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迷信贏在起跑線?真正的三條起跑線,爸媽做到了幾條

2020-12-16 JOJO育兒說

最近,淮安市眼科醫院接診了這樣一名孩子。孩子僅僅一歲,近視已經達到了一百度。剛開始,工作人員都以為是遺傳爸爸媽媽的基因導致的,因為在工作中他們也見過很多孩子天生就有一些近視。但是,當醫生詢問了孩子的爸爸媽媽之後,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這孩子的爸爸媽媽表示,因為在網上看到了一些文章,講的是孩子怎樣才能贏在起跑線,還推薦了一些早教的方法。爸爸媽媽就開始上心了,決定一定也要給孩子早早開始教育。因此,孩子的爸爸媽媽就經常讓孩子看一些視頻,經常接觸電子產品。有的時候,為了給孩子看五顏六色的顏色,媽媽甚至讓孩子一整天都要盯著電腦,認為這樣才可以促進孩子的感官發育。

其實,贏在起跑線這句話,每個爸爸媽媽都耳熟能詳了。孩子世界的競爭實在是激烈,如果不提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就更不可能在以後讓孩子上名校,到了社會上也不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

但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就一定可以贏早終點嗎?

01 盤點那些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家長的「瘋狂」舉動

同事就是一個非常注重「教育」的媽媽。孩子還沒學會走路的時候,同事就給孩子買來了代步車,就天天拉著孩子直立行走。等到孩子長大了一些,同事就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孩子天不亮就要出去學習,有的時候晚上八點多才回來。現在孩子準備上小學了,同事就又在假期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培優班,銜接班,孩子壓力巨大。

但是,同事的孩子其實和同齡的孩子相比,並沒有多優秀。之前學習了豎笛,學習舞蹈,但是讓孩子上臺表演的時候孩子總是拒絕。報了各種各樣的培優班,結果孩子學習還是跟不上。補課班的老師也說孩子是不是沒有認真學,和其他孩子相比也是差了一些。

相對之下,另一位同事的孩子就從小沒有各種壓力,他的爸爸媽媽看起來貌似都很佛系。孩子走路慢,那就慢慢來;孩子成績不好,那就每次考試都提高一分,總會趕上的。如今,孩子已經上了重點高中,成績雖說沒有名列前茅,但是班級前幾名還是可以保持住的。

從兩個同事的故事中,我們發現,有時候爸爸媽媽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惜通過各種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興趣班或者是補課班。除此之外,還有剛才提到的早教。

但是,實際上往往事與願違。越是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但孩子越是沒有辦法贏在起跑線。相比那些童年無憂無慮卻還十分優秀的孩子,這些爸爸媽媽心中難免會有一些失落。那這是為什麼呢?

02 什麼是真正的贏在起跑線?

其實,我們都把贏在起跑線理解錯了。不少爸爸媽媽就和同事一樣,認為贏在起跑線就是讓孩子學習得更早,比其他人更快地掌握知識。但是,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提出了關鍵期的概念,真正的贏在起跑線,其實就是要抓住孩子關鍵期,不能揠苗助長,更不能錯過孩子各項能力和品質的最佳發展期。

起跑線一:父母的陪伴

三歲之前,孩子沒有獨立能力,這時候需要更多的依賴爸爸媽媽。此時,父母的陪伴就是孩子的第一條起跑線。那些和父母經常在一起的孩子,他們贏在了起跑線。

研究表明,孩子和照顧者之間進行互動,有利於孩子的大腦的發育。從上個世紀開始,一名教育家就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選取了兩組樣本,一組孩子每天都有父母的陪伴,另一組孩子的家長很忙,沒時間和孩子待在一起。經過近三十年的追蹤調查,第一組孩子無論是事業上還是生活上,都要比另一組的孩子更加優秀。

這個研究也就告訴我們,父母的陪伴是任何東西都替代不了的。所以,我們的爸爸媽媽千萬不能持有「錢賺夠了再去陪孩子」的想法,一旦有了這種想法,孩子就已經輸了。

起跑線二:愉快的身心和學習的興趣

不少爸爸媽媽都給孩子報補課班,興趣班等等,但是並沒有問過孩子自己的想法。很多孩子在興趣班中學習的東西並不是真正感興趣的,同時每天繁重的課程壓得孩子喘不過氣,甚至產生焦慮的心理。

