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兒童蟯蟲病,你了解嗎?

2020-11-27 新福建

收錄於話題

記得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哦!

  • 蟯蟲,學名蠕形住腸線蟲(拉丁學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分布於世界各地,兒童易反覆感染。


  • 成蟲細小,乳白色,外形像一條白線,可以看到的大多為雌蟲,長度大約2釐米,常出現於肛周和新排出的糞便表面。雄蟲在交配後即死亡,一般不易見到。


  • 蟲卵無色透明,像葵花籽,不對稱,卵殼較厚,卵內常含蝌蚪期胚胎。

蟯蟲成蟲寄生於人體腸腔內,主要在盲腸、結腸及迴腸下段,重度感染時甚至可達胃和食道,附著在腸黏膜上。交配後,雄蟲很快死亡而被排出體外;雌蟲當宿主睡眠時,經肛門爬出,產卵於肛門周圍和會陰皮膚皺褶處。產卵後雌蟲大多自然死亡,但也有少數可返迴腸腔,也可誤入陰道、子宮、尿道、腹腔等部位,引起異位損害。雌蟲壽命一般約為1個月,但兒童往往通過自身感染、食物或環境的汙染而出現持續的再感染,使蟯蟲病遷延不愈。

患者是本病的傳染源,交叉感染、自身感染、接觸感染、吸入感染等均是其傳染方式,具有兒童集體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特點,蟯蟲的壽命較短,成人因良好生活習慣而較少感染,或雖有因共同生活而感染也多數會自愈。

肛周由於雌蟲的蠕動刺激和蟲卵的粘附常致發癢,患兒搔癢時汙染手指,經肛門——手——口方式感染,形成自身感染,蟲卵也可散落在衣褲、被褥、玩具、食物上,經口或經空氣吸入等方式使其他人感染。

蟯蟲感染造成以下健康危害:首先是腸黏膜損傷,輕度感染無明顯症狀,重度感染可引起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其次,出血與發炎。雌蟲的深層寄生造成出血、潰瘍,甚至小膿腫而誤診。肛周、會陰處局部皮膚刺激,瘙癢破潰所致的繼發炎症。多表現為煩躁不安、失眠、食慾減退、夜間磨牙、消瘦,嬰幼兒患者常表現為夜間反覆哭吵,睡不安寧,反覆長期感染則影響患兒身心健康。,蟯蟲性腹膜炎和肉芽腫、闌尾炎等,曾有報告蟯蟲性闌尾炎患者感染多達191條。第四,蟯蟲性泌尿生殖系統炎症:雌蟲經女性陰道、子宮頸逆行進入子宮、輸卵管和盆腔,引起各生殖器官炎症。

兒童蟯蟲很常見,檢查並不困難,確診可通過顯微鏡檢查蟲卵和成蟲鑑定,蟲卵檢查常用透明膠紙粘拭法,即半夜至早晨排便前用透明膠紙粘拭肛門周圍皮膚,將膠紙粘在透明玻片上,第二天送檢測部門顯微鏡檢查,連續3天,發現蟲卵即可確定。

蟲體檢查,多在患兒入睡後1~3小時(一般為夜間24時後)查看肛周,如有蟲體爬出,可用鑷子挾住放入有生理鹽水的小瓶中保存,第2天送檢測部門顯微鏡鑑定。因為蟯蟲不一定每晚都爬出排卵,一般需要連續觀察3~5天。

蟯蟲病治療藥物有甲苯咪唑,阿苯達唑,中藥等。單純的口服藥物驅蟲一般不能達到根治目的,需要將環境中的蟲卵清除並適時配合服藥來根除本病。

蟯蟲的傳染主要在幼兒及兒童間傳染較廣泛,因瘙癢而抓撓手部沾染蟲卵,經手——口方式造成自身再感染,同時通過接觸玩具、座椅或門把手等將蟲卵擴散到生活範圍內,其他孩子通過碰觸物品而感染。

對蟯蟲病的預防強調綜合性的防治措施:對託幼機構,要嚴格禁止兒童在幼兒園或兒童遊樂場地穿開襠褲,在孩子遊玩後要堅持洗手,及時為遊樂場地進行消毒;對家庭,要定期燙洗被褥和清洗玩具,棉被床單等寢具可經常置於陽光下曝曬以殺死蟲卵,使用吸塵器清理家中地板以清除蟲卵;對幼兒,要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勤剪指甲,不吃手、咬指甲,才可有效地防止再感染,達到消滅蟯蟲病的目的。

供稿:福建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所 江典偉

部分配圖源於網絡

福建疾控

傳播健康知識,

展示疾控風採!

