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億邦動力網
【億邦動力訊】6月22日消息,在億邦智能商業大會夏季峰會暨2018全球人工智慧+零售未來發展大會上,竹間智能新零售事業部總經理王昊發表了題為《影像智能+未來零售》的演講。他指出,低頻高端價的產品目前技術邊界下是不錯的場景,這部分的系統壓力也不是那麼大,可以更好為客戶做專一的服務,高端價代表客戶說有能力買單。他分享了竹間智能新零售方案會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如何吸引人。第二,如何轉換貨,把我的人、我的顧客真正轉換成為收入。第三,如何把所有的信息作為大的數據收集出來並且做出分析。
據悉,大會以「智能場景」為主題,由億邦動力、中國商業聯合會智慧商業分會、思爾福·AI零售展、廈門市網絡零售企業協會、海豚社主辦。
竹間智能新零售事業部總經理王昊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為演講實錄:
王昊:大家好!我是來自竹間的王昊,很高興能夠分享一下關於新零售的經驗。我們是通過影像智能AI技術提升店鋪的營業額、提升店鋪的人流。新零售概念是在2016年8月份提及的,我相信在座各位包括我也去過大大小小的展會,大家都發現一個現象。我們現在所有的提案以及報告都是基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這樣做之後有什麼樣的願景可以達成什麼。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形式不一樣,我不想這樣講,我想說我們竹間智能新零售解決方案,在客戶那邊為客戶做到了什麼?幫到了客戶什麼?反過來幫到客戶什麼?再讓大家看看我們是如何去做的,把經驗分享給大家。
首先分享一組數據,是關於營業額了,6月1號夏普導入了新零售的系統,包括從售前、售中、售後的分析。我這組數據介紹一下夏普導致我們新零售額之後是怎麼樣的。這個營業額是開業一周的的情況下,這四家在臺北三創的營業額是多少呢?其他四家總額40萬。再看夏普的營業額,100萬。是不是有一點吃驚?這是真實的數據。所以說這樣看下來我們新零售的解決方案貌似還蠻有效的。
接下來分享一下我們是如何幫助他們做到的。
當然說我們的方案也不僅僅是應用於夏普這家店,目前也應用到其他的廠商。我們看一下如果我們做新零售應該從哪個方面去著手?零售行業我們都了解,分為三個階段,最開始的時候是說大家都在拼產品,只要做好我們的產品自然有客戶找我。但是慢慢發現酒香也怕巷子深,因為缺少渠道,慢慢大家發現是不是應該在渠道方面發力?在十幾年前一些大的公司著眼渠道。接下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也就是AI技術的發展,這個顧客的距離跟商家的距離在慢慢縮短,大家發現渠道不是那麼重要的了,也許目前來看終端帶給客戶的體驗。既然我們有了這個方向,就知道應該做哪些方面的新零售,或者說應該把新零售直接AI技術賦能到什麼樣的地方。
既然做終端,要不做線上終端或線下終端,這無所謂都一樣。要做一個智慧門店,我們從哪兩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呢?我們竹間智能目前調研下來會從兩個方向考慮這個問題,一個是站在我的用戶端,一個是站在我的商家這一端。站在用戶端來講的話我最Care的是什麼?最希望得到的是什麼?當然是用戶的體驗。站在商家角度呢?最希望是洞察。如果我們想做到好的用戶體驗以及說幫助我的商家去洞察客戶的話會用到哪些技術呢?目前來講用戶體驗的話人臉識別,當然這個人臉識別不僅僅是包含Face Id的識別以及情緒的識別,因為我要懂你才能知道你要表達什麼,保護語音、語義的理解,這幾種技術結合才能把門店真正做成智能。
