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補房補交通補...這些津貼你領到了嗎?

2020-12-20 合肥網

  有種羨慕叫「別人家的餐補」,有種嫉妒是「別人家的交通補」,有種恨是「別人家的房補」。

  在不同的單位,職工之間的補貼收入相差懸殊,說起一些補貼高的企事業單位,直讓那些補貼少或根本沒有補貼單位的職工「羨慕嫉妒恨」。餐補、車補、房補、供暖補貼……發多發少怎麼算?一旦因津貼與單位出現爭議,職工又該如何保存證據並維權?

  注意,津貼也是工資!

  津貼是為了補償職工額外的或特殊的勞動消耗,以及保證職工的生活水平不受特殊條件影響而實行的一種工資補充形式,是職工工資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四條規定:

  「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一)計時工資;(二)計件工資;(三)獎金;(四)津貼和補貼;(五)加班加點工資;(六)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北京市工資支付規定》第四十條規定:

  本規定所稱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上海市企業工資支付辦法》第二條規定:

  本辦法所稱工資是指企業根據國家和本市的規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工資等。

  按津貼的性質區分,大體可分為三類:

  1、崗位性津貼

  崗位津貼指為了補償職工在某些特殊勞動條件崗位勞動的額外消耗而建立的津貼。例如,高溫津貼,有毒有害津貼、礦山井下津貼、特殊技術崗位津貼、特重體力勞動崗位津貼、夜班津貼、流動施工津貼、鹽業津貼、郵電外勤津貼等,都屬於崗位性津貼。

  2、地區性津貼

  地區性津貼是指為了補償職工在某些特殊的地理自然條件下生活費用的額外支出而建立的津貼。例如,林區津貼、地區生活費補貼、高寒山區津貼、海島津貼等。這類津貼一般是由國家或地區、部門建立的。企業所在地區如屬這些津貼的執行範圍,即可照章執行。

  3、保證生活性津貼

  保證生活性津貼是指為保障職工實際工資收入和補償職工生活費用額外支出而建立的津貼,如副食品價格補貼、肉價補貼、糧價補貼等等。這類補貼具體種類不多,主要是由國家或地區、部門建立的。企業屬於執行範圍的,即可照章執行。有些企業根據需要,在內部也建立了少量這類補貼,如房租、水電補貼等。

  職工說:補貼相差懸殊

  「一年房補可達1.5萬元。」「餐補一頓10元吃不了一碗麵。」「上班快10年了,餐補還是一頓10元,CPI不斷攀高,之前可以吃飽,現在連一碗麵條都吃不了。」「沒有餐補的人飄過……」近日,一則關於餐補的微博在網上引起熱議。

  記者採訪發現,大多數私企員工表示從沒享受過餐補福利,而一些機關事業單位、國企或大企業的餐補福利,最多的1個月將近千元。

  「我們公司沒有餐補,也沒有餐廳,由於周邊餐館少,吃飯很貴,就算叫外賣至少一頓午餐也得20元。」在北京東三環一家私企工作的小趙告訴記者,她所在的寫字樓裡小公司很多,吃飯要麼是叫外賣,要麼是到樓下的「711」買便餐,去餐館的話不僅貴還得排隊。

  職工說:津貼落地難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學會秘書長張恆順告訴記者,津貼是為了補償職工在特殊勞動條件和艱苦環境下付出的額外和特殊的勞動消耗而支付給職工的報酬。比較常見的有高溫津貼、低溫津貼、夜班津貼、生育津貼等。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些津貼在現實層面均不同程度地遭遇落地難,有的津貼甚至淪為「紙上權益」。

  按照2012年修訂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只要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攝氏度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攝氏度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並納入工資總額。

  記者此前在採訪中發現,對於不少一線高溫勞動者來說,高溫津貼是年年強調年年空,淪為「紙上權益」。有的勞動者根本不知道有高溫津貼這回事,有的即便知道企業不發也不敢主張自己的權利。而企業出於經濟利益考慮,有意規避這一政策,乾脆不提或選擇用飲料、綠豆湯、糖茶之類的物品代替。

