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來瘋」別著急打,4個原因揭露背後真實原因,要正確引導

2020-12-25 糯豆包媽媽

「文/糯豆包媽媽,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周末是閨蜜小美的生日,幾個好友一起到小美家慶祝生日,小美三歲的兒子格外活潑,一會兒把自己的玩具搬出來,讓我們看;一會兒讓我們坐成一排,看他表演節目,還想蒙住我們的眼睛,和他一起玩捉迷藏。

小美勸了幾次,小傢伙似乎沒聽到一般,反而是蹬鼻子上臉越玩越瘋,小美的生日宴漸漸變成了小傢伙的「個人秀」。

望著孩子浮誇的動作,不斷在人前招搖,小美足足體驗了一把什麼叫「丟面丟到姥姥家」了,真想把孩子拖出去暴揍一頓

但是寶寶對此卻毫不知情,無辜的眼睛仿佛在說:我只是話多了一些,沒有犯錯啊!

像小美兒子這樣的表現,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共鳴:一旦家中來了客人,孩子變得特別能鬧騰,家長常常會陷入「管也不對,不管更不對」的尷尬境地,其實,對於「人來瘋」型的孩子,家長不要著急打孩子,而是要正確引導。

孩子「人來瘋」別著急打,4個原因揭露背後真實原因,要正確引導

寶寶「人來瘋」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極為正常的反應,有的寶寶表現得明顯一些,有的寶寶卻不太明顯。家有「人來瘋」寶寶,爸爸媽媽們莫要著急抓狂,先來了解一下「人來瘋」的原因。

一、自我為中心的意識發展階段

當寶寶在一歲半左右,便已經萌發了「我自己」這樣的觀念,到了三歲左右,處於「自我意識」的敏感期

如果家中來了客人,看到媽媽熱情照顧其他人,寶寶會誤以為媽媽被人搶走了,於是便通過胡鬧這種方式來引起媽媽的注意,表達自身被需要的訴求,讓媽媽重新回到自己的身邊。

二、表現欲望強烈

有不少寶寶先天表現欲強,他們內心極度渴望自己成為眾人的焦點,異常期望得到別人的關注。

德國哲學家尼採曾經這樣說過:自我表現是人類的共性。

當孩子們三歲,「自我表現欲」會逐步覺醒並增強。具體表現是孩子渴望周圍的人,特別是最親密的人(爸爸媽媽)關注自己,一旦家長忽視了寶寶,極易導致孩子形成「人來瘋」的性格。

三、家庭教育過於古板嚴謹

不少家庭的教育可能是中規中矩的,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很嚴格,還有各種繁瑣的家規需要孩子遵守,這些規定可能在無形中,壓制了孩子的天性,孩子平日沒有表現機會。

因為客人的到來,爸爸媽媽會因為愛面子不會批評自己,孩子便抓住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使勁表演一番。

四、自控力不完善

不少爸爸媽媽有這樣的困惑,明明只有自己和孩子獨處時,孩子很乖、文靜內向,喜歡自己搭積木和畫畫。一旦有年齡相仿的小客人造訪,孩子很容易被帶跑偏,跟著小朋友一起放飛自我了,這正是孩子自控力弱的表現。

想要糾正孩子「人來瘋」,家長要張弛有度,根據寶寶的需求應對

1、切忌責打

寶寶人來瘋,千萬不要訓斥和打罵孩子,而是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耐心引導,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影響孩子,並傳授孩子這樣的常識:尊重他人,更不能隨便打擾他人

2、多一分關注

家長要做到不冷落孩子,給孩子表現的機會,日常生活中,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關注,讓他們有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及時加以鼓勵和支持,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3、適度的愛

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大多數是因為家長的溺愛所致,家長朋友需要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是否全家人都圍著孩子一個人轉?自己的愛是否有些太多了呢?

4、合理社交

擴大孩子的社交圈,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接觸不熟悉的人,並幫助他們廣交朋友,讓孩子和同齡的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帶著孩子參加一些集體性的親子活動。

