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1月27日訊 隨著天氣轉涼,牛羊肉成為揚城市民餐桌上的常見食材。昨天,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揚州牛羊肉消費進入旺季,還新增了幾家專營牛羊肉的專賣店和牛羊肉館。記者發現,今年的「羊貴妃」、「牛魔王」價格很「親民」,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揚州人對牛羊肉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冬季進補揚州人愛吃牛羊肉,一個冬季能吃掉揚州市場上全年牛羊肉份額的七成左右。
現象
牛羊肉消費漸旺
新開幾家專營店
昨天,記者走訪農貿市場、超市發現,有農貿市場周邊新開了一些牛羊肉專賣店。「我家在西區,我發現有名氣的牛羊肉專營店好像都集中在東區,沒想到最近在家門口就新開了一家。」家住新港名興花園的市民阮女士告訴記者,天冷了他們家人愛吃牛羊肉,以前都要到解放橋和東圈門去買,現在在家門口也能買到了。
四季園農貿市場附近一家羊肉專賣店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家羊肉來自甘肅,牛肉來自河南,都有註冊品牌,揚州人吃牛羊肉一般從9月開始到第二年的4月份結束,「目前已到了消費旺季,現在消費者對牛羊肉的品質都是有要求的,品牌的牛羊肉可溯源,更加安心。」
記者昨走訪發現,在望月路、淮海路等美食聚集地,也新開了好幾家專營牛羊肉的餐廳。西區一家羊肉館的閔老闆告訴記者,消費旺季剛剛開始,到了消費最高峰的時候,店裡一天要消耗150—200斤羊肉。
調查
「羊貴妃」「牛魔王」價格很「親民」
記者昨在萃園橋、四季園、石塔、美琪等多家農貿市場走訪獲悉,今年牛羊肉的均價很親民,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牛肉中腱子肉33.67元/斤,牛腩30.67元/斤;羊肉新鮮去骨28元/斤,新鮮帶骨29.33元/斤。
「一般來說,農貿市場的牛羊肉價格要稍微便宜一些,品牌店的成本更高,比農貿市場的要貴5—10元/斤。」凱旋畜牧的負責人鄭學明表示,揚州人愛吃的水牛肉市場零售價為45元/斤左右,與去年相比,漲價也就在1元以內。閔老闆也稱,羊肉價格只比去年同期高出5毛錢,「除了小尾寒羊這種我們不用的羊肉外,其他品種的羊肉價格還是一直比較穩定的。」
揚州人餐桌上的牛羊肉從哪來?
大多來自內蒙古、山東、徐州、安徽
每年到了冬季,牛肉便成了很多市民餐桌消費的「主角」。那麼問題來了,揚州有售的牛肉到底是從哪來的?記者採訪獲悉,目前市場上既有來自內蒙古、山東的國產牛肉;也有來自澳大利亞、烏拉圭等國的進口牛肉。
「酒店西餐用的牛排,既有國產牛肉也有進口牛肉。進口牛肉整體品質好,但國產牛肉同樣有高品質。」揚州西區一家星級酒店廚師長告訴記者,目前揚州市場上的國產牛肉產地比較多,但主要以內蒙古、山東等地為主;而進口牛肉則主要以澳洲牛肉和烏拉圭牛肉為主。
「除了儀徵的羊肉外,揚州市面上大部分的羊肉還是來自於外地。」閔老闆表示,揚州市面上羊肉多以徐州和安徽的為主,也有從內蒙古空運來的。不過有意思的是,空運來的羊肉價格要更便宜一些。「內蒙古是羊肉產地,冷凍羊肉的價格在28元/斤左右;而徐州、安徽的活羊價格在35元/斤左右。」
市民愛吃哪種牛肉?
比較愛吃精瘦的草飼水牛肉
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牛肉的品質由多方面因素決定,如品種、飼養方式、儲藏方式等。「比如牛肉分為谷飼牛肉和草飼牛肉,後者就比前者口感更好。」常年從事牛肉生意的吳先生介紹,牛分黃牛、水牛、犛牛、乳牛四種,其中以黃牛肉為最佳。不過,揚州人都喜歡吃水牛肉,這是因為水牛大多是耕牛,屬於草飼牛肉,牛肉更加精瘦,口感好;而市場銷售的一些黃牛肉則主要是谷飼牛肉,口感略差些。
「當然也不是絕對,例如來自內蒙古、山東等地的不少黃牛肉也有草飼的,味道就不錯。」吳先生表示,普通老百姓很難分辨出牛肉是谷飼還是草飼的,不過專業廚師一眼就能認出來,草飼牛肉脂肪量少,就是看起來很精瘦,紋路更精細。
值得一提的是,吳先生告訴記者,牛胴體分割成裡脊、外脊、眼肉、上腦、胸肉、嫩肩肉、臀肉、大米龍、膝圓、腰肉、腱子肉、腹肉等10多種不同部位,不同部位的牛肉烹飪方法不一樣也決定口味的變化。 記者 詹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