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你的孩子身上發現壓力和焦慮的跡象

2020-12-14 騰訊網

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都會經歷壓力和焦慮,但他們會根據年齡、個性、甚至個人應對機製做出不同的反應。對於父母來說,尤其是剛學會走路的孩子的父母,要識別出他們孩子身上的壓力或焦慮的跡象是很困難的。要知道該做什麼就更難了。那麼該如何發現如何幫助孩子呢?

即使是很小的變化或者看起來不重要的變化也會讓一個孩子感到不自在。因為小孩子通常缺乏解釋自己感受的能力,他們可能會通過行為變化來表達。為了幫助你的寶寶處理他們困惑的情緒,嘗試以下與壓力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一些最常見方式有關的建議:

1、對於粘人的孩子

極端的「黏人」或依戀是焦慮的幼童的本能。這不僅發生在你的家庭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也可能發生在你試圖幫助你的孩子度過一個裡程碑式的轉變,比如放棄一些喜歡的東西。

如何幫助:當他周圍的一切似乎都在發生變化時,他很可能想要抓住什麼東西——任何東西。雖然他可能更喜歡依附在你身上,但給他提供另一件隨身攜帶的物品可能會有所幫助。試著找一個特別可愛或舒適的對象,可以給你的寶寶一些持續的安全感。

如果可能的話,儘量減輕你的孩子通過改變或轉換,所以如果他開始在一個新的託兒所,首先第一天只是讓他呆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第二天,第三天,大大延長你適應他的新環境。不過,你得做好準備:你的小傢伙可能會非常依戀戀人。

2、睡眠缺乏安全感

小孩子如果不能向你解釋他們感到不安和擔心,他們可能會開始表現出讓你覺得不對勁的行為。這些變化可能包括睡眠問題。如何幫助:有壓力的孩子可能開始夜驚或開始夢遊。你不應該在這種情況下叫醒孩子。相反,要確保他的安全。你不需要把孩子帶到你的床上或者睡在他旁邊(那樣會養成其他壞習慣)。不過,你可以坐在他旁邊,溫柔地試著安撫他,直到他再次放鬆下來。需要注意的是,學會放鬆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3、行為退化的問題

退化是童年壓力的另一個典型表現。一個成功訓練過上廁所的學步兒童可能會開始頻繁發生問題,或者一個3歲的孩子開始索要奶瓶,開始表現得像個「嬰兒」。

如何幫助:重大的變化,特別是失落感或新兄弟姐妹的出生,可能會刺激孩子產生這種焦慮和反應。簡而言之,表現得像個「大」孩子的壓力會壓倒你的小傢伙,讓他感覺回到發展的早期階段,那時事情更容易、更安全。

這可能會讓父母感到沮喪,但不要批評你的孩子表現的孩子氣——那可能會增加壓力的感覺。相反,讓他渴望做大男孩的事情。他可能負責給他剛出生的妹妹唱歌,或者幫自己打包幼兒園的午餐。