實際上,在如今這個終身學習型社會,我們更加強調的是孩子持續學習的能力。如果爸爸媽媽早早就讓孩子對學習失去了興趣,那麼孩子離開學校的那一刻就是孩子停止學習的那一刻。那麼,孩子未來也就無法適應這個日新月異、飛速發展的社會。

所以,爸爸媽媽不是不可以給孩子報興趣班,但是一定要把落腳點放在孩子的學習興趣上,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的贏在起跑線。

起跑線三:語言

語言作為一種抽象的符號,是我們人類社會所特有的。語言的重要性一是在於人際溝通和交流,二是在於獲取知識和能力。我們生活中獲取知識的方式更多的是通過書籍,通過聽課,語言都貫穿其中。

著名的教育家達娜教授做過相關的實驗,也就是每天多聽二十個詞彙的孩子,他們的智力、語言溝通能力和數理分析能力都要更強。因此,爸爸媽媽從小就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語言豐富的環境,經常和孩子說話和溝通。這樣,孩子 才能贏在起跑線。

相信爸爸媽媽們已經了解到了真正的起跑線是什麼。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補充的地方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討論!

相關焦點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條起跑線到底在哪裡?
    但是這條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很多人說,這條線在富人的手裡。所以說起跑線在富人手裡,這可能就是一個接受自己和孩子都是普通人的藉口。沒有絕對的起跑線,只有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和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真正的起跑線是父母的教育理念,是父母有效的陪伴和智慧的愛,是家長自身的教養與給孩子怎樣的環境。而非孩子學習的起點。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贏在起跑線?父母的教養,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有人說,父母對孩子的幼教、早教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也有人認為,孩子人生的起跑線其實應該是父母的經濟情況。想贏在起跑線?實際上,父母的教養,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就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經歷:網友善解:有一次我坐地鐵,遇到的一對母子可以說是非常有教養了。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重要,還是贏在終點重要……
    什麼是贏在起跑線上?是剝奪孩子的童年和快樂嗎?什麼年齡段應該有什麼年齡段的生活。一個孩子,還沒開始他的童年,就被逼著去學各種他不喜歡的東西,還不允許拒絕,這樣的愛意是否太沉重了?而這些動作真的能幫助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美國的教育學家做過一個實驗。
  • 符合三大飲食標準,才是真正吃得好、吃得對,才能讓娃贏在起跑線
    一波又一波的教育理念,帶給父母的不僅是緊張的生活,還有深深的挫敗感,到底怎麼才能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2017—2020出生的孩子注意:想要贏在起跑線,父母再忙也別忽視這一點父母口中的「贏在起跑線」具體指什麼呢?
  • 輸在起跑線上又何妨,人生是馬拉松長跑,真正的教育是贏在終點
    嶽雲鵬,小學沒有畢業,德雲社裡公認最笨的,在後臺掃了幾年地,跟他同來的早已登臺演出,他卻還在負責打掃,可為了他心中的相聲夢,一直沒有放棄,默默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的他紅得發紫。參天樹木其實也是慢慢長成的,何必次次堅持贏在第一,暫時輸在起跑線上又何妨。
  • 贏在起跑線上,日本人都是怎麼做的?
    最近,有一則關於「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的討論爆紅,不少媽媽們甚至從孩子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進行「胎前教育」,生怕自己的孩子還沒有出生,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縱觀鄰國,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日本人都是怎麼做的呢?
  • 易經:「贏在起跑線上」,才是最高效的人生!
    一個人,越早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就可以更早規劃人生,更高效地度過一生!看似很簡單的一句話,真正實踐時卻又是極難的,畢竟,人生中有太多的變數,無論是外在環境的變數,還是內在追求的變數,絕大多數人都更習慣於「走一步,看一步」的生存方式,這其中或許有一些無奈,但絕大多數情況仍舊源於人生的缺少規劃。
  • 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讓他真正明白:這個世界比他認為的要精彩和美好得多。這位父親接受採訪時回答說:「父母都是望子成龍,可這個『望』不是幹望,你要有所行動。否則,就是不負責任。」有些家長因為自己一事無成,就把希望全部拋給孩子,置身事外當「甩手掌柜」。自己做不到的,不想做的,就要求孩子去替你他們完成。