收錄於話題 #

上一篇 下一篇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來源:福建疾控

相關焦點

  • 蟯蟲病的症狀 這些原因導致蟯蟲病
    蟯蟲病是一種腸道寄生蟲疾病,這種病流行極廣,兒童感染較多,是比較普遍的疾病。它在人身體上有很多表現。那麼,蟯蟲病的症狀有哪些呢?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平時要注意什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小兒的異嗜症狀,蟯蟲病患者最為常見,如嗜食土塊、煤渣、食鹽等。其他症狀由於蟯蟲的異位寄生所引起,如陰道炎、輸卵管炎、子宮內膜炎等。也可侵入闌尾發生闌尾炎,甚止發生腹膜炎。
  • 蟯蟲病了解一下
    ,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萬,我國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兒童感染率高於成人。尤其集體機構兒童感染率高。國內調查資料表明兒童感染率達40%~70%。在衛生條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數成員同時患病。經過一系列的問診和檢查,醫生了解到小浩今年剛上幼兒園,同班的小朋友也有類似情況發生,確認了小浩感染的是蟯蟲病。觀察顯示,足足有4條長約1釐米的白色線狀小蟲,正在他的&34;蠕動。及時清理消毒以及服用驅蟲藥後,小浩終於安心的睡了一個好覺。驅蟲之後又復發?
  • 兒童易發生蟯蟲病 睡前清洗屁股搽蟯蟲膏
    大眾網煙臺3月31日訊 (通訊員 王善浩 記者 姚輝) 近期,不少幼兒園園內兒童晚上經常哭鬧,有時睡著容易驚醒,並經常肚子疼、噁心,煙臺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提醒市民,出現這些症狀的兒童肯能是患有蟯蟲病
  • 「肛周瘙癢」為典型症狀的「蟯蟲病」,怎麼治?
    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感染蟯蟲,家庭內部傳播較為常見。 我國2001~2004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人群感染率為10.28%,感染率最髙的是海南省(42.64%),感染率最髙年齡組為6~9(12.52%)。2歲以下兒童相對少見。
  • 市疾控中心開展蟯蟲病監測工作
    蟯蟲病是兒童常見的寄生蟲病之一,感染後會影響兒童身體健康。蟯蟲病主要通過「肛門——手——口」方式進行傳播,寄生於人體腸道,常在幼兒園、小學等兒童集聚的環境下傳播。輕度感染無明顯症狀,重度感染會引起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進而影響兒童發育成長。根據寄生蟲病防治工作要求,市疾控中心於近日開展了兒童蟯蟲病抽樣監測工作。
  • 蟯蟲病的治療與飲食
    蟯蟲病多發生於兒童,城市高於農村,集居兒童高於散居兒童。人是蟯蟲唯一宿主,蟯蟲感染者是蟯蟲病的唯一傳染源。傳染方式有自身及異體感染兩種。自身感染系雌蟲於夜間爬行肛門,在周圍皮膚上產卵,引起奇癢,小兒用手指搔癢而沾染蟲卵。在進食或吮吸時吞入蟲孵。
  • 小兒失眠、不明原因地哭查查是不是患了蟯蟲病
    檢查後,醫生指出孩子患的是蟯蟲病。這讓黃女士感到疑惑,蟯蟲病是什麼病,孩子怎麼會有蟯蟲病呢?  記者採訪了多位家長,有不少家長表示孩子患過該類疾病。有的家長告訴記者,自己還親自從孩子肛門裡掏出過蟲子,老人們說給孩子吃點「打蟲藥」就行,所以也沒太當回事。  臨河人民醫院兒科主任蘇美表示,夏秋季節,家長要注意兒童的飲食及環境衛生,預防蟯蟲病發生。