當蹣跚學步的孩子面臨巨大變化帶來的壓力時,在大多數情況下,時間會幫助你的孩子適應新環境。與此同時,持之以恆,大量的耐心和愛將有助於幫助你的孩子克服壓力和焦慮。

相關焦點

  • 當你焦慮的時候,你的孩子可能背負著更大的壓力
    這也是造成父母焦慮的主要原因,大家的價值觀高度一致,競爭不可避免。學習這個東西,有第一名必然就有最後一名。就算能做到班級第一,還有年級第一,上面還有名校,在上面還有北大清華、常青藤,這條焦慮鏈是永無止境的,從學渣的父母到學霸的父母,無人可以倖免。父母扭曲的焦慮轉嫁到孩子身上就成了壓力。
  • 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掙扎的14個跡象
    它涉及到一個人如何思考,如何調節自己的感受,以及他們如何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來行動。心理健康障礙是指影響個人行為的模式和思想的改變。這些想法和感覺會破壞一個人正常行為的能力。兒童常見的心理健康障礙有焦慮症、抑鬱症、多動症、自閉症譜系障礙、飲食障礙等。
  • 如何面對工作中的壓力和焦慮?
    每天加班到深夜,搞得自己和團隊的人都疲憊不堪,工作中的要求不斷出現反覆,自己壓力很大,也非常焦慮,經常指責團隊成員的工作問題,團隊的成員壓力也很大。 分析這個新主管的工作問題,發現對工作缺乏整體的規劃,一上來就在工作的具體點和細節上考慮和糾纏,對整體工作結果的目標不是太清晰。
  • 孩子考試壓力大太焦慮?教孩子「反焦慮思維」,消除不必要的焦慮
    &34;這一句話常常會出自很多家長的嘴裡,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其實孩子壓力也很大。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不過就是在學校裡面學習,比起我們工作簡直太輕鬆了,但其實孩子每一次考試都會有考試焦慮,像中考、高考這些決定孩子未來就業方向的重大考試,孩子往往都會因為考試的壓力而產生過大的焦慮,從而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
  • 三個跡象提醒你正在養一個自卑的孩子
    我們都以為,孩子自卑是通過長時期的積累慢慢形成,但實際卻有點不大一樣,孩子從嬰兒時期就會因為在形體山弱小,難以撼動家長們強大的力量而感到自卑,也就是說自卑其實在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就已經存在。許多父母,都沒有給予孩子心理足夠的關注,沒有能夠及時的發現孩子自卑體質和症狀並且給予幫助,這也導致孩子在後期的社交過程中,產生焦慮、無法找到自我價值,從而陷入深深絕望之中。
  • 孩子身上4種跡象,預示難長個子,還有家長不清楚
    導讀:孩子身上4種跡象,預示難長個子,還有家長不清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身上4種跡象,預示難長個子,還有家長不清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夏天到了,天空變得更長了。
  • 如何緩解孩子的考試焦慮?心理專家提出實用方法,應對焦慮與壓力
    孩子上小學後,會經歷大大小小的考試,有的孩子應付自如,有的卻將考試視同洪水猛獸,憂心忡忡,父母百般安慰,也無濟於事。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緩解考試焦慮呢?臺北臨床心理師公會常務理事陳品皓先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解析,並提出了許多切實有效的方法。
  • 你的孩子如果有這8個跡象,父母要當心了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著樂觀開朗、積極自信的性格。可命運無常,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得到。例如,有些孩子內心非常地自卑。其實自卑的孩子在生活中有種種跡象可循,如果你的孩子有這8個跡象,父母可一定要當心了。
  • 不要讓焦慮壓垮孩子,如何從童年幫助孩子樹立緩解緊張壓力的習慣
    調皮搗蛋停不下來可能也是因為焦慮,家長如何幫忙緩解?孩子並非都是無憂無慮的,作為現代教育下的兒童,他們的心事可能比父母都多,很多時候家長會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內心,從而產生誤解,然後用錯誤的方式去教育,導致孩子心理問題更嚴重。焦慮並非只是大人的專屬,有研究表明壓力正在逐步壓垮孩子們的內心,使他們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 如何應對壓力和焦慮 | 酷炫腦教你學英語
    歡迎進入酷炫腦英語學習課堂之《如何應對壓力和焦慮》got stress?壓力太大嗎?那麼解決壓力和焦慮最科學的方法是什麼呢?How can you genuinely relax your mind and body ?我們該如何真正的放鬆身心?
  • 學習壓力大,孩子異常焦慮,家長應當如何應對?
    而且,越是學習優秀的孩子,身處於競爭激烈的環境,就越是壓力大,情緒焦慮。有些家長認為,就是要讓孩子有壓力,因為有壓力才有動力,壓力會讓孩子更好的學習,所以家長不僅不關注孩子當前已經面臨的壓力,還不斷加壓:你看別人家誰誰的孩子怎麼考了那麼好的成績,你怎麼就什麼都不會。這種完全不考慮孩子壓力承受能力和當前面臨壓力程度的做法是不正確的。
