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陪兩個月的嬰兒玩?
不得不說現在的父母對孩子早教的意識都非常的強,2個月的寶寶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但是從嬰兒大腦發育的特點來看,2個月的寶寶真的很有必要陪玩。
了解寶寶大腦發育的特點
胎兒時期,寶寶大腦的發育以數量為主,
從懷孕開始,胎兒的大腦就在不斷地進行分裂,直到寶寶出生,此時嬰兒大腦中已經有100-180億個腦細胞。腦細胞接近成人。
出生之後,嬰兒的大腦發育從數量轉向質量,
由神經細胞連接的「突觸」開始出現,簡單來說突觸就是腦細胞之間連接線,突觸越多連接的腦細胞越多,也就是大腦被利用的越多。
在寶寶出生3個月後,大腦中的突觸數量達到頂峰,大概是10000萬億,這個時候的突觸是3歲寶寶的十倍。但是這些突觸並不是一直存在的,隨著寶寶長大,使用頻率少的突觸就會逐漸消失,最終孩子大腦中的突觸只有500萬億個存在下來。
如何陪2個月的寶寶玩
如何來刺激2個月的寶寶大腦發育那就是充分利用寶寶的視覺,聽覺,觸覺等。
多和孩子面對面的交流
從嬰兒發育規律來看,2個月的嬰兒已經可以發出簡單的音節,他們可以說出啊,哦,奧等,不要以為是孩子在無聊的亂喊,雖然這些像是火星語,這其實是孩子在尋求和父母進行溝通。如果父母可以及時地以相同的語調來回應孩子,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和孩子及時的互動,用語言刺激寶寶的大腦。
在《北鼻的異想世界》中,研究者對6個月前的寶寶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兩個古老的印第安字母發音讓成人來聽,所有參與測試的家長都沒有聽出兩者有何不同。但是6個月前的小嬰兒能夠聽到,一個音長,另一個音短,但是過了6個月,很多孩子已經不具備這種能力。
研究者給的解釋是,當我們的大腦習慣於某一種語言之後,就會自動屏蔽掉其它不相關的語言。所以孩子過了6個月,他們已經開始學習主流語言,逐漸這項功能就會退化。所以對於2個月的嬰兒來說,和寶寶說話是在幫助嬰兒早期的語言能力。
和孩子及時互動,做到感情上的交流,感情的及時交流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多讓寶寶趴
剛出生的嬰兒只能把頭抬離地面幾釐米,而且時間非常短,2個月之後嬰兒背部肌肉和脖頸都會變得力量越來越好,這個時候可以讓寶寶多趴著。
第一,趴可以讓嬰兒的視線變得更加寬闊,增加視覺刺激。
第二,趴或者豎抱都是在鍛鍊嬰兒背部和脖頸肌肉,這種鍛鍊可以幫助寶寶更早地把頭豎起來。
多給孩子看彩色的卡片
2個月的嬰兒他們的視力已經能夠分辨不同的顏色,但是孩子其實並不認識顏色,但是他們特別喜歡看彩色的卡片,尤其是顏色特別鮮豔的卡片,比如紅色,黃特,綠色。但是嬰兒不能分辨出同色系的顏色,所以這個時候可以多給寶寶看彩色的色彩差距大的卡片來刺激嬰兒大腦發育。
追聲遊戲
孩子的耳朵可以分辨出聲音的來源,當然只限制於近距離,可以拿搖鈴在寶寶耳邊20釐米左右去搖晃,觀察寶寶是否會追聲,兩邊換著來刺激寶寶聽力。也可以根據寶寶月齡的增加,生源源的距離逐漸增加。媽媽也可以現在寶寶不同的方位,呼喊孩子的名字來讓寶寶尋找。
健身毯遊戲
嬰兒在剛出生的時候身體關節會微微完全,等到出生第二個月的時候,孩子的四肢開始伸直,他們的四肢會做一些無意識的動作,比如蹬腿。可以讓寶寶躺在健身毯上,在蹬腿的時候可以踢到
踢到健身毯的琴,這樣做不僅鍛鍊了腿部發育,同時鍛鍊了寶寶聽力。
嬰兒撫觸
撫觸的時候用手觸摸寶寶的皮膚,可以刺激寶寶神經感覺的感知,加快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除此以外,嬰兒撫觸可以幫助寶寶加速新陳代謝,血液循環,最重要的是撫觸的過程中也是媽媽和寶寶面對面的過程,視覺的刺激,感覺的刺激,聽力的刺激,自己精神需求的滿足,所以撫觸是一項特別好的親子運動。
兩個月的嬰兒睡眠時間在18-20個小時左右,所以與孩子的互動也是零碎時間,但是陪玩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情,只有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