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改變,專家研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何去何從

2020-08-15 光明網

8月14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科建設研討會在線上舉辦,來自漢語國際教育學界的近30名專家學者探討「新形勢下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發展與建設」。

關於新形勢下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面臨的新問題,北京大學李紅印教授首先在發言中指出,「要從漢語教學未來的學習、教學、心理等樣態來思考國際中文教學的新範式、新目標。」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宋暉教授指出,學科內部調整應該建立在對戰略、政策和市場導向分析的基礎上,深化對混合式教學的認知,建立線上課程庫,面對多元的就業環境,還需要在專業課外賦能。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江傲霜和英國南開普敦孔子學院院長周芳分別結合各自實踐經驗,同與會專家交流如何提高漢語教學水平。江傲霜介紹了該校「知行研+國際化」培養模式,即根據學生需求和社會需求,在分層培養理念的指導下,夯實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培養外語能力、教學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研究能力和跨文化能力,使學生成為複合型的國際漢語師資。周芳介紹了疫情背景下英國南安孔院線上授課情況,對教師們常用的授課軟體、資源網站等進行了優劣分析,並提出了疫情對於英國中小學漢語教學的挑戰以及未來發展的思考。

關於教材和教學資源問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編審鞠慧對目前漢語教材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認為,雖然市面上漢語教材種類繁多,但是真正達到「全面立體化」的教材屈指可數,許多教材都缺乏一定的適用性和針對性,缺乏頂層設計。因此,國際漢語教材研發還需要在「教、學、測、評、研」等多個維度綜合發力,在研發理念、基礎研究、合作模式、出版形式上進行創新探索。北京語言大學楊玉玲教授根於國內漢語教學資源現狀提出構建「漢語要素教學資源庫」的想法,這樣既實現的教學資源的整合又為廣大漢語教師提供了可參考借鑑的渠道。

在研討會的最後,首都師範大學的王春輝教授提出,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漢語國際教育面臨機遇和考驗。但漢語國際教育事業發展仍然具備充足的底氣,未來需要在宏觀和微觀統籌規劃、提質增效、因應定策,為下一波的大發展積蓄力量。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柴如瑾)