  「夜班津貼沉睡20年」

  關於夜班津貼,國家層面並未出臺過相關規定,各地則出臺了相應的標準,但呈現參差不齊的狀況,有的地方標準甚至已沉睡20年。比如,上海、江蘇、山東等地,執行的仍是上世紀90年代的標準;湖南執行的是2005年的政策;河北執行的則是2008年的政策。

  夜班津貼未能隨著工資上漲水平隨之調整,甚至出現了職工連續工作12小時,夜班費最低為4.4元的現象。

  「農民工少有生育津貼」

  近年來,有關生育津貼落地難的問題也頗受關注。在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表示,通過對歷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進行分析,農民工生育保險參保率一直很低,2008年僅有2%,直到2013年,才達到6.6%,女性農民工的生育保險權益沒有得到保障。

  而在今年的廣東省兩會上,廣東省政協委員陳青松也呼籲:「儘快落實生育津貼發放政策,讓產婦不用看企業臉色領產假工資。

  單位不發津貼和補貼,該怎麼辦?

  勞動法律專家表示,津貼、補貼屬於工資的組成部分,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因津貼、補貼發放產生的爭議屬於勞動爭議,職工可以向工會組織反映情況,也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還可直接申請勞動仲裁。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沈斌倜告訴記者,津貼發放具有強制性,用人單位應發而不發屬於違法行為,但職工如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應享受的津貼,需要保存符合享受津貼條件的證據。而補貼則沒有強制性,職工無權要求用人單位發放。但是,如果用人單位之前有規章制度規定發放補貼並已實際履行的,就不能隨意停止發放。

