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男」丁格爾,七個「葫蘆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上,他們盡情綻放著護理團隊的青春光芒!他們用行動證明他們是有擔當的一代,他們是奔湧的『後浪』,他們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
2020年5月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開啟。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羅傑介紹,這次湖北是抗疫的決勝之地,他和同事們、湖北50多萬醫務人員,以及43000名全國馳援湖北的醫療隊一起共同戰鬥在抗疫前線。
羅傑說,在救治工作中有很多感受。其中之一就是對「90後」刮目相看,讓他產生這種改變的是醫院呼吸內科的七個「葫蘆娃」,「他們就是7個『90後』男護士,他們聰明伶俐,護理技術也十分嫻熟。」
在這次抗疫中,七個「葫蘆娃」一起請纓出戰,一起奔赴前線,在隔離病房裡,他們除了配藥打針以外,還為重症患者翻身、過床、俯臥位通氣等。此外,他們還承擔了清運搬運垃圾等額外工作。按照規定,在隔離病房工作每4個小時要輪換休息一次,他們則每次連續工作7個小時以上,每次出來以後,防護服下面的衣服全部都溼透了。在隔離病房高強度戰鬥14天之後,他們僅僅休整了5天又要求再次重返前線。
在太和醫院官網上,我們找到了戰疫「葫蘆娃」的故事。
七個「葫蘆娃」合體,新冠疫魔無處遁形
在太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被科室稱呼為「七個葫蘆娃」的「男」丁格爾們,共同成為了最美逆行者。
魏殿利(紅娃):85後男護士長,雖晉級奶爸,卻心系職責
2月5日,在兒子出生的第七天,魏殿利接到了支援第二救治定點醫院的通知,他毫不猶豫放棄陪伴和團圓。他認為這個時候應該用專業履行醫者職責,戰疫情、救患者。
在救治醫院,魏殿利除完成日常專業工作,還協助病房及患者的日常管理。熟悉環境、布置病區、梳理工作流程、制定工作職責、培訓防護知識,學習消毒處置等各項工作,處處彰顯了「紅娃」的特點:風風火火,盡責盡職。
「希望隔離病房的患者早日康復,疫情早點散去,大家都可以取下口罩自由呼吸」。他說。
劉哲(橙娃):晝出夜歸,危重症的守護者
機智過人,機靈聰慧,這是同事對劉哲的評價。
作為第一批進入重症隔離病房的黨員護士,劉哲被委以護理小組組長,參與重症隔離病區設置,培訓護理人員使用急救儀器,梳理工作流程。
在護理重症患者時,護目鏡起霧使視線嚴重受阻,厚重的防護服致活動受限,劉哲曾出現了胸悶憋氣,他通過深呼吸讓自己鎮定下來。
為重症患者過床,翻身、查看皮膚、上監護、吸氧、留置胃管、尿管,醫生都對他稱讚不已。
走出隔離病房時,外面已是繁星點點。身為同行的妻子也在一線奮戰,家裡剛滿一歲的女兒則交由老人照顧。
「心裡肯定牽掛他們,但這裡更需要我!能在這裡與英雄的太和人並肩作戰,很榮幸!」他坦然一笑,與此同時鼻梁上的勒痕仍清晰可見。
魏濤(黃娃):ECMO護理團隊強將,舍小家,為大家
他是太和醫院ECMO專業護理團隊成員,曾在廣東中山醫院ECMO團隊進修學習,多次參與護理ECMO患者。
他穩重踏實,堅毅剛強。
他是魏濤,主要負責重症隔離病房內ECMO患者的護理工作。
這是與死神賽跑的戰場,體力和精力的雙重消耗,需要百分百的責任和嚴謹,還要有較強的應急及處置能力。
觀察瞳孔、意識,檢查管道的密閉性,氣道及各項管道護理,是否有出血及感染徵象……
一歲半的兒子和剛剛出生的女兒此時此刻正在家等著他,他無怨無悔選擇來到抗疫一線,魏濤的願望就是希望ECMO患者儘快早日康復。
何洋洋(綠娃):扛起責任,擔當使命
人如其名,何洋洋陽光自信,蓬勃向上。
他的請纓理由:單身,無後顧之憂;專業對口,獨愛危重症護理。
在重症隔離病區他被委以護理小組長。有一次,已完成工作準備洗手下班的他,聽到病房呼叫,便再次迅速進入緊急搶救工作。患者心率直線下降,血氧飽和度測不出,心肺復甦,氣管插管,何洋洋迅速準備呼吸機,連接管道,協助擺體位,固定管道,吸痰,鎮靜。待忙完這一切,早已錯過下班時間,脫掉防護服,工作服早已完全溼透……
何洋洋說:「守護生命,是我的責任,我無怨無悔!」
呂開心(青娃):沒有生而為勇,只是選擇無畏
他多才多藝,全面發展,是科室護理科研達人,也是科室的開心果。疫情來臨,他選擇了無畏逆行。
他是呂開心,在重症隔離病區擔負著各項高風險護理操作。吸痰、氣管切開等都是他的護理內容。雖戴了三層手套,他依然一針見血。
厚重的防護服,凝結霧氣的護目鏡,緊繃的口罩,強烈的窒息感,他從不抱怨,甚至經常將四個小時的班延長至七個小時。
在隔離病房,呂開心還負責疏導患者心理,用自己的樂觀去感染他人。
沒有國,哪有家,國泰才能民安,希望早日戰勝病魔,共迎春暖花開,這是呂開心的心願。
程賢文(藍娃):有擔當的男子漢,甘願付出
程賢文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最早投入抗疫一線的男護,是首批支援第二救治醫院團隊中唯一的男子漢。
他積極參與隔離病房各項布置工作,嚴格分三區兩通道管理,三區劃分明確,互相無交叉,各類物品按照「7S」管理,歸類放置,標識醒目,嚴防交叉感染。程賢文還主動承擔起其他工作,他說過:男子漢,就要多擔當、多付出!
因穿著防護服汗水增多,護目鏡不到半小時便模糊不清,他找到小竅門:把頭甩一甩,用汗水衝刷鏡面,這樣就又能繼續工作了。
面對高強度的工作,他目光堅定的說:「疫情不滅,堅決不退,抗戰到底!」
賈聰(紫娃):責任在肩,勇往直前
他是「葫蘆娃」裡的90後,科室年齡最小的黨員,但卻沉著冷靜。他多次主動請纓,以便發揮呼吸重症專業特長。
2月20日,他抽調至重症隔離病區,在任務重、高感染率、心理壓力大的情況下,賈聰主動要求承擔起最重患者的護理工作。在層層防護之下,依舊井然有序的完成危重症患者的各項護理。
賈聰總是不厭其煩,協助經鼻高流量加溫加溼氧氣吸入的清醒患者翻身叩背,耐心指導患者做深呼吸功能鍛鍊,「對,就是這樣,慢慢來,多鍛鍊幾次」。他還對重症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賈聰說:「我最希望看見的畫面是,重症患者康復出院的時候,揮揮手微笑和我們說再見!」
七個「男」丁格爾,
七個「葫蘆娃」,
共同在抗疫一線,
用豐富的專業知識,
精湛的專業技能,
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
幫助患者減輕痛楚、恢復健康,
照亮每個人心中的希望。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上,
他們盡情綻放著護理團隊的青春光芒!
他們用行動證明他們是有擔當的一代,
他們是奔湧的『後浪』,
他們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
特別推薦
來源:中國好故事綜合自中新網、中國經濟周刊、太和醫院官網
監製:史先振
策劃:顧 凡
編輯:牛 昊
校對:康 寧
戳
關注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