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死亡 死者家屬僱人鬧醫院六天六夜(圖)

2020-12-19 搜狐網

  死嬰家屬打出橫幅封住醫院大門,執法人員多次出動調解未果,警方出動留置4人。

  3月16日中午11時,深圳公明派出所出動警力將4名在某民營醫院內外散發傳單、拉橫幅的男子銬走。據了解,此事件源於一起出生不足3天的新生兒死亡糾紛。

  記者昨日採訪獲悉,4名男子已被留置,但派出所拒絕就此事作進一步解釋。院方一負責人稱,新生兒家屬及其他人士連續6天6夜在醫院鬧事,嚴重影響正常醫療秩序,危急其他病人搶救。

派出所也是在多次接到「120急救通道被堵塞」的報警後方採取治安強制措施。

  院方:在家接生後抱來體檢

  據醫院上報寶安區衛生局、公明街道辦、派出所的書面報告介紹,事情緣起於3月10日該院接診的一名院前死亡新生兒。

  「3月8日下午14時40分左右,產婦曹某在家中分娩生下一名男嬰。3月9日19時,家屬出於對接生婆不信任,與接生婆一起抱著嬰兒來院要求進行體檢。醫院給嬰兒進行心肺聽診、擁抱反射、吸吮反射等檢查和B超,結果均正常。體檢後,婦產科給嬰兒臍帶換藥,教授了臍部消毒方法,叮囑不適隨診。其間,5名接觸嬰兒的醫護人員均證實孩子一直面色紅潤、呼吸平穩、哭聲響亮。」

  「家屬自述離院後,用湯匙給嬰兒餵過4次奶。但到3月10日下午17時25分左右,家屬將嬰兒再次抱來醫院兒科,稱15分鐘前嬰兒全身發紫、無呼吸。醫生檢診發現嬰兒已經肢體僵硬、無任何反向射、雙側瞳孔散大固定,屬於院前死亡,但還是給予了心肺復甦等搶救。經過34分鐘搶救,無效。死因考慮為窒息,不排除其他因素。」

  家屬:要求留院觀察被拒絕

  雖然家屬持有的門診初診病歷上記錄有:「主訴,新生兒體檢。現病史,2天前,自家接生,體檢有否病痛。體格檢查和輔助檢查均未見異常,哭聲暢。」但家屬否認了體檢的說法。家屬在醫院內外散發的《告病友書》等傳單稱:「9日下午19時許發現嬰兒氣喘,抱往醫院檢查。醫生說完全健康。家屬要求留院觀察,醫生卻說嬰兒沒有問題,不需要留院。回家後,嬰兒一直不舒服,到10日下午17時許氣喘嚴重,再次送到該院搶救40分鐘後死亡。」

  家屬稱,嬰兒第一次來院看病,醫生未能及時發現異常,應當為此承擔全部責任,賠償15萬元。

  但醫院堅持先做屍體解剖明確死因。醫院負責人說:「考慮到夏家的經濟狀況和喪子之痛,院方也願意給予2萬元的人道主義幫助。但這起醫療糾紛中,嬰兒的父母什麼主見也沒有,動輒說『問老大,我們做不了主』。而那個自稱嬰兒『舅舅』實則是不知什麼來頭的『老大』,竟跟協調的街道辦領導坦承,『2萬元不夠他們幾天來張羅這件事的開支。』」

  16日中午,記者接到讀者報料後來到公明這家醫院,連日來聚集在該院內外發傳單、拉橫幅的人群已經散去。

  現場目擊者向記者證實,從3月10日晚開始,民警一天要為此糾紛出動五六次。而公明街道辦、應急分隊、執法大隊也先後進行過調解,有時搞到凌晨一兩點。氣氛最緊張的一次是在死亡發生後當晚23時30分左右,殯儀館的車接到民警電話來到醫院門口,遭到家屬等十幾人的阻撓,無法運走屍體。

  僵持:僱人看守屍體不讓鑑定

  為了防止醫院擅動嬰兒屍體,代表夏家的「老大」每天派兩人一組三班倒看守太平間。在看守者的許可下,記者進入太平間,看到嬰兒屍體用消毒巾層層裹著保存在冰櫃裡。聞到空氣中飄散出一股異味,看守者也皺起了眉頭:「出味了。」

  「第7天了,鑑定不能再拖!」醫院負責人憂心忡忡地說,「屍檢通常應在死亡48小時內進行,使用冰櫃保存也不應超過7天。院方為了保存進行醫療鑑定的機會,連職工食堂的冰櫃都搬來,顯示了尋找真相的誠意。但家屬和其他人士對申請鑑定一拖再拖。我們認為,不排除有人惡意讓屍體腐敗幹擾鑑定結果。」