稍候我們也會把技術列入場景中做分享。這一塊站在商家的角度我們應該分析什麼?當然第一個要分析客戶的行為,得到了客戶的行為數據我就知道如何決策我店鋪的走向,如何擺放商品的位置輔助做店鋪的管理。接下來除了收集大數據做決策,然後根據自己的會員信息進行精準營銷、精準交互以及情感交互,這個就是我們希望通過用戶體驗、客群洞察做一個真正懂你的智慧門店。
既然我們知道了我們要做終端,又知道如何做終端,那麼終端還有門店很多、業態很多,不能說一家公司把世界上所有的業態都吃下來,我們要有一個定位,知道什麼是可行的,什麼是不可行的。我們認為以下三個維度是比較適合我們的新零售解決方案。第一點是低頻高端價,這一塊自然會想有沒有低頻高端價?低頻低端價?有呀,那是學雷鋒。所以說現在低頻低端價與高頻高端價是不可尋的。這一塊是我的小超商7-11。只是說通過的系統帶來了價值。我花了幾十萬、幾萬塊,需要花費多長時間能夠把成本收回來。
所以說我們認為低頻高端價的產品目前技術邊界下是不錯的場景,這一塊給我的系統壓力也不是那麼大,可以更好為客戶做專一的服務。高端價代表客戶說有能力買單。接下來是說要有高的服務品質,因為有高的服務品質,那我們的購買者或者真正想導入系統的商家會想如何用我的AI服務於我們的客戶。大家都住過高端的酒店,我之前去過一次,下次再去的時候就會說王先生歡迎再次入住,小的體驗對店鋪評價會有非常大的改觀。
所以對於服務品質高要求的商家的話,一般會對新零售非常感興趣,也有財力和意願導入我們的系統。另外我們覺得或者認為說連鎖品牌比較適合的可訴,連鎖代表可複製,不可能說我國做一家客戶找新的客戶再做另一家,這是跨業態、跨行業的。綜上所述,基於低頻高端價,這一塊至少是我們選擇的定位。所以我們講完了我們要做什麼?我們定位是什麼?我們從角度去做?接下來我們講一講我們怎麼做。
人貨場的概念大家已經非常清楚了,這個概念沒有任何問題,這是非常清晰的概念,我們的切入點也是從人貨場分析,我們的新零售方案會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如何吸引人,只有把人拉到了我的店們才有營業額和收入。第二,如何轉換貨,如何把我的人、我的顧客真正轉換成為收入。第三點,當我的顧客買了之後,沒買也好,如何把所有的信息作為大的數據收集出來並且做出分析,這也就是所謂的分析場。單說吸引人的話不僅僅是說把我的客戶做一個引流,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例如說可以做信息的初採,這個信息的初採包括人臉的圖像以及電話號碼、性別、姓名,這是對後面的轉換最開始的數據積累。
另外像我們應該加入人機互動的內容,像我們的圖像技術只是我們業務的三分之一。我們會希望把我們人機互動的形式以及模塊也加入到吸引人的場景中,例如說我們可以把導購的機器人做授權的諮詢;另外再看一個轉換貨,不是由我們的系統去賣,而是去輔助我們的店員,特別是高端的平臺以及Mall裡的專櫃有推銷員。甚至是說客戶以前買什麼還會買什麼,這是我跨界的營銷,最終希望能夠把線上的會員以及線下的數據進行打通,形成數據化推薦給我的推銷員。
最後,既然我的客戶每天有進進出出,可以通過圖像技術知道是男是女,這是一個數據的匯總,可以通過我們的圖像及以及人機互動,不管是文字也好還是圖像也好,都可以通過我的麥克風手機下來做數據的匯總。另外我們會通過三個角度來做我們的新零售,接下來會講一下案例我們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吸引人分為三大塊,第一塊是品牌的行銷,這是我們幫夏普在臺北做的顏值比拼的場景。至少我做到一件事,當一個顧客逛商場的時候,大家看到這個東西至少會做一件事,接下來如果能夠加入行銷的手段,比如說客戶顏值是最棒的,我是不可以送一個面膜?然後我們的推銷員把顧客吸引到店裡來這是我們品牌行銷的方案。基於不同的客戶、基於不同的場景,我們通過人臉屬性識別的技術會做更加有趣的嘗試,這需要跟我們的客戶討論一下。
