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節奏在變快,新東西很快變成了舊東西。
對愛情主題偶像劇的創作來說,尤其是如此。網絡時代的觀眾獲取全球影視資源如此便捷,什麼樣的偶像劇沒見過?到日韓劇甚至泰劇中去翻一翻,青春偶像劇的各類型都被編劇們挖得河涸海乾,你能想到的奇幻、穿越、懷舊、復古、懸疑、科幻、恐怖、治癒、復仇等影視創作元素都被很好地糅合進愛情主題中,拍出一部又一部爆款。
但觀眾的新鮮感很快就會流失,元素融合玩多了,似乎就沒了新意。那麼,那些站在愛情偶像劇創作潮頭的編劇的腦洞如何開下去?
在《想見你》這部播完即有近40萬觀眾打出9.2分的神劇中,會發現限定題材創作中,好故事是怎麼發生的。
《想見你》是愛情+懸疑+恐怖+穿越的故事架構,一部愛情劇塞進這麼多類型元素本身很冒險,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但該劇還未收官時,就已讓劇迷們寫下多篇長達數萬字的推理分析文,足以說明它在穿越、懸疑元素運用方面的成功。
為《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寫推理文有數學、物理的專業知識門檻,而為《想見你》畫一個穿越時間線的思維導圖似乎也並不那麼容易。
時間穿越這個元素在影視作品中早已有之,但沒人在穿越上玩過莫比烏斯環這個數學概念,並且不是玩了一環,而是讓多個閉環相扣:
2019年27歲的黃雨萱「想見」死去的男友王詮勝而穿越到1998年17歲的陳韻如身上;
1998年17歲的李子維愛上了本體是陳韻如的魂穿版黃雨萱;
1999年的小年夜陳韻如死去,李子維的好朋友、喜歡陳韻如的莫俊傑被懷疑為兇手而坐牢,而黃雨萱穿越回2019年的本體;
2003年李子維意外車禍身亡魂穿到了2010年溺水死亡少年王詮勝身上;
2011年李子維魂穿版王詮勝找到了上大學的黃雨萱並相愛;
2017年一場飛機失事,李子維魂穿版王詮勝又死去,李子維回歸2003年的車禍受傷的本體,並在2008年眼睜睜看著出獄的莫俊傑自殺;
2019年38歲的李子維想要回到過去救回莫俊傑和陳韻如,觸發穿越條件,讓27歲的黃雨萱因思念男朋友也就是李子維魂穿版王詮勝而回到1998年穿越到17歲的陳韻如身上……
故事本身比這個簡述版穿越循環要複雜得多,各條線索滲透交織、互為循環,而想要打破循環閉環,需要千次萬次的穿越,等待一個契機。
《想見你》比《復聯4》的多重宇宙+多重時間線穿越的故事構架相對好理解一些,但相比其他時間穿越影視作品則燒腦一些。
圖片來自網絡豆瓣想見你小組
比如阿部寬主演的《羅馬浴場》,也只不過是讓羅馬人穿越到了當代日本人身上;《步步驚心》中若曦也只是在九子奪嫡大戲中製造點蝴蝶效應就回來了;情節複雜一些的電影《蝴蝶效應》則呈現的是穿越過去觸發的不同時間線上發生的不同故事;韓劇《九回時間旅行》是一個人物不同年齡節點上形成的多個時空之間的互相影響,最終故事回歸一條向前的時間線。
而《想見你》是清新脫俗又極致精巧地使用了一個數學概念,它給偶像劇帶來的這種新鮮感,讓老中青觀眾都有了秀智商的欲望。
除了穿越,這部劇的懸疑元素也用得非常出奇,它早早地釋放「陳韻如被襲擊頭部住院而兇手未知」這個煙幕彈,並放出「陳韻如將在1999年的小年夜死去」這條線索,牢牢地牽引著觀眾的注意力和視線,引導大家去尋找「誰是兇手」。