  嬰兒母親昨日下午由兩名親戚攙扶著從家中趕來,對記者說:「我們不是不肯做鑑定,是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我們都是外地人,打工的,無權無勢,不懂醫也不懂法。而醫院老闆是個大富豪,背景深、社會各方關係好,我們擔心連政府部門都為他說話。我們打工的,沒多少錢,也不知道深圳對貧困孕產婦可以有『1000元包幹』的低收費分娩扶助。懷孕的時候,我到醫院做過幾次產檢。醫生說胎位正,我們就放心地找了個接生婆在家生。」

  被警方留置的4人中,有嬰兒的父親。記者採訪時,那個一直代表家屬與街道辦、醫院「講數」的「老大」未在醫院裡露面。《深圳商報》供稿

  「幫忙者」:管吃管住但也有點煩了

  在醫院太平間外,只要有人逗留,都會引起兩名少年的注意。

  記者:你們是幹什麼的?

  少年:我們是來幫忙的。老大讓我們輪班看守屍體,一方面不讓醫院擅自處理屍體,另一方面好引起醫院重視。

  記者:老大是嬰兒的父親嗎?

  少年:不是,是舅舅。

  記者:那些拉條幅一起圍醫院的人,你認識嗎?

  少年:不認識,反正每天到點了就來。

  記者:你天天守著太平間,看到有人動屍體嗎?

  少年:沒有。醫院也沒重視。醫生該上班上班,該看病看病。早點弄到錢走了就算了。已經七八天了,我也有點煩了。雖然管吃管住、給的工錢也跟在廠打工差不多。但是政府的態度越來越硬,民警早上還來抓走幾個人,我也有點怕。等醫院這單事忙完,我還是到廠裡找工吧。