既然可以把我的顧客留下來做引流,是不是可以做信息的初採?可以讓最基礎的信息留下來?這裡放一個小的視頻,這是我們在店鋪實際拍攝的視頻。當我的顧客來到我的店前的時候。他拿到了一個Ipad或者手機就可以實現具有Face ID的註冊,作為會員的信息保存下來,下次再來的時候可以進行籤到,這也就是完成最開始信息的初採。還有就是希望通過ASR+NLP的技術做真正人機互動的機器人,這個對於我們公司來說是一個強項,我們最開始是智能出家的,除了影像之外,能不能把人機互動的技術放在這裡來?我這裡也有一個視頻給大家看一下。
這裡有一個人通過語音的是問Ipad,誰8K電視最好?8K電視與4K電視的差別是什麼?這樣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呢?不是所有的顧客都希望有導購人員服務我們,反過來如果我的營業員時間不夠,像我們做家電行業沒有時間照顧所有的顧客,是不是可以通過機器的人機互動行為來幫助我們的客戶?這一塊不僅僅是局限於Ipad。它只是可以打字的平臺就可以做到,這是關於吸引人的方案與嘗試。
接下來講一下轉化貨,我要讓他們拿錢,把我們的貨品賣出去,這才是我們想做的事情,如何去做?如何幫助我們的店鋪提高營業額呢?目前來講比較行的方案是輔助我們的店員去銷售,給到我的店員一個系統,幫助他去怎麼樣更好的智能推薦?跨界推薦產品呢?我們是怎麼做的呢?我們的核心思想是要把線上和線下的系統進行打通。我們的線上系統一般性大的商家都會有自己的會員系統,現在所有會員都可以買東西,但是目前來講線下這部分營業員是拿不到的,所以說我們可以通過什麼樣的技術線上線下的打通呢?我們可以識別顧客的人臉,然後拿到人臉與線上系統進行對比。
這時候就可以把分析結果以及購買的履歷實時推薦給我的店員,這一塊可以做商品的推銷,比如說買過冰箱、買過彩電等,甚至說做行為分析,這就是對我們店員銷售的輔助。夏普這家店只有三分之二的銷售員在使用我們的終端,是一個Ipad,我們會把每一個進店的會員數據都推送到Ipad裡,使用這套系統或者這個Ipad比沒有使用的三分之一精準推送會高40%。最後我們還有一個分析場的概念。既然能夠有很多的場景,為了能夠做一些引流,有很多人臉識別的技術,總之我有很多採集的點在那邊,既然有採集的點就可以採集行為數據,這屑數據對於我們店鋪來講是非常寶貴的東西,可以拿這些數據做很多的分析,從側面來支持我店鋪的運營。
如果說某一條通路走得人特別多,是不是我應該調整一下商品的位置?或者說還可以做熱點的分析,哪些商品是我顧客駐足最多的?最喜歡的?我們可以調整一下不是特別好的商品,剩下還可以做客群的分析,比如說每天下午四點到六點是男的還得多還是女的來的多?這樣可以根據不同時間段的來客做針對性的分析,如果某個時間段三十歲的人來得多,也許我們真的需要推薦一些電飯煲等家具類商品。
這個就是我們當時在夏普的盛況,還算不錯。最後再介紹一下我們的公司,竹間智能成立之初沒有定位專做某一項AI技術的公司,而是做多模態的AI公司,現在做了自然語音交互,還有能夠做新零售以及圖像的應用,我們有人臉識別技術、人臉屬性識別技術,以及為了能夠更好的交互,我們有ASR,甚至可以識別出人語言的情緒。我們的核心技術應該涵蓋了目前AI人機互動三大塊,圖像、語音、文字。我們把這幾個技術結合起來做多模塊的應用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AI公司這是我們做的一些比較好的案例,我們雖然是2015年成立的,但是我們2016年才真正接觸客戶,兩年不到的時間我們落地了不少的案例,AI公司的落地是非常難的。大概我們現在做下來金融行業做得成熟度比較多,像交行、招行、民生、平安。我們因為也有硬體的廠商,比如說長虹做一些質檢,總的來說我們是把自己定位為多模態AI公司,藉助各種AI技術為客戶創造價值,創造可用的場景,不僅僅是浮在表面上的概念,這是我今天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