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家庭暴力,我們關注最多的往往是暴力毆打,而父母的語言暴力,卻往往被認為是為了孩子好,還冠之以「愛之深,責之切」的名頭。施加語言暴力的家長也經常以「刀子嘴,豆腐心」來為自己開脫。殊不知,父母的每一次語言暴力都是一次對自己的醜化、惡化,直到變成孩子心中的惡魔。
「你是豬啊!」
「你怎麼這麼笨!」
「我怎麼生了你這樣的兒子!」
「你豬腦袋啊,這麼簡單的題都做錯!」
「你們班的某某同學學習那麼好,你為什麼沒他好!」
「你真是個垃圾!有種你就別活了!」
「我要是你,都沒臉活了!」
上面這些字字誅心的話都是濤濤(化名)父親的口頭禪,14歲的濤濤在父母離婚案開庭時表示自己一直生活在父親無窮無盡的語言暴力下,非常痛苦。
「你們再不分開我就跳樓。」濤濤控訴道。
同樣飽受父親語言暴力摧殘的還有濤濤的母親和兩個姐姐。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大女兒向法庭提交了一封自書信,描述了平日生活中父親的語言暴力和對自己的影響,稱自己感受不到一點家的溫暖,從沒有像正常人一樣感受到父愛,希望能離開父親,和媽媽、弟弟妹妹們一起生活。
父親阿深(化名)明白自己脾氣不好,存在著罵孩子的現象,但稱這都是為了孩子好,現在升學壓力大,就是為了讓他們更加認真努力,將來能考一個好的大學。
且不管作為父親的阿深是真心這樣想,還是為了粉飾自己的所作所為而說出的這樣一番話。可嘆他直到孩子都忍不住要跟他分開過了,還不明白自己的過錯,還堂而皇之的用這種冠冕堂皇的空話來為自己開脫。
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範疇。
中國少年研究中心有一項針對1000多名未成年兒童的調查,經常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大約25%會表現得自卑,約22.1%表現得冷酷,50%以上的孩子表現得性格暴躁,沒有耐心。
語言暴力往往被施暴者選擇性的忽視掉它的危害,下面說下施暴者的三個通識誤區。
1.我就是嘴上說說而已,你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就行了。
2.孩子心理哪有這麼脆弱,連說幾句就受不了嗎?
3.我是刀子嘴,豆腐心,罵你都是為你好。
馬歇爾·盧森堡說「也許我們不認為,也沒有意識到我們談話的方式是暴力的,但是我們的語言卻確實常常對自己和別人帶來痛苦。」
刀子嘴說出來的到了孩子耳朵裡就是如刀子一樣的鋒利,就如案例中的大女兒所說,父親動不動的責罵讓自己感受不到一絲父愛,父親就是她們心中的惡魔。
孩子的心理不脆弱,但人心都是肉長的,再堅韌的血肉也抵不過刀子的鋒利。
太極講究外柔內剛,我們語言交往亦是如此,明明能好好說的話為什麼非要用那麼尖利的方式呢。「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對孩子的傷害是無形而巨大的。
河北邯鄲有心理輔導機構舉辦過一個親子溝通公益講座,現場演繹父母與子女的交流,並通過「捆綁」讓家長體驗子女遭受「暴力」語言後的彼此傷害。在交流中扮演父母的家長訓斥孩子「你怎麼回事總也不改?」「再這樣下去有什麼出息!」,而讓扮演孩子的家長也使用「別說了,煩死了!」,「媽媽你討厭!」這類暴力語言還擊。
現場讓不少父母深切的體味到了語言暴力的傷害,很多父母禁不住落淚,後悔自己平日裡的表現。
希望父母們感同身受,以這個案例為鑑,不要輕視語言暴力對孩子的傷害,學會把自己的刀子嘴變成豆腐嘴巴,切勿等到眾叛親離才後悔莫及。
育兒是項系統工程,工程師老爸陪您一起用「工程思維」來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問題,歡迎留言和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