  • |蟯蟲病|寄生蟲|李璞...
    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原來孩子是得了蟯蟲病。蟯蟲病可以預防嗎?得了蟯蟲病該怎麼治療?聽聽兒科專家李璞老師怎麼說:李璞 著名兒科專家 網易親子特聘專家【李璞老師】過去,兒童腸道寄生蟲病是很常見的,如腸蛔蟲症、腸蟯蟲症等。
  • 寶寶出現蟯蟲病時,需要怎樣治療?
    蟯蟲病多見於六歲以下的寶寶,其傳染性是很強的。當預防不當時,就很容易被傳染感染,那平時應該怎樣預防蟯蟲病的發生呢?首先先對蟯蟲病的概念科普一下:蟯蟲病主要是寄生在人體的回盲部,多見於盲腸、結腸、直腸、迴腸下段。當寶寶在睡眠後,肛門就會處於鬆弛狀態,這時就會有部分的雌蟲爬出肛門,在肛門周圍附近的皮膚產卵。
  • 孩子上幼兒園後警惕這四種表現,可能是患上蟯蟲病了
    可是卻多了另外一種幼兒疾病——蟯蟲病,蟯蟲病多發生於兒童,城市高於農村,集居兒童高於散居兒童。孩子出現蟯蟲病往往是在學校或幼兒園集體當中出現感染的,因此家中有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要格外注意觀察孩子看是否有以下表現。肛門周圍或會陰部瘙癢蟯蟲感染後會出現肛門周圍、會陰部夜間瘙癢等,其影響到患兒的夜間睡眠,表現為夜間突然驚哭、煩躁不安、精神萎靡等。
  • 合肥市疾控中心將在市區開展兒童蟯蟲病情況調查
    每個調查點分別抽查150名3歲~12歲的小學學生和幼兒園兒童。 本次調查,還將在蟯蟲感染率最高的一個幼兒園或學校,選取30位兒童的家長和部分密切接觸的老師進行調查。 蟯蟲是一種腸道寄生蟲。它的壽命很短,但是繁殖快,容易反覆感染。 可通過小朋友間的間接接觸而感染,所以特別容易在幼兒園小朋友中流行。
  • 《蟯蟲病的診斷》(WS 469-2015)解讀
    一、 標準制定的重要意義及背景情況  蟯蟲病呈世界性分布,是嚴重危害兒童身體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據估計全球人體蟯蟲感染者不低於5億人。  兒童感染蟯蟲後會對身心和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如可引起患兒夜間肛門瘙癢、胃腸功能紊亂及消化道症狀、神經功能和心理行為異常,甚至出現異食癖表現,長期重度感染會造成生長發育滯後。
  • 小兒肛門、會陰部瘙癢,謹防蟯蟲病
    作者 | 卓惠燕單位 | 廣州市番禺區何賢紀念醫院檢驗科前 言蟯蟲病是兒童最常見寄生蟲病之一,對兒童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都存在不良影響。我說:「小孩這是感染蟯蟲了,蟯蟲在晚間的時候就會出來肛門產卵,這時候就會引起肛門和會陰部周圍瘙癢,你這尿裡的蟲子可能是從肛門處掉下去的。」家長很慌張地問會不會感染到其他小孩時,我說有可能,如果小孩子屁股瘙癢,用手搔抓肛門周圍後,不洗手吃東西就會引起重複感染,感染期的蟲卵也可通過汙染的食物和用具導致其他人感染,所以全家人都要注意衛生並做好相應的檢查。
  • 【敲黑板】肛門及陰部奇癢的蟯蟲病!
    梁淑文,解放軍第306醫院,消化內科蟯蟲病多發生於兒童,城市高於農村,集居兒童高於散居兒童。人是蟯蟲唯一宿主,蟯蟲感染者是蟯蟲病的唯一傳染源。蟯蟲感染者是蟯蟲病的唯一傳染源,人是蟯蟲唯一宿主。一般症狀輕微,主要表現是夜間肛門及陰部奇癢,因而失眠,煩躁不安,夜驚等。由於蟯蟲可鑽入黏膜深層引起輕度炎症。亦可出現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痛、食慾減退等症狀。偶有蟯蟲侵入泌尿系統或女性生殖系統,引起尿頻、陰道炎、輸卵管炎或腹膜炎。