  • 青少年抑鬱症的跡象和症狀?家長該如何溝通?
    青少年雖然是在學校時期,但是繁重的學習壓力和家長殷切的期待,足以讓他們的內心充滿壓力。據數據統計表明,約有近30%的青少年在壓力大的情況下出現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可怕的是,他們幾乎沒有受到關注和適當的治療。
  • 致家長:父母如何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不給孩子帶來壓力?
    這樣一來,父母幫不了的事實客觀上反而能起到了激勵孩子的效果。家長雖然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但千萬不要忽視一個溫暖的陪伴和隨時可以傾訴的窗口的力量。或許對於孩子來說,這是比正確建議更需要的東西。因為疫情,可以玩的變少了,活動變少了,樂趣變少了,焦慮變多了,不確定性變多了,抑鬱變多了……這時候,和家長通話時,如果家長還在利用通話時間強化疫情和焦慮的話,可以試想一下,孩子會覺得和家長們通話是愉快的享受的呢,還是會覺得是增加焦慮和抑鬱的氣氛?
  • 複課了,孩子的學業壓力和親子衝突如何解決?
    原創 上海浦精 浦精心靈驛站 2020年6月18日,作為上海市浦東新區精神衛生中心暨同濟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籌)與上海浦融傳媒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健康有道》之【浦心堂】第六期的主講人-劉亮主任為大家帶來了「複課了,孩子的學業壓力和親子衝突如何解決」。
  • 孩子雖小,焦慮和壓力可不小,當媽的可不能不知道!
    焦慮壓力與恐懼和悲傷不同,他不是直接表現出來的情緒,有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孩子的情況是源自於焦慮和壓力,與所有人一樣,在處理日常問題的過程當中,孩子的壓力荷爾蒙也會逐步的積累,包括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的累積,這些壓力和焦慮來源於很多種情況。
  • 兒童心理分析:如何正確判斷你的孩子只是害羞還是嚴重的焦慮
    薩拉·索恩是一名育兒教練和母親,她很早就發現自己的女兒表現出內向的跡象,但她也不認為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會有什麼幫助。她說:「我不喜歡把害羞當做一個標籤,因為它通常與實際情況有關。」 與害羞不同的是,焦慮常常伴隨著身體上的症狀,這通常會給患者帶來不適和壓力。
  • 孩子讀書家長焦慮,焦慮心情該如何疏導?
    最近有一個說法:朋友圈裡的中年人平均每個月焦慮一次,每次養活一篇10萬+。而中年家長的焦慮程度還需要再乘以10。是什麼讓家長們如此焦慮?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學校課業壓力大?孩子太不自覺?孩子太笨?孩子在學校裡老闖禍?孩子情商太低。。。
  • 心理學告訴你擔心、壓力和焦慮之間的區別
    也許每一天你都會覺得自己渾身充滿壓力,但如果我問你覺得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是擔心、壓力還是焦慮,你知道其中的區別嗎?一.擔心1.擔心是什麼?一開始,壓力可能會讓我們感覺良好,因為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會充斥你的身體。大家可能都經歷過壓力帶來的好處,比如你在車流中趕赴約會,或者在最後一小時完成一項重要任務,身體高度興奮效率很高,這被稱為「急性壓力」,當情況得到解決,這種緊張感就會消失。另一方面,慢性壓力是指你的身體持續處於這種「戰或逃」模式(通常是因為情況無法解決,比如財務壓力或長期和有挑戰性的老闆一起工作)。
  • 《不要和你媽爭辯》:處理好育兒焦慮,從父親身上汲取榜樣的力量
    在書中作者試圖展現一個男人在家庭中所擔當的兩個重要角色,妻子的丈夫,以及兒子的父親,兩個身份將直接間接地影響孩子,通過和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處理,孩子也可以從父親身上汲取榜樣的力量。和很多家長一樣,作者巴克曼也是生於信息爆炸的時代,因此來自教育的壓力和焦慮一點不少,但他並沒有將這份焦慮在孩子面前釋放,反而小心呵護孩子的童心,以朋友的方式和自己的孩子交流。在家庭中他不僅是一家的頂梁柱,同時也能卸下盔甲和孩子平等對話。
  • 你的焦慮正在毀了你的孩子!如何做一個不焦慮的媽媽?
    憤怒的媽媽,可憐的孩子為什麼會如此焦慮,還是來自於生活壓力太大,只能把美好的幻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很多家長自己的工作不如意時,不會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孩身上,所以小孩考不好時,媽媽的「理想化投射」也就自然破滅了:「孩子沒考好,我真是一個失敗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