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帶外來物種進入國家?

2020-12-19 科創天

生態環境是經過數百萬年的演化而成,達爾文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間萬物,相生相息,都有自己存在的環境和意義。但是如果人為的去改變生態環境或者改變生物所生存的生態環境,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近年來,人類的活動有意或無意地將產於外地的生物引到本地,這些生物在沒有天敵的情況下,會快速地進行生長繁衍,危害本地的生產和生活,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危害。由於世界各地的交往頻繁,外來物種入侵事件越來越多,甚至遍布全世界,嚴重的破壞了生態平衡。

關於外來物種入侵的事件

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在地中海和亞得裡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 000公頃的海底。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紐幾內亞地區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了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3/4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在紐西蘭,一種來源於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的樹皮、樹芽、樹葉等。澳洲的政府還發出宣傳,每殺死一隻袋鼠就獎勵500刀。

關於中國外來物種的入侵

水葫蘆的出現,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的氣候明顯變得比較乾燥,湖中的68種魚有38種已不復存在。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擋之勢。

作為寵物的巴西龜,作為觀賞植物的加拿大一枝黃花,作為改良土壤、綠化海灘的互花米草,作為食物的福壽螺以及以飼料形式引進的鳳眼蓮等

外來病毒的入侵

外來病毒和細菌的入侵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例如,麻疹、天花、淋巴腺鼠疫以及愛滋病都可以成為入侵疾病。一些外來動物如福壽螺等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麝鼠可傳播野兔熱,極易給周圍居民帶來健康問題。

生態系統本身就是經過幾百年的演變,才達到的絕對平衡。雖然我們在國外可能看到自己很喜歡的動植物,想帶回培養。但是有沒有想想自己所做的事情可能對整個地域生態系統的危害,導致生物鏈的斷裂,最後造成生態系統的崩盤。

