蟯蟲【奇特一生

2021-01-16 我愛寄生蟲


蠕形住腸線蟲(Enterobius  vermicularis)又稱人蟯蟲,簡稱蟯蟲(pinworm),主要寄生於人體小腸末端、盲腸和結腸,引起蟯蟲病(enterobiasis),人是惟一的傳染源,換句話說,當發現新蟯蟲病人時肯定是從其他蟯蟲病人或帶蟲者傳染的。在兒童群居群體中,往往由於自身感染、食物或環境汙染而出現持續性的反覆再感染,使得蟯蟲病遷延不愈,易治難防。


先介紹蟯蟲的生命周期(生活史),再來談談它們的奇特之處。

蟯蟲生活史非常簡單,無需中間宿主,蟲卵時期無需離體在外界環境中發育。

蟯蟲成蟲主要寄生於人體腸腔(盲腸、結腸及迴腸下段)內,附著在腸黏膜上,以腸腔內容物、組織或血液為食。重度感染時甚至可達胃和食道。

蟯蟲雌雄交配後,雄蟲很快死亡從而被排出體外。

子宮內充滿蟲卵的雌蟲在腸內溫度和低氧環境中,一般不排卵。當宿主睡眠,肛門括約肌鬆弛時,雌蟲移行至肛門外,產卵於肛門周圍和會陰皮膚皺褶處。

每條雌蟲產卵多達萬餘個。產卵後雌蟲大多自然死亡,也有少數可重返迴腸腔,也可誤入陰道、子宮、尿道、腹腔等部位,引起異位損害。

粘附在肛周皮膚上的蟲卵,在34~36℃,相對溼度90%~100%,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卵胚很快發育,約經6小時,卵內幼蟲發育成熟,蛻皮1次後即成為感染期卵。

蟯蟲生活發育感染方式示意圖


雌蟲在肛周的蠕動刺激,使肛門周圍發癢,當患兒用手搔癢時,感染期卵汙染手指,經肛門—手—口方式感染,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蟲卵也可散落在衣褲、被褥、玩具、食物上,經口或經空氣吸入等方式使其他人感染。 

被人食(吸)入的蟲卵在十二指腸內孵出幼蟲,幼蟲沿小腸下行,途中蛻皮2次,在結腸經第4次蛻皮後發育為成蟲。感染期卵孵出幼蟲到最後發育成熟產卵,約需2~4周。雌蟲壽命一般約為1個月,很少超過2個月。


奇特之處


父母為子代嘔心瀝血,不惜粉身碎骨,以殘烈的方式界定可憐天下父母心。繁衍後代成為蟯蟲生命最終極的目標,本就至多2個月的短暫一生,雄蟲卻早在與雌蟲交配之後就崩解離逝,先於雌蟲一步魂歸腸腔,而作為呼應,雌蟲完成排完卵的任務之後也緊隨雄蟲而去,甚至把留在子宮內的卵都全部拋灑在了肛門周邊的皮膚之上,真沒有辜負雄蟲的一片死心。

蟯蟲標本

奇特的蟯蟲卵結構在人體寄生蟲卵界獨樹一幟,屬劍走偏鋒,靠著它能暴行於世界而屹立不倒。

我們先看看教課書裡的描述,一般都是這樣的:蟯蟲卵無色透明,長橢圓形,兩側不對稱,一側扁平,另一側稍凸。很顯然這是光鏡下較為常見的一種形態描述,看後只能理解個大概,但蟲卵的立體輪廓具體啥樣,估計大多數人心裡仍沒個譜。奇特的蟯蟲卵究竟有何奇異特別之處呢?

光鏡下的蟲卵

蟯蟲卵的奇特形態是無法在光鏡裡真實呈現的,那年於是請人運用計算機3D軟體製作出了下面三維立體形態模擬,讓大家有大概整體的認識,個人感覺仍不太精準,還有改進的小地方。


據專業文獻研究報告,1984年王松山在題名《蟯蟲卵的掃描電鏡觀察》的文章中,對蟯蟲卵的結構作了詳細描述,現摘錄文中的一段,「掃描電鏡圖象顯示, 蟯蟲卵為一個三面體, 外形略似山植核狀,有三個面, 兩個是凸面,一個是凹面;兩個凸面對稱, 猶如一對蚌殼;凹面為長橢圓形, 由邊緣向中間凹陷逐漸明顯,以縱軸中線凹陷最深。 凸面與凹面最長徑與橫徑之比約為3:2。 三個面的移行部分均呈弧形,兩凸面交界線的彎曲程度大。」文中所附一張立體示意圖如下。

