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量大,使用手機流量慎讀
——對本文中名詞與內容有不理解的,請回讀前兩篇解讀文
——本文全程以個人所得稅APP的操作進行展示
——不需要辦理2019年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的,可忽略本文,具體人員包括:本應辦理年度彙算且需要補稅,但因政策規定免除其辦理義務的納稅人,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是不申請年度彙算退稅的納稅人
稅法規定,居民個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取得的綜合所得,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辦理彙算清繳。
受新冠疫情影響,2019年度綜合所得的彙算清繳開始時間有所延遲。
自行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前,您需要提前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在您的手機「應用市場」(蘋果手機為App Store)查找「個人所得稅」APP,下載安裝包並在手機上安裝。
目前的最新版本是1.3.0,可能在您下載或使用時會有更新。
註冊成功後,可使用註冊手機號碼或證件號碼作為帳號,輸入註冊時填寫的密碼進行登錄。
如果此前已註冊,但忘記了密碼而無法登錄的,可以通過「找回密碼」方式進行密碼重置。
如果您的智慧型手機具備指紋或人臉解鎖功能,可以開通指紋或人臉直接登入,方便以後的系統登錄操作,點擊「個人中心」——「安全中心」進行設置。
登錄系統後,需要完善個人信息、家庭成員信息和可享稅收優惠等信息,並綁定銀行卡。
個人信息主要包括用戶基礎信息、戶籍所在地、經營居住地、聯繫地址、其他等信息。
家庭成員信息一般需要添加配偶、父母、子女信息,方便您專項附加扣除的填報。
銀行卡信息填寫本人在中國境內開設的符合條件的銀行帳戶的卡號、所屬銀行、開戶銀行所屬省份、銀行預留手機號碼(需要接收驗證碼進行驗證)。
銀行卡推薦使用在銀行櫃面開立的1類帳戶。
如果您2019年度彙算需要退稅,請一定要填報銀行卡信息。
申報數據的準備是各項申報準備事項中最重要的一項。
您有兩種方式獲取您的收入、扣除和納稅數據:
您可以向支付您收入的單位財務部門或人力資源部門提出要求,按照稅法規定,單位有責任將整個年度您的收入、預繳稅款等情況告訴您。
您所需要的數據包括:2019年度工資、津貼、補貼、獎金(含年終獎)、勞動分紅等工資薪金所得的匯總應發金額,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等三險一金的個人繳納(繳存)部分匯總金額,企業(職業)年金的個人繳納(繳存)部分匯總金額,以及由單位統一組織向慈善總會等機構辦理的「慈善一日捐」等的捐贈金額,累計已預繳的個人所得稅稅額。
通過個人所得稅APP、網上電子稅務局等平臺,查詢本人2019年度的收入、扣除和納稅申報記錄。
點擊「收入納稅明細查詢」,可以查詢您2019年度由支付單位已辦理預扣預繳(代扣代繳)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的收入明細。
更明細的查詢(含「三險一金」、年金等扣除數據)可以在「綜合所得年度匯繳」功能所提供的「預填報方式」數據填報頁面(第四部分的「申報操作」中將作具體介紹)。
考慮到單位支付給您的收入可能會有漏申報情形,建議您在系統裡查詢數據後,最好能與單位財務或人力資源部門提供給您的數據作一次認真的比對。
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的申報辦理方式也有多種,推薦您通過個人所得稅APP自已辦理,真的特別方便、快捷。
您可以通過網上電子稅務局(個人所得稅APP或是網頁端)、郵寄方式,或是直接去辦稅服務廳自行辦理申報。
郵寄申報,需要網上下載統一格式的申報表,自行填報後,寄送給指定的郵寄申報受理稅務機關。
至於直接去辦稅服務廳,考慮到疫情期間應該儘可能地迴避人員密集場所,因此強烈不推薦。
此方式僅限通過取得工資薪金或連續性勞務報酬的扣繳義務人統一辦理,連續性取得勞務報酬的僅限保險營銷員和證券經紀人。
您可以向您的任職受僱單位提出代辦要求,一般是找財務人員。考慮到財務人員本身工作就很忙,尤其是員工比較多的單位,讓財務人員幫忙代辦申報確實有些強人所難,所以還是把找單位代辦的權利留給不大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中老年同事吧!
