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座山——父親的心理功能與孩子的成長

2020-09-04 張天布心理空間


父愛如山

各位看官,來,咱們做個練習:

如果說到「父親」兩個字,在您心裡會出現神馬形象?

or苦難、悲壯的孫少安型?

or嚴厲、冷酷的賈政型?

or軟弱、窩囊的王滿銀型?

or堅強、倔強的白嘉軒型?

or智慧、勇敢的嬴渠梁型?

或者其他……?

不同的父親形象

在這裡,張老師從心理功能的角度,為大家展開了講了父親這個角色的N多功能:

其一 父親是一座山:孩子的靠山

父親是養家餬口、狩獵耕作、保家護院免遭侵犯的人,和媽媽一樣執行了提供保護、照料、養育的功能。

同時,他依靠你長大,但他並不屬於你。


其二 父親是大灰狼:吃娃的怪獸

見到2歲的兒子拿掃帚打外婆,「打大灰狼」。 ----令人尷尬。面對這個小白眼狼,考驗家庭內大人的心理成熟度,外婆、爸爸等都是落不了好的人。

因為每個幼小的孩子內心都會體驗到挫折、危險、失望等痛苦,無論這些痛苦是來自於誰,他需要把這種感受傾瀉到外婆或爸爸身上,所以就有了狼外婆、狼爸爸。

或許您就奇怪了,這孩子怎麼就跟自己死磕上了?這個沒辦法,孩子的心理發展過程認知模式就是這樣的。所以,爸爸會不會覺得自己委屈,甚至惱羞成怒,是檢驗一個爸爸是否成熟的重要依據。


其三 父親是大英雄: 孩子的貴人

「你敢欺負我,我回家叫我爸來。」

「我不怕你,我也找我爸來。」

……

其實他們想說的就一句話:我有一個強大的爸爸做後盾!


父親是孩子的靠山/英雄

他是無所不能的巨人,是大樹,是金鐘罩,我惹了禍他會替我收拾殘局。

當然,替孩子擦屁股不能擦到成人階段,否則孩子心理停滯在玩尿泥的階段可不太好玩。


其四 父親是好榜樣:文化的締造、傳承者

父親是男孩變男人的榜樣,可以是生身之父,也可以是精神之父,心理之父。

一個人對待文化傳統的態度,很可能與潛意識心理上對待父親的態度,與父親相處的方式差不多。


其五 父親是嚴老師;批評者、酷教練

父親讓孩子學會遵守規矩、堅持規矩、強調規矩,儼然一個老師、批評者、指導者。在陝西說一個人「沒家教」,是一句最重的責備,意味著父親不稱職,同時連祖宗的臉都給丟盡了。


其六 父親是個好玩伴:孩子的競爭對手

當父親以一個性別角色出現的時候,會使孩子在心理上確認自己是男、是女,也要處理與另外的男人、女人之間的關係。

父親會成為一個下跳棋、掰腕子的競爭對手,男孩的爸爸要能陪著他來下跳棋、掰腕子,讓他在規則中體驗獲勝的喜悅,承受失敗的痛苦;

女孩的爸爸要在飽含深情的愛中,也需保持著清晰的邊界感。這會促使孩子與爸爸、媽媽的關係保持平衡,在將來也有利於女孩子找到另一個男人出嫁成家。


父親與女兒

其七 父親是架人梯:允許超越,幫助登頂

張老師特別講述了自己與德國老師赫爾曼·舒爾茨老先生之間的故事,這位精神分析的活字典、中國文化儒、釋、道、易經不所不知的熱愛者,還是教張老師怎麼用易經算卦的奇人,甘願成為張老師的人梯的感人故事。

那是一份情誼、一份祝願,允許超越他的肯定和信任!


其八 父親是虎爸爸:脫離、分離、獨立的放飛者

應一句中國的古話,「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

父親使得母子分離,幫助孩子形成自我獨立的意識。

給孩子膽量去嘗試獨自闖蕩的力量和支持。

提示父親:要允許孩子成為自己。


父親與家庭

最後,張老師在講缺位的父親的表現及注意事項時,特別提示:

如果以上幾條您全做到了,那麼恭喜您家人都成神了!