圖8.蟯蟲卵立體模式圖

L.凸面  V.凹面 R.兩凸面交界處 OA.蓋端 T.末端 


為更深理解蟯蟲卵形態,再附上文中所說的類似「柿子核」「山楂核」形態,於是從網上找到這兩種核的圖片。

山楂核  網絡圖片

柿子核  網絡圖片

如果生活中沒留意這兩種核的話,個人覺得類似皮划艇的形狀也說得過去,下面圖中的艇,如果兩邊欄稍高點會更象一些。

(網絡圖片)

蟯蟲卵這種非同一般的形狀結構加上自身比重較輕,個人猜想是有利於其在空氣中懸漂,並且還能增強其在外界吸附其它物體的能力,蟲卵能隨空氣吸入是蟯蟲卵侵入人體的另一重要方式。


另一有待探究證實的奇特是其極簡生命周期下的真正逆行感染,一旦坐實,就把蟯蟲的極簡生活周期推向頂峰。所謂逆行感染指排於肛周的卵在適宜條件之下可孵化出幼蟲,幼蟲可爮入腸腔發育為成蟲。文獻研究記載,運用人工孵化出的幼蟲放置肛周能完成實現逆行感染,最終能查見蟲卵。當前研究的關鍵在於肛周蟲卵能否自行而非人為幹預孵化出幼蟲,仍需有力的證據來證明,據個人實際工作中肛周檢查蟲卵來看,還未曾見過空殼卵或者說相對完整的破殼卵,關注點都在是否陽性上,忽視了卵內容物的有無,算是缺乏有力證據的因素之一吧。

(2018.3.14 整理製作編寫 朱紅剛)