由單位代辦,需要本人在4月30日前與單位進行書面確認,同時應書面補充提供2019年度本人在本單位以外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扣除、稅收優惠、已繳稅額等信息,並對提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單位的代辦申報,統一在網上電子稅務局平臺辦理。
您還可以委託涉稅專業服務機構或是其他單位或同事、朋友幫您代辦申報,需要您本人登錄個人所得稅APP或網上電子稅務局,通過「委託代理關係管理」籤訂委託授權書。
登錄個人所得稅APP後,點擊首頁「常用業務」下的「綜合所得年度匯繳」,進入彙算清繳申報。
也可以點擊「辦稅」——「稅費申報」下的「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進入彙算清繳申報。
申報數據的填報提供了兩種方式:預填報方式和自填報方式。
選擇了數據填報方式後,下一步頁面為「匯繳地的選擇」。請在閱讀下文並確定使用何種數據填報方式後,可能需要先跳轉閱讀下一節「匯繳地的選擇」,才方便正確進行申報操作。
預填報方式是基於您的納稅人識別號(一般為居民身份證號碼),將您在全國範圍內的全部涉稅信息進行歸集,系統根據試算數據自動填寫申報表相關數據,引導您核實、確認後,輕鬆完成申報。
上圖在下文中統一稱為「數據填報(確認)頁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的任職受僱單位給您辦理過全年一次性獎金的扣繳申報,那在「工資、薪金」行的後面會有紅色提示,您可以選擇繼續保留全年一次性獎金處理,也可以選擇把全年一次性獎金併入綜合所得(是否將全年一次性獎金併入綜合所得,具體考量,請見本公眾號的前一篇文章)。
如果您有多筆全年一次性獎金的扣繳申報記錄,那最多只能選擇確定保留一筆繼續作為全年一次性獎金處理,其它筆次的金額系統會自動併入綜合所得;或者您也可以選擇全部併入綜合所得。
系統的預填報,只預填正常工資薪金和連續性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數據。除固定的減除費用6萬元以外,本頁面所有項目都可以通過點擊最右側的「>」進行明細查詢,這就是前面已經介紹過的通過預填報方式查詢年度收入、扣除、納稅數據隱含功能。
在查詢結果頁面,每條數據又可以進一步以同樣方式下鑽獲取更明細的信息,或是點擊右上角的「新增」把支付單位漏申報的數據作明細補報。
您還可以在具體每月或每筆收入或扣除明細數據頁面,點擊右上角的「修改」去作數據修正。
勞務報酬所得因為可能存在稅務代開發票和支付單位支付時的重複徵收(扣繳)問題,因此不自動「預填報」,需由本人自行甄別確認。
點擊標準申報頁面「勞務報酬所得」行最右側的「>」,可以對勞務報酬數據進行查詢導入或手工填寫。
對特殊人群,系統不提供預填報服務,比如匯繳年度內有過非居民扣繳申報或非居民納稅申報記錄的個人、年度有10個以上扣繳單位給您辦理過工資薪金所得的扣繳等。
自填報方式一般適用於對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業務有一定了解,且對年度收入、扣除、納稅等數據已經作了清晰統計的納稅人。
上圖頁面在下文中統一稱為「數據填報(確認)頁面」。
除固定的減除費用6萬元和原已申報的專項附加扣除金額外,自填報頁面所有數據都需要您自行填入,系統根據您填報的數據自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選擇任一種數據填報方式,系統都會要求您閱讀《申報須知》,最少需要等待5秒時間。
接下來要選擇匯繳地。
有任職受僱單位的,向任職受僱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有兩處及以上任職受僱單位的,選擇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沒有任職受僱單位的,選擇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申報數據的填報,視納稅人情形的不同,有標準申報和簡易申報兩種。
如果支付單位為您預扣預繳申報的年收入額未超過6萬元且年度內預繳過稅款需要退稅的,系統會自動進入簡易申報流程,按上一節「匯繳地的選擇」確認匯繳地後,只需填入您年度「已繳稅額」(金額單位為元,列至角分),即可「提交申報」。
簡易申報功能在5月31日後將不再提供。
不符合簡易申報條件的納稅人,無論選擇的是預填報還是自填報方式,系統都自行進入標準申報流程,申報界面見上面「數據填報方式」段落中「預填報」或「自填報」的數據填報(確認)頁面。