我們之所以成為人就是有這樣的那樣的不足,

逐漸改善仍有缺失才是我們真實的狀態,

不足的地方彌補措施長期有效。

END

相關焦點

  • 翻過心裡那座山
    翻不過心裡那座山,就難以到達人生的「詩和遠方」。「決心要成功的人,已經成功了一半。」最難邁過的坎,是心裡那道坎;最難翻過的山,是心裡那座山。其實,人生就是自己與自己的較量。對於「心勝」者,挫折會變為成長的「存摺」,失敗會變成向上的階梯。反之,勝不了自己,走不出自我,不論是「矛盾窩」還是「功勞簿」,都可能成為前進路上的「攔路虎」「絆腳石」。
  • 散文丨父親的那座山,母親的那條河
    父親的那座山,母親的那條河文/顧洪峰時光的列車,伴我走過了五十六個滄桑歲月,有甘甜有苦澀,有悲歡也有離合,已到天命之年的我,經過歲月的沉澱,有了一些人生感悟。總是在想,人無論貧窮與富有,人生最好的時光,莫過於與父母生活的每時每刻,裡面有我童年的夢想,青春的豪放,有父親的關愛,母親的牽掛,有父親的教導,母親的嘮叨,有父親講不完的故事,有母親道不完的家常……二十五前,父親被無情的病魔奪走了鮮活的生命,如晴天霹靂,讓我失去了自我,我心如刀絞,悲痛欲絕,我問天無聲,問地無語,只能飽受著生死離別的折磨,淚水在我的臉上一次又一次地滑過
  • 不要忽視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
    古人云「養不教,父之過」說明了父親在孩子家庭教育中的位置非常重要。 朱朝陽在父親心中也許就像一隻寵物,你好的時候我可以拿出來炫耀一番,你不好的時候千萬別來給我添麻煩。資深兒童心理學家表明:在男孩子眼中,父親就是一座裡程碑式的存在,可以依靠可以崇拜,一旦這座裡程碑坍塌了,男孩子的世界也會把父親這一角色徹底封存。
  • 孩子永遠也爬不上的那座山
    所有被問的孩子答案都是一樣的:我給媽媽打一百分!臺下的媽媽們幾乎同時淚奔了,他們淚眼朦朧地望著自己的孩子,百感交集的樣子。我心裡也是說不出來的滋味,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複雜的感受難以形容。在孩子眼裡,父母都是一百分,最完美的父母;在父母眼裡,最好的孩子永遠都是「別人家的孩子」。也許做父母的我們,最多只能給孩子九十九分吧,差的那一分,還怕給了孩子他會驕傲!
  • 直面困難作文:翻過那座山
    漫漫人生中坎坷磨難多,面對從未有過的挑戰,我們總會害怕退縮於心中,形成高聳的大山,形成難以逾越的恐懼心理。但只要我們有直面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就一定能翻山越河,遇見更好的自己。我小聲的說,我向下望去,深不見底的峽谷下,僅有幾汪潭水,兩邊的峭壁怪石嶙峋,布滿厚厚的苔蘚,聽著耳邊遠方傳來的蒼鷹西涼恐怖的鳴叫,我剛做起的心理建設,如八月裡浸滿雨水的山丘,瞬間崩塌。心裡退堂鼓的鼓聲越發強烈,「不行,堅持了那麼久,難道現在要放棄嗎?所謂成長,就是把不可能的事變成可能的,要儘可能地完成對自己的歷練啊!」
  • 學習型心理成長團體:父親節專題活動——天上有個「太陽」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年一度的父親節,本次同學會設置了父親節專題活動,85號渡老師王平帶領網校學員共5人進行了主題為《天上有個「太陽」》的心理成長團體活動。父親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外為孩子拼搏出豐富的物質生活,在家裡扮演教育、引導孩子的角色。父親從小便是孩子的山和天,是極其重要的偶像和榜樣。
  • 父親的功能
    孩子進入三歲之後,父親無論如何也就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那麼,在孩子漫長的成長曆程中,父親究竟具有哪些具體的功能呢?這是一個很現實而又極具操作性的問題。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父親的功能包括供養、護佑、規訓、傳道、勝利等5個成分。
  • 大山孩子四年前走出去今天回來,山還是那座山,但它已是大好河山
    雖然大山對她的孩子束縛著手腳,生活環境的艱苦,資源條件的限制,但是大山孩子卻依然摯愛著他的母親,對大山的情感依然初心不改。大山孩子四年前走出去今天回來,山還是那座山,但它已是大好河山。山裡的其他孩子,跟祖祖輩輩一樣,大多數早早就輟學去工廠打工,改變命運的想法幾乎沒有。多少年來,山還是那座山,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但魏凱倫同學生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庸,他不甘於這樣的生活,他選擇高考走出大山,實現自己當軍人的夢想。
  • 父親是山,母親是海,家庭風氣才是孩子成長最好的土壤
    一個家庭的重要組成成員中,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和諧氛圍和能量場,直接影響著子女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也關乎著一個孩子的未來。父親是家中的一座山,山因形走勢,因勢走形。一切形皆由山所定。而父親的眼界和格局,就是這座山的風骨,子女之勢,皆從風骨而來。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獨特屬性。曾國藩家族,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一個奇觀。兩百多年來,曾氏後代傑出者多達200餘人,大多成為學術、科技、文化領域的精英。
  • 搬磚男孩國防科大畢業後申請赴疆:山還是那座山,但不再是束縛