相關焦點

  • 彭于晏帶蘋果過關,引發物種入侵討論,為什麼入侵物種如此強勢
    2018年4月23日,《福克斯新聞》也報導過類似的事件,一名女士,將航空公司免費的蘋果帶下飛機,入境美國時,被海關發現,並被罰款500美元,更嚴重的是,她將失去全球入境許可資格,不能通過快速入境通道進入美國。
  • 無硝煙的戰爭:600多種外來物種入侵!
    這就很奇怪了:現在離聖誕節還遠得很,幹嘛有帶聖誕老人回來的?關鍵是就算是帶禮物也至少是個新的禮盒包裝的紀念品吧?帶著這麼舊的東西回來幹啥呢?於是檢察人員覺得有蹊蹺,去仔細檢查了下,這一查不要緊,直接從這個玩具裡面翻出了幾百隻蟲繭!而且每個蟲卵裡面竟然有幾百隻蟲卵!
  • 當外來物種登陸以後(美麗中國·關注外來物種入侵①)
    不過,外來物種並不總是美味和友善的,去國外旅行帶回的木質工藝品中,沒準就藏有對林木危害極大的物種的卵,可能會威脅生態安全。      出國旅遊帶只貓草小熊回來,卻在海關被沒收了?別著急上火,要知道,萌萌的小熊會被海關沒收,是從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角度在考量。
  • 報告稱氣候變化導致更多外來物種進入英國
    新華社倫敦12月28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國民信託27日發布一份報告說,受氣候變化影響,2019年有許多外來物種進入英國,給本地物種帶來了多方面影響。  英國國民信託,原名國家歷史名勝信託基金會,是一個以保護自然風貌和歷史建築等為宗旨的慈善組織。
  • 當外來物種登陸以後
    正確引種能豐富生物多樣性 物種入侵則會威脅生態安全當外來物種登陸以後(美麗中國·關注外來物種入侵①)核心閱讀葡萄、胡蘿蔔、馬鈴薯……這些曾經的「外來物種」,如今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正確引入物種,不僅會增加生物多樣性,還會極大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不過,外來物種並不總是美味和友善的,去國外旅行帶回的木質工藝品中,沒準就藏有對林木危害極大的物種的卵,可能會威脅生態安全。出國旅遊帶只貓草小熊回來,卻在海關被沒收了?別著急上火,要知道,萌萌的小熊會被海關沒收,是從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角度在考量。
  • 當外來物種登陸中國:超半數外來有害物種系人為引種
    「外來物種」,如今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正確引入物種,不僅會增加生物多樣性,還會極大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本版製圖:蔡華偉  不過,外來物種並不總是美味和友善的,去國外旅行帶回的木質工藝品中,沒準就藏有對林木危害極大的物種的卵,可能會威脅生態安全。  出國旅遊帶只貓草小熊回來,卻在海關被沒收了?別著急上火,要知道,萌萌的小熊會被海關沒收,是從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角度在考量。
  • 重要的外來物種被稱為寶,現在已經被引入全國各地
    對於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來說,外來物種只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外來物種帶來的生態危害,讓很多人在聽到外來物種的消息後,潛意識裡就認為是不好的。真的是這樣嗎?我想帶你去了解不同的外星物種。要介紹的外來物種是中國中最重要的外來物種。
  • 六安市淠河國家溼地公園組織清理外來物種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12月19日從六安市城管局官網發布的、來源於六安市淠河管理處的消息了解到, 該市淠河國家溼地公園組織清理外來物種。據悉,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整治河道、保護水資源,近兩個月,六安市淠河國家溼地公園城北橡膠壩管理所組織進行集中清理水花生等外來物種,清理工人師傅們使用長竿鐮刀把水花生連根割除,做到徹底清除,防止來年再生。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福壽螺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20世紀80年代初作為食用螺引入中國,因其適應性強,繁殖迅速,成為危害巨大的外來入侵物種。近日,廣西柳州食人鯧咬人事件再次讓社會感受到外來物種入侵帶來的威脅。從福壽螺到食人鯧,從水葫蘆到美國白蛾,我國已成為遭受外來物種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性外來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域之外並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
  • 科學網—環保部:488個外來物種已入侵我國
    現在國內入侵物種有多危險?對於這個問題,國家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王捷的答案很無奈——情況嚴重,恢復不太樂觀。 「最近一次調查,外來入侵物種有488種。」王捷說,這個數字顯然是保守的,因為「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個潛伏期,潛伏到一定程度,會有一個大爆發大流行,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這個東西挺可怕的」。
  • 牛蛙、小龍蝦都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會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嗎?
    先說兩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牛蛙和小龍蝦。我們所吃的牛蛙和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的,放到野外,它們的危害不容小覷。小龍蝦原產美洲,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它繁殖快,食性廣,喜歡鑽洞,要麼破壞農田,要麼造成潰堤,鉗子還會把水稻夾斷,對農業極其不利。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危險!超95%保護區有外來動物適宜棲息地
    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免受外來物種的侵害是保護區的主要職責。評估保護區抵禦外來物種入侵的有效性,揭示保護區內外來物種的入侵格局,探索影響外來物種建群的驅動因子,以及確定保護區及其周邊緩衝帶外來物種的擴展風險,對發展保護區的生物安全策略至為關鍵。外來動物在全球保護區內的未來潛在入侵風險。
  • 660多種外來物種來襲,生態平衡面臨危機,這次我們該怎麼辦?
    羅非魚為什麼會成為外來入侵物種?但儘管如此,這兩種生物仍無法改變它們是外來入侵物種的事實。隨著《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越漸壯大,我們還能輕視外來入侵物種嗎?當然不能,根據《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一批公布的外來入侵物種中,就有「非洲大蝸牛」這類可怕生物,它們不僅繁殖能力高,還攜帶許多人畜寄生蟲,如果意外食用它們,還有可能患上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
  • 江蘇已發現226種外來入侵物種,植物「侵略」嚴重
    現代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美味的小龍蝦、嬌小可愛的牽牛花、五彩斑斕的巴西龜……這些可都是危險的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非洲大蝸牛、美國白蛾、德國小蠊、牛蛙、福壽螺、小龍蝦......近年來,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漸漸進入大眾視野。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中國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成遭受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公報還顯示,從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來看,有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所謂外來生物入侵,指某種生物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而被引入一個非本源地區域,在當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並給當地的生態系統或地理解構造成明顯損害或影響的現象。根據2016年原環境保護部發布的《中國自然生態系統外來入侵物種名單(第四批)》公告,我國是全球遭受外來入侵物種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外來物種入侵,中國約有450種外來入侵物種 其中大約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的,年損失約600億。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有哪些?警惕「外來物種入侵」。  廣西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  巴西龜、福壽螺、清道夫、水葫蘆……這些在廣西常見的生物卻是外來物種。
  • 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物種我國佔一半
    近10年來,新入侵我國的外來入侵生物達20餘種以上,平均每年遞增1~2種。我國已經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生物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外來入侵物種正對農業、畜牧業、林業、水產業、園藝業及其他相關產業產生著深遠的負面影響。在國際上,防止生物入侵的貿易限制條款正被一些國家用作國際貿易的技術壁壘。
  • 吃貨多也沒用,外來入侵物種必須警惕!
    本文轉自【人民網】;非洲大蝸牛、美國白蛾、德國小蠊、牛蛙、福壽螺、小龍蝦......近年來,這些外來入侵物種漸漸進入大眾視野。6月2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政協致公組:加強物種引進的監管 防止外來生物入侵
    但是,在引進、推廣外來物種的同時,如果不加強監管,進行科學布局,則會造成外來生物入侵的負面影響。據報導,世界上100種具危險性的外來入侵物種有一半已侵入中國。我國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損失觸目驚心。從森林到水域,從溼地到草原,從農村到城市,全國所有省市區都發現生物入侵者,尤其是低海拔地區和熱帶島嶼最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