  • 夏秋季節兒童蟯蟲防治不容忽視
    劉女士判斷孩子可能得了寄生蟲病,到醫院經醫生一檢查,兒子果然患上了蟯蟲病。醫生介紹說,蟯蟲病是兒童常見的腸寄生蟲病,蟯蟲主要寄生在小腸下段,會爬出肛門,在周圍皮膚上產卵,引起奇癢,孩子用手指搔癢時,蟲卵又通過汙染的手、食物、衣物、塵埃、玩具等物從口中吞入,在體內成蟲,反覆感染,多在兒童集體機構或家庭中反覆流行。
  • 4歲男孩總「撓襠」,去醫院才知患了蟯蟲病,醫生建議讓媽媽難堪
    出於對孩子的擔心,田女士帶著兒子去醫院皮膚科做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孩子是患了蟯蟲病,醫生的建議更是讓她很難堪:「離孩子遠點!也別再拿你們的衣服和孩子的衣服混洗了!」原來,田女士兒子之所以患上蟯蟲病,根源便在於父母不注意衛生,尤其是田女士的丈夫,從外面回來衣服也不換、澡也不洗,動不動和孩子來個親親抱抱舉高高,小孩子抵抗力、免疫力本來就差,被傳染上也不奇怪了。所謂蟯蟲病,是以引起肛門、會陰部瘙癢為特點的一種腸道寄生蟲病。
  • 女孩尿道炎 禍起蟯蟲病
    於是,我讓孩子的母親晚上在孩子肛周貼上透明膠帶,第2天取下後帶來醫院檢查,結果在膠帶上發現了大量的蟯蟲卵,證實孩子是蟯蟲病引起的尿道炎。孩子的母親疑惑地問:「蟯蟲是在腸道生長的,怎麼能引起尿道炎呢?」如果家長在孩子哭鬧時能在肛門處發現蟲體,或是用透明膠帶紙貼在肛周,然後將膠帶紙帶到醫院,在顯微鏡下見到蟲卵,就可以診斷蟯蟲病。  治療蟯蟲病可選用甲苯噠唑(安樂士),每次100mg頓服;或選用阿苯噠唑(腸蟲清),每次200mg頓服,治癒率可達90%~100%。為徹底根除蟯蟲病,可於10天左右重複服藥一次。
  • 用香油治蟯蟲病靠譜麼?
    蟯蟲病用香油治是一種民間偏方,具體是將香油滴在蟯蟲患者的肛門處,以誘使蟯蟲從肛門爬出。但實際上這種方法治療蟯蟲效果十分有限,並不具有科學性。蟯蟲夜間之所以會從患者肛門爬出,是由於其特殊的產卵習性所導致,而與是否滴香油無關。如果體內有蟯蟲寄生,建議使用正規驅蟲藥物治療蟯蟲感染。
  • 3歲男孩總是「掏襠」,媽媽發現不對勁,檢查後才知是「蟯蟲病」
    而醫生告訴小月,孩子之所以不停的「掏襠」,是因為患了「蟯蟲病」!而蟯蟲病的產生,則是因為不注意衛生導致的。孩子奶奶是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一輩子在家裡種地,養養雞鴨、種種菜,所以對衛生的概念不是很強烈。但是在來照顧孫子之前,兒子有提醒過讓她注意點衛生,小孩子抵抗力不好,細菌多了就容易生病。
  • 你了解兒童體質指數嗎?
    你了解兒童體質指數嗎?BMI可以幫助識別兒童肥胖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兒童超重,甚至肥胖也越來越常見。發達國家如美國,有近三分之一的兒童/青少年超重或肥胖,這一數據是1963年的三倍。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超重或肥胖會對兒童期和成年後的健康造成重大風險。兒童期維持適當體重對心臟健康特別重要研究表明,5至17歲的超重兒童中,近60%存在至少一個心血管疾病風險,25%有兩個或以上。肥胖兒童有80%的可能性會終生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