相關焦點

  • 老人醫院打吊瓶死亡 家屬門診設靈堂討說法
    9月21日,記者接到熱線稱,陝西省腫瘤醫院門前被花圈封堵,醫院門診大廳有人設靈堂祭奠在該院去世的死者。希望記者前往調查。下午2時許,記者趕到省腫瘤醫院,在該院大門口,記者看到這裡擺放了四五個花圈,地上有燒完紙的灰燼,旁邊的木板上寫有患者王廣志死亡的經過。
  • 患者死亡,家屬聚醫院要說法:死者為大法律就該讓步嗎
    一起是發生在西安,一患兒死亡,家屬在醫院大門口討要說法。家屬討要說法現場 圖源:見水印一起發生在廣西柳州,一個孩子在醫院死亡 然而,和大多數機構一樣,對於醫院來說,很多時候也不希望有醜聞。因為「家醜外揚」會帶來許多問題,比如「文明單位」招牌,比如「平安醫院」考核,比如領導追責等等。所以一旦遇到情況,多數醫院最終都願意「私了」,甚至是法庭宣判醫院沒有責任之後,也覺得賠一些是合理的,用合理「換」和諧,只要家屬不來鬧。
  • 產婦剖腹產3天後死亡 家屬抬棺赴醫院討說法(圖)
    產婦剖腹產3天後死亡 家屬抬棺赴醫院討說法(圖)   3月22日上午11時許,記者來到事發地——瀋陽和美婦產醫院。安放著死者遺體的病床被擺放在醫院一樓大廳中,數十位家屬聞訊趕來,「沒想到能發生這樣的事,太突然了,我前一天來看人還好好的呢。」死者丈夫的舅舅告訴記者。  據了解,死者霍女士今年27歲,四天前在瀋陽市和美婦產醫院接受了剖腹產手術,產下一名男嬰,21日下午,在病房中突然休克,搶救無效後死亡。
  • 產婦剖腹產3天後死亡 家屬抬棺醫院討公道(圖)
    醫院門口停放著棺材安放著死者遺體的病床被擺放在醫院一樓大廳中家屬抬遺體>  東北新聞網訊(記者陳雯靜)  張先生的兒子出生才四天,孩子健康可愛,這本該是添丁之喜,然而張先生一家卻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因為孩子的母親在剖腹產手術三天後突然死亡。
  • 病人在醫院死亡家屬認為醫院有錯,醫院還能追索拖欠的醫藥費?
    作者:聶成濤律師 筆者最近接到這樣的案件,病人在醫院治療過程中死亡,家屬認為醫院有過錯,打算向醫院進行索賠。同時,病人欠付的醫藥費也不少,家屬拒絕支付醫藥費。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呢?能不能相互抵扣呢?一、病人在醫院治療過程中死亡,屬於侵權糾紛病人在醫院治療過程中死亡,家屬認為醫院存在過錯,和醫院無法協商解決的,只能訴訟解決。因此,病人家屬打算起訴醫院進行索賠。這當然是侵權糾紛。
  • 壯漢患腸炎命喪黃泉 家屬懷疑醫院要求屍檢(圖)
    患腸炎壯漢命喪黃泉 家屬懷疑醫院誤診  (本網記者 代朗) 7月24日晚,一群悲痛的親屬圍在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討要說法。起因是7月22日入住該院的患者被初診為腸炎,但一天後病情突然惡化轉入華西醫院。7月23日病人轉院時診斷為感染性休克,經搶救無效於7月24日在華西醫院宣布死亡。
  • 新生兒在婦幼保健院住院5天死亡 院方稱已私了
    本報商洛訊(陳紅梅記者冀暉)前幾天,網友爆料稱,自己家剛出生7天的新生兒由於黃疸過高便前往商洛市婦幼保健醫院醫治,孩子住院治療五天之後檢查一切正常,不料卻在出院前的晚上突然離奇死亡。新生兒住院治療5天死亡前幾天,網友「zhangzzhan」發帖稱,他們家新出生7天的健康小寶寶臉色發黃,經檢查屬於新生兒黃疸,他們趕緊把孩子送到了商洛市婦幼保健醫院治療。8月7日,孩子送到醫院兒科後,經醫生給孩子做了全面的檢查,孩子的心肺功能很健康。8月11日上午11點多,孩子的黃疸降下來。
  • 男子肛瘻手術後猝死 家屬醫院掛孝提三質疑(圖)
    在醫院的大門口,死者家屬張先生向記者還原了事情的整個經過:4月23日,陳先生和家中另外兩位親屬來到中山醫院看病,醫院方面檢查後說,陳先生的肛瘻已經非常嚴重,需要手術治療;4月24日,陳先生接受了肛瘻手術;5月5日凌晨6時,陳先生在買早點後,突然倒在了醫院的電梯口,經搶救後無效死亡。  「醫生曾說,這次手術能夠完全解決肛瘻問題,沒想到竟是這樣的結果。」
  • 精神病醫院饅頭噎死住院老人 家屬懷疑死因(圖)
    我們家屬怎麼能接受!」去年1月,馬女士的母親在大興精神病醫院治療,三個月後突然因噎食饅頭死亡。馬女士認為醫院在搶救時存在失誤,但院方表示為了給患者摳食,護士的手指都被咬傷了。昨天,大興法院黃村法庭公開審理了此案。  2008年1月22日,患有精神疾病的石老太住進了大興區精神病院的精神康復中心。
  • 17歲少年闌尾炎死亡 因無家屬籤字醫院拒絕手術
    闌尾炎入院 17歲少年死亡  家屬:治療被耽誤 醫院:沒籤字無法做手術 醫生:該病如造成急性腹膜炎有危險  本報訊(記者 曾華)昨天下午,從河南來的吳師傅夫妻兩人坐在安貞醫院門診大廳內不停地哭泣。
  • 28歲英語教師分娩時死亡 家屬質疑私立醫院失職
    在嬰兒體重較大,孕婦無法進行順產的情況下,醫院也從來沒有人向家屬提出剖宮產或其他合理的醫學建議。直到14日凌晨1時30分,醫院才將產婦轉到紅會醫院。不幸的是,7月14日凌晨2時20分,紅會醫院查出產婦因為「羊水栓塞」,搶救無效死亡。  除了妻子在生產過程中發生意外死亡,更令王先生氣憤的是,「醫生在未徵詢家屬意見的情況下,用產鉗將孩子夾出。」王先生說。