如果家裡來了客人,讓孩子主動參與到招待中,招呼客人入座,幫忙洗水果,幫助客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留言板話題:你家孩子是「人來瘋」嗎?鬧出過什麼笑話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愛囉嗦、人來瘋、不想長大?「紅色性格」的孩子,家長要這樣引導
    所以說,家長只有了解孩子的性格是往往不夠的,還要明白孩子性格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只有了解紅色小孩渴望得到關注背後的強大心理需求,才能夠理解和接受孩子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行為。3.不想長大SHE有一首歌叫做《不想長大》。這首歌其實就是紅色小孩的真實寫照。
  • 孩子人來瘋、太愛表現怎麼辦?別著急,「紅色性格」的孩子好處多
    「人來瘋」讓媽媽苦惱鄰居茉茉媽說,她女兒茉茉平時倒是挺懂事,也不太鬧騰,但是如果家裡來了客人,她就完全像變了一個人。昨天,茉茉的一個同學帶著孩子來家裡玩,女兒茉茉性情大變,一刻也閒不下來。茉茉一會拿著家裡的話筒,在客人面前大聲唱歌,並且非要把話筒拿給客人,讓客人也唱,簡直是客人不唱幾聲,她就不罷休。
  • 孩子出現「人來瘋」現象,不一定是活潑的表現,家長別沾沾自喜
    這個其實就是「人來瘋」的表現。很多父母對自己孩子「人來瘋」都認為是一種孩子性格活潑的表現,其實孩子「人來瘋」的背後藏著很大的問題。但是這些不正常的情況持續時間又不會很長就會恢復正常的食慾,讓很多父母很納悶,自己孩子到底是怎麼了。說了這麼多,孩子「人來瘋」到底是什麼原因?
  • 孩子「人來瘋」要不要管?媽媽們為此開了場辯論賽
    ,只要有親戚來就像個「小瘋子」,不停飆高音」網絡上,家長們一吐槽自家孩子「人來瘋」現象,話匣子就關不上了。但是因為生活經歷比較缺乏,孩子不懂怎么正確表達情緒,可能就會用「來回跑」、「尖叫」等行為表示開心。額外多說一句:這種「人來瘋」情緒還能傳染。
  • 孩子「人來瘋」要不要管?媽媽們為此開了場辯論賽
    「我們家孩子是喜歡在客人面前唱歌、跳舞,求讚美」「平常沒啥事,只要有親戚來就像個「小瘋子」,不停飆高音」網絡上,家長們一吐槽自家孩子「人來瘋」現象,話匣子就關不上了。單獨和孩子溝通當孩子出現「人來瘋」的現象時,家長可以把他帶到一邊單獨聊,指出他行為不對的地方,並告訴他正確的方式。比如和孩子說「小夥伴來串門,媽媽知道你很高興。
  • 為什麼孩子愛亂扔玩具?背後原因父母要了解,正確引導是關鍵
    ,父母不必感到苦惱,了解其背後的原因,並正確地對孩子進行引導才是關鍵。及時表揚孩子當孩子玩完一件玩具的時候,及時地將其放回原地,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父母要及時鼓勵、給予表揚,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這種做法會得到父母的認可與表揚,下次就會自覺主動地收拾自己收拾玩具。
  • 孩子「人來瘋」不討喜?父母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端正教育方式
    因為工作中的原因,孩子基本上都是有家裡的奶奶照顧,而奶奶擔心孩子小,在外玩耍會受傷,就總是把小侄子「圈」在家裡玩兒,結果孩子就變得特別渴望能有小夥伴陪著自己,這才有了他一看見家裡有其他人,就急於表現自己。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堂哥對侄子的教育就是一種很嚴格的方式,平時孩子有什麼動作,都在他的一板一眼中給擺正成大人樣兒,這樣的侄子可不就是孩子裡的「模範」。
  • 孩子「人來瘋」讓人尷尬不已,千萬要重視,這幾大原因是關鍵
    嬌嬌平時是個文氣的小女孩,可是家裡一來客人,小傢伙就像變了個人似的,一會兒做個鬼臉惹得客人哈哈大笑,一會兒又往客人嘴裡塞蘋果,一會兒又要求媽媽答應買平時不給她買的東西,弄的媽媽很是尷尬,不知道怎麼才能不讓小傢伙「人來瘋」。
  • 「人來瘋」的孩子,也許有當網紅的天賦
    以上症狀統稱為「人來瘋」這不是「病」,粑粑麻麻莫捉急01 孩子「人來瘋」的原因是什麼?1.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不一樣,有的孩子比較文靜,有的孩子比較活潑,愛表現自己,家長先接受和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2.
  • 家長發現孩子早戀怎麼辦?別著急!學會這4招,正確引導
    但是,孩子一旦到了青春期,父母對於「早戀」的態度就變得敏感多了!而一旦發現孩子早戀了,甚至是有早戀的苗頭,都會非常的重視,覺得必須「把孩子早戀的小火苗提前澆滅」,但是往往著急並不能解決問題。別著急了!如果你發現孩子早戀,試著用這4招,正確的引導孩子:01 不要急著否定孩子,智慧疏導比堵截更有意義首先家長需要明確一下,有早戀傾向和孩子已經早戀不是一個概念。
  • 孩子愛告狀,會不會被排擠?孩子告狀背後的心理原因要了解