相關焦點

  • 2020「創新與實踐」東南亞國際漢語教育研討活動(清邁站)暨泰國...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曼谷9月28日電(記者孫廣勇)9月26至27日,2020「創新與實踐」東南亞國際漢語教育研討活動(清邁站)暨泰國北部本土漢語教師培訓成功舉辦。
  • 爭鳴 | 趙世舉:漢語國際教育類專業的困境與出路
    導致漢語國際教育類專業漸陷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癥結可能有以下幾點。(1)發展過快,導致過剩。對外漢語/漢語國際教育本科專業的創建只有20多年的時間(真正的大發展在近10年),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設置不足10年,但都發展迅速。
  • 【專業介紹】漢語國際教育
    由於「還沒準備好就要出徵」師資匱乏成為制約漢語國際推廣事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就業前景是一片大好! 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較強的創新意識等基本素質,掌握漢語國際教育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國際漢語教學、跨文化交際以及文化活動策劃與推廣的能力,能夠從事國內外漢語教學、國際教育和中外文化交流與推廣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北美漢語語言學年會開幕 中美專家研討漢語全球化
    北美漢語語言學年會開幕 中美專家研討漢語全球化   中新網5月4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5月2日,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ICAL)第22屆年會暨北美漢語語言學第26屆年會(NACCL-26)在華盛頓附近的馬裡蘭大學開幕。
  •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TOP10
    現有專職教師58人,其中有博士學位的20人,有高級職稱的28人。南京大學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是南京大學接受和培養外國留學生的教學和管理單位,是中國國家漢語水平考試(HSK)考點和國家漢語作為外語教學能力考試考點之一。
  • 中外專家建言:應對全球疫情下國際教育挑戰策略
    與會嘉賓的分享既有宏觀層面對國際教育未來發展光明前景的趨勢預判,也有中觀層面國際學校以及相關組織的應對和方法歸納,還有針對個人層面的實用建議。包括國際教育相關協會組織負責人、全球教育留學機構負責人、大學國際學生招生官、國際學校校長、國際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在內的中外嘉賓匯聚雲端,共倡國際教育全球協作大局,共謀行業未來發展出路,共享多重挑戰下的應對之策。
  • 嘉峪關專業培訓 讓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就業前景更明朗
    嘉峪關專業培訓讓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就業前景更明朗2020年疫情的持續發酵讓全世界人民陷入恐慌,而我國也彰顯出了大國擔當,向他們頻頻伸出援助之手,進一步傳遞了中華力量,讓中文變得更加熾手可熱,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就業前景也因此變得更具發展。
  • 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是一種什麼體驗?
    每每和人談起自己的專業——漢語國際教育,都免不了聽到「高大上」之類的詞彙。我第一次知道漢語國際教育這個專業是在報志願的時候,當時一心想報漢語言文學專業,無意間瞥到了「漢語國際教育」,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在網上進行查閱,甚是喜歡,既有語言的嚴謹,又有文化的底蘊,還有文學的浪漫。我確定了專業後,結合我的個人規劃查詢了學科的課程體系、專業發展前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主要是教外國人學漢語,尤其在國外任教居多,在國內教留學生學漢語要求的水平比較高。
  • 漢語國際教育是「天坑」專業?你對它還有哪些誤解?
    ,對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有所了解嗎?路過可別錯過哦!雖然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牛叔也無數次想要重啟2020年,但再難熬的日子都會過去。關於這個神仙專業言歸正傳,今天牛叔給你們帶來的是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這個「神仙」專業的一些資料。隨著「漢語熱」持續升溫,世界各地很多人不是在說中國話就是去學中國話的途中,國際中文教育蓬勃發展。所以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漢語教育專業。
  • 達內受邀出席FCES2020,研討後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
    本屆峰會邀請了眾多的國內外頂級院校的專家和學者,主題報告嘉賓有: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信息化與教學方法創新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楊宗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武永衛;史丹福大學教授John C. Mitchell等。
  • 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教師團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作為1985年獲批設置專業的國內首所高校,作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國家級教學團隊承建的學校重點專業,北語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直接服務於國家戰略、首都需求和學科需求,積累了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豐富經驗,是國內同行業中的優勢品牌專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教師團隊在師德師風、教育教學、科研創新、社會服務、團隊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突出實績。
  • 河北專接本專業分析——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這個聯考專業的報名人數在文史類中排名排名第三,其中漢語言文學更是備受青睞。整體來看,該專業的錄取率並沒那麼喜人,請同學們慎重選擇。漢語國際教育:漢語國際教育主要研究漢語及語言學、國際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培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技能、文化傳播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海內外進行漢語教學和語言文化傳播等,多服務於海外教育機構、外貿機構、新聞出版單位等
  • 【學科專業】漢語國際教育
    想要教外國人漢語嗎?想要成為中國文化推廣者嗎?那麼,漢語國際教育這個專業千萬不能錯過喲。「漢語國際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教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簡稱MTCSOL。
  • 千代田集團研討疫情中的日本華文教育新趨勢
    回顧2020年,新冠、疫情、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無疑是當之無愧的熱門詞。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雖然給全球各行各業帶來了空前的挑戰,然而這並沒有阻擋千代田教育集團致力於促進教育事業、推動文化交流的步伐。2017年在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的支持下,與暨大華文學院合作的「海外華語及華文教學專業日本兼讀制碩士」課程獲全額獎學金資助。2019年又與華文學院合作,招收了「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碩士日本兼讀制」研究生,得到了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和完美(中國)有限公司的獎學金支持。2020年3月又籤署了博士招生協議。7月又與暨南大學在雲端舉辦了合作共建暨南大學日本學院籤約儀式。
  • 8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華僑大學 研討國際華文教學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2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黃烏密)10月26日,由華僑大學和暨南大學聯合主辦的「第四屆國際華文教學研討會」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開幕。來自海內外華文教育界的8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華文教學的融合與發展」的主題展開為期兩天的研討。
  • 科普乾貨|保研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更容易上名校?
    在2021年的推免數據中,顯示有接收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生數據的學校共有40所,接收人數從1~45人不等,其中最多的是北京師範大學漢語文化學院。2021年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生源情況(數據來源:學校官網)序號學院專業畢業學校1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北京外國語大學2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南開大學3對外漢語教育學院
  • 廣東中山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難度、報錄比、專業方向考研攻略!
    作為廣東考研培訓領域的深耕者,我們專注於幫助廣東高校學子打破信息差,我們將持續為大家帶來廣東地區考研院校、專業的分析。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廣東中山大學045300 漢語國際教育的院校分析、專業分析以及備考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 從「對外漢語教學」到「漢語國際教育」
    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的改革開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重要歷史轉折,不僅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春天,也為漢語國際教育事業和漢語國際教育學科的發展帶來了繁榮。
  • 文化自信與漢語國際教育課程的融合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是培養面向海內外母語非漢語者進行漢語教學的專門人才的專業。該專業的學生需掌握紮實的漢語基礎知識,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具備中國文學、中國文化、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內外各類學校從事漢語教學,能在各職能部門、外貿機構、新聞出版單位及企事業單位從事與語言文化傳播交流相關工作。
  • 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帶著漢語出國的專業——漢語國際教育
    隨著我國國際影響力的提高,近年來開始興起「漢語熱」,漢語逐漸成為世界上最為重要的語言之一。今天小1君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前途一片大好的專業吧!——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從專業名稱就不難看出,這個專業今後主要的方向是給外國人教漢語,其實現在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就是原來的對外漢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