  雖然法律並無強制規定用人單位需要發放補貼,但是如今職工生活成本大幅提升,用人單位發放具有競爭力的補貼,既能體現對職工的關懷也是吸引人才的好方法。

相關焦點

  • 求職時面試官總說公司福利不僅有餐補、車補和房補,你可要問清楚
    求職面試時,不知你有沒有遇到類似情況,HR邀請求職者面試時,HR電話裡總說貴公司的福利是如何如何的好,可真正去面試了,公司的福利一般。張工是一名java程式設計師,有次接到廣州蘿崗區一家軟體公司的面試邀請,公司主要從事多功能手錶研發。電話裡HR說公司的福利多好,每個月不僅有餐補、全勤獎還有車補和房補等。
  • 求職時,HR一再強調公司有餐補、房補等福利時,你可一定要問清楚
    剛開始面談還挺順利的,最後談到薪資這一方面,HR說公司餐補、車補、房補、全勤獎等福利,問張工的期望薪資,張工說了自己的期望薪資了,HR說公司的薪資制度是由下面這幾部分組成的,崗位工資+餐補+車補+房補+全勤+績效。績效佔總工資的20%,比如月薪10000元,績效也就2000元,績效有波動(0-100%),當月的績效可能為0,相當工資只有8000元,。
  • 高校給全校學生發餐補真的嗎?網友:讀了幾年,第一次聽有餐補
    高校給全校學生發餐補,真的嗎?這事還是真的有。雙十一剛過不久,廣西藝術學院的學生飯卡裡突然就多了一筆錢,該校一名女生說,「吃飯刷卡的時候發現飯卡裡的錢突然變多了,原來只有幾十塊多塊,現在卻有一百多。」後來才知道學校的餐補下來了,全校一片歡騰。
  • 公務員有油補和餐補,教師有……
    事業單位工資標準今年以來,各地都開始對公務員有加工資的新政策了,就是在基本工資的基礎上,增加一定的油補和餐補,補貼的多少和職位高低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油補最低補貼650元,餐補最低補333元,而且很多地方的公務員已經領到手了,這又讓一些教師氣憤了:教師什麼都沒有,每天工作時間長,特別是做班主任的,更加苦不敢言,都在期盼這漲工資。
  • 出差的餐補、交通費 只要發現金都要繳個稅
    出差的餐補、交通費 只要發現金都要繳個稅 2012-04-12 07:47:42  來源: 華西都市報  編輯: 彭怡霏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就能領到養老金?明年糧補:最新消息
    今天老道就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農民養老的相關消息,同時針對明年的糧補政策,老道也給大家做一個具體的預測和解讀!具體情況,咱們一起說一說!  【熱議話題:農民一次性繳納9萬元!就能領到養老金?】  老道說:最近關於農民養老方面的討論非常熱烈,網絡上有一些消息將講,對於60周歲以下的農民,只要一次性繳納9萬元,就能夠在60周歲的時候領到一份養老金!針對這個說法,老道在這裡可以非常明確的講,現在關於養老保險補繳的相關政策已經取消!網傳一次性繳納9萬元就能夠領到養老金的說法並不屬實!
  • 博士補120萬,碩士補70萬
    博士購房一次性補貼80萬元(繳滿半年社保),安家費(3年)20萬元,每月工作津貼4000元、租房補貼2000元(申領3年);碩士一次性補貼50萬元,安家費5萬元,每月工作津貼3000元、租房1500元;本科生,一次性購房10萬元,每月工作津貼2000元、租房補貼1000元……
  • 同是公職人員,為什麼教師沒有車補和餐補?網友:有「獨特」福利
    車補是什麼?車補是政府部門為公務員發放的補貼,該補貼用於公務員在辦公過程中的所花費的交通成本。國家一直提到要讓教師的收入不低於公務員,但是從公車改革的情況來看,教師是不可能和公務員一樣有車補的。我們都知道,公務員一直是享有「公車」補助和餐補的。教師和公務員作為國家內部體系的工作者,兩者之間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一樣,差異和統一之間的矛盾,也是教師薪資的爭議點起因。教師屬於事業編制,目前事業編制還沒有發放車補。
  • 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的老師為什麼沒有車補和餐補?
    但為什麼作為國家公職人員,老師們不能有車補和餐補呢?本人歸納了網上大部分網友的觀點,大致有以下幾個;第一:老師工作範圍有限,不用經常出差。老師活動範圍基本就在校園,圍著學生轉,要啥車補,你們能去到哪?第四:老師大多數都是女的,回家吃飯就行了,要啥餐補?很多人說老師基本都是女的,都會做飯,要啥餐補,自己做的不更好吃?公務員男的多工作多,沒時間回家,所以更需要餐補。這都什麼邏輯?
  • 明年底,事業單位改革全面完成,教師津貼、補助、車補能落實嗎?
