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贏在起跑線」,起點應定在「素質」上,而不是提前教育

2020-08-21 說樂青春

第一個問題是,把起跑點定位在小學入學;

第二個問題是,在這個口號下的行為是,幼兒園時期就已經學習到了小學一年級的知識。

於是,凡是「搶跑」的孩子,入學後的第一考確實贏了,而那些沒「搶跑」的孩子必然會輸。家長在這個口號和配套行為下,以為真的是贏了個「滿面春風」。

時間過了沒多久,人們便發現這些「搶跑」的孩子在繼續學習中出問題了,是因為「早會」而導致不專注聽課的問題,這是危害學習品質的問題,很嚴重。所以後來便有人對「人生贏在起跑線上」做出了相應的批評

我也屬於早期對這個口號進行批評的人,但仔細分析下來,似乎這裡應該有更清晰一些的解釋,使得大家能夠從多方面正確的認識幼兒教育。

還是從體育競賽談起。儘管體育競賽的贏點都在終點,但短跑項目中,起跑很重要,只要不違例。不過,大家也都認同,十幾年的基礎教育學習過程不是短跑,是一場人生的馬拉松。然而,馬拉松也有起跑線,也有起跑前的準備。我認為這個準備工作與跑賽過程一樣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一生。

這就是我的論題,怎樣才叫做真正的「贏在起跑線」?

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怎麼在幼兒時期給孩子做教育?這個教育能決勝終生,而不是取勝一時。

我依然借用徑賽的比喻,在馬拉松起跑前至少有三項準備工作要做好:一個是活動開身體各個關節,可謂熱身;另一個是調整好心理,做好進入比賽的思想準備;還有一個是和教練一起計劃好各個賽程的體力分配。這個說法很專業,還是轉化到幼兒教育吧。

《綱要》總則中第二條提到,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較為重要的一部分,為我國教育和終身教育奠定了基礎。

這是從教育和學習的角度定義的幼兒教育,但我個人認為,幼兒綜合品質的發展在幼兒園教育中應有更多的意義。所以說,當前一些理念先進的優質幼兒園,早已突破了《綱要》,已經關注到了孩子終生需要的素質和能力,不僅於學習,包括做人和做事。

如上所述,為什麼應把「贏在人生的起跑線」這個起點定在「素質」上。因為,一個人一生最需要的素質,也屬於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機會,就在幼兒階段,就在於接受什麼樣的幼兒教育。比如,好品格、好習慣、好口才、好思維、好身體。