然而這部劇最終呈現了懸疑推理的最高境界——懸疑並不是尋找「誰是兇手」,而是拋出一個誘餌後讓觀眾沉迷於劇情所製造的緊張、好奇與刺激中。《想見你》直到最後三集才開始慢慢揭曉謎底,而這個謎底又是揭得如此巧妙和出人意料,陳韻如竟是自殺,而這個「自殺」用語文課上的一個詞彙來形容,就是大大升華了主題,不再是看一部推理愛情劇這麼簡單。
該劇對類型元素的交叉融合深具功力,但這並不是它最值得讚賞的地方,最令觀眾「上頭」和震撼的是其內核:深厚的友情與無法拯救的殘酷青春。李子維忍痛煎熬多年,歷經無數次穿越,只為犧牲自己的愛情乃至搭上生命,回到過去,救下兩個死去的摯友莫俊傑、陳韻如。
莫俊傑和陳韻如有著相似的性格與命運,前者患耳疾從小被恥笑,後者父母離婚,她是最受傷的孩子。兩個因缺愛而孤獨又悲傷的青春期小孩努力在同齡人中掩飾著自己的不一樣,那種生而為人的卑微和謹慎令人心痛,這也最終導致他們的悲劇。
該劇的編劇之一簡奇峰表示,《想見你》放了很多諸如性別平等、校園霸凌、自我認同的主題在裡面,但該劇真正想要講的就是能不能理解一個人心裡的傷痛,而「想見到你」就是要理解你的傷痛。
劇中穿越與恐怖元素自然銜接,穿越與懸疑元素交織整個故事線,而故事線中每一個點都有令人陶醉的愛情。相比於以往任何一部穿越劇乃至偶像劇,在類型融合的路上,《想見你》走得最遠。
《想見你》的每一幀都是電影畫面,景色美麗的臺南、悶熱天氣中的冰店、唱片店、整齊的校服、樸素的高中生,是臺灣青春劇的常用元素。它也會讓你不經意間想起侯孝賢、楊德昌、吳念真、蔡明亮曾經的有關青春主題的影片,《海角七號》《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艋舺》等影片會在你腦子裡飛轉。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想見你》還是一個「復古」劇,在1998年世界裡的三個年輕人打開了時光隧道,把觀眾帶到伍佰和他的《Last Dance》《挪威的森林》風靡大街小巷的時光,他們喜歡的流行歌手溫兆倫、周華健、黎明都是「回憶殺」,小文青陳韻如的書架上擺著的《人間失格》《第一爐香》《文化苦旅》《鄭愁予詩集》也有一種遙遠的迷香。《想見你》的好是方方面面的好。
女主演柯佳嬿在劇中扮演兩個人物,實則演了多個不同的角色:18歲的黃雨萱、27歲的黃雨萱、17歲的陳韻如、魂穿版17歲黃雨萱、假扮黃雨萱的陳韻如……每個角色的狀態如此不同。演到最後,她只能問導演需要多少百分比的黃雨萱和多少百分比的陳韻如。
劇中兩位男主演許光漢、施柏宇也是在各種角色狀態中自由切換,上一秒17歲,下一秒就38歲了。對於那些只會「演出」百分百自己的流量小花、流量小生來說,《想見你》的表演難度可能就是看天書的難度。
《想見你》每集僅有35萬元預算,與我們投入資金高、明星流量大、宣發資源廣的一些大製作劇相比,另闢蹊徑呈現了青春愛情劇最亮眼的光芒。它滿足觀眾的愛情幻想,切中觀眾的痛點,吊足他們好奇的胃口,牢牢地鎖住了觀眾。
別人的偶像劇真的是越拍越好看,而我們的劇才剛開始,《親愛的,熱愛的》《下一站是幸福》等在青春甜寵劇、姐弟戀題材方面的探索。
流量明星產業對影視作品的無孔不入、大範圍的IP改編正在製造一部部華麗、精緻、美顏卻又沒什麼嚼勁兒的作品。華而不實的宇宙觀,三生三世都糾纏不清的膩味愛情,偽現實的公關、翻譯職場,狂炫酷拽的霸道總裁配傻白甜的扁平化女主……純粹娛樂的文化消費同樣需要精心的表達、別致的故事。講故事的能力能提升多少,決定著大陸偶像劇走到什麼水平和方向。(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