相關焦點

  • 蟯蟲的症狀 怎麼判斷寶寶有蟯蟲
    寶寶長蟯蟲以後可能不會出現什麼症狀,但如果你發現寶寶夜裡會因肛門奇癢難忍而睡不好、煩躁不安,那可能就說明寶寶是蟯蟲病。有時,蟯蟲還能讓寶寶肚子不舒服。那麼,爸爸媽媽要怎麼判斷寶寶有蟯蟲呢?兒童是如何感染蟯蟲的?蟯蟲感染過程通常可分兩個步驟。首先,肛門附近的蟲卵汙染衣服、床單、玩具等;然後,其他兒童接觸這些汙染物,通過手指將蟲卵帶入口中並吞下。蟲卵也可經空氣吸入後吞下。兒童尚可能將自己肛門附近的蟲卵帶入口中,造成重複感染。         蟯蟲於2~6周內在小腸下端發育成熟。雌性蟯蟲通常在夜間移行到肛門附近,將卵產在兒童的皮膚皺褶中。
  • 偶遇「蟯蟲」
    👀        隨後,臨檢室寄生蟲學資深專家關武榮老師又給我們講解了蟯蟲成蟲以及蟲卵的形態特徵以及蟯蟲的生活史,並且建議繼續在塗片中尋找蟯蟲成蟲,以進一步明確診斷,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關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確定了蟯蟲成蟲!
  • 寶寶有了蟯蟲怎麼辦?
    蟯蟲幸運的是,這種寄生於兒童身上的最常見寄生蟲——蟯蟲,基本沒有任何危害。蟯蟲看起來很噁心,而且有可能引起皮膚瘙癢,對於女孩來說,還有可能引起陰道分泌物增多~不過一般不會引起更嚴重的疾病。蟯蟲引起的社會關注遠遠多於它實際能引起的疾病通過人與人的接觸,很容易傳染蟯蟲蟲卵。很多時候,一個感染的孩子搔抓了自己,指甲上沾滿了蟲卵,然後再把蟲卵留在了他曾接觸過的沙發、馬桶等公共場所,當另一個不知情的孩子接觸到這些蟲卵的時候,就再把這種蟲卵帶到自己身上或手上,繼而進入他的口腔。當蟲卵被吞下後,就會在孩子體內繁殖,蟯蟲慢慢沿著孩子消化道到達肛門,並再一次在這裡產卵。
  • 香油怎麼治蟯蟲
    很多寶寶會有蟯蟲,這個是很危險的,長時間下去對寶寶的身體是很大的傷害,需要及早調理才行,才可以使身體得到康復,有些人認為蟯蟲是可以用香油來醫治的,那麼香油怎麼治蟯蟲?
  • 蟯蟲有沒有找上您家寶寶?
    這種蟲子叫蟯蟲。從本月17日開始,合肥市疾控中心將在市區範圍內進行為期一周的調查,為今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調查:抽查年齡在3至12歲  此次調查按東西南北中方位抽取了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包河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5個調查點。每個調查點分別抽查150名3歲~12歲的小學學生和幼兒園兒童。
  • 不講衛生,小心蛔蟲、蟯蟲惹上身
    更需警惕,蟯蟲在幼兒中傳染  「除了蛔蟲外,幼兒群體應該注意的是另外一種腸道寄生蟲病。」趙旭東說,蛔蟲、鉤蟲、鞭蟲、蟯蟲是四大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鉤蟲是通過皮膚感染,進而進入人體,目前感染率較低,在1%以下,鞭蟲也是食入不潔食物引起,目前感染率在0.5%以下。而蟯蟲病的感染率一直下降較慢,上世紀90年代末在24%,而目前也在6%至7%。
  • 女童肛周深夜爬出十幾條蟯蟲
    前日,在就診後,醫生告訴小昕家長,其肛門上爬出的小蟲子為蟯蟲,可能是小昕平常喜歡咬手指和指甲不小心感染的。睡到深夜肛門爬出小白蟲「太恐怖了,十幾條小蟲子在屁股後面蠕動,我都不敢看了。」昨日,在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兒童急診室就診時,小昕的媽媽吳女士說起兩天前看到的情景,仍不寒而慄。
  • 別看蟯蟲個不大,痛苦鬧心麻煩大
    家住戶縣的小嬅(化名)在去年12月底因為肛周瘙癢、夜不能寐被當地醫院診斷為蟯蟲病,小嬅媽媽聽醫生說這是一種兒童常見病,又聽說蟯蟲一般存活不超過一個月,所以當時比較「安心的」開了藥,進行驅蟲治療後,就帶著孩子回家了。然而近期,小嬅夜間再次出現瘙癢症狀,情況較之前更有過之,看著孩子白天嘔吐腹瀉,晚上狂撓亂抓,媽媽心急如焚,也不禁納悶「這小小的蟯蟲,怎麼吃了打蟲藥都打不掉?」
  • 談談蟯蟲檢查的兩三事
    當孩子說屁屁癢,媽媽內心思考:『孩子平時啃手指節,估計要做蟯蟲檢查了,平時蠻注意衛生的』。我跟孩子解釋,蟯蟲是一種白色的寄生蟲,因為形狀尺寸,所以又稱「針狀蟲」,它會待在大腸,小腸,直腸,靠食物殘渣跟人體血液存活,晚上的時候,蟯蟲會從腸子出來,跑到肛門附近周圍產卵,所以得到蟯蟲的患者,肛門會覺得痒痒的。
  • 談談蟯蟲檢查的兩三事!
