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科普了寄生蟲感染的相關知識後,我在評論區看到不少朋友諮詢蟯蟲病的治療和用藥,今天就來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蟯蟲感染流行概況
蟯蟲是可寄居於人類腸道的寄生蟲,人類是它唯一的宿主。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感染蟯蟲,家庭內部傳播較為常見。
我國2001~2004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人群感染率為10.28%,感染率最髙的是海南省(42.64%),感染率最髙年齡組為6~9(12.52%)。2歲以下兒童相對少見。
蟯蟲的傳播途徑
蟯蟲的主要傳播途徑是肛門-手-口直接自體傳播。
蟯蟲雌蟲受精後在肛門外產卵並引起肛周皮膚瘙癢,當患者用手抓撓時,蟲卵就汙染了手和指甲,再經手拿食物而吃進嘴裡。
兒童患者也常因吃手指或咬指甲而反覆感染。
也可間接接觸傳播。即:他人食用受患者汙染的手觸摸過的食物或者接觸患者汙染的衣物或床上用品,以及接觸被蟲卵汙染的環境表面,比如窗簾或地毯等,均可被傳染。
人吃了蟯蟲卵後,蟲卵先在小腸內長成幼蟲,然後成蟲主要寄居在盲腸和闌尾處。
當人在夜裡熟睡時,受孕雌蟲會爬行到肛門外皮膚褶皺處,在溫度改變的刺激下,便開始大量排卵。
一條雌蟲一次可以產卵1萬枚以上。蟲卵中的幼蟲一般在4-6小時內發育成熟。
在溫暖乾燥的環境下,一兩天後蟲卵便失去感染性,然而在陰冷和潮溼的環境下,蟲卵可以存活兩周以上。
雌蟲排卵後大多乾癟死亡,少數雌蟲也可再進入肛門,或者「迷路」進入尿道、陰道、子宮等部位引發尿道炎、外陰陰道炎、輸卵管炎、腹膜炎等疾病。
蟯蟲感染的症狀
許多蟯蟲感染患者沒有任何症狀。當患者出現症狀時,最典型的症狀是肛門周圍瘙癢,那是因為雌蟲在肛周產卵時,會刺激肛周,產生瘙癢感。
瘙癢最常發生於夜間雌蟲產卵時,可造成睡眠問題。部分嚴重的蟯蟲感染患者還可能出現腹痛、噁心和嘔吐。
診斷蟯蟲感染需要做的檢查
實驗室檢查蟯蟲常用「透明膠帶法」,即取一段膠帶,將其按壓在肛門周圍的褶皺皮膚上。
最好是在子夜,或者是在早晨剛起床時(排便和沐浴前)粘膠帶,蟲卵會粘到膠帶上,帶著膠帶去醫院,化驗室人員會在顯微鏡下查找蟲卵。簡單來說,找到蟲卵就可以確診。
另外,在肛周和會陰部看到蟯蟲成蟲也可以確診,或者服用驅蟲藥治療3周後,症狀緩解亦可以確診。
這裡,需要特意糾正一下上周這篇(兒童臉上有「白斑」,可能是這5種皮膚病!)裡關於化驗大便不準確。通常大便裡沒有蟯蟲,不常規化驗大便,抱歉上次的表述不準確。
治療蟯蟲感染的藥物
阿苯達唑(腸蟲清)——適用於2歲以上兒童及成人,每次400mg(200mg每片,服用2片)。空腹服用。一次即為一療程。
蟯蟲病容易反覆感染,雖然單劑的治癒率相對較高,但在2周後重複第2劑可達到接近100%的治癒率,有助於防止再感染。
阿苯達唑的常見不良反應有腹痛,噁心,嘔吐,但這些不良反應一般很短暫,停藥後可自行消失。而且治療蟯蟲病時,每個療程就需服藥一次,所以治療的獲益要大於這些不良反應潛在的風險。
甲苯咪唑(安樂士):2歲~4歲兒童,單次服用100mg,4歲以上兒童及成人,單次服用200mg。由於蟯蟲感染容易反覆,所以兩周後,再服用一次。
甲苯咪唑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輕度腹痛,腹瀉等,均可自行恢復正常。
阿苯達唑片和甲苯咪唑片是國內最常用的用於治療蟯蟲病的藥,其中阿苯達唑片是非處方藥,可以在藥店自行購買。甲苯咪唑片是處方藥。
藥店裡也可以買到磷酸哌嗪寶塔糖,但磷酸哌嗪和阿苯達唑或甲苯咪唑相比,毒性稍大,療效不好,現在臨床已經用的很少了。
還有一個網紅的海淘產品——澳洲巧克力驅蟲藥。它的有效成分是雙羥萘酸噻嘧啶,(11mg/kg,最大劑量1g)。用於兩歲及兩歲以上兒童。
在國外它是非處方藥,間隔2周服用第2劑的有效率接近100%。
國內也有雙羥萘酸噻嘧啶片劑和顆粒,適用於1歲以上兒童,按照國內的藥品說明書中的劑量和使用方法使用就可以。
它的不良反應包括厭食、噁心、嘔吐、腹部痙攣、腹瀉、頭痛,嗜睡等,一般症狀輕微。
藥物治療蟯蟲能否成功,取決於三個關鍵點:
1、是否全家人同時開始治療。
因為有的家庭成員雖然沒有症狀,但也可能感染了蟯蟲病,如不同時治療,還會在家庭中傳播蟯蟲卵,兒童可能會再次感染。
2、是否服用了第二個療程。
因為在陰冷潮溼的環境下,蟯蟲卵可存活2周,所以蟯蟲容易反覆感染,用於蟯蟲治療的藥物,一般推薦在首次服藥兩周後再次服藥,以達到最佳療效。
3、是否把個人衛生做到位了。
患者需要剪短指甲、需要勤洗手、需要每天洗澡,最好是早晨洗澡。需要經常清洗衣物、毛巾和床上用品。需要儘量避免搔抓肛門周圍區域。
上周評論區裡的
6個共性問題解答
1、小孩拉大便蟯蟲出來了,之後也沒說屁屁庠,我就沒給吃打蟲藥,請問這種方法正確嗎?
