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網上賣羊致富故事被講到了全國 主人公劉國寧:堅定信心好好幹!

2020-12-16 每日甘肅網

山崗上的環縣肉羊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佔東

  「5月18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有關發布會上,我和鄉親們藉助電商賣羊致富的故事,被商務部領導作為農民通過電商致富的例子講給了記者。我在網上看到後,很振奮!下一步要堅定信心、好好幹!」今天上午接受記者採訪時,環縣電商商家劉國寧表達著內心的喜悅和信心。

  「農民通過電商致富,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甘肅環縣有一家農戶,父親養了一輩子的,過去只能賣給販子,兒子大學畢業後回鄉創業,通過電商打開了的銷路。去年他把父親養的,以及周邊各村的總共13000隻一起賣了,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今年我們還將繼續加大電商扶貧力度,推動貧困地區電商發展,帶動500萬貧困戶就業增收。」5月18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有關發布會上,商務部領導在答記者問、談及電商精準扶貧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甘肅環縣毛井鄉楊東掌村31歲的小夥子——劉國寧。

  2013年在青島讀完大學後,劉國寧就開始嘗試在網上銷售家鄉環縣的優質肉羊。2014年下半年,隨著環縣電商發展步伐的加快,他進一步堅定了通過電商賣羊的信心。2015年4月,劉國寧註冊成立公司,全力以赴帶領鄉親們在網上賣羊。如今,他在老家不僅成立了養殖合作社,還帶領社員進行訂單式養殖,這其中就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他在多多平臺上的「隴上劉叔叔」旗艦店,已成為電商賣羊主窗口。

  據了解,環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日照充足、氣候乾旱,屬於典型的半農半牧地區。草原上生長著地椒、甘草、秦艽、遠志、麻黃等可供食用的100多種「中藥草」,造就了環縣肉的獨特品質。

  「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環縣優質農特產品,這已經成為重要渠道。今年以來,環縣黨委、政府及有關企業參與的直播帶貨活動有20多場,其中由黨委、政府領導親自參加的就有3次。今年4月21日,環縣縣委副書記、縣長何英多多直播間,向多多6億用戶推介環縣羊肉,當天售出羊肉18203斤,成交金額達58.6萬元。」環縣電商中心主任張金告訴記者。

  張金介紹,在大力推廣良種、保證品質的基礎上,環縣已建成年屠宰百萬隻肉羊的生產線,配置全進口設備,按照國際肉品市場標準屠宰加工、精細分割,開發出近百種系列產品,還應用最先進的儲存技術,減少凍品,增加品。「我們的目標是『一到底』,配送全國。」