    當孩子說屁屁癢,媽媽內心思考:『孩子平時啃手指節,估計要做蟯蟲檢查了,平時蠻注意衛生的』。我跟孩子解釋,蟯蟲是一種白色的寄生蟲,因為形狀尺寸,所以又稱「針狀蟲」,它會待在大腸,小腸,直腸,靠食物殘渣跟人體血液存活,晚上的時候,蟯蟲會從腸子出來,跑到肛門附近周圍產卵,所以得到蟯蟲的患者,肛門會覺得痒痒的。
  • 讀《奇特的一生》有感
    除了《教學的勇氣》,我還閱讀了《奇特的一生》,看這本書的原由就是想獲得時間管理的方法。看完後不禁覺得柳比歇夫一生的確讓人驚嘆,偉大的人除了天賦異稟之外還有一個成功的法門—時間管理。目標——條件柳比歇夫之所以能夠有如此偉大的成就是因為他早就確定了這一生要奮鬥的目標:創立生物分類法。
  • 夏秋季節兒童蟯蟲防治不容忽視
    醫生介紹說,蟯蟲病是兒童常見的腸寄生蟲病,蟯蟲主要寄生在小腸下段,會爬出肛門,在周圍皮膚上產卵,引起奇癢,孩子用手指搔癢時,蟲卵又通過汙染的手、食物、衣物、塵埃、玩具等物從口中吞入,在體內成蟲,反覆感染,多在兒童集體機構或家庭中反覆流行。據了解,寶寶如果感染了蟯蟲病,常伴有煩躁不安、食慾減退、消瘦、失眠、夜驚、腹痛、腹瀉等症狀。
  • 母子仨晚上屁股癢得睡不著 原來是感染了蟯蟲
    最近,周女士的孩子們感染了蟯蟲,傳播給了媽媽,結果母子仨一起被蟯蟲折騰得睡不著。  「醫生,我最近肛門癢得厲害,晚上睡不好。」36歲的周女士近日求診於廈門市中醫院肛腸科。該科主治醫師張志謙通過檢查發現,周女士肛門皮膚沒有明顯的皮疹,肛門直腸也沒有明顯的異常。再次詢問,發現周女士提及的肛門瘙癢與一般瘙癢不一樣,白天時一點感覺沒有,一到半夜肛門就瘙癢難耐。
  • 幼兒應每年開展一次蟯蟲蟲卵健康篩查
    蟯蟲的傳染途徑主要是在幼兒及兒童間接觸傳染。主要症狀為肛門及肛門周瘙癢,幼兒或兒童會由於瘙癢而抓撓瘙癢部位,同時沾染上蟯蟲蟲卵,再通過接觸玩具,座椅或門把手等將蟲卵擴散到孩子容易碰到的生活範圍內,其他孩子再碰觸已被沾染蟲卵的玩具桌椅等物品感染。一般來講,如果幼兒園內有一名兒童感染者,會在短時間內,將會傳染給所有同範圍的幼兒及兒童。
  • 臺灣宜蘭一學校學生蟯蟲感染率逐年攀升 情況罕見
    臺灣宜蘭一學校學生蟯蟲感染率逐年攀升 情況罕見 2019-01-1421.35%,平均5個孩子就有1個感染蟯蟲,追蹤該校近幾年情況也是逐年攀升,學生每年感染蟯蟲都高於全臺平均值,情況相當罕見。
  • 武漢城區三成兒童感染蟯蟲飯前便後應勤洗手
    昨日,他們來到省疾控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部,主任醫師陳建設經過檢查發現:是腸道寄生蟲蟯蟲在作祟。他說,武漢城區兒童的蟯蟲感染率已達三成,要防止重複感染和集體感染。陳醫師說,蟯蟲寄生在人的小腸下部和大腸裡,可通過口、手、肛門直接傳播。在城區幼兒園,蟯蟲非常容易發生群體感染,只要有一個小孩攜帶蟯蟲,同一幼兒園內蟯蟲感染率可達80%-90%。
  • 孩子屁股癢總愛撓,是蟯蟲感染嗎?醫生告訴你答案
    像這種情況呢,我們可以初步判斷是寄生蟲感染了,現在的寄生蟲主要是蟯蟲感染。蟯蟲長什麼樣子?大概一釐米長,零點五毫米這麼細,那種特別細小的小白蟲子。如何判斷寶寶是否是感染了蟯蟲呢?蟯蟲感染對於孩子來說最典型的一個表現,就是晚上的時候,屁股周圍癢,然後孩子會去撓屁股,睡不好,因為晚上蟲子會爬到肛門周圍去產卵,所以會很癢。
  • 半夜十二點給娃抓完蟯蟲,我簡直想自戳雙目
    萬一家裡有倆娃同睡一張床, 萬一其中一個有蟯蟲…… 老母親的自戳雙目x2怕是跑不掉了。
  • 廈門海滄寄生蟲抽樣調查 2所幼兒園蟯蟲感染率15.68%
    廈門日報訊 (記者 劉蓉)昨日,記者從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在海滄區剛剛結束的人體重點寄生蟲病現狀抽樣調查裡,幼兒園的蟯蟲感染率為15.68%,成人的鉤蟲感染率為2‰。未檢出蛔蟲病、鞭蟲病。選取兩所幼兒園檢測蟯蟲,共檢測236名3歲-5歲的兒童,感染率15.68%。疾控專家分析原因稱,蟯蟲的傳染途徑是糞口傳播,主要是在幼兒及兒童間接觸傳染。主要症狀為肛門及肛門周瘙癢,幼兒或兒童會由於瘙癢而抓撓瘙癢部位,同時沾染上蟯蟲蟲卵,再通過接觸玩具,座椅或門把手等將蟲卵擴散到孩子容易碰到的生活範圍內,其他孩子再碰觸已被沾染蟲卵的玩具桌椅等物品感染。
  • 海滄寄生蟲抽樣調查 2所幼兒園蟯蟲感染率15.68%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記者 劉蓉 通訊員 陳贇)昨日,記者從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在海滄區剛剛結束的人體重點寄生蟲病現狀抽樣調查裡,幼兒園的蟯蟲感染率為15.68%,成人的鉤蟲感染率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