    在離開的那一刻,他高喊「山,山,我走出去了!」四年後畢業分配,魏凱倫主動寫下赴疆申請書。他說:「山還是那座山,但在我眼中不再是束縛,而是祖國的大好河山。」國防科技大學錄取通知書厭倦走山路農村孩子立志走出大山魏凱倫出生在在西北大山深處甘肅省通渭縣的一個小山村家中有七口人常年在外務工的父親一人獨自操持家務的母親年邁的爺爺還有三個年幼的弟弟妹妹魏凱倫的家距離縣城有半小時的車程雖不算太遠
  • 搬磚男孩國防科大畢業後申請赴疆:山還是那座山,但不再是束縛
    在離開的那一刻,他高喊「山,山,我走出去了!」四年後畢業分配,魏凱倫主動寫下赴疆申請書。他說:「山還是那座山,但在我眼中不再是束縛,而是祖國的大好河山。」2016年夏天山村孩子魏凱倫參加了高考不同於其他學生高考結束後的魏凱倫沒有過多考慮志願填報相關問題而是直接去工地搬磚掙錢
  • 黑龍重陽節以歌寄情 再唱《爸爸我心中的山》
    歌手黑龍圈內圈外都是以一個堅強的好大哥身份出現,也一直有著「傷情掌門人」之稱,然而在重陽節這天,他卻在博客裡深情款款的寫出了自己對嚴厲父親的思念以及自己童年的成長曆程,並放上十多年前的一段演出視頻。  黑龍寫道:「父親去世,雖然那時候的我很小,由於家境貧寒,也算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十一歲就出去打工,在這個過程中,我遇到過非常多的困難,經常餓肚子,找不著吃的,沒有地方住。
  • 三個孩子紛紛同父親劃清界限,語言家暴讓父親成為孩子心中的惡魔
    提起家庭暴力,我們關注最多的往往是暴力毆打,而父母的語言暴力,卻往往被認為是為了孩子好,還冠之以「愛之深,責之切」的名頭。施加語言暴力的家長也經常以「刀子嘴,豆腐心」來為自己開脫。殊不知,父母的每一次語言暴力都是一次對自己的醜化、惡化,直到變成孩子心中的惡魔。一、飽受語言家暴摧殘的孩子「你是豬啊!」「你怎麼這麼笨!」
  • 孩子成長的兩個關鍵時期,父親一定不能缺位
    >來體現:△第一個時期:幼兒期(3—6、7歲)這個時期的孩子處於幼兒園時期,主要有四個特徵:※遊戲是這一時期的主導活動,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最好形式父親無論是在動手能力還是創造能力母親和孩子玩遊戲,更多的搭搭積木、拼接模型,但在父親手裡,廢棄的紙皮也能變成玩具。孩子在遇到新花樣的時候,好奇心會驅使他們動手實踐,進而促進了孩子的心理發展。
  • 童年只有一次,父親的缺位會給孩子帶來怎麼樣的成長缺憾?
    那孩子的父親呢?,而父親則在培養孩子獨立性上佔優。所以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至關重要的。別怪孩子為什麼每次見到你都是一句:爸,我媽呢?應該反省自己是不是在孩子的成長中缺失太多。你是否知道孩子現在在讀哪本書?你是否知道孩子的衣褲鞋碼?
  • 父親,就是要給孩子安全和勇敢,這是孩子成長的路上必不可缺的
    他們希望從父親身上看到理想男人的典範,從他身上學習男人如何對待女人。所有這些該由男人來做的事情如果都是母親來完成,做父親的只顧忙著他自己的事情的話,那么子女將可能對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而這也必將影響到他們長大成人之後的人際關係。」要想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那就要學會做一個稱職的父親,那如何才能做好呢?
  • 六七歲孩子心理問題顯著 父親適當嚴厲有益成長
    六七歲孩子「心病」最多  昨天下午,團市委等單位發布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抽樣調查結果。調查結果發現: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佔82.08%,存在心理健康偏離的小學生中,輕度以上即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小學生佔4.01%,主要問題集中在學習障礙、情緒障礙、性格缺陷、行為障礙和社會適應障礙上。
  • 德宏人文 | 老城子中學那座山
    但在我心中,眷戀之情卻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日俱增。您還別不相信,人老了,就像老馬戀廄一樣,對那3000多個日日夜夜,雖不敢說記憶猶新,但也有著許多回憶之痕。  學校格局隨著吐故納新,也發生了許多變化,原來的模樣已存不多;但無論人事房舍格局如何變,坐落在校園東邊的那座小山除了樹在天天長大外,大抵是不變的吧!
  • 我心中的那座山——化隆大山中的代課教師李永年
    ——題記    我的父親是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阿什努鄉的一名代課教師,他堅守在三尺講臺已經十九年了。父親剛開始工作是在家鄉的一所學校,因為工作認真、吃苦耐勞,在當地得到了各界的好評。    父親所在學校山大溝深,離家有二百多公裡的路程。工作這麼多年父親拿著微薄的代課工資維持著家裡的生活。
  • 那山,那溝,那座心中的碑——追記應縣北辛莊村原黨支部書記宋德
    整整70天,早上起來上坡,晚上太陽落山回家,中午叫人捎點飯在山上吃。有回下坡不小心崴了一下,膝蓋腫起一寸多,崔保富看不過眼,死活把他攙扶回家。第二天,他拄著根拐杖,又顫巍巍上山了。伏天是搶種黃芪的最好時機。每天黑夜,宋德和5歲的小外甥搶著看電視,中央臺、省臺、縣臺,一個接一個看天氣預報,第二天早早起來爬上半山坡看雲,等著一場好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