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戰「疫」兵法——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2020-12-25 央視網

【編者按】「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始終親自指揮、親自部署。

從「遭遇戰」到「阻擊戰」,從「重中之重」到「人民戰爭」,從「頭等大事」到「全面勝利」……觀勢、謀局、落子,總書記在親自指揮這場人民戰爭的過程中,很多對策、措施與中國古代兵家思想高度契合。央視網《人民領袖》欄目推出系列特稿《習近平戰「疫」兵法》,與您一同領悟其中精髓。

不同尋常的2020年終將被歷史銘記。面對病毒突襲,抗擊疫情成為全人類的一場戰鬥。

全新的冠狀病毒,未知的作用機理,不明的傳播途徑……對於病毒體,透視其病之源、毒之理,破解其進化和傳播機制,才能更好地防控。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習近平從疫情防控之初就將科學防控放在了重要位置,從「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到「加大科研攻關力度」的反覆叮囑,再到「搞清楚病源從哪裡來、向哪裡去」的關切,科學防控始終是習近平戰「疫」部署的一條鮮明主線。

在習近平的指揮部署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織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組建了由鍾南山院士領銜、14位院士專家參與的科研攻關組,確定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五大主攻方向,成立了藥物、疫苗、中藥、大數據等九個專班,動員全國科技力量開展疫情防控科技攻關。

短兵相接,分秒必爭。

疫情發生以來,一批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夜以繼日,努力探尋新冠病毒全貌,尋找與之較量的方法。

2月3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時指出:「我在2016年就提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可以搞揭榜掛帥,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

2003年非典時期,科學家用了5個多月時間最終確定SARS冠狀病毒。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國科研人員僅用不到一周就確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並將分離得到的病毒毒株向世界發布共享。

分離出病原體、認識平均潛伏期、傳播途徑,這些都為制定防控策略和診療方法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與此同時,我國在臨床救治新技術、檢測技術和產品開發、疫苗研發等方面也迅速取得進展:

——臨床救治新技術方面,邊實踐邊總結,邊探索邊推廣。包括恢復期血漿治療在內的新技術、新療法等在全國範圍內快速推廣應用,並被寫入多次更新的診療方案之中。

——檢測技術和產品開發方面,廣大科研人員加緊攻關。截至3月3日,共有14款檢測試劑通過應急審批上市。

——疫苗研發方面,滅活疫苗、重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以及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五個研發技術路線並行推進。目前,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總結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傳染病規律和經驗,深入發掘古代經典名方,結合臨床實踐,形成了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這也成為中國方案的重要特色和優勢。

3月2日,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習近平對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進行「靶向」考察。他著眼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強調「越是面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並對下一步科研攻關工作作出七個方面重點部署。

考察時,習近平多次詢問藥物臨床應用、生產供應保障情況,並強調盡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是當務之急、重中之重。

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離不開先進的醫療設備。在這次疫情防控鬥爭中,ECMO、移動P3實驗室、移動CT等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這些技術裝備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

「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風險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生物安全作為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平時和戰時結合、預防和應急結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結合,加強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體系和能力建設。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

「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相信,把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強大的戰鬥力,我們一定能在疫情可溯、可診、可防、可治、可控方面取得新突破,贏得這場人民戰爭的最終勝利。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系列特稿《習近平戰「疫」兵法》