相關焦點

  • 環縣的羊——甘肅省舍飼養殖第一縣羊產業發展觀察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薛巍敏 劉華東環縣的羊,過去因為肉好吃聞名天下。今天環縣的羊,是因為飼養規模大、現代化產業鏈長、農民增收快而聞名全國。無論從餵養的草料到衛生防疫,還是從精準化育肥到優良繁殖,環縣的羊產業已經成為全省養殖產業中農民致富最快最穩的「鐵桿莊稼」。
  • 甘肅環縣農戶養羊心經:「土方子」不「土」,專治羊生病
    鍾欣 攝中新網蘭州5月22日電 (高展 李文)「羊流鼻涕、眼角有眼屎,如果吃料正常、不發燒,只需要給飼料裡加點板藍根阿莫西林就可以;羊如果原地轉圈就得注意了,這是患上腦包蟲病了,得去村上獸防站。」日前,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秦團莊鄉新峁村村民章興斌一邊清理羊舍,一邊說起羊一些常見病種要怎麼醫。
  • 慶陽環縣一顆蘋果竟然拍出18888元,是的,這是一個有故事的蘋果……
    王者奎是村裡的蘋果致富之星,在他的帶領下,村裡成立了兩個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從技術、銷路等多個方面這是王者奎萬萬沒想到的~他說,「更有信心帶領合作社的果農脫貧致富了!」18888元賣一顆蘋果,可能很多網友會說競拍者「燒燎的很」,但蘇元偉的想法很簡單,作為環縣本土企業家
  • 「坐高鐵·遊慶陽」第八站環縣丨人文之旅 紅色環縣
    道情皮影2006年被列為全國首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代表作名錄, 先後15次代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出國展演 在環縣,幾乎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梯田,分布在環縣的角角落落裡。這裡固然貧瘠乾旱,但是這裡的人們,卻在天地之間,用梯田譜寫了一首「改天換地」的壯歌。 環縣小南溝楊胡套子原生態草原
  • 環縣正豐農牧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旗下有環縣世強養殖專業合作社、環縣六合碧養殖專業合作社、環縣久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環縣山童牧歌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養殖戶1000餘戶,固定資產投資2500餘萬元,員工110人的團隊。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運作,形成了飼料加工、種羊繁育、生羊屠宰深加工、產品營銷、餐飲服務的完整產業鏈,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
  • 黃靜:堅定信心勤勞致富未來會更好
    「堅定信心,勤勞致富,未來會更好。」黃靜很快回復,鼓勵他戰勝困難。不到30歲的莊中傑患脈管炎疾病,黃靜多次去家裡看望,囑託幹部多想辦法幫助他。2019年,四處治療未能痊癒,不得不做了截肢手術。康復後,黃靜又為他聯繫免費假肢安裝機構。「因為我,要不是黃書記關心,俺全家早完了。」莊中傑眼中噙著淚水。同樣是貧困戶的吳恆吉覺得莊中傑說的真切。
  • 甘肅環縣發展現代畜牧業吸引一批大學畢業生返鄉創業就業 來了新...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環縣把發展羊產業作為富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從2013年發布「招賢令」,再到成立甘肅省首個縣級大學生養羊產業協會,環縣打出扶持政策組合拳,至今吸引約600名大學畢業生返鄉投身養殖業發展,推動傳統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 環縣 山川梁峁披綠裝
    環縣 山川梁峁披綠裝環縣合道鎮生態風貌一瞥。環縣融媒體中心提供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楊 蕊初夏的環縣,樹木繁翳,梯田層疊,生機勃發,濃鬱的綠意撲面而來。環縣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溝壑縱橫、梁峁交錯,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 廣東羊和村:致富的蘭花開在全村人心裡
    原標題:廣東羊和村:致富的蘭花開在全村人心裡巧手飛快轉動著,一株株蝴蝶蘭苗快速地從小杯換到大杯……在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楊村鎮羊和村的蝴蝶蘭種植大棚裡,村民王少英正全神貫注工作著,臉上流出了汗都顧不上擦。「一天可以賺近100多元,一個月下來就可以拿到近3000元工資。」
