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常見的牛排,基本都是從國外進口的。
之所以不用國內的牛肉,原因之一就是飼養方式,國內的養殖方式更適合接地氣的中式烹飪方法。而進口牛排分為草飼和谷飼兩類,都是品質上乘的牛肉,愛好牛肉料理的你,該怎麼選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草飼牛生長在天然牧區,飼養時間長,草飼牛通常需生長600天或體重達到400公斤左右。草飼牛體脂率(脂肪含量比例)較少,所以肉質稍微老一點,但由於獸藥殘留較少,因此安全性較高。且草飼牛的脂肪大多聚集在皮下,食用時很容易就能去除。
草飼牛,圖片來源於網絡
草飼牛富含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兩者比例均衡。另外還富含共軛亞油酸,有助於防治癌症等疾病。同時還含有較高的胡羅卜素和維生素E,有較強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草飼牛牛排,肉質偏瘦
谷飼牛生長在農區,有人工飼養,一般用人工配合飼料和草料集約化飼養,飼養周期短,所以口感更好。
谷飼牛,圖片來源於網絡
谷飼牛幼年期其實也是給予草飼,當草飼牛年紀達到20個月,或重量達400公斤左右,或谷飼100天、200天、300天、450天),再將牛隻集中並以高營養谷飼餵養至少100天以上,從而才叫谷飼牛。
谷飼牛牛排,脂肪比例稍高
為了確保肉牛攝取均衡的營養,穀物飼料含有大麥、小麥、燕麥、高梁、玉米五大成份。谷飼牛肉的脂肪量較高,脂肪均勻分布於肌肉組織裡,稱為大理石紋或油花。
谷飼牛肉質鮮嫩,但用獸藥的機會多,所以安全性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