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超市買完東西到收銀臺付款時,見到有人問工作人員有沒有餃子皮賣,得知沒有後,挺失望地慢慢走開了。
我挺能理解這個人的心情,因為之前我也有過想買些餃子皮包餃子做早餐的念頭。前段時間菜市場沒開門,買東西挺不方便的,後來等開了門 ,但裡面營業的商戶很少,賣餃子皮的是外省的人,這個時間還沒有復工。
好在餃子皮也不難做,雖然自己擀出來的形狀沒有機器做出來的那麼好看,但勝在自己手擀的餃子皮口感筋道,味道好,這是機器制餃子皮沒法比的。
擀好的餃子皮無論是包餃子還是用作其它,比如像我們今天做的這頓「玫瑰花」早點,都是很方便的,好吃也好看。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怎樣在家自製好吃的餃子皮,學會了,在家做早餐也省心多了。
【在家自製餃子皮:手工餃子皮,口感就是筋道】
在做餃子皮之前,我先囉嗦幾句,聊聊製作餃子皮之前的準備工作,因為前期工作做好了,好吃的餃子皮也成功了一大半。
——【麵粉的選擇:做餃子皮可以用中筋麵粉,也可以用高筋麵粉】——
做餃子皮的麵粉,可以用中筯麵粉或是高筋麵粉,我比較喜歡用高筋麵粉,因為高筋麵粉做出來的餃子皮耐煮,口感也筋道些。
可能有人會疑惑中筯麵粉與高筋麵粉的區別,其實區分它們的關鍵因素就是看蛋白質含量和品質。
高筋麵粉的蛋白質含量為11.5%~13.5%,多用來做麵包,以及有彈性和嚼勁的麵條等;中筋麵粉的蛋白質含量為8.5%~11.5%,是介於高筋麵粉與低筋麵粉之間的,我們一般的中式麵食都會用到它,比如包子、饅頭、麵條等;而低筋麵粉的蛋白質含量不高,在6.5%~8.5%之間,所以適合做蛋糕、餅乾等松酥的食品。
中筋麵粉與高筋麵粉都可以用來做餃子皮,只不過麵粉的蛋白質含量越高,筋度也越強,口感也越為筯道,所以生活中人們多喜歡用高筋麵粉來做餃子皮。
那麼,買麵粉的時候怎麼去識別它們呢?有種方法是抓起一把麵粉,拳頭攥緊然後鬆開,粉團很快散開,不會結團,這是高筋麵粉;若是粉團有一點結團不會很快散開,這就是中筋麵粉。
現在超市裡,麵粉都是一袋袋售賣,有的包裝袋上並沒有註明是高筋還是中筋麵粉,那麼在不打開包裝袋的情況下如何判斷麵粉種類呢?
我們可以找它包裝袋上的「營養成分表」,看表格中的「蛋白質」、「每100克」這一欄,看它標註的數值是多少。一般而言,數值在6~8.5範圍內的基本屬於低筋麵粉;數值在8.5~11.5這一範圍內的基本上屬於中筋麵粉,而數值在11.5%以上的基本上屬於高筋麵粉。
我們注意了麵粉的蛋白質含量,另外還需要注意麵粉的品質問題,所以購買麵粉時還需要注意觀察包裝袋上是否有完整的標識與質量認證標識。查看包裝袋上的成分標識時,需留心看清是否含有添加劑,有添加劑的就不要購買了。
——【和面:先想好是吃水餃還是蒸餃,再選擇和面的方法】——
買好麵粉後,就要開始和面做餃子皮了,做餃子皮是不需要發麵的,只需要用水把面和好了就行,只是在和面前先想好這餐是打算吃水餃還是蒸餃。
吃水餃用冷水和面就可以了,如果吃的是蒸餃,因不與水直接接觸,只是靠蒸氣蒸熟,若還是採取冷水和面的方法,蒸熟的餃子皮口感上會偏硬,所以需要採取半燙麵的方法來製作蒸餃的餃子皮。
半燙麵,就是先用沸水倒入麵粉中,用筷子攪拌成小麵團後,再加入適量的冷水將其揉成軟硬適中的麵團。用這種和面的方法做出來的餃子皮要軟一些,因為用沸水將麵筋燙軟,部分的澱粉燙熟膨化,從而降低了麵團的硬度。
我這裡做的「玫瑰花」早點是用蒸的方式,所以我這裡詳細說下蒸餃皮的做法。
【主要原料】:高筋麵粉150克、沸水80克、冷水30克
【製作方法】:
1、把麵粉倒入和面盆中;將冷水煮沸後立即熄火,不要延長加熱的時間,以免水分因蒸發而損耗。將沸水以繞圈的方式倒入麵粉中,用筷子迅速撥散麵粉,避免沸水集中在一起。待麵粉呈鬆散的面絮狀,接著倒入冷水,用手抓勻,使之成為較為溼黏的麵團。
2、用保鮮膜蒙住和面盆,室溫下靜置讓麵團鬆弛,即醒面。20分鐘後,在案板上撒少許面許,將鬆弛好的麵團取出放在案板上,輕揉至光滑後搓成長條,切成25個差不多大小的面劑。
3、將每個面劑搓圓壓扁,輕擀成薄皮。手法是:左手食指與拇指提著麵團邊緣轉圈,同時,右手掌壓住擀麵杖,從麵團邊緣不停地擀動,一手轉動麵皮,一手擀麵皮,擀成中間略厚、周圍略薄的圓形餃子皮。
若是做不到以上的手法,也沒關係,把面劑壓扁後即為小圓形,那麼順著這圓形把麵皮擀薄就可以了,只是需要注意餃子皮中間要比周圍的邊緣要略厚一點。餃子皮中間厚,不容易破皮。