  • 《起跑線》:什麼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起跑線》:什麼才是真正的起跑線?文/晴雨影視解說,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晴雨影視解說提起印度電影,大家一定會想到印度電影的一個的特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一言不合就跳舞,管他劇情著不著急,先跳一段舞蹈唱一首歌再說。當然,除了這個特點,印度電影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特點:反應社會現實。
  • 真正的「贏在起跑線」,起點應定在「素質」上,而不是提前教育
    於是,凡是「搶跑」的孩子,入學後的第一考確實贏了,而那些沒「搶跑」的孩子必然會輸。家長在這個口號和配套行為下,以為真的是贏了個「滿面春風」。然而,馬拉松也有起跑線,也有起跑前的準備。我認為這個準備工作與跑賽過程一樣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一生。
  • 起跑線在哪?怎麼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
    無數人叫你要讓你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但有沒有人細細想過,什麼是起跑線,起跑線在哪裡?萬貫家財還是書香門第又或者是智商超群?今天,我以我這麼多年的切身感受,告訴大家,關於育兒,找對起跑線遠比盲目跟風好太多!
  • 如何真正地「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國家長對孩子的早教問題越來越重視,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眾人中的佼佼者,因此關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理念可謂是在每位父母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的生長。那麼,如何真正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讓自己的孩子能能成為優秀的人才呢?
  • 爸媽們做好這兩點,讓寶寶正真贏在起跑線上
    可到了二年級下學期,很多孩子開始出現了跟不上情況,到了三年級這個分水嶺,就被其他孩子明顯的甩在了身後。我也是一個媽媽,能夠深深都感受到作為家長的焦慮,畢竟現在社會的競爭力太激烈,在起跑線上為孩子去爭取成為我們父母為孩子今後的發展走的第一步,那麼這樣的超前教育自然就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錯,人生沒有起跑線,任何時候都是起跑線
    那贏在起跑線的概念如此盛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我們正處在一個信仰缺失,價值觀充滿矛盾的社會轉型期,價值觀取向的功利性,成人社會競爭壓力的下移和焦慮心理,已經真切的傳導給了我們的孩子。無論是上好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包括以後考名牌大學,找好的工作,嚴酷的競爭現實讓我們認定,一定要勝過別人才能搶佔有限的資源,過上好日子。
  • 《起跑線》電影賞析:贏在起點不算贏,輸在終點可是真正輸
    影片用多種角度詮釋「起跑線」,也讓「孟母三遷」的典故,映照在每一個如今的學齡前兒童的家庭裡!影片的敘事角度,也一度以母親的教育理念作為最高學術任務,但最終歸根結底,「入學形式」物化成了父母替孩子「順利報名」的死循環。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難道是真正的教育學家提倡嗎?我想聽到這個口號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家長去給孩子報課外輔導班的時候,聽到教育機構這樣說的吧。 鄰居張姐在她的女兒兩歲時,就給孩子報了舞蹈班,三歲給孩子報鋼琴班,現在孩子6歲了,開始報了英語班,張姐經常說這樣的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女孩子從小多學一些才藝,將來對她的人生會有幫助。
  • 三條鐵律,贏在高中的起跑線
    從初中升到高中,對學生也是一個很大的跨越,你們的心中一定有焦慮、迷茫、開心、緊張... ...別擔心,小編已經幫你們總結出新高一需要遵循的三條鐵律!只要你提前準備好了,妥妥的不是問題。第一條:認識高中首先你要清楚的明白上了高中的你身上的任務是什麼
  • 這季節出生的娃,身體素質強「贏」在起跑線,並非迷信是有道理的
    此前就有學者研究過,在四季當中,冬季出生的娃兒智力和身體素質都偏高一些,不過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是迷信其實在研究當中,確實發現在大學生群體當中,冬季出生的孩子「贏在起跑線」,比春夏秋3個季節出生的孩子數量要多。
  • 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怎麼理解這個「起跑線」的?
    許多家長可能會想著不管怎麼樣先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於是把他們理解的「起跑線」給孩子們拉起。各種國際早教班、培訓班、興趣班都給報起,拉著孩子們跑。可是,家長們知道孩子真正的「起跑線」是什麼?在哪裡嗎?我相信很多家長會說是找個好的幼兒園,擁有十八般技能特長,給孩子積累更多的財富等等,這也都沒有錯。但是,真正給孩子起跑線的是家庭給的那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