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快訊(記者黃淑平通訊員李政)福州7歲的女童小昕(化名)半個月來經常肛門癢、肚子痛。家長半夜掀開褲子查看,竟發現她肛周有十幾條白色的小蟲子在蠕動。前日,在就診後,醫生告訴小昕家長,其肛門上爬出的小蟲子為蟯蟲,可能是小昕平常喜歡咬手指和指甲不小心感染的。
「太恐怖了,十幾條小蟲子在屁股後面蠕動,我都不敢看了。」昨日,在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兒童急診室就診時,小昕的媽媽吳女士說起兩天前看到的情景,仍不寒而慄。吳女士告訴醫生,這半個月來,小昕經常叫肚子疼,晚上睡覺前老是喊屁股瘙癢,還一直用手撓。
2月7日晚上11點多,小昕睡了一個多小時後,突然醒過來大叫屁股癢。吳女士掀開小昕的褲子湊近看。「隱約看到肛門上有東西在動,拿手電筒一照,差點嚇死了,十多條小蟲子在蠕動,太恐怖了。」吳女士說,她當場往後退了好幾步,趕緊喊來老公和家人查看。後來確認女兒肛門周圍有十多條白色的小蟲子,每條蟲子有1cm長,她趕緊讓老公用紙巾包著拿掉。
昨日上午,她趕緊帶著小昕到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找醫生確診。兒科主任醫師任榕娜初步確診為腸道寄生蟲——蟯蟲。
醫生進一步詢問才了解到,原來,小昕從小就喜歡啃手指頭、咬指甲蓋,十個手指頭的指甲從來都沒有平整過。而這個行為,多半是小昕感染蟲卵的途徑。
昨日,任榕娜給小昕開了些殺蟲藥,過兩天小昕腹中的蟯蟲和蟲卵就可被清除。任榕娜再三叮囑,除了做好小昕的個人衛生,家長一定要讓其改掉吃手指和咬指甲蓋的習慣,否則小昕很可能再次感染蟯蟲。
任榕娜告訴東南快報記者,蟯蟲與蛔蟲一樣,都是一種腸道寄生蟲,廣泛存在於環境中,個人衛生沒做好,都可能被傳染。任榕娜說,臨床上接診的長蟯蟲的孩子,多以自身感染為主。例如蟲卵沾染在孩子指甲內,或床單、被褥、衣物、玩具上,進而通過消化道進入人體孵化成成蟲。
而腸道內缺氧,蟲子就會在夜間9-10點爬到肛門周圍。所以,感染蟲卵後,有些人會表現為夜間肛門或陰部瘙癢;有些表現為長皮疹;有時候會表現出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有些則表現為睡不安、咬牙齒、易哭鬧、不愛吃飯,女孩子還有尿頻、尿痛的症狀;若蟯蟲數量多,會影響兒童營養吸收與身體發育。而1/3的兒童感染後沒有任何症狀。
任榕娜解釋,雖然現在衛生條件好了,但是如果孩子肛周附近瘙癢時,家長還是要想到感染蟯蟲的可能。畢竟城市裡也還有各種寵物,孩子在戶外玩耍難免接觸到動物糞便,空氣中也會飄散著蟲卵。
因此,任榕娜提醒家長,定期幫孩子剪短指甲、糾正吮指習慣、避免穿開襠褲等很重要。而平常肛門癢的兒童,家長除了在夜間幫孩子捉蟲,還可以用肥皂水清洗肛門周圍皮膚,並將內衣褲蒸煮後日曬殺蟲。
(東南快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