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3 06:53:16 來源: 南通網
「山高氣清,水靜流深,鳥鳴花綻,這幾年,軍山又變得像我小時候那麼美了!」
中秋節即將來臨之際,昨天,記者撥通了周國興教授的電話,隔著聽筒,都能感受到年逾八旬的周教授發自肺腑的欣喜。雖然常年居住在北京,但他無時無刻都在牽掛著家鄉的發展,對於軍山東南麓這片自然生態保護區,他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懷。
曾任北京自然博物館館長的周國興,長期從事人類學與博物館學研究,先後倡議並參與籌建了7座自然科學技術博物館。10多年前,他開始關注軍山東南麓這塊自然生態保留地,持續記錄相關物種及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
「這裡可是世界上獨特的、『江海平原上難得的野生生物基因庫』!」軍山居南通五山東首,也是長江北岸最東面的一座山。軍山東南麓保存著周國興美好的兒時回憶,每年回通,他都要去軍山尋找從前的蹤跡,去探望他的竊衣草、金銀花、霹靂、石蒜、金鈴子……當看到這裡的生態環境一步步惡化時,他心碎了。2008年5月,南通中學百年慶典之際,作為通中傑出校友,周國興應邀與市領導座談時,提及軍山東南麓自然生態保留地價值,建議建立「軍山東南麓自然生態保護區」,引起高度重視。
「變化太顯著了,出乎我的意料!」由周國興發起的保護軍山南麓生態環境的民間呼籲,一經報導,立即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各級媒體記者持續跟進,綠色環境志願者迅速行動,在政府主導下,我市出臺了相關生態保護規劃方案,軍山東南麓劃定了自然生態保護紅線,實行了封閉性保護。幾年前的調查顯示,軍山東南麓地區有植物389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6種,動物種類220多種,鳥類82種,昆蟲117種。周國興介紹:「隨著生態體系的修復,最新調查顯示,不斷又有新物種在繁衍。」
一座山,帶來了一個城市的綠色蝶變。
南通市是江蘇第一個將林木覆蓋率列入地方黨政主要領導任期資源環境責任審計,並把城鄉綠化建設納入全市重點綜合考核內容的設區市。近年來,特別是2016年以來,南通市啟動實施了城建史上生態修復和保護投資力度最大、措施最有力的工程——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工程。全面建成後,將新增森林面積392公頃,陸域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綠肺」和「生態客廳」。通過實施「兩沿三園」的綠化思路,南通構建起「一核、兩帶、三網、七廊、多組團」的綠化格局,國家林草局考核後認為「南通是在華東平原地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典範」。
對於南通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及即將舉辦中國森林旅遊節,周國興尤感欣慰:「千萬不要小看南通這片原生態的自然保留區!舉辦這樣的活動,南通有物質基礎,很有代表性、典型性!」在他看來,位於長江下遊,地處長三角地區的南通,在有限區域內集中了如此多的野生生物資源,形成了豐富的生態小環境,具有作為世界自然遺產進行保護的價值。他一再叮嚀:「我們不要把眼光局限在南通,一定要提升高度,站在中國乃至世界的角度來看待五山的生態保護」。他建議,南通的植物園、森林公園的建設,要以引進、繁殖本地野生物種為主,如此,才符合生態建設的理念。
前不久,周國興專程回通,和復旦大學的相關專家組再次探訪了五山,對於南通生態保護工作倍加讚賞:「我去過世界上許多自然生態保護區,南通的思路、理念和工作舉措,可以說是與世界接軌的。」在周國興看來,南通近年來生態環境日新月異的變化,是整個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生動註腳。他說:「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記者苗蓓
一鍵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