    一開始幾個孩子玩的挺開心,後來因為爭搶一個挖沙玩具,突然起了衝突。隨著孩子年齡慢慢增長,處理問題能力的提高,「愛告狀」的行為就會慢慢消失。這個過程中家長的關注和引導很重要。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家長就要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告狀的心理原因有哪些。
  • 孩子愛打小報告,注意幾點,幫助父母正確認識背後的原因
    孩子告別幼兒生涯,開始進入集體生活是他們邁向獨立人格的第一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行為會產生諸多新變化,其中打小報告就是最為常見的新行為之一。但是他們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判斷和好惡,於是採取直接而笨拙的打小報告形式來表明自己的意見。那麼孩子愛告狀的背後具體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 孩子「人來瘋」,不是好現象,家長要注意孩子的情緒管理教育
    孩子「人來瘋」是因為缺乏情緒管理能力「人來瘋」與性格開朗外向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人來瘋」並不是一種非常態的現象,而是單單的在有外人的時候孩子體現出來的。發生這種情況,其原因在於孩子在面對未知的任何環境時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而這種好奇心因為缺乏足夠的情緒管理能力約束,就會表現為對外人的無禮、試探,自然就是「人來瘋」了。
  • 理性對待"人來瘋"的孩子,挖掘他們行為背後的好處,別急著改正
    前言:說起"人來瘋"三個字,很多家長的腦袋已經快炸掉了,因為碰上這樣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會處於崩潰的邊緣。在很多人心中,人來瘋絕對是個貶義詞,對這樣性格的孩子,壓根也喜歡不起來。之前總是聽人說人來瘋的孩子討人嫌,可這樣的孩子真的不好嗎?
  • 「人來瘋」的孩子遭人厭?在了解這些之前,可別過早下定論
    由於平常家庭管教的原因,孩子會很喜歡交朋友。這類孩子往往給人的第一印象不太好,但是時間長了你會發現,孩子內心還是很真實的,其實並沒有想像當中的那麼難以相處。交友也不會因為一些小矛盾,就互相打起來,所以家長也不用擔心孩子社交問題。
  • 總為孩子「人來瘋」發愁?家長應該反思,根源多是管教方式有偏差
    事實並非如此,孩子人來瘋存在著許多的不良影響,且造成孩子人來瘋的性格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密不可分。對於人來瘋的孩子,家長一定要予以關注並進行正確引導。昨天去鄰居劉姐家做客,劉姐的女兒過於活潑讓人很是驚訝。時不時的大聲喊叫,又將動畫片的聲音開到最大,不一會兒肆意敲打各種可以發出聲響的東西。
  • 孩子人來瘋怎麼辦
    專家解答:孩子會出現人來瘋的行為,可能有下列原因:1、社交行為不成熟: 孩子自兩歲半開始,就會出現社會行為。他們不僅對同 齡的小朋友產生興趣,也會對父母的朋友好奇。因此,當家中有訪客時,孩子也會有興奮與快樂的感受,期望參與招待的工作。
  • 4個原因致孩子不合群,6個方法讓孩子變得積極陽光
    有的家長擔心自己孩子不合群會影響學習和生活,因此,首先要找到不合群原因,是否是家長教育方式不當,天生性格內向,被標籤打擊了自信心,還是缺少愛與陪伴。找準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孩子不合群的問題。所以遇到孩子有些時候一個人呆著,自得其樂的時候,家長要以正確、平靜的心態接受孩子的個體差異。
  • 忍住,別插手!正確引導孩子的時間管理
    最近,六歲的兒子對拼插類玩具特別感興趣,常常一個人坐在地板上拼上一兩個小時;與認真玩玩具的專注相反的是:他每次寫作業都是磨磨蹭蹭的,經常一邊學習一邊玩耍。這截然相反的狀態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並不是孩子不能專注學習,是孩子沒有掌握合理利用時間的方法。《忍住!別插手!1:合理安排時間》從培養孩子養成時間觀念開始,幫助我們教會孩子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如何制定計劃。
  • 「人來瘋」的孩子,也許有當網紅的天賦
    特別是有的家長在這樣說孩子的時候,臉上是帶著笑容的。對於孩子來講,他就誤以為我應該成為爸爸媽媽說的那樣,做個「人來瘋」。第三點:孩子調動父母的情緒上癮刺激。有的家長見到孩子這樣的表現,情緒會激動,或生氣或著急;結果,孩子覺得他有能力調動了家長的情緒,會對孩子形成一種興奮感,反而讓他不斷的去刺激家長,所以,家長自我修煉的基本功就是:淡定從容,才能應對孩子的各種表現。第四點:平時要多肯定孩子,看見孩子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