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電子琴
已經忘了給孩子買的第一個玩具是什麼了,不過第一個交互式的音樂啟蒙玩具應該是在MINISO花了19塊錢買的mini電子琴,別看小巧彈個《兩隻老虎》還是有模有樣的。
後來在臨上幼兒園之前又花了158塊大洋在京東買了這臺61鍵兒童玩具電子琴,雖然是兒童玩具不過可玩性提高了不少。各種各樣的功能鍵咱也看不懂,咱也不敢問。倒是自帶一個麥克風孩子有時候還能拿出來哼哼玩一陣。
馬上幼兒園中班了,聽說在帝都上小學是要面試的,而且大部分孩子都是上過興趣班的,所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是時候培養點興趣了。雖然是小女孩,但是相信很多孩子的興趣班都是按照家長的意願去完成的,所以我家寶貝的第一課就是街舞,報名了一家相對差不多的機構一年的費用就高達一萬五。
第二課本來想去學打鼓,結果發現除了傳統架子鼓,現在還有電子鼓的教學方案,而且採用音樂教室的方式,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像玩遊戲一樣,不過買鼓加上學費一年又要一萬五到兩萬的樣子。這個模式倒是讓我有了一種新的想法,何不買個智能樂器自己在家練呢?上網查了一下沒想到還真有,這款TheONE智能電子琴Air就可以滿足這個需求,而且教程是免費的,不用買課時,同時還有代言人鋼琴大師郎朗的視頻教程。至此,電子琴進化到了第「三」代。
外觀介紹
這款TheONE智能電子琴Air採用的是61鍵設計,琴體三圍1042mm x 252mm x 93mm,寬度僅有一米寬,不需要佔用很大的地方,而且相對傳統鋼琴而言更便於移動和收納。
細節方面,在鋼琴正面位於靠近左上角和鍵盤左對齊的位置印有「TheONE」的品牌LOGO。
中間位置設有樂譜架,可以用來放置樂譜或者放置iPad和電子琴互聯,像我們這種初學者前期基本上就告別樂譜了。
左右各一組10W立體高保真音箱,音質聽起來個人感覺要比之前100多塊的電子琴強很多。音源方面採用大三角鋼琴立體採樣,所以音質聽起來更純正,更接近鋼琴的發聲。
傳統樂器類其實學習的時候有一個特別尷尬的點,比如架子鼓、鋼琴在家練習的時候聲音其實還蠻大的,經常會在樓下走過的時候聽到樓上有鋼琴的聲音,就更不要說像嗩吶這種「噪音」製造者了。作為智能電子琴的TheONE智能電子琴Air,第一個智能的地方就是這顆旋轉式音量調節旋鈕,聲音開到最大音量不輸傳統鋼琴,開到最小可以把聲音控制在只影響自己家甚至一個屋子的範圍。
61鍵力度感應鍵盤,懂琴的朋友試彈了一下說彈奏手感很不錯,很接近傳統鋼琴。64位複音數,有更多需求的話可以外接踏板,使得音色更飽滿悅耳。
另外這是一套魔力發光鍵盤,配合連接APP使用會根據不同的旋律有不同的發光指引,即使作為一名不懂指法和五線譜的純菜鳥新手,也可以跟著亮燈的指引快速熟悉鍵位,有一種剛剛接觸電腦用「金山打字通」熟悉鍵盤鍵位的感覺。
61鍵在橫向寬度上算是比較小巧的,而且厚度上TheONE智能電子琴Air只有9.3釐米,重量只有3.8kg,僅有兩臺15英寸 MacBookPro 筆記本電腦的重量,所以既不佔太多空間,又非常的便攜,四歲寶寶都能抱的動~
側面接口設計非常的豐富,包括了電源接口、音頻輸入、音頻輸出、延音踏板以及標準midi接口,可以外接很多設備,方便拓展,即使作為演出樂器使用也是綽綽有餘。
在前側還有一個耳機接口,方便在晚上練琴不會影響到家人和鄰居,戴上耳機即可進入屬於自己的音樂世界。
背部相對比較簡約的設計風格,四周都有防滑腳墊設計,可以使得琴體在演奏時更穩定。
背部另外一個設計就是使用6節5號電池即可擺脫電源線的束縛,如果桌面附近沒有電源線的話完全可以使用電池來供電使用。
成熟而有趣的教程體系
不管是外接電源,還是使用電池,選擇任何一種供電方式後,按下電源開關即可彈奏。不過作為一個純新手,還是配合APP教程使用上手應該更快一些。當然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樂譜架位置咱還是老老實實的放上iPad來代替普通樂譜吧。
