曾任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的周國興,長期從事人類學與博物館學研究,先後倡議並參與籌建了7座自然科學技術博物館。10多年前,他開始關注軍山東南麓這塊自然生態保留地,持續記錄相關物種及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
  • ...5.18國際博物館日特別節目「館長說」之 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每年夏天,有兩個重要的日子都會與溫暖的好天氣一起到來——「5.18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博物館和遺產地作為歷史的守護者,為我們揭開神秘過去的面紗,引領我們展望燦爛美好的未來。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走過70載,新時代的博物館將擔任怎樣的社會角色呢?博物館又將如何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平臺?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5.18 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兩日」之旅吧!
  • 記者探訪恢復開放的深圳博物館、關山月美術館 館長親自導覽 線上...
    市民在深圳博物館內參觀。深圳晚報記者 馮明 攝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導覽。深圳晚報記者 楊慧3月24日起,深圳博物館、深圳美術館、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深圳畫院美術館等深圳各大藝術場館恢復對外開放。為了嚴格防控措施,各館均實行實名預約參觀,同時對每日進館總人數及各時段的名額進行限制。
  • 《小朋友的大問題》幫孩子嚴謹解答這些「為什麼」!16冊特價89元!
    團購方式:掃描下列二維碼或文末點擊閱讀原文一、超強的專家陣容,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及多領域專家歷時2 年精心編寫二、主題廣博,文理通識,銜接中小學諸多學科,為孩子搭建全方位的百科知識體系三、插圖精美考究,由全球優秀插畫師聯合繪製,畫風超萌四、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表現方式好玩有趣,牢牢抓住孩子注意力五、每一冊都有配套的主題詞彙,增長知識的同時,順利進行英語啟蒙✔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博士擔綱主編這套繪本的主編是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孟慶金博士
  • 【Hi,奮鬥者】國家博物館最佳遊覽路線是什麼?館長親自來支招
    【Hi,奮鬥者】國家博物館最佳遊覽路線是什麼?館長親自來支招 快看 來源:央視網 發布時間:2019年03月09日 09:57 A-A+
  • 臺灣國立自然博物館館長訪問華南植物園
    12月14日,臺灣國立自然博物館館長周文豪一行訪問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交流探討有關科普教育合作事宜。周文豪結合臺灣自然博物館科普開放和自身的工作經驗,細述對科普傳播理念與定位、科普場館規劃、人才管理與可持續發展、資金引進等方面體會和經驗。     雙方還就科普活動策劃、科普知識傳播方式、臺灣科普走進華南植物園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隨後,周文豪一行還參觀了華南植物園溫室群展示區。
  • 9歲的孩子競聘當館長?中國溼地博物館又開了一個分館,竟然全都交給孩子們來運營
    近日,中國溼地博物館建設的第二座「校園博物館」正式開館了,它以蝴蝶為主題,取名為「會飛的花朵」。而此前在博物館館長的競聘中,來應聘的竟然都是9歲的小朋友。原因無它,這個博物館就開在杭州市行知第二小學內。博物館的運營、管理、解說,其實都是由孩子們完成的。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裁員 20%,館長:「心如刀絞,被逼無奈」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5 月 6 號,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宣布人員調整計劃,約 200 名全職員工被解僱,另有 250 名全職員工無限期無薪休假。博物館共有員工約 1100 人,此次人員調整比例接近 20%。博物館發聲明說,這 200 名員工裡有 68 人是優化掉的、70 人是自願退休的、其他的是合同到期的。據說,選擇自願退休的人裡有好幾位策展人(Curator)。
  • 道格·古爾將出任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新館長,有危機也有挑戰
    與科學博物館、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比鄰的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歐洲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澎湃新聞獲悉,今年年底,出生於紐西蘭的道格·古爾(Doug Gurr)將接替擔任館長長達15年的麥可·迪克森爵士(Sir Michael Dixon),成為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新館長。據悉,古爾曾在阿斯達(Asda)擔任開發總監近5年,之後於2011年加入亞馬遜,負責亞馬遜的中國業務,並於2016年接管亞馬遜的英國業務。
  • 北京博物館學會「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推出大運河主題系列線上直播
    北京博物館學會「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推出大運河主題系列線上直播發布時間: 2020-06-12 19:03:0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王肇鵬 | 責任編輯: 王肇鵬 中國網6月12日訊 6
  • 20名館長主任清華科博縱論「科學博物館建設」
