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家長說自己孩子作業特別糟糕,除了跟著我學習英語之外,還想讓我做孩子的家教,每天幫忙檢查下作業,不會的給孩子講解一下。費用另外付。
然後被謝絕了。送上門來的錢,為什麼不賺?
一是因為這是小錢,收了這個錢,產出和收入比不成比例。即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大大超過這個小錢的報酬。同時也耽誤我在同等時間內,賺取稍大的錢。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有些錢可以賺,有些錢不能賺只能捨棄。捨棄一棵樹木,是為了更大的森林。
二是看到這個家長,給孩子請家教,純粹是家長的焦慮,無助,著急。為孩子的成績著急,為孩子作業錯誤率太多而著急,為孩子作業慢還著急。然鵝,孩子不著急。
所以家長請做家教是解決家長的焦慮,根本不解決孩子學習上的困難。目測,請我做家教後,一段時間孩子成績沒有提升,家長會覺得怎麼給你請了私教你學習還沒有搞上去?家長還會覺得,我已經給你請了家教了你學習還沒有提上去,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了。
說白了,是家長在無意識地推掉自己應該付的責任。之所以說無意識,是家長老覺得自己沒有文化,教不了孩子,那當然要請個家教了。不都是說,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麼?
家長都解決不了自家孩子的問題,扔給老師這個外人,老師也不是萬能的。你天天盯一個孩子都盯不好,老師盯著幾十個孩子,怎麼能確保每一個都盯好?老師也是有邊界的。家庭教育是重要性,有時比學校教育還要大。
同樣請了家教,也會有不同的結果。
有的孩子已經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差臨門一腳,需要有個人領路,所以請個家教一點就通。有的孩子,欠缺的是良好的系統的習慣,這一點再好的家教也無能為力。
和上輔導班是一樣的道理。同樣是上輔導班,有的孩子進步很大,有的孩子沒有進步,有的孩子不僅沒有進步還退步。沒有進步的孩子是欠債了,系統的學習習慣的債,知識上的債......
孩子學習不好可以請個家教,那麼父母沒有盡到教育孩子的基本義務,是不是該給父母也請個家教呢?我們一般都會想給孩子請個家教,從來沒想過,父母其實也很需要教育。
幾乎所有的職業都需要資格證,父母這個職業,最需要資格證的,卻不用考個證書就能生養孩子。
提前看清事情背後問題,並預判出相對應的結果,相當於別人看一步,我看三步。還真是象營銷學作業中,群主提倡的,最好不要根據第1反應裸答,最好根據第2反應,第3反應,第4反應,思考有沒有更多的視角來回答問題,不是趴在問題上回答問題。因為問題的答案,就像找鑰匙一樣,鑰匙不在鎖上,不能看著鎖找照耀,而需要在別的地方找鑰匙。
英語也是如此,學習英語不能趴在英語上學習英語,雖然這種方法沒錯。更重要的是通過更高的格局,高度來看待英語學習,會有不一樣的視角甚至是勢能,即象瀑布飛流而下的那種感覺。要做到後者,需要先做到前者足夠的積累。否則就像直接吃第6個饅頭一樣,不會吃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