  • 港大深圳醫院承認醫生失誤致新生兒死亡
    最近早前發生於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一起新生兒死亡事件重新進入公眾視野▼今年7月23日,賈女士入港大深圳醫院分娩,新生兒卻因腦部受傷24日凌晨夭折。根據家屬提供的由第三方鑑定中心出具的司法鑑定意見書顯示,院方在對新生兒產程中處理不當與其死亡後果存在主要因果關係,責任參與度為61%-90%。
  • 陝西白水縣:眼科醫院一男子離奇死亡、院方造假欺騙家屬
    ——白水縣衛生健康局涉嫌包庇眼科醫院隱瞞死亡真相醫院本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地方,地方衛生健康局就是監督管理、指導醫院實事求是的把工作做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然而總有一些醫院為追求經濟利益,無視國家法律法規,置人民群眾健康於不顧。然而當地衛生健康局不但不管,反而幫助其一起敷衍亡者家屬,包庇醫院隱瞞事實真相,令人心寒!
  • 病人打吊針猝 家屬停屍在醫院討說法索賠(圖)
    死者親屬在上香祭奠。新快報記者 黎湛均/攝  接受院方一次性賠償67000元後將遺體轉移  新快報訊(記者王呂斌)前日凌晨5時許,39歲的湖南籍女子石元英嘔吐並全身不適,到天河區員村山頂附近某醫院急診,在輸液過程中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去世。
  • 宜賓一新生兒死亡被質疑漏診所致,醫院:確存漏診但非死因
    四川宜賓一名剛出生五天的男嬰搶救無效死亡,醫院認為死因系胎兒宮內感染引發新生兒重症肺炎等併發症所致,但家屬認為男嬰死因與醫院漏診枕骨骨折有關。由家屬提供的一份四川臨港司法鑑定所的《司法鑑定意見書》顯示,黃麗之子系顱腦損傷、間質性肺炎、腦膜炎、急性氣管支氣管炎、腦出血、氣胸等,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中,在「法醫病理診斷」部分提及該男嬰有顱腦損傷,存在「枕骨骨折」情況。
  • 新生兒死亡,醫院無責卻賠償8萬元,原因為何?
    新生兒死亡,醫院無責卻賠償8萬元,原因為何?在產室順產期間突現胎心減慢至55次/分(醫院候產記錄單記載為80-110次/分),助產醫生指示王某做下蹲助產動作,胎心不恢復,醫院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交代病情後,患者及家屬籤字同意剖宮產,手術順利產下一名嬰兒,經診斷為新生兒重度窒息。同日,新生兒被送往乙醫院治療。
  • 去世未留遺囑,生前存款家屬無法提取鬧上法庭
    一方面來說並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會將存款信息告訴家裡人的,有些家屬對於存款情況一點都不知情。有人說這樣一來,如果儲戶離世的話,在銀行的存款豈不是就沒人知道了? 事實上從風險角度來看的話,妥善保管自己的財產,合法繼承死者留下來的財富,也是非常重要的。 民正遺囑庫法務人員通過接觸一些沒有訂立遺囑的家庭在協助他們辦理繼承業務時總結出辦理流程,「死亡之後需要有醫院或者派出所的死亡證明,之後派出所會辦理戶籍的註銷工作,在這之前向派出所說明情況,開具一份證明,帶著死亡證明,和派出所開具的相關證明,辦理人的身份證,到銀行應該可以取出來」。
  • 死者身份證號寫錯致遺體火化受阻 家屬獲賠
    新京報訊 (記者劉洋)老人在醫院病逝,醫院在為家屬開具患者《死亡證明書》時,將老人身份證號碼填錯,導致原定的追悼會及遺體告別儀式被打亂。醫院被判賠償死者家屬1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今年1月3日,90歲的楊老太因病入住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某醫院急診搶救,1月17日,經搶救無效病逝。  朝陽法院介紹,醫院在為家屬開具患者的《死亡證明書》時,在第四、五聯中將患者楊老太的身份證號碼填寫錯誤。楊老太身份證上的出生年份為1923年,但《死亡證明書》第四聯寫成了1932年,第五聯不僅將年份寫錯,還在年份之前漏寫了兩位數字。
  • 鄰居吵架鬧出人命,死者家屬要求賠償,結果…
    鄰裡間因小事發生口角,口角後一人暈倒不治,死者家屬向對方追討賠償,雙方矛盾激化。事發後,社區法官和當地村委調解主任及時介入調解,最終勸導雙方達成和解,事件得以平息。兩鄰居爭執不休兩家人隨之鬧起了紛爭。死者李某亮家屬認為,防積水防蚊蟲檢查是村委會行使職權的行為,根本與自家無關,李某沒搞清楚就跑來「興師問罪」,導致李某亮情緒激動誘發死亡,李某對此有責任,要求其賠償15萬元,否則將告上法院。
  • 臀部毛囊炎就醫後死亡 家屬捧遺照骨灰「回診」
    據臺灣媒體報導,46歲的新竹新埔鎮民張書壽,因為臀部毛囊發炎,到新竹一家醫院就診。但不幸數日後發燒不止,因敗血症死亡。家屬和親友認為醫院有醫療疏失,今天下午持死者遺照和骨灰罈「回診」,院方律師羅閎逸不接受家屬要求「道歉」和「賠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