答:蟯蟲感染可以沒有症狀,所以最好去醫院檢查現在有無蟯蟲卵,有蟯蟲卵的話,應該進行治療。
2、孩子感染了蟯蟲,可是看到一些驅蟲藥的副作用存在導致腦昏迷的可能,而且是延遲性的,所以一直不敢給孩子吃。去醫院看過,醫生的建議是4周歲內不要吃。所以懇請告知有沒有對兒童安全可靠的治蟯蟲病的藥?
答:驅蟲藥治療蟯蟲只用吃一次,一般兩周後再用一次。治療其他的腸道寄生蟲可能會長期用藥。你說的神經系統副作用本身屬於非常罕見的副作用,長時間大劑量使用驅蟲藥才有可能發生,對於蟯蟲的治療,因為劑量低、療程短,所以不用擔心這類不良反應。
對於蟯蟲病的治療,驅蟲藥的常見不良反應是輕微腹痛,噁心,嘔吐等,但都是短暫的。阿苯達唑和甲苯咪唑都是相對安全有效的驅蟲藥,阿苯達唑是非處方藥,甲苯咪唑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3、我家孩子5歲,被蟯蟲困擾有2年多了,服用過阿苯達唑和寶塔糖,每隔幾個月仍然是有蟯蟲從肛門跑出,勤剪指甲勤洗手,每天換洗內褲。每次是根據說明書上用量服用,可以加大用量嗎?
答:不可以加大劑量,加大劑量既不會增加效果,也不會預防復發。
一種考慮是在醫生指導下換用甲苯咪唑治療。
另一種考慮是家中仍然存在傳染源,建議所有家庭成員同時開始服藥治療,有的人蟯蟲病感染不會顯示出症狀,但如果不治療,家中還是有蟯蟲卵的產生,就容易造成了孩子反覆感染。
另外,由於蟯蟲具有蟲卵發育快,容易造成自體感染等特點,致使本病存在「易治難防」的反覆感染現象。
4、去醫院確認9歲孩子得了蟯蟲,而且還很多,醫生卻說不要吃藥讓每天自行爬出來爬到沒有為止,汗顏。可是孩子肛門一到晚上就無比癢,嚴重影響休息和學習,之前吃過腸蟲清沒什麼效果,請問吃什麼藥更好,具體怎麼服用?量多少,在什麼時間服用?請您幫忙指導下
答:9歲的孩子可以服用阿苯達唑片,一次2片(400mg),服用一次。兩周後再服用一次。空腹服用。
5、我家小寶六歲,晚上睡著後說屁股疼,在私處發現活體蟯蟲,白色,線體,大約五六mm,一共發現四次,一開始還以為是洗屁股的水或者盆不乾淨,後來又發現後,網上搜索才感覺應該是蟯蟲。請問這樣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去醫院檢查,可以直接吃驅蟲藥?和她同床有時候同一個被窩睡覺的弟弟是不是會被傳染上?
答:肛周看到蟲體是確診蟯蟲病的一種方式,不需要再化驗了。憑經驗服用非處方藥腸蟲清(阿苯達唑)是可以的。蟯蟲感染很普遍,家庭內部通過生活物品傳播很常見,所以弟弟也需要一起治療。
6、家裡養狗狗的,狗狗也需要和家人一起吃藥治療蟯蟲嗎?
答:蟯蟲只寄生在人的腸道裡,人類是蟯蟲的唯一宿主,動物不會感染蟯蟲,狗狗不用和家人一起吃打蟲藥。
最後給大家留個有趣的問題:
一名蟯蟲感染的患者吃了阿苯達唑後,一心想看大便裡打出來的蟲子長啥樣,可是沒看到,你知道為什麼嗎?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
作者:郭琳 冀連梅
審核:普燕芳
若有收穫,請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