    明年底,事業單位改革全面完成,教師津貼、補助、車補能落實嗎?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進行,職工在薪資待遇和福利津貼上都有了顯著的提高。而且此次改革還包括津貼、車補等補助,這讓很多老師都非常憧憬,是否會在此次改革中落實呢。
  • 都是企業餐補惹的禍 食堂消費系統來救場
    公司要求,必須在食堂吃飯,同時餐補津貼必須消費完,消費不完直接清零,食堂物價虛高什麼東西都比外面貴?這餐補一點都不值!食堂是不是貪汙了我們的餐補!企業太坑了!在公司食堂管理中,餐補作為公司給員工的福利,一直備受關注。從上面可以看出,企業員工對於餐補有不少怨言。企業餐補一般與食堂掛鈎,讓員工在食堂免費吃飯或直接充值到飯卡,而員工的餐補也只能在食堂消費。
  • 明年底,事業單位改革落幕,教師津貼、補助、車補能落實嗎?
    最後還有一個對於教師崗位來說特別關心的一個話題:我們的津貼、補助、車補能不能落實?首先,教師津貼會不會落實?雖然此次事業單位改革涉及到了教師的整體福利待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教師津貼會跟著水漲船高。其實在今年的時候,就有部分省份已經落實了關於教師津貼的問題。
  • 網易每月餐補700塊,員工抱怨不夠吃,公司太摳還是員工事兒多?
    例如,阿里會為要買房子的員工提供30萬無息貸款,會為眾多結婚的阿里人舉辦集體婚禮,馬雲親自做證婚人,工作滿五年的員工,還可以領到一枚白金戒指,單價超4000元。騰訊則為員工提供最高50萬的買房貸款,同時還效仿谷歌,推出員工"死亡福利",使意外身故員工的家人的生活多了一份保障。
  • 改革後的事業單位將要落實教師職稱、津貼、車補?
    那很多中小學老師就會有一個擔心,高校老師都沒了編制,中小學取消編制還會遠嗎?實際上,因為中小學老師所在的事業單位屬性是公益性一類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的編制將會被保留,所以很多在編教師和即將要考編的老師完全可以放下心來,該工作工作,該備考備考。那隨著改革,其實很多人會想到教師職稱評級,所涉及到的教師津貼、補貼、職稱、績效、車補是否可以得到一點驚喜呢?跟著小編來解讀一下吧!
  • 又一所高校發放餐補,該校院長:豬肉不跌,補貼不停
    數據來源於網絡最近就有不少高校的同學爆料,他們學校發餐補了。例如廣西藝術學院,學校往每人學生飯卡打進156.1元。很多同學領到餐券都表示非常感動,雖然僅有20塊,畢竟我們讀書都習慣交費,交各種各樣的費用,當學校給同學發餐補時,我們還是很感動的。
  • 天冷了,「低溫津貼」你領到了嗎?|來聽新聞
    國家相關規定提到了低溫津貼,但記者調查發現,很多勞動者對此了解不多,也很少有人領到。連日來,哈爾濱市最低氣溫已降到零下20多攝氏度。在哈爾濱市香坊區民生路,早上七點多,環衛工人丁佔文正在掃垃圾。他把自己包裹嚴實,只露出眼睛,睫毛上有一層霜。 被問及冬季室外工作有沒有領過低溫津貼,他回答:「聽說過高溫津貼,沒聽說過低溫津貼,你不說我都不知道。」
  • 教齡津貼、班主任津貼、生活補助全面落實,鄉村教師迎來「春天」
    待遇提高措施實,全面實施「一補兩貼」(義務教育教師鄉村教師生活補助、中小學教師班主任津貼和教齡津貼),去年進一步「提標擴面」,促成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年平均增長1萬元以上、鄉村教學點教師增長1.5萬元以上。
  • 教師津貼、補助、車補落實有望嗎?
    目前高校教師編制已經取消,但中小學教師的編制無明顯變化,這也讓更多中小學教師開始多了新的期待,在此次事業單位改制中,涉及到的教師津貼、補貼、車補等付利息政策,能否得到相應的落實呢!一、教師津貼補助教師津貼主要有教齡跟班主任津貼,從事業單位改制來看,涉及到教師福利的內容實則不多,但這也並不能代表教師各類津貼就會停滯不前,從今年開始,相信很多教師們都看到了有多省對教師津貼做出詳細說明,以河南為代表,就提高了教齡津貼,山東更是設立了班主任津貼,這種種都在向我們釋放一個信號,那就是教師的各類津貼都在逐步完善
  • 國家稅務總局:交通費餐補通訊補貼報銷免徵個稅
    國家稅務總局:交通費餐補通訊補貼報銷免徵個稅   交通費、餐補、通訊補貼、誤餐費是否計徵個稅?  有網友提出,單位給出差人員發的交通費和餐費補貼是否計徵個稅?每月通訊費補貼是否也是如此?
  • 教師雖沒有「車補」,卻有這些補貼
    不管是高校教師,還是中小學教師,目前都沒有發放「車補」。很多中小學教師認為,國家規定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所以中小學教師也應該發放「車補」,為什麼中小學教師沒有「車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