【Tips】:醒好的麵團比較軟,操作時動作要輕,用矽膠面板操作比較方便。若家裡沒有,可以用木製的砧板,操作時在砧板上撒少許麵粉防粘,麵粉不宜過多,只需一點點抹在要揉面的位置,多了反而會影響成品的口感。
用冷水和面做水餃皮的方法也與此差不多的步驟,只不過少了用沸水那道工序,直接用冷水和面就可以了。
【調製餃子餡:餃子的靈魂是餡】
在醒面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調製餃子餡,但怕大家看著混亂,所以另外單獨來講。製作餃子的肉餡,無論是豬肉餡,還是牛、羊肉餡,都需要先「打水」,即給肉餡裡添加水,然後再調味。
「打水」後的肉餡會變得比原先稍膨脹且更具黏性,熟後的口感鮮嫩多汁。而沒有經過「打水」處理的肉餡,會比較幹而且口感上要柴一點。
肉餡「打水」的操作方法是:先把適量鹽加入肉餡中,然後將水以少量多次的方式一點點加入肉餡,每加一次,都用筷子沿順時針方向攪拌,將水攪入肉餡中,讓肉餡充分吸收水分。很快就可以看到肉變得有黏性,這時就可以停止加水了。
我今天要說的面點是用三張餃子做一朵玫瑰花,所需要的肉餡不多,另外需要添加一點蔬菜,蔬菜的處理我在後面會詳細說明。
【主要材料】:肉餡200克、嫩豌豆與玉米粒約為35克
【調 味 料】:料酒1/2勺、生抽1/2勺、食用鹽4克、蠔油1勺、芝麻油1勺
【製作方法】:
1、新鮮肉洗乾淨後絞成肉餡,加入食用鹽、料酒用筷子沿順時針方向攪拌;將水以少量多次的方式加入,加入後繼續同方向攪拌。一定要一點點的加水,每一次都要注意觀察肉餡的狀態,表面是不是已經明顯有黏性了。
2、依次加入生抽、蠔油、芝麻油至肉餡當中,攪勻至順滑的狀態,靜置30分鐘,讓肉餡入味。
3、準備新鮮的嫩豌豆粒和甜玉米粒,洗乾淨後加入肉餡當中,拌勻,待用。
至此,餃子餡的調製就做好了。我這裡蔬菜少,幾乎是沒做什麼處理的。但如果是用別的蔬菜,那該怎樣處理呢?
對於像大白菜、捲心菜、黃瓜這類含水量很高的蔬菜,必須要經過「殺水」處理,否則拌入餡料後會滲出過多的水分,不利於包餡且影響口感。
「殺水」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洗淨切好的菜中加一點鹽,靜置15分鐘後,使其出水,然後用紗布包裹著切碎的蔬菜擠幹水分。擠的力度也不需要太大,以免損失蔬菜裡的營養成分。
處理好後的蔬菜可以加勺植物油拌勻,讓油脂裹住蔬菜表面,避免蔬菜加入已調味的肉餡時遇鹽而出水。我們生活中經常做的韭菜餡餃子,就是把韭菜切碎了先用植物油攪勻了,然後再拌到肉餡當中,這樣就不會滲汁出來了。
有些蔬菜的生澀味比較重,必須先用開水焯燙後再使用,即稱「殺青」。經過殺青的蔬菜拌入餡中可提升餃子的口感。
蔬菜拌入肉餡後,不要過度地攪拌,以避免蔬菜出水,也不要在蔬菜上撒過多的鹽,否則餡料會不斷出水,增加包餡的難度。
【漂亮早餐簡單做,3張餃子皮做1朵玫瑰花,好吃又好看】
餃子皮與餡都準備好後,可以開始製作了。餃子皮除了可以包餃子,還有很多別樣的做法,用3張餃子皮疊一起,可以做一朵「玫瑰花」出來,好吃又好看。
取三張餃子皮,如下圖一張壓著一張地依次排好。
取適量調好的餃子餡放在餃子皮中間,呈一長條狀。豌豆粒與玉米粒不需要放多,主要是起點綴作用。
將餃子皮對摺,對摺上去就可以了,餃子邊形成的收口不用收緊。
從對摺後的餃子皮一側開始捲起,全部卷好後將尾端捏住,放在整個花的底部。這樣花朵就可以收得很緊,蒸的時候也不會散開。
全部卷好後,就可以上蒸籠去蒸了。
如果還有肉餡多,可以順便再包點餃子,餃子的基本包法是:將餡料放在餃子皮中間,將餃子皮對摺,把麵皮的邊緣捏緊,再打兩個褶收攏餃子邊就可以了。
蒸麵食時,會在蒸籠底部墊層溼的蒸籠布,或是烘焙紙、油紙等,防止麵食蒸煮後粘底。我這裡做好的「玫瑰花」面點蒸的時候,下面墊的是玉米皮。吃玉米時,外面包裹的皮別扔,用來代替蒸籠布效果非常好,而且還能讓面點有股淡淡的清香味。如果家裡有粽子葉,也同樣可以用。
另外,面點生胚在放入盤或是蒸籠時,需要注意保持彼此的間隔距離,防止挨得太緊粘連在一塊。學會了做餃子皮,早餐花樣也增多了,自己做的食品營養與口味可以隨心地搭配與調製,方便又省心,這真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謝謝閱讀,大家有什麼更好的烹飪方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希望大家能為我點個讚,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哦!特別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