所以,「贏在起跑線」口號沒錯,錯誤的是如何找到贏點,如何理解怎樣才算贏。

如若把贏點定位在學科學習的提前、超前上,是為了幼兒園迎合部分家長的虛榮,是不顧科學幼教的規律,這就是問題。

也是我們通常所講的「幼兒園小學化」問題之所在。而且,在這樣錯誤的認識下,讓孩子們贏在了小學第一次考試上,但最終孩子們會因此輸掉了一生的品質。

相關焦點

  • 家長應該重視的教育問題: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
    孩子應如何贏在起跑線上?「不進一個好的小學、中學、大學是起跑線嗎?如果以此為基準,以學習數學、認字等技能培養的早教模式固然是最合適的。專家提醒家長,早期教育不是提前學習知識,而是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全面成長的教育,適當開發智力是必要的,但學習知識並不是它的目標。0至7歲是兒童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如果這一時期能夠豐富兒童的生活,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給予正確的教育引導,就能加速兒童智力的發展,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
  • 《起跑線》電影賞析:贏在起點不算贏,輸在終點可是真正輸
    影片用多種角度詮釋「起跑線」,也讓「孟母三遷」的典故,映照在每一個如今的學齡前兒童的家庭裡!影片的敘事角度,也一度以母親的教育理念作為最高學術任務,但最終歸根結底,「入學形式」物化成了父母替孩子「順利報名」的死循環。
  • 輸在起跑線上又何妨,人生是馬拉松長跑,真正的教育是贏在終點
    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等這些改變歷史的科學家,如果以學校成績來看,他們都是家長眼中不會讀書的人,我們都以為「天生我材必有用」,卻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參天樹木其實也是慢慢長成的,何必次次堅持贏在第一,暫時輸在起跑線上又何妨。
  • 贏在起跑線?父母的教養,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有人說,父母對孩子的幼教、早教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也有人認為,孩子人生的起跑線其實應該是父母的經濟情況。想贏在起跑線?實際上,父母的教養,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就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的經歷:網友善解:有一次我坐地鐵,遇到的一對母子可以說是非常有教養了。
  • 教育最大的謊言之一: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教育界揠苗助長的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超前教育的提出知道提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口號的是誰嗎?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他們把教育比喻成賽跑,誰贏在了起跑線就會贏在終點。可見,你即使贏在起跑線上,也容易倒在中途。「贏在起跑線上」不僅是失去童年,更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跟不上同齡人。曾經轟動一時的張炘煬10歲就上了大學,後來成為了北理工最小的碩士。
  • 成功的孩子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今天想要分享的內容是,用腦科學的原理告訴親愛的家長:學習沒有起跑線,大腦終生具有可塑性;逼迫難以成就孩子,孩子想學的時候學得最快;大腦是個有限的資源,很少人得天獨厚樣樣好;運動、遊戲和閱讀是發展孩子大腦的三個好方法……01.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作為大人我們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腦是怎麼回事:以下這張圖上不同顏色代表的區域其實都有不同的功能
  • 還在迷信贏在起跑線?真正的三條起跑線,爸媽做到了幾條
    其實,贏在起跑線這句話,每個爸爸媽媽都耳熟能詳了。孩子世界的競爭實在是激烈,如果不提前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那就更不可能在以後讓孩子上名校,到了社會上也不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但是,贏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就一定可以贏早終點嗎?
  • 誰都該贏在起跑線上
    教育是相當重要的,中國有句名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窮啥都不能窮教育,因為誰輕視教育誰都得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然而,也有不少人不以為然,竟然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他們說我們能做的,是不斷的奔跑……讀書閱讀,是門檻最低的高貴。學習成長也是一輩子的事情。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為耀眼:一是太陽,二是你努力的模樣。
  • 論教育——我們要不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每個家庭卯足全力,都要贏在起跑線上。你家孩子英語詞彙量3000個,那我家的孩子英語詞彙量就要5000個。如此以往,折騰得家長累,孩子更累,反倒是讓外面的教育機構賺了一波。那麼就引出了今天的話題,我們的幼兒教育到底是要贏在起跑線上還是要做好長跑的準備在當前順其自然的發展。
  • 8歲女孩摔倒在起跑線,接下來的一幕太燃了!原來起點不是不重要,而是……(年終必讀)
    前幾天,一個叫馬子惠的小女孩給出了答案。在北京青少年短道速滑聯賽中,馬子惠剛起步就摔了一跤。然而,大家還沒來得及為她惋惜,她就麻溜地爬了起來,沒有絲毫的遲疑。原本落後的一長段距離,在馬子惠一點點的追趕中慢慢變短,親友團的加油鼓勵聲也越來越激昂。「加油,惠!」超越了!
  • 讓孩子贏在「終點」而不是「起跑線」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是現在很多家長都聽說過的一句教育理念。讓孩子儘早的接受教育,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慌忙讓他們學習認漢字,讓他們學習讀拼音。把一年級的事情都早早的在幼兒階段就完成了,這樣看起來確實比其他的小孩子要提前了好幾年,這是一種贏在起跑線的行為。但如果我們真的把學習看作一場賽跑的話,那麼你贏在了起跑線,並不意味著你就能在終點,因為科學的訓練體系需要包括熱身的一味的單純去搶起跑的速度。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然而你真的知道,怎樣才是「贏在起跑線」嗎?「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在中國家長群體中很盛行的說法,由此也引發了街頭巷尾各種學前班、興趣班、神童課、小天才培訓等等的大行其道。
  • 核心素養: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
    原標題:核心素養:素質教育再出發的起點  「核心素養強調的不是知識和技能,而是獲取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教育模式取代知識傳授體系,這將是素質教育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意義深遠。」   ■本報記者 汪瑞林   「素質教育不是一個新話題,素質教育的概念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提出至今已近30年,為何今天又來討論素質教育?因為基礎教育改革走到今天,到了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需要我們對素質教育的諸多問題進行再認識、再實踐。」
  • 「超前教育」對孩子傷害最大: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
    當媽那些事兒「超前教育」對孩子傷害最大:贏在起跑線,卻輸在終點!一轉眼,又到了9月開學季。這幾天,領著孩子,前來報導的爸爸媽媽們,聊天的話題始終離不開「教育」二字。 「一個暑假,我兒子又學奧數,又學書法,還學了繪畫。」
  • 「贏在起跑線」傳遞給孩子什麼情緒?
    他們一個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千方百計地想讓孩子們「贏在起跑線」,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就像填鴨子一樣,填滿了孩子的時間表。為了孩子的成長,疲憊的父母們都十分的焦慮,不知道他們是否想過,焦慮的父母會給孩子傳遞什麼?
  • 學前教育最大的謊言:提前學習,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社會壓力的緊張,讓許多父母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孩子以後能夠出人頭地,比別人更勝一籌,愛子心切的家長,久而開始讓孩子提前進去幼兒園,讓孩子進行「提前教育」,就是希望寶寶的基礎能夠比別人好
  • 如何真正地「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我國家長對孩子的早教問題越來越重視,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眾人中的佼佼者,因此關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理念可謂是在每位父母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的生長。那麼,如何真正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讓自己的孩子能能成為優秀的人才呢?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因為很多時候,父母都聽過,「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響亮的「教育理念」,而且也正在努力「實踐」這個所謂的「教育理念」。 孩子的童年是一次旅行,而不是一場比賽,人生不是「百米跑」,而是一個長長的「馬拉松」,孩子應該贏的是整個人生,而不是某一個階段。
  • 孩子要贏在起跑線上,原來這是個偽命題?
    有的父母讓孩子在入學前就上各種早教班、課外班,要做到語數外樣樣精通,琴棋書畫樣樣不落,感覺讓自己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就是人生的贏家。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長跑的馬拉松「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們的認知有個致命錯誤,
  • 地鐵上,一對母子的坐姿引網友熱議:父母的素質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在生活中,我們總能看見各種各樣的人,尤其像火車站,地鐵這些公共場合,人們在公共場合的言行舉止,也反映出了他們的素質如何。最近這段時間在地鐵上有一對母子的坐姿引網友熱議,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年輕媽媽帶著兒子坐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