如果您原已自已通過網上電子稅務局、或是將信息交任職受僱單位財務人員通過扣繳客戶端辦理了2019年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的申報,那您辦理匯繳時,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和金額系統會自動加載出來。
如果您有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原來尚未申報,或是2019年度發生有可扣除的大病醫療支出,不論是預填報還是自填報,您都可以在申報過程中通過點擊數據填報(確認)頁面「專項附加扣除」行最右側的「>」進行填報,
也可以在尚未開始進入申報頁面前,在系統首頁點擊「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進行填報。
以新增大病醫療支出專項附加扣除信息為例(填報前提醒您要準備相應資料):
既然是您自己用個人所得稅APP辦理匯繳申報,專項附加扣除選擇的申報方式當然要選擇「綜合所得年度自行申報」。
如果您原申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有誤,可點擊數據填報(確認)頁面「專項附加扣除」行最右側的「>」進去修改。
除稅法規定可以全額扣除的外,個人通過境內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等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額沒有超過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個人向新冠疫情防治事業的捐贈可以全額扣除,但此項捐贈是發生在2020年或以後年度,和2019年度匯繳申報無關。
在數據填報(確認)頁面,點擊「準予扣除的捐贈額」行最右側的「>」
點擊右上角「新增」,進入捐贈信息填報頁。
這裡您需要點擊「受贈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後面的放大鏡圖標,進入搜索頁面。
選擇受贈單位所在省、市後,需要自行輸入受贈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才能進行「搜索」。
這裡給您提供兩家公益性社會組織的社會信用代碼(納稅人識別號),其它受贈組織或政府部門的社會信用代碼需要您諮詢主管稅務機關或是自行聯繫受贈單位問詢:
景德鎮市慈善總會 360201677990683
景德鎮市紅十字會 13360200513866029N
個人自行向公益性組織或政府部門捐贈的,需要填報「捐贈憑證號」;由任職受僱單位統一組織如「慈善一日捐」類的捐贈,可以不填報「捐贈憑證號」。
通過預填報或自填報方式,在數據填報(確認)頁面填寫並確認收入、扣除數據後,選擇「保存」,只會存儲您已經填報的數據,並沒有完成申報(方便您下次登錄系統辦理匯繳申報時,自動加載已保存的數據);選擇「提交申報」,並最終確認後,申報才完成。
政策規定:2019年度需要補稅但取得的綜合所得年收入合計不超過12萬元,或是應補繳稅額低於400元的納稅人,可免除匯繳義務,但取得綜合所得時存在扣繳義務人未依法預扣預繳稅款情形的,則不適用豁免政策。
年度彙算補稅額不超過400元的,系統會自動加載「豁免提示」,如果您決定享受豁免義務,直接點擊「享受免申報」完成操作;如果因為存在扣繳義務人未依法預扣預繳稅款情形,您選擇補繳稅款的,需要您前往匯繳地主管稅務機關辦稅服務廳辦理。
如果您申報後發現申報數據有誤,需要進行修改,或是需要作廢申報並重新進行申報,或是申報有應補(退)稅款沒有在申報時一次性完成繳稅(退稅)操作的,可以點擊「服務」——「申報查詢」,找出原申報記錄,執行修改或作廢操作,或是繳納稅款(申請退稅)。
匯繳申報完成後,應補稅款大於400元的,可以直接在系統裡選擇銀聯卡等方式繳納稅款。
1.3.0版本的個人所得稅APP繳款方式暫只支持銀聯卡支付等兩種方式,據說下一版本可能會加入雲閃付和微信支付方式,繳款將更加便利。
點擊「去支付」,系統將跳轉進入銀聯結算系統。
匯繳申報有退稅金額的,在已經錄入本人銀行卡信息的基礎上,可以直接點擊「申請退稅」,選擇接收退稅款的銀行卡,剩下的事情就等稅款直接從國庫退還到您的銀行帳戶了。
更多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的內容,請持續關注「老驥說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