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1-2級曲目有哪些?
笛曲藝術是我國的悠久文化,一些笛子曲目都是古代人的智慧結晶,流傳到現代的笛子曲目更是作為一門重要考試的內容,小編特意收集了笛子考級曲目的1到2級,所以要學笛子的留意咯!
《老六板》
曲體為"五代同堂"
《老六板》,中國漢族民間器樂曲,為古老的民間絲竹樂曲調。又稱《老八板》。流傳地域較廣,在廣東、廣西、貴州等地稱為《十八板力》,在內蒙地區稱為《八譜》或《八音》。江南絲竹、西安古樂、山西八大套等樂種中也包含此曲。
《金蛇狂舞》
取材於《倒八板》
《金蛇狂舞》是聶耳於1934年根據民間樂曲《倒八板》整理改編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樂曲的旋律昂揚,熱情洋溢,鑼鼓鏗鏘有力,渲染了節日的歡騰氣氛。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就是使用的該曲作為背景音樂來烘託奧運會這一全世界人民的節日的歡騰氣氛和濃鬱的中國特色。
《思鄉曲》
樂曲運用了變奏手法
《思鄉曲》是馬思聰於1937年所寫《內蒙組曲》中的第二首,樂曲的主題直接採用內蒙民歌《城牆上跑馬》的旋律,由四個短小、均等的樂句組成,每一樂句都呈波浪型線條而遞次下降,加之商調式柔和的色彩,使旋律具有懷念和憂傷的情調。
《彩雲追月》
具有輕快獨特的風格
任光與聶耳為百代國樂隊寫了一批民族管弦樂曲灌制唱片,《彩雲追月》是其中一首,創作於1935年。1960年,彭修文根據中央廣播民族管弦樂團的樂隊編制重新配器。樂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聲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進,豎笛、二胡的輪番演奏,彈撥樂器的輕巧節奏,低音樂器的撥弦和吊鈸的空曠音色,形象地描繪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拉駱駝》
表現出了牧人歡鬧、跳躍的情景
這首樂曲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編創的,當時"全國音樂周"剛剛在北京舉辦,湧現出了像孫文明、馮子存等一批著名的民間音樂家,同時也帶動了民族音樂的蓬勃發展。這首樂曲一經問世,很快就在全國流傳開來,並且在二胡演奏蒙古族音樂風格的樂曲方面具有開拓性的影響。
作者:JD螢火蟲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