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6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
壓心底壓心底不能告訴你……
伴隨著《粉紅色的回憶》
夏天又要過去了~
暑盡涼生,秋意漸濃。處暑,即為「出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處,止也,暑氣至此二止矣。」「處」乃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
處暑過後,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炎熱逐漸向寒冷過度,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
此時養生應注重滋陰養肺和祛暑化溼並重,尤其要注意「養氣」,以防冬日陽氣不足。從中醫學角度,艾灸就是一種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的治療疾病,養生保健的好方法。
艾灸,是指用艾葉製成的艾條、艾柱,產生的艾熱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具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拔毒洩熱、防病保健等作用。
其中,防病保健作用一直被世人所推崇。中醫學有「防病於未然」「治未病」等思想,艾灸在治療疾病之外,具有預防疾病和保健養生的作用。中醫有云:「若要身體安,三裡常不幹」「三裡灸不絕,一切災病息」,意思是艾灸足三裡穴可起到健身的作用。
唐代《千金要方》裡說「凡宦遊吳蜀,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瘥,則瘴癧溫瘧毒氣不能著人」,可見艾灸能預防傳染病。《針灸大成》裡則有灸足三裡預防中風的記載。
艾灸可溫陽補虛,常灸足三裡、中脘,可使胃氣盛壯,胃為水谷之海,榮衛之所出,五臟六腑,皆受其氣,胃氣常盛,則氣血充盈,人體就健康;命門是人體真火的所在,為人之根本,常灸可保陽氣充足;關元、氣海為藏精蓄血的所在,艾灸可使精血充足,從而提升人體的免疫力,達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處暑節氣正處於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天序。處暑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易產生咳嗽少痰、咽幹不適、鼻燥口乾、手腳心熱等。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易復發或加重。所以應時治宜,抓緊時機,運用艾灸的方法,通調百脈,溫陽祛溼,防病保健,中醫養生中將這種方法稱為「節氣灸」。
處暑時期行「節氣灸」,可刺激人體經穴,使經絡中的氣血循行加速,從而加強對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營養,補充人體陽氣,以達到防病抗病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關元、足三裡、中脘、豐隆、湧泉等。在這些穴位中,最重要的應該是關元穴。
《針灸穴名釋義》中對關元穴做了解釋:關,指閉藏,關閉,機關。元,指元氣。意為下焦元陽元陰關藏出入之所。關元,顧名思義,關閉元氣之門。秋冬季節,自然界陽氣由疏洩趨向收斂,人體的陰陽也要順應天地。灸關元是屬於這段時間的主旋律。所以說,要想安然度過寒冷冬季,艾灸養生從現在開始。
來源:徐匯區中心醫院
原標題:《【節 氣】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出伏了怎麼養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