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家長發現沒有,一般和寶寶互動的大多是寶媽,讓寶寶跟爸爸互動,寶寶卻不太願意,有的甚至是抗拒。爸爸們好不容易有一個和寶寶相處的機會,寶寶卻不給家長面子了,讓爸爸們很是挫敗。
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一個現象,不是寶寶嫌棄自己,而是因為爸爸們平常和寶寶相處時間太少,寶寶也不知道怎麼和寶爸相處,所以就會出現不願意的時候。寶寶放不開,不知道怎麼一起,因此出現抗拒行為,是很正常的。而且大多家庭一般都是寶爸工作,支撐家庭開支,而寶媽專心帶娃持家,和寶寶的溝通比較多。
但還有這樣一種情況,家長在家像領導一樣,什麼事情都要管一下,但是也不自己動手去處理,就是指揮著著寶媽去。指揮好了還不夠,還認為有很多做得不好,寶媽聽著寶爸指揮,忙的是暈頭轉向,事情做了一堆卻沒有任何效果。這類家長因為一直忙於工作,下班之後不能及時把自己的身份轉化為家庭成員,跟家長說話的時候就像上司給下屬布置任務,給人壓迫感。而寶寶最不喜歡的就是家長用命令式的語氣,會讓寶寶感覺的家長不尊重自己。
1、 不能及時轉化身份
大部分這樣的家長,在職場上是領導,已經習慣了對下屬發布命令,而他們在公司的時間比在家裡多,所以就會經常出現命令的語氣。回到家中以後,這類家長因為轉化不夠,講話語氣強硬,另一方和孩子經常感覺疏離、強硬,不考慮他們的感受。特別是小孩子,盼望著家長下班回來對自己親近點,一聽家長說話的語氣,就不想接近家長了。
這類家長要注意,自己在的場合是哪裡,要對自己的身份進行轉化,坐到一個家長的身份,到了公司才是領導。多用家長的身份傾聽寶寶的話,才能獲得寶寶的尊重愛戴。
2、 工作過於忙碌
這類家長因為忙著賺錢,長期不著家,沒有時間陪伴寶寶,錯過寶寶的成長期。當自己有空想要陪寶寶的時候,剛發現寶寶已經不是之前那個小孩子了,很有自己的想法,對自己不夠親近。
而且這類家長認為,自己在外面忙了這麼久了,回家就該來享受一下。所以一回家就是躺著不動了,指揮著家長和寶寶幫自己。本來寶寶想用這個機會跟家長好好說說話,可是家長一點機會也不給寶寶。寶寶嘗試了幾次以後,發現還是一樣的,就不願意搭理家長了。所以就會出現一方家長不在家,寶寶和他的關係就會特別冷淡。
3、 工作上的壓力給了家庭
這類家長工作太忙,一遇到糟心的事情不會在工作上表達出來,但是上司對自己刁難,下屬的辦事不利,都會發洩到家人身上。家人認為這類家長就是能力大了,開始有脾氣。
這類家長要注意,這樣的壞情緒會讓寶寶自卑,發脾氣的過程會出現吵架,寶寶看多的家長吵架,潛意識就知道家長有矛盾,家庭不和諧。寶寶也會出現抗拒與這類家長相處的情況。
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因為自己的個人情緒影響了家庭,寶寶會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學會尊重寶寶,真心為寶寶思考,寶寶才願意和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