致人而不致於人

上下同欲者勝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

編輯:李丹責任編輯:王敬東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謀略篇-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站必敗。「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孫子關於兵家制勝的指導思想,它既包含了敵我雙方客觀條件的了解,和對戰爭的指導規律與作戰原則的認識,還揭示掌握和了解情況與戰爭勝負的關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僅是歷來兵家必須遵循的謀略原則,也是一條科學的真理。(作者:範天翼| 人工智慧,物聯網資深專家,學者。)
  • 《孫子兵法》之謀攻篇深度解讀:知勝之法及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漫談宗教思想教育信仰經典文化》系列之孫子兵法第7回 《謀攻篇》主要講的就是以智謀攻城獲取勝利,而不是用武力,上回說到《謀攻篇》的冷靜思考最佳的謀攻之法。今天小編來為大家講解《謀攻篇》的最後一部分知勝之法及知己知彼。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下一句是什麼,你知道嗎?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我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兵法著作《孫子兵法》中的一段話,那你知道它的下半句是什麼嗎?上學的時候歷史課本有這一句話,有些同學可能沒仔細看,往往把這句話記成「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其實兩個意思是有天壤之別的。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從《孫子兵法》中的「行軍篇」聊聊偵察敵情
    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手段來偵查敵情,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意思就是如果充分了解雙方情況,打起仗來就不會有危險,孫子在這裡再一次強調了風險規避。今天我們就來展開講一講《孫子兵法行軍篇》中的偵查敵情,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眾樹動者,來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 備考經驗分享丨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考試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考試也是一樣充分了解了考試的考試內容,重難點,才能夠進行更好的備考。湖南邵陽地區直衛健委招聘考試檢驗專業崗位考查的是《檢驗專業知識》,那我們下面一起來認識下考試的科目佔比及重難點分布。《檢驗專業知識》主要包含臨檢、血液、生化、免疫、微生物及寄生蟲學六大部分。
  • 習近平戰「疫」高頻詞
    習近平多次主持召開重要會議,頻頻作出重要指示,親臨一線調研指導,連續開展「電話外交」……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以1月20日至3月17日新華社通稿為樣本,為您梳理習近平戰「疫」期間提到的高頻詞。
  • 21天精讀作品展| 《孫子兵法》讀後心得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這位老師對中國古典軍事著作《孫子兵法》的讀後感悟吧!宅家戰「疫」,21天精讀活動作品展示《<孫子兵法>讀後心得》讀《孫子兵法》後,作為一名教師的我,不會像將軍一樣的感悟,但是他的思想讓我對工作教學有一些新的思考。
  • 《孫子兵法》在現實生活中如何應用?它不光是一本兵書
    歷史上著名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可以說是集合了所有的戰爭智慧,但是這現在沒有了戰爭,孫子兵法的那些思想又是否能在生活中被應用呢?1.不戰而屈人之兵首先,我們來了解下《孫子兵法》的最關鍵核心——不戰而屈人之兵,意思是說,不用打仗就徵服了對方,既可以避免傷亡,又可以不用勞民傷財發起戰爭,這是最高的徵服方式,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國家立法一般較為原則和抽象,而司法解釋針對的是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操作性、實用性強,這在本質上決定了司法解釋暗合了司考的性質及命題的特點。無論是新的法律規範還是司法解釋,最終都決定或服從於司考的性質與命題規律,終結於實用性與操作性。其昭示定律就是:實用性=可考性。朋友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必大家對司法考試備考已然心中有數了。祝大家2015年司法考試圓滿成功!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談如何拉贊助」專題培訓講座成功舉辦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談如何拉贊助」專題培訓講座成功舉辦  4月10日上午,校團委、校學生社團管理指導委員會在東區2106教室舉行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這一次,我們徹底讀透《孫子兵法》
    在學習這門課之前,我們有必要就《孫子兵法》本身,談談如何才能「講透」這本書。1. 提到《孫子兵法》,或許你會覺得就是教人怎麼打仗的。對,但也不對。事實上,《孫子兵法》不是戰法,而恰恰是不戰之法。書的一開頭,就講了三個「不戰」:打不贏,不打;打得贏但是打不起,不打;打得贏也打得起,也要看是否不打就可以解決問題。
  • 識人難識己更難,用SWOT模型自我分析迭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經典的SWOT分析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風起雲湧的時代變遷中,我們:如何在競爭中揚長避短?如何藉助良好機遇實現職業目標?《孫子兵法》告訴我們,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首先,要知己:深刻自我剖析,了解自我;其次,要知彼:洞察大環境變遷;最後,百戰不殆
  •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今天咱們來分享《孫子兵法》地形篇在交易當中的運用。第二點,知彼知己。這句話每個人都應該聽說過,但是呢,有些人說知彼知己,百戰百勝。其實這句話對兵法原文曲解了,原文是這樣講的: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所以,不求百戰百勝,只求百戰不殆。做交易的時候,今天這一單進場,最好的結果就是盈利。或者出現沒有盈利也沒虧損,打個平手。最差的情況就是虧損了,但是這個虧損是在我能承受的範圍之內,在我的計劃之內 。如果我計劃這單虧損在15個點,那麼最終虧損達到12個點,或者達到最大15個點,這都沒問題,沒有超出我的預期範圍。
  • 從習近平全球戰「疫」高頻詞裡感知中國經驗
    4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題為《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的重要文章,文章選取戰「疫」以來,習近平主席關於開展抗疫國際合作的重要論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大流行,習近平始終高度關注,並在不同外交場合多次以堅定的立場、明確的態度、真誠的倡議,向世界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 《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奇思妙解
    尤其針對人們對《孫子兵法》的普遍誤讀、誤解,做了鞭辟入裡的詳解分析。 01 兵法的「計」是計算,而非計謀孫子兵法第一篇講「計」,不是奇謀巧計,是計算的計,是現代的SWOT分析(優劣勢分析法):優勢、劣勢、威脅、機會。
  • 零基礎如何學鋼琴——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學琴,首先要清楚自己的學琴目的,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你學鋼琴,是為了自娛自樂?還是考級升學?即興彈唱?成為鋼琴家?
  • 孫子兵法全球行:全球《孫子》新論視角獨特語出驚人
    ,毛澤東為何把孫子「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改為「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全球學者以超乎尋常的熱情和超乎想像的視角研究解讀《孫子兵法》,字斟句酌,一絲不苟,各種新論,語出驚人。一個高明的戰略家,不能把所有對手都視為敵人,「不戰而屈人之兵」才能達到戰爭藝術的顛峰。  楊義認為,「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毛澤東的一大創造,要認識敵人先要認識自己,要戰勝敵人先要戰勝自己。力量的源泉在於自己,根本也在於自己,先把自己調整好,把自己做強大了才有實力與敵人較量。中國要和平崛起,走向世界,就要把自己做強,才有說話的分量。
  • 對衝套利組亞軍吳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比賽中,吳東多以基本面為主,回撤比較大,如果一筆單子出現百分之十的虧損吳東會選擇止損,如果連續虧損就休息幾天,調整一下心態再找機會做。吳東告訴記者,今年調整投資策略,減少交易品種,重點做了雞蛋和蘋果,反而收益率更可觀。
  • 聯播+丨從習近平全球戰「疫」高頻詞裡感知中國經驗
    4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了題為《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的重要文章,文章選取戰「疫」以來,習近平主席關於開展抗疫國際合作的重要論述。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大流行,習近平始終高度關注,並在不同外交場合多次以堅定的立場、明確的態度、真誠的倡議,向世界展現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 SWOT實戰,自我分析迭代,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SWOT分析法,一個耳熟能詳的方法論,一個很簡單的思維模型,就能幫我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①知己:深刻自我剖析,了解自我。優勢在哪裡?長處是什麼?劣勢在哪裡?短板又是什麼?②知彼:洞察大環境變遷。了解所在行業、公司、部門、項目、競爭對手的情況;③百戰不殆:理性分析,合理決策。不衝動冒進,不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