    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印刷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中國考古博物館、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館學會、首都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中國文物報、博物館頭條、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清華大學科學史系等機構的館長、部門主任或代表20餘人參加了研討活動。
  • 北京自然博物館實現立體化展陳 讓觀眾暢享大自然神奇之旅
    內容提要:為把收藏的珍稀標本「活化」,更好地呈現給觀眾,北京自然博物館一方面堅持內容為王,精心選擇新穎有趣的主題,把最新科研成果展示給觀眾,另一方面努力實現立體化展陳、場景化布展。進入博物館,一座座巨型恐龍化石矗立,令人驚嘆,仿佛置身於侏羅紀時代。北京自然博物館現有建築面積2.1萬餘平方米,前身為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始建於1951年。該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 北京自然博物館在夜幕中等你 探索自然科學、學習科學知識
    2020-08-25 08:12:11 來源:北京自然博物館 8月23日,為期一周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夜間參觀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廣場上,「博物館之夜」的字形標示燈亮起,與溼漉漉的地面輝映成趣,給夜色中的博物館增添了神秘氣息,成為中軸路上引人注目的亮點。
  •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
    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圖片來源:魯臺港澳交流服務中心)  中國臺灣網5月5日濟南訊 近日,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來魯參訪交流,先後拜訪了山東省臺港澳辦、省博物館、省教育廳和省實驗小學,探討加強魯臺青少年科普教育交流與合作,舉辦了「太空創新發展」講座。
  • 「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在京舉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11月27日,「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 「對話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活動在雲南省博物館舉辦
    9月18日下午,「對話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學術交流活動在雲南省博物館成功舉辦,英國駐重慶總領事艾佩詩女士、英國駐重慶總領事館雲貴區域事務處處長李俊傑先生、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對外合作執行總監克萊爾·馬特森女士(大英帝國司令勳章獲得者)、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國際合作處處長布拉德·艾爾文先生
  • 廣東三大文化場館館長履新 肖海明任省博物館館長
    記者梳理發現,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直屬四大文化場館中,已有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博物館等三大文化場館在近期調整領導班子,新館長已到任履新。今年7月,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率先調整領導班子。該館官網顯示,王惠君擔任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原館長劉洪輝擔任首席研究館員。此前,王惠君為廣東省文化館館長。
  • 館長訪談|港大美術博物館館長:博物館得重傳承,並非遊樂場
    由成都知美術館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聯合主辦的「開放的東方——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近日在知美術館舉辦,論壇圍繞「開放的東方:全球當代藝術語境下的亞洲藝術」這一主題進行演講與討論。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館長羅諾德(Florian Knothe)與會並發表主題演講,研討會期間羅諾德館長接受了《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的專訪,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思考一所美術博物館存在的意義,為何要建立一個公共空間的博物館。「我非常看重私人博物館如何傳承博物館的使命,為社會帶來新的東西,否則博物館僅僅是私人的遊樂場。」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副館長梁淑雲:了解需求 創新形式 講好故事
    【國際博物館日•館長說】  光明網訊(記者袁晴 張悅鑫)博物館不僅是歷史文化記憶的寶庫,也是人們藉以認識過去、把握今天、探索未來的場所,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正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今,逛博物館,已經日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每逢節假日,總能看到不少博物館前排起長隊,有些甚至一票難求。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光明網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就當下「博物館熱」現象以及行業博物館在發展方面如何進行創新性宣傳採訪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的副館長梁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