  • 來了新「羊倌」 旺了羊產業(人民眼·人才下鄉)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環縣把發展羊產業作為富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從2013年發布「招賢令」,到2019年啟動大學生養羊「三年千人計劃」,再到成立甘肅省首個縣級大學生養羊產業協會,環縣打出扶持政策組合拳,至今吸引約600名大學畢業生返鄉投身養殖業發展,推動傳統羊產業加快轉型升級。
  • 新華社評論員:堅定中國信心,凝聚奮鬥力量——寫在2019年全國兩會...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題:堅定中國信心,凝聚奮鬥力量——寫在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新華社評論員春風拂面,萬象更新,2019年全國兩會拉開大幕。家事、國事、天下事,在這裡交匯;信心、力量、共識,在這裡凝聚。這是舉世矚目的時刻,更是凝心聚力的盛會。
  • 威海環翠區:小小地瓜鋪就鄉村「致富路」
    在威海市環翠區溫泉鎮雙寺夼村,一顆顆孕育著甜蜜和希望的地瓜種苗正積蓄著能量,這份「甜蜜的產業」為老百姓鋪就了一條致富路。在雙寺夼村東邊的農田裡,一座大棚拔地而起。大棚裡,剛種下100畝新品種地瓜苗,於常春正和其他村民一起,為這些寶貝疙瘩澆灌保墒,細心管理。
  • 你直播賣過啥?銅川印臺小夥靠直播一年賣羊50隻,掙了7萬多!
    「強強,最近羊咋樣?」劉家溝第一書記雷挺問道。 「好著嘞,才在直播APP上賣了7隻母羊。」陳強強笑著答道。 8月30日,陳強強通過直播APP,一次性賣出去了7隻母山羊,收入1.1萬元,去年通過直播賣出去了近50隻羊,掙了7萬多,儼然成了村裡的「富裕戶」。
  • 2020年慶陽市文雅高考獎學金慶城縣、環縣發放儀式順利舉行
    8月8日,2020年慶陽市文雅高考獎學金慶城縣、環縣發放儀式在慶城縣順利舉行,深圳市文和至雅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蔣能三、天水文雅愛心基金會秘書長郭宏偉、深圳市文和至雅公益基金會項目經理顏軒宗、團市委青聯主席宋振輝、慶城縣教育局、環縣團委相關負責人及慶城縣、環縣40名高考成績優異學子共計50餘人參加
  • 賣雞蛋年收入3000萬的故事!
    賣雞蛋年收入3000萬的致富故事!主人公李學財是福建沙縣人專門從事土雞的放養和土雞蛋的銷售,是樂子土雞蛋品牌的創始人,對創業的他來說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養好雞生好蛋,他的夢想就是將自己創立的樂子土雞蛋家喻戶曉賣遍全國。
  • 【脫貧故事】陝西三原縣老徐「羊」眉吐氣走上致富路
    老徐也覺得這是一條致富的好路子。夏豔榮帶著老徐到鎮政府申請了產業扶持金。老徐走上了養羊致富的快車道。從開始的3隻羊,到5隻羊8隻羊,再到現在的20多隻羊,羊奶最多的時候,一天可收入300元左右,他還積極參加縣、鎮兩級產業方面的培訓,想把養羊這件事做好做精。現在,老徐家生活變好了,而且越來越好,不僅還完了所有的外債,還有了存款。
  • 一心一意興羊業 環縣龍頭企業構建肉羊全產業鏈
    近年來,環縣從飼草種植、良種繁育到規模養殖、屠宰加工,再到冷鏈物流、市場營銷,肉羊產業鏈條上的每個環節都有龍頭企業的全力帶動。全產業鏈、全供應鏈、全循環鏈、全價值鏈「四鏈」共建齊抓,各類要素、各方力量正向環縣肉羊產業集聚,實現了全縣「眾口一詞念羊經」「一心一意興羊業」。
  • 蔡英文稱有信心讓臺灣脫胎換骨 臺網友諷:幹話講到美國去!
    蔡英文稱有信心讓臺灣脫胎換骨 臺網友諷:幹話講到美國去!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8月2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過境美國休斯敦時表示,臺灣正往好的方向改變,她很堅定
  • 南平延平區:綠色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了!
    「來到這『全國綠色小康村』,村裡空氣好,爆紅的3D彩繪可打卡拍照,再到江岸生態餐廳品嘗美食,看茶洋窯文化,確是一場美妙之旅。」元旦假期,遊客張姐和三五好友從延平城區而來,她是專為斜溪的「綠」而來。上月,記者來到斜溪村,與基層幹部一起共學五中全會精神。村黨支部書記王麗說:「前幾日,區委黨校賴啟星老師來村裡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綠色發展的信心!
  • 90後小媳婦,手工「鏊」出一條致富路
    90後小媳婦,手工「鏊」出一條致富路王亞菲(左)和婆婆製作鏊乾糧。在高臺縣宣化鎮,有一位90後小媳婦,面對家庭困難,不抱怨不放棄,用小手藝蹚出致富路,嫩肩膀扛起持家擔,與婆婆一起照顧失智的丈夫、年幼的孩子,用柴火灶做手工饃,傳承勤勞致富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