APP根據兒童和成人分為「TheONE 智能鋼琴課」和「TheONE智能鋼琴」 兩個APP,首先說兒童版吧。主界面非常的卡通,小朋友使用起來就像玩遊戲一樣會有更大的學習粘度,可以避免只有三分鐘學習熱度的情況出現。
作為啟蒙第一課,就是TheONE代言人郎朗大師的親身示範彈奏姿勢,緊接著就是基礎樂理知識的學習。從個人學電吉他的經歷來看,這兩點都非常的重要,曾因為一段帥到炸的電吉他版《卡農》讓我有了學習電吉他的衝動,當真正摸到電吉他的時候整個人就傻掉了,別說彈奏《卡農》了,就連基本的「哆啦咪發嗦啦西哆」都彈不明白,而且還需要調音,總之麻煩到從入門到放棄我只用了一星期。所以這種趣味性很強的教學視頻對於初學者來說就非常的重要了,建議初學者都要認真的從基本的彈奏姿勢和基本樂理學習。
在樂理知識的教學視頻中,也沒有採用「一口吃個胖子」的教學理念,而是偏向「細嚼慢咽」的感覺,每節課只學習兩個基本樂理知識,比如第一節課只會學習「CD」兩個音,並不會一下子全部把「CDEFGAB」全部學習。然後緊接著就是一個鞏固練習的識譜小遊戲,這種益智類的交互也是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
簡單的學習了一些基礎之後即可學習完成一首簡單的小曲目,即使只學習了「CD」兩個音就可以彈奏一首《藍色多瑙河》的簡化版了,完整曲目的練習和完成會給予孩子一些正面的鼓勵和認可,同時也會提高孩子對彈琴的興趣。
成人版"智能鋼琴「APP和兒童版一樣,需要和鋼琴互聯的話,只需要在個人中心的藍牙設置中找到鋼琴並連接即可,整個操作就像連接藍牙耳機一樣方便,用戶體驗個人感覺還是蠻不錯的。
成人版APP就沒有兒童版的益智風格了,更加簡單粗暴一些,但是非常的一目了然。比如新手入門雖然沒有採用遊戲式樂理教學方式,不過通俗易懂的內容學習起來還是很容易消化的,不過越是基礎的東西越需要多練習才行。在學習到第五課「爬樓梯」的時候讓我想到了學習電吉他時候的「爬格子」練習,就是在這個環節放棄電吉他的~不過個人感覺鋼琴的練習要比電吉他操作簡單很多,加上趣味性練習這次應該不會輕言放棄了。
接下來的進階階段就是單曲講解和練習了,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熟練程度選擇新手、初級、中級、高級和挑戰曲目,而且曲譜中還有多個功能可以選擇,比如試聽、錄音等。工具裡的節拍器絕對是個好東西,在學電吉他的時候就已經深受體會了。
在了解了一些樂理之後想要彈奏一些流行曲目,「智能鋼琴」APP也能滿足,不得不說抖音的影響力太大了,手機歌單中有一半都來自抖音,在「智能鋼琴」APP中竟然有一個叫做《抖音 BGM 合集》的曲集,這就是我以後學習的動力了。
雖然樂理知識階段沒有採用遊戲式教學,但是單獨的遊戲模式相比兒童遊戲模式就強大太多了,這熟悉的界面和交互方式,這不就是鋼琴版的勁樂團嗎?只是學習初期個人感覺鋼琴按鍵確實要比電腦鍵盤按鍵難操作一些,也可能是熟練程度的緣故吧,不過玩起來根本停不下來。這就導致本來是給孩子買的電子琴,最後變成了大人玩上癮的「遊戲機」。
其實遊戲模式不但適用於兒童的學習,對於成人來講遊戲模式也更便於記憶和學習,像簡單的《兩隻老虎》基本上彈上幾遍就差不多能夠記住了,真的是在遊戲中就把歌曲學會了,skr~
總結
雖然是給孩子買的入門鋼琴,不過遊戲式的學習方式讓大人也徹底過了把癮,每天晚上把練琴當成了勁樂團遊戲,有一種趙本山和宋丹丹小品裡面的陪練把運動員練下去的感覺,可能「遊戲」玩久了大人的進步比孩子還要明顯吧,不過這樣的話大人學會了還可以輔導孩子練習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最後總結下優缺點吧:
優點:
1,61鍵設計不佔用太多桌面空間,加上僅有3.8kg的重量,可移動性很強。
2,魔力燈光按鍵可以快速入門學習,遊戲式教學上手較快。
3,APP內容豐富,同時滿足兒童和成人的學習,而且教程免費,好評。
缺點:
建議隨機贈送一套防塵罩,以便不用的時候